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书上描写曹锟很废物,基本上依靠吴佩孚,那么吴佩孚为什么甘愿辅佐曹锟呢? 第1页

  

user avatar   li-ming-kang-75-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曹锟没有你想的那么废物,他不过是被架空了,没有兵权、家底子,谁都一样。

二,吴佩孚自己那个杂糅的执政理论里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认为民国混乱是大大小小的军阀“不忠”造成的,比如冯玉祥、郭松龄等人乃至一代目时期冯国璋、段祺瑞抗袁世凯命,上行下效之间,各级军官都无法保证自己手下人听自己的,就势必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确保手下的忠诚,进而使得各个军头缺乏足够的精力解决其他诸如民生、统一等问题。中国始终缺乏拥有足够力量的破局者。他吴佩孚要想当这个破局者,就得改变这种局面,自然要教导手下忠于自己,那自己也要忠于上级,也就是曹锟。他当然不可以反曹锟扇自己的脸。再说了,这种“辅佐”大概介于霍光和曹操的水平中间,承认曹锟有利而无害(起码在前期),何乐而不为?


user avatar   trees-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直系的后期老大是曹锟,中国人为啥讲资历,因为这是最便捷的理顺人际关系方案。曹锟是北洋军阀第三镇的统制官,属于第二代北洋军阀的高层。第一代是段冯等和袁一起创帮元老。吴佩孚只是第三代中的佼佼者,他的发展离不开曹锟的信任提拨和青睐。但任何一个老大都不可能只扶持一个手下做大,必然要埋些暗子来预防被自己首席手下干掉。曹锟的手下除了吴佩孚的人马外,还有自家的曹瑛和冯玉祥的人马,所以不管吴怎么给冯穿小鞋,曹都偏袒冯,倒不是曹多喜欢冯,只是需要冯来钳制吴。当然最后还是玩崩了………

吴佩孚失败下野后,其部下萧耀南等立刻计划取而代之。因此一度拒绝迎吴,考虑对冯的北京政权代价而沽。但冯转眼推出段的执政府来对付直系残余,想让直皖相杀,皖奉相争来坐享渔翁之利。那么直系残余必须要推出一个首领来对抗冯的执政府。又把吴给捧出来了,但此时的直系力量已经不足了,为此不管不顾的搜刮一切力量,只要你有三瓜两枣都收罗进来,这样搞得直系的力量变成联盟性质了,那么吴佩孚想顺利指挥必须得有个足够的理由。一般当老大是要靠业绩或资历的,但吴因为败北两者都没有,还是曹锟出面拼命斡旋,上骂吴佩孚不懂带将杀其傲气,下帮吴佩孚站台说直系存亡之秋非吴佩孚的能力才能收拾残局。可惜吴佩孚性格太傲,仅管曹锟帮其整合了直系的残余力量,但仍然放不下心结,直系最后还是落花流水无奈何了




  

相关话题

  电影《芳华》里的伤员惨烈程度是否符合历史? 
  假设没有元和清两朝,中华是否能改变国运衰败或者在19世纪挤入列强之流? 
  赤壁之战孙十万那么多人为什么要和刘备结盟?那时候的刘备不是只有二三万兵马吗,还是说看上关张赵了? 
  明朝在军事扩张方面是否不亚于汉唐? 
  为什么二战时德国迟迟不进行总动员? 
  李鸿章对甲午战争失败负有多大责任? 
  《走向共和》讲述的内容基本属实吗? 
  怎么评价《人类群星闪耀时》这本书? 
  历史上有哪些意志力强大到远远异于常人的人物? 
  如何看待「列强入侵给中国固然带来了伤害,但是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因此殖民有理,侵略有功」的观点? 

前一个讨论
北洋的段祺瑞,吴佩孚私德都挺不错,为何近代史上名声这么差?
下一个讨论
作为首位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中国人,如何评价吴佩孚其人?





© 2025-0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