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我英语作文能写非常好,但是口语时总词穷说不出话呢?怎么提高口语呢? 第1页

  

user avatar   yee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确定你的写作是“非常好”吗?

其实可以有一个简单的自我判定方法。

假如你的自信是基于大量的阅读,那么你确实有可能写得好;假如你并没有大量阅读的经验,那么你自认为写得好这个判定可能是虚妄的。

大量阅读的意思大概可以是,每天阅读文字材料5万字(词),覆盖到大部分学科的基础部分,持续10年以上,勉强可以算有大量阅读。90%的母语者都没有大量阅读的经验。说得再直白点,你用中文都大概率没有过大量阅读的经验。

读得多不一定能写得好;读得不多肯定写不好。

如果有大量阅读,并有一定量的写作,口语不可能有特别大的问题。可能会出问题的是口音,也只是少量的关于音调、节奏、尤其是重音位置的错误和偏差,不会有特别大的错误。无论如何,不会词穷说不出话(假定没有社交障碍的话)。

对于外语者,而非第二语言者,潜在地就意味着其实没有很多可以随意聊天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为了练习口语,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写作,而写作是以阅读为前提。(阅读的前提是,掌握语音知识,并配合有一定量的听。)

阅读分四个层级。

第一级,会认字。

第二级,会提取关键信息。熟练掌握快速浏览等信息检索能力。

第三级,会提炼原文的结构。大一点的结构比如一本书,小一点的结构例如一篇1万字的文章。只有能提炼出原作者的叙述或论证结构,才有可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意思。以此为基础,才有可能说你同意他会不同意他。

第四级,比较阅读。针对任意一个领域,自行列出资料清单,用第二级阅读的方法浏览全部资料并不断更新和迭代这个资料清单,通过第二级阅读的方法找出指的细读的重点资料,用第三级阅读的方法来理解多个资料(比如多本书)的意思。第四级与第三级的主要区别是,针对同一领域,不同的作者会用不同的词汇、术语、表达方式来表达同样的或近似的意思,而同一个词汇、术语、表达方式也有可能表达不同的意思。也就是说,在第四级阅读中,潜在包含了读者需要有能力自行定义概念,以达到跨材料比较的目的。

95%的母语者其实只具备第一级阅读能力。对多数人来说,“阅读”的意思其实只是“认字”而已。

你的英文阅读处于哪个层级,其实取决于你的中文阅读能力。

你有可能中文阅读能力处于更高的层级,这对于英语口语反而是一个劣势。为了对口语又帮助,在英文阅读中,需要有意识的把自己下降到第一层级。并且,即使是默读(不读出声),在头脑里也要有声音,并且要有意识地训练在阅读过程中头脑中的声音是连贯的、流畅的,像说话一样。在母语阅读中,其实是不要有声音的,这一点是阅读外语时需要刻意区别的。

对母语者来说(例如我们读中文),如果不是受过大量阅读的系统训练,其实大脑的处理过程是声音信号和语义的连接更强,大脑要先把视觉符号翻译成声音,然后声音才对应语义。所以,阅读时,有声音比没声音的信息接收效率要低很多。所以,母语者训练阅读时要过的第一个坎其实是要文字直接对应语义,中间不需要翻译成声音。这其实也是我前面列出的第一级阅读和第二级阅读之间的一道坎。

而对于外语者,由于我们传统的外语教学中对语音的重视程度太过于薄弱,薄弱到基本就是空白,所以在后来需要补齐这个短板的时候,在阅读中,要刻意地在头脑中再现语音。

通过声音对应语义,而不要只通过视觉符号对应语义。不管是阅读、写作、听,这三项活动中都是包含语音信号的,这三项活动做到位,口语不会太差。

作为外语者,瞎JB练口语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坏风气。一个人如果用母语都只能说些口水话,用外语又能说出来些什么呢。我的意思并不是看不起口水话,恰恰相反,在语言中,口水话,或者说日常口语,其实是最重要、最鲜活、最有趣、最创新的一个语域;我的意思是,对外语者来说,口水话的优先级较低。对外语者来说,能够比较准确和高效地传递信息更重要。

智者说话是因为有东西可说;傻逼说话是因为不得不说点什么。——柏拉图

"Wise men speak because they have something to say; fools because they have to say something."——Plato




  

相关话题

  中国当时将英语列为必修课是出于什么考量?为什么不采用大量培养英语人才的方式呢? 
  上海地铁各站名的「路」字翻译为「Road」是否合适? 
  为什么很多人学了很多年英语,却不能跟外国人简单交流? 
  美剧看多了总想用英文说话是怎么回事? 
  未来的主要语言会是英语还是中文? 
  如何看待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取消英语中小学主科地位」? 
  春节是 Lunar New Year 还是 Chinese New Year? 
  cynical cynicism、犬儒主义、玩世不恭、愤世嫉俗 几个词是否有翻译上的误解,能否梳理? 
  为什么很多中国人学了 10 年英语出了国还是无法沟通?中国基础英语教育是否需要改革? 
  如何打破汉式英语思维? 

前一个讨论
两男子拒戴口罩闯医院打医生,医护人员如何切身保护自己?
下一个讨论
教英语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 2025-04-2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2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