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下的答主们很奇怪诶,人家题主问的是万历想不想,又不是这件事可不可行。
所以万历想吗?当然是想的。泰山石刻里有几方跟郑贵妃有关的祈福碑文。当年负责去祭祀的使者都是乾清宫近侍、尚膳监和御马监太监。可见祈福都是万历皇帝同意的。
这里面我们尤其可以注意一下万历二十二年所立碑刻的行文:
“钦差乾清宫近侍,御马、尚膳监太监曹奉、李奉,今承明旨,遥叩泰山圣母娘娘,进香遍礼诸神,仍命三阳观住持、全真道士昝复明于玄阁修醮,进香三次,礼醮三坛,伏望诸天默佑,圣母垂慈,上祝皇帝万岁,享圣寿于无疆;贵妃遐龄,衍天年于不替。四海澄清,太子纳千祥之吉庆;边夷靖服,黎民受五谷之丰登。皇图巩固,国脉延绵。领教奉行,顿首谨意。时万历岁次甲午孟春吉旦,本观住持、全真道士昝复明立石,浙江江阴山人钱伸书。”
很明显,这次祈福的主角是三个人,皇帝、贵妃、太子。
皇帝是万历无疑。贵妃肯定也是郑贵妃。
但是,王恭妃生的皇长子朱常洛,被册封为太子是万历二十九年的事情。换言之,其实万历二十二年,明朝还没有正式的“皇太子”。
那么碑文里这个被称作“太子”的人是谁呢?谁都能想到,说的肯定是万历跟郑贵妃生的朱常洵。
对 @首阳大君 的回答有些异议,与大君商榷。
大君回答中提到的郑贵妃派人所立碑文是在泰山三阳观,一共有四通,为万历二十九年正式册立光宗为太子之前,郑贵妃差派太监前往泰山三阳观斋醮所立碑文,抄录碑文如下:
万历十七年
钦差乾清宫近侍、御马监太监樊腾,遵奉大明皇帝贵妃郑淑旨,敬诣东岳泰山岱顶圣母娘娘陛前,虔修醮典,徧礼诸圣。仍于三阳庵全真道士昝复明等,复作清醮一百二十分位,上叩诸天,遥鉴圣母垂慈,佑保贵妃圣躬康泰,皇子平安,星辰顺度,疾疫痊除,寿命延长,家国协吉。领教奉行,顿首谨意。 万历十七年十月十五日,本庵道士昝复明立石。
万历二十二年
钦差乾清宫近侍、御马监太监曹奉、尚膳监太监李奉,今承明旨,遥叩泰山顶上圣母娘娘,进香徧礼诸神,仍命三阳观住持全真道士昝复明于玄阁修醮,进香三次,礼醮三坛。伏望诸天默佑,圣母垂慈。上祝皇帝万岁,享圣寿于无疆;贵妃遐龄,衍天年于不替;四海澄清,太子纳千祥之吉庆;边夷踈服,黎民受五谷之丰登。皇图巩固,国脉延绵。领教奉行,顿首谨意。 峕万历岁次甲午孟春吉旦日 本观住持全真道士昝复明立石。
万历二十四年
钦差乾清宫近侍、□□监太监□曾,今奉明旨,遥叩泰山顶上圣母娘娘,敬神拜献,遥礼诸神。仍命三阳庵住持道士昝复明等,于就玄阁修醮,进香三次,礼醮三坛。伏望诸天默佑,圣母垂慈,上祝皇帝万岁,享圣寿于无疆;贵妃遐龄,衍千年于不替。四海澄清,太子纳千祥之吉庆;边夷竦服,黎民受五谷之丰登。皇图巩固,国脉延绵。领教奉行,顿首谨意。 万历岁次丙申季秋吉旦,本庵住持道士昝复明立石。
万历二十七年
钦差乾清宫近侍……太监王朴、刘超……明旨遥叩……泰山……玄阁修醮……皇帝万寿无疆……明贵妃天年不……太子千瑞之吉……公主□享……皇图昌固,国脉延年…… 万历二十七年岁次己亥……住持道士郭志□立石
四通碑文完整看下来可知,首次皇醮是在万历十七年,乾清宫近侍、御马监太监樊腾“遵奉大明皇帝贵妃郑淑旨”,非神宗旨意,所以推测万历二十二年及以后的三通碑文中的“奉明旨”皆是奉郑贵妃而非皇帝之旨。故而不能因此碑文断定称呼朱常洵为太子是神宗之意。
从醮祭地点看,选择三阳观也不符合惯例。三阳观在始建于嘉靖三十年,非皇家宫观,直到隆庆四年前才成为德王的香火院,和泰山众多皇家宫观如碧霞元君祠相比,三阳观从未得到敕修,皇帝也从未遣人醮祭。另外,明清时期的泰山志书很少提到三阳观,即使偶有提及,亦语焉不详。
比较庆幸的是,三阳观庙貌依然,碑石宛在。至今保存着建观至今400多年的七十余块碑刻,有且仅有四块皇醮碑,就是郑贵妃派人所立的这四通。
郑贵妃选择三阳观,大约有两种考虑。一是据上述,三阳观并非皇家大观,在国本之争日趋激烈的气氛中,有避人耳目之意,避免惹来朝臣的攻击。二是取“三阳交泰”之意,希望通过斋醮使得其朱常洵入位东宫,所以碑文中直接称其为“太子”。
而在北京东岳庙中,也有郑贵妃所立的一块类似的碑,记载万历二十年三月,郑贵妃带领朱常洵到东岳庙祈福。碑文由“赐进士及第光禄大夫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太仓王锡爵“撰写,其中有“大明皇贵妃郑氏暨皇三太子集诸宫眷 、中官”字样,称呼朱常洵为“皇三太子”。
从碑文得知,王锡爵离京之前,郑贵妃派宦官刘坤、刘朝等人前来,请其撰写碑文。王最初拒绝了,刘坤等人解释称:“贵妃 、皇子所为齐心礼岱者,不为一身计,不过为主上祝厘,为苍生答贶。”于是 ,王锡爵发挥了一番,认为此祭 “一举而三善备,虽垂之久远,天下后世即议其迹,不敢尽非其心;即指其渎,不得不嘉其意。”
郑贵妃选择东岳庙是因为东岳庙是明代官方正祀泰山之神的所在。从五行上来说,五岳对应五行,泰山在东,东方属木,于色为青,太子又有“东宫”、“青宫”之称,故而在此祭祀的用意不言自明是要保佑朱常洵得封太子。
然而在京师国家正祀之所,地方香火鼎盛的东岳庙,又在国本之争的敏感时期,王锡爵绝不敢公开直呼其为太子,连郑贵妃也不敢如同在三阳观那般在碑文中称其为“太子”,用了“皇三太子”这样不伦不类的称呼。而从前文得知,刘坤、刘朝等郑贵妃心腹日常对话中称呼朱常洵为皇子,王锡爵即使为了解释自己接受郑贵妃的要求撰写碑文,也给郑贵妃找了高尚的理由。其在碑文正文中也仅称呼其为皇子,与碑文开篇中的“皇三太子”不同,去掉“太”字,改为“皇三子”上下行文才流畅,推测“太”字是郑贵妃自己加上去的,王锡爵的原文中并没有太字。
如上所述,泰山和北京道观碑文中的“太子”称呼皆有可能是郑贵妃擅自指称,仅凭碑文难以确定神宗是否要立朱常洵。
神宗迟迟不立长子为太子,除了想立皇三子这个解释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合理的解释?明代黄景昉提供了另一种说法,神宗因为担心影响自己的寿数才延缓册储。
其谕王文肃札云“朕不老,又无重疾”二语,想即其本怀。或以世庙立储迟,算永;穆庙占储早,算促。疑有邪说阴中者,亦未知果出是否也。
这种说法并非没有根据。万历二十九年二月大学士沈一贯上本希望神宗早立储位,皇长子早日冠婚,“子孙之昌,正以培养元气而增圣寿于万年。”他在题本中有一段话特别耐人寻味:
沈一贯以太祖多子多福为例,劝谏神宗不要信“鄙俚之谈”,并以《易经》中关于人的命数之言为依据,希望皇帝不要因为“妨忌曲说”而心中不能释然,这不正对应了黄景昉所说的“邪说阴中者”?
沈一贯在同年四月再次上本,再次以太祖多子多孙而寿永为证,言册立冠婚不会影响皇帝的寿命,说明其二月题本中“增圣寿于万年”并非华辞冗文,确实是有人向神宗灌输了早立储妨寿的“邪说”。我想这有两种可能,一是郑贵妃以此让神宗延缓立储为自己的儿子争取机会;另一种可能是神宗不知在哪里听信了这种说法,所以不立长子也不立皇三子,碍于和郑贵妃的深厚感情不便明说,让郑贵妃觉得神宗其实是想立皇三子。
1.真的。而且此事还牵扯到了朝鲜,让君臣一致同意立战争中主持国政的光海君为世子,而非战后才出生的嫡子。明朝不批准,燕行使都知道是福王的问题
2.这事情其实就是太子党作乱。皇明祖训明文规定庶长子“虽长不得立”,意思是就不能按年龄排序。而“立庶以贵不以长”是公羊传里的原话。宫女生出来的朱常洛确实不如朱常洵“贵”
3,如果朱常洵继位,明朝能再续2代人。因为朱常洵活的长。明末走马灯般换皇帝,后果大家都看到了
我觉得大家都散了算了。
提问者号称专业的,看看人家多少视频专栏和回答。
这个提问不过是人家明知故问而已,你认真回答了弄不好还转手就被这“专业人士”拿去当作自己的东西了。
标准答案是:你就不该让孩子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