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時學過的一篇課文,題目跟作者都忘了,內容大體是這樣:在漢語沒傳入日本之前,日本對內臟的理解不深,對於描述內臟的詞只有きも和わた。大體上,わた主要指的是腸,這個詞語源比較明確,就是肚子裡像棉花一樣的東西。きも則是指其他內臟,或作為內臟統稱使用,也引申指精神。
在漢語傳入之後,才有了肺、胃、胰(膵)、等概念,你會發現上面這些器官都是只有音讀的。
對於出現肝、膽兩字的漢文,因為當時日本人沒有概念的區分,所以都訓作きも。即使現在,若要明確指示內臟,還是用漢語(肝臓、胆嚢),和語的きも因為指代不明,基本只用作精神、勇氣這種引申義,無論寫作肝還是膽,都作同一義理解。
因此寫作肝還是膽,就無所謂了,大概是因為肝筆畫少,寫肝的多,所以常用的讀きも的詞都寫肝了。
實際上字典中きも的詞條,肝膽兩個字都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