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事府最初设立,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清军入北京以后对明朝降官“以原官供职”的政策。明朝詹事府官员降清后以原官供职,自然清朝政府中也必须设立詹事府。顺治元年、二年之际,詹事府、翰林院都被裁撤,并入内三院。此后省置数次,直到康熙十四年正式确定詹事府官制:堂官(詹事、少詹事)、坊(左右春坊庶子、谕德、中允、赞善)、局(司经局洗马、正字)及属官(主簿、录事、舍人等)。
詹事府名义上是皇太子教导侍从的机构。国家图书馆藏清乾隆朝抄本《詹事府则例》[1],主要记载的职能是“皇太子日讲”,此处所指当为康熙中叶太子胤礽接受每日教育时的仪注。但除此之外,目前所见,詹事府似与太子胤礽之党羽并无多大关系;詹事府事实上并不能充当制度设计中所分配的东宫官属的角色。雍正以后,清朝实行秘密立储,太子人选直到皇帝逝世时方得公开,不可能由詹事府预为教导。詹事府名义上的职能,基本无从履行。
詹事和少詹事另有一项职能,便是参加九卿会议的扩大会议。这是从明代继承下来的中央决策机制,议决内容如重大案件、秋审复审死刑案件等,康熙以后逐渐扩大到朝廷较重要的国家治理类事务的决策上。清前期九卿(六部+理藩院+左都御史+大理寺卿)理论上讲不包括詹事,但它经常扩大为九卿詹事会议、九卿詹事科道会议等,将詹事纳入其中。
大略而言,詹事府作为一个机构,在清代大多数时间里没有什么明确职能。乾隆朝抄本《詹事府则例》也只能含糊不清地说:“詹事府职掌,均与翰林院同。”
乾隆十八年(1753)修订《会典》时,曾有上谕:“詹事府乃東宮僚佐。儲貳未建,其官原可不設。第以翰林敘進之階,姑留以備詞臣遷轉地耳。”此语道破了詹事府常设的重要原因,即用于翰林官员系品。清代翰林院为科举优胜之人储才养望之所,但由于十分复杂的原因,翰林院官缺品级分布不够合理(编、检七品,讲、读五品,讲、读学士四品,中间有鸿沟),缺额也不太够。而詹事府坊、局诸缺与翰林院混同后,正好能够填补各个品级罅缝,使得翰林官在中央的品级分布更为合理,缺额也更多。担任坊局诸缺的翰林出身官员,基本上和翰林院的同仁们没有太大差异,仍然充当文学侍从、参与图书编纂等常见的宫廷文翰事务,及承担学差、考差等文化职能。故而清朝人经常将两衙门大多数官员合称为“翰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