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怎样才能提高文化输出? 第2页

                    

user avatar   luo-xuan-zhen-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1.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吸收接纳思潮的出现。文化的大规模输出,必须要形成受方学习的思潮。比如改开之后随着外国资本的进入、国门的打开,中国自思想界到经济界掀起了学习西方的思潮,西方文化才能卓有成效的进入中国,并且形成影响。中国的文化输入亦然,这需要总览全局者对思潮的萌发和成型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和预测。

2.形成立体化的文化输出产品层次。外国社会特别是西方社会,其社会结构是阶级化的,不同阶级有自己喜好的文化产品,这就需要在思潮成型的过程中,要组织足够丰富的文化输出产品来满足外国社会各个阶层的需要,才能引发外国全社会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接纳。我们不但要输出孔子学院,也要输出消费和流行层面的文化产品。

3.坚持中国视角的主体性。很多时候我们输出的文化产品,为了迎合外国的口味,视角故意调整成“西方对中国的凝视”,这样的文化产品在消费层面可能会有比较好的收益,但是无助于中国文化价值观念的输出。如果我们真正要输出中国的文化,就要把视角确定为“以我为主”。


user avatar   zhou-ding-3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的文化输出能力弱“归功于”广电,虽然很有道理,但并不是全部原因。

在海外的华人群体,没有任何广电的限制,请问他们创造了有力的文化输出吗?答案是没有。(你要是把“熊猫快餐”之类也当做“文化”的话,那我们的拼音用罗马字母也算是被西方的文化输出了)

“雷锋的故事”固然看着非常失败,这个锅当然要由3D动画补贴来背。但是海外的华人又做出了什么有影响力的动画呢?

伦敦的中国城,也依然是舞狮子挂灯笼和京剧脸谱的那一套。店里的招牌依旧是恭喜发财以及关公像。超市店名取作“龙凤行”、“四喜行”毫无新意。不要说欧洲人完全没兴趣,中国的年轻人也觉得没什么意思。

事实上,传统的中华文化,或者华人文化在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是非常异类的。是并不受儒家文化圈以外的人喜爱的。

有些文化则不然,黑人在非洲的唱跳rap,放到北美稍加改造就能得到大家的喜爱。美国的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著名女歌手惠特尼休斯顿都是黑人。尤其是MJ,他本身就成为了一种流行文化。

即便是一个从没见过外国人的中国老奶奶,你给她看MJ的太空步,搞不好她也会觉得这个有趣。

中国大陆开创了一部分现代文化,比如网文和短视频,国内相当多店铺的风格和店名都十分有新意。但是海外华人在文化自由生长毫无约束,没有广电也没有政治管控的条件下,他们创造了什么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了吗?

即便是文化产业发达的华人国家,比如新加坡,其文化输出对象依然是儒家文化圈,无法出圈。林俊杰可以评100次最佳华人男歌手,但是无法在北美拿下格莱美奖。

日本人在伦敦开的寿司店wasabi,完全遵循现代化的装修风格,其招牌设计简约时尚。而华人开的许多中餐店,舞狮子、贴春联也就罢了,还一定要在门口挂两个很夸张的灯笼。让去吃饭的我还以为进了横店的片场(在国内我都见不到这样的店)。就差没把屋顶做成飞檐了。

中国城还开了不少“针灸”、“刮痧”的中医诊所,也算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多数欧洲人从来没听说过,也不感兴趣。

传统的华人文化存在天生缺陷,这是文化本身的问题,因此也根本没有必要去输出。创造新的现代化的中华文化,还是要靠中国大陆的发展,因为海外能打的华人一个都没有。


user avatar   ceng-yun-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提高文化输出,从理论上来说,一点都不难:

1、首先做出“人民群众非常喜欢,你算老几”的东西;

2、然后告诉外国人,这些东西真的很NICE;

3、最后潜移默化地告诉他们,我们中国的文化真的很棒。

然而,大部分文化作品,死在了步骤1。

至于原因,就复杂得多了,

1、人民群众很喜欢,老干部不喜欢,举报,扑街。

2、资本家很喜欢,人民群众不喜欢,资本家继续喂屎,扑街。

3、人民群众很喜欢,道德卫士不喜欢,举报,扑街。

4、人民群众很喜欢,家长们不喜欢,觉得坑了自己家本来可以上清华北大的天才宝宝,举报,扑街。

5、人民群众很喜欢,公知们不喜欢,觉得没有舔他的美国爸爸,疯狂批判抹黑。

6、人民群众很喜欢,资本家也喜欢上了,疯狂复制,审美疲劳,劣币驱逐良币,扑街。

不夸张地说,在中国搞文化创作,

相当于让你在一根钢丝上跳舞,

不仅要跳出各种高难度动作,还要躲避各种火圈、明枪、暗箭、噪音,

好不容易跳完了,看上去还挺不错的,

旁边蹦出来一个不知所云的批评家:

就这?还不是学了我美国爸爸的?

这就有点扯犊子了:

是不是你美国爸爸和你妈同床共枕了,

世界上所有的啪啪啪都是抄袭你美国爸爸的?

比如那些我刚想夸《我不是药神》,

就跟我科普《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二货。


额,为了避免误导大众,或者说被人带节奏,

我直接说观点吧,

我回答的意思是,一个成熟的文化创作环境,

或者说,一个成熟的文化创作体系:

应该是这样的:

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能做到圈地自萌,不强加于别人;

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能做到视而不见,不举报封杀;

你听你的贝多芬进行曲,我看我的抖音快手B站,

咱们相安无事,岁月静好。

在我看来,只要文化作品不违法犯罪,

不违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都是可以存在的,

毕竟百花齐放才是春。

至于这花的好坏,老百姓会用手投票,

压根不用某些人指指点点:

你如果当爹了,会让你儿子多读唐诗宋词,

还是让他天天读方方日记?

别把人民群众想得那么蠢,OK?

简单来说,

我是鲁迅先生的铁粉,

但我一点都不介意你不喜欢甚至讨厌鲁迅,

但如果你想要举报甚至封杀鲁迅先生,

那对不起,我们就是生死大敌,不死不休那种,

不知道大家能否理解。


user avatar   jian-dan-de-dian-nao-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文化输出是个很宽泛的概念,但是也是有自身基本规律的。一个综合实力不强大的国家或者文明是无法做到文化输出影响他人或者团体的。


user avatar   zhi-xu-yixiao-bu-xu-c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输出的东西至少要包含以下的属性中的至少一种:

大数人的标准下,

好看,好听,好玩,好吃,好笑,好学。


user avatar   wo-shi-zhi-fu-b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哪一天不再张口闭口“文化输出”,我们就真的文化输出了

李子柒火了,文化输出!!

原神火了,文化输出!!

汉服火了,文化输出!!

ok,以上还有可以说文化输出。

离谱的是我看一个外国人用小米手机在外网做了视频,搬运回国内,“文化输出”!!

???

人家up是教人摄影的,那个视频里出现了5台电子产品,三个品牌左右,小米其中之一,主要内容是教人布景和如何摆角度拍照,只在旁边标注了手机品牌跟类型,输出啥了??

真要输出人家输的是苹果好吧。

还有某个up,视频叫向世界介绍汉服,怎么介绍的呢,穿汉服跑国外大马路上,见人就拉着叭叭一顿介绍什么传统服饰,传统文化,人家老大爷看起来50多岁了,本国传统都不知道搞清楚没有,被一个外国妞拉着介绍她们国家衣服。

老大爷脾气挺好,耐心听她说完,丢了句漂亮就走了。

我隔着屏幕那个尴尬的呀……脚趾抠了万里长城了都。

结果弹幕“文化输出!”

魔怔人了都!

某个汉服小姐姐外国街头弹古筝知道吧,弹幕评论全是“文化输出!”

输出啥了?在那儿不就路人吗,路人不就看个热闹吗?可能连她哪个国家都不知道吧。

现在只要是外国人+中国文化,甚至不用中国文化,中国产品=文化输出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放下文化输出的包袱,把传播文化当成一件稀松平常的兴趣去做,而不是顶着什么神圣使命,完成什么英雄壮举似的。

我认为的文化输出——我家这个好好玩,介绍给你认识,希望你也喜欢然后跟我一起玩

我看到的文化输出——我家这个好不好玩我不知道,但因为是我家的所以你就得认识,认识之后直接跪地上唱征服,赞美我家多好就行

这大概就是甲亢爱国跟流量密码盛行原因。


user avatar   li-chong-hao-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单纯一个国家的历史是没有办法作为“文化”输出的。

当今文化吸引力强的国家,其魅力都在于“当代”。

我认为的“当代”文化,即对历史传统或政治立场在当下进行二次创作。

这种创作必须是非政府的,具有社会性的。

或者说,创作本身的主要受众是社会内发产生的,而不是受外力影响而形成。

而有了“当代”文化,你的创作还必须是可交流的,能吸引他人加入创作,以此来加大传播能力。只有传播,才有输出。

但我们有一种世界少有的机制,那就是政府“引导”创作。

世界会让我们“引导”吗?

这种环境下的我们,有多少次因为无法“引导”愤而决裂?

这种环境下的我们,又有多少次因为“引导”而消灭创作?

耿爽先生回的那句话很好,“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我们好为人师,却从不自省。


user avatar   fang-jiu-33-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文化输出应该面对普罗大众,由浅入深、由俗到雅,打头阵的必须是流行文化

美国文化输出的是什么?Hiphop、美剧、好莱坞。

美国的“漫威”系列电影,潜移默化的向人们灌输着“美国有超级英雄”“美国是世界霸主”的观念。年轻人们在观看酷讯视觉效果影片的时候,也许只注意到了超级英雄拯救世界时的威风凛凛,默认了“美国的超级英雄拯救了世界”的强硬观点。

日本文化输出的是什么?动漫、游戏、AV。

日本作为世界动漫大国,制作出了无数经典的动漫人物形象,在动漫为更多人所知晓并获得商业利益的同时,日本各类文化也通过动漫进行了对外输出,火影输出了忍者文化、海贼王在宣扬岛国文化,死神包含着武士道文化。

韩国文化输出的是什么?韩剧、综艺、男女团。

Wonder Girls一首《Nobody》掀起了全球模仿女团舞姿热潮,Super Junior一首《Sorry Sorry》魔性旋律洗脑了世界各地人民,EXO一首《Growl》火遍大街小巷。以K-POP文化为代表的“韩流”走向世界,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因为喜欢韩国爱豆而开始了解韩国文化,为了方便追星而学习韩语。

这些文化成功输出的例子,都是浅的、俗的、下里巴人的,但只有这种服务广大群众的文化产品才会有输出。

而中国一直在努力做孔子、京剧、书法、武术等传统文化的输出工作,不是传统文化有什么不好,只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这样的阳春白雪的接受程度并不太高,曲高和寡,外国人也不全都是文化精英。

一上来就孔子学院京剧书法,国人都不一定能全弄明白,能指望人外国人感兴趣吗?

在孔子学院听儒家文化有多少人愿意听呢,在英国留学时我亲眼见过上课的人寥寥无几,但某一天上课内容换成剪窗花、包饺子、看中国影视剧,教室里又坐满了人。

看书法大师慢悠悠的写毛笔字,有多少人看得下去呢,但金庸把毛笔字化到武侠小说里,是不是喜欢看的人就蹭蹭蹭上去了?

中国的网络小说、宫斗戏、校园戏和抖音等短视频软件,都在海外有很高的知名度,累积了庞大粉丝,只是很多人不把这些工人娱乐消遣的流行文化当文化而已,但恰恰是流行文化强有力地影响了各国人。

一黑人哥们儿,迷上了中国的网络小说,没日没夜的看顺便把毒戒了,变相说明中国网络小说比毒品还带劲儿;

《延禧攻略》在谷歌全球电视节目热搜榜第一名,版权卖出90个国家,版权收益达到3亿多元。;

《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的主题曲I like you so much, you'll know it ,被翻译成了各种语言,世界人民都在翻唱,我们觉得的狗血偶像剧《微微一笑很倾城》国外每一集播放量随随便便上千万;

李子柒个人微博已积累了1493万粉丝,脸书主页108万,YOUTUBE主页173万,个人视频在国外产生的点击量突破了1.3亿次。

在文化输出领域,一本网文胜过千本论语,一部影视剧胜过百个孔子学院。

在我们为如何包装“儒家文化”“京剧脸谱”“笔墨纸砚”这些传统文化绞尽脑汁的时候,不妨换个角度,阳春白雪的中国传统文化固然需要传播,但更需要考虑的是外国人的接受形式。相比于丰富、身后、形式复杂的传统文化而言,人们对流行文化接受度更高,越是下里巴人的东西越受人喜欢越容易传播,下里巴人传播出去了,自然有人会对我们的阳春白雪感兴趣。

文化,从来不是只有阳春白雪。

文化输出,从来不是阳春白雪才有资格走出国门。

准备留学的朋友

可以关注我的专栏,全实战干货:

申请美国的同学,可以关注哥大学姐的专栏,超级系统:


user avatar   wang-mou-94-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文化输出的意思是“现代文化输出”,传统文化是用来传承的,不是输出的。

如果成龙输出传统文化,那么他应该去唱戏。因为七小福本来都是学戏的。

成龙做的根本不是功夫,否则他应该去打UFC。

成龙做的是动作喜剧。

他是把京剧和武术的动作身手,改造成电影动作,经过精心的武术设计,

特别是镜头的配合——这才成为文化输出。

成龙做的本质是电影,电影是现代文化。


宋代工笔画短片《美丽的森林》成功入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

作者是央美的动画系研究生杨春,历时三年亲手绘制了10093幅工笔画完成的。

链接在此—— 中国动画短片,宋代工笔画《美丽的森林》

我们输出山水画,人家输出动漫,因为动漫是现代文化。

我们只有改做动漫,借鉴山水画的风格技法,采用现代技术,才能完成文化输出。

这部动画的创作技法新颖,只是成本所限,只能做一个环保的内容。

假设投资,把这种工笔技巧用电脑完成,再设计一个更丰富深刻的剧本,未必不能输出。


传统文化的局限性就是流行受限,比如京剧。

京剧已经很难再成为流行文化了。

而已经流行的,比如相声。

也难以形成跨文化传播。

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京剧融入现代音乐,比如周杰伦做的中国风。

而把传统相声的技巧融入脱口秀,这个难度更大,因为语言局限。

很多包袱一旦脱离了汉语,就变了味。

总之,文化输出的前提是现代文化,强行输出传统文化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user avatar   gududerenbushuij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文化输出,输出的应该是“流行文化”,而不是“传统文化”。

文化输出,输出的应该是“文化内核”,而不是“文化形式”

搞懂这两点,才能搞懂为什么中国文化的输出一直困难和乏力。

日本的传统文化是武士道,是歌舞伎,是相扑,是茶道花道;

日本的流行文化是二次元、是动漫、是AV、是游戏、是推理侦探、是村上春树和东野圭吾。

韩国的传统文化是宗庙祭礼乐、是假面舞、是高丽参;

韩国的流行文化是韩剧、是女团、是整容、是综艺、是烤肉和泡菜。

美国的传统文化是西部牛仔、是印第安、是宗教、是野蛮的资本扩张;

美国的流行文化是美剧、是漫威、是好莱坞、是3A游戏、是NBA、是苹果、是星球大战。

日韩的传统文化来自中国,美国的传统文化与欧洲同源,

但今天,日韩将来自中国的传统文化流行化——从而反向影响了中国社会;

美国也一样,将来自欧洲的传统文化流行化后,用美式文化反向吞噬了欧洲;

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流行文化的传播力是远大于传统文化的(京剧、国画什么的,只能算是百年前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我们要做的是保护、继承、发展,而不是想着把它们当成中国文化区输出)。

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人能够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流行化——并且建构出一个体系、一个产业——现在所谓的国潮、复古、汉服复兴之类的,依然停留在表面,停留在形式。

说到形式,就要说到第二个点:

文化输出,输出的应该是“文化内核”,而不是“文化形式”

日本输出动漫、游戏,美国输出美剧、电影——但是全世界哪个国家没有生产动漫游戏电视剧电影呢?

中国一年拍摄的电影电视剧可能比美国日本的加起来都多,那为什么,中国的电视剧的文化影响力远没有美国大?甚至没有印度和泰国大?

说到底,就是因为中国目前的所谓文化建设,只是在重视“文化形式”的建设——以为拍个京剧的古装剧就是文化建设了,以为把京剧越剧里翻译成英文就是文化输出了——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为什么这么多人,对美剧、日漫、韩综这么热衷?以为美剧、日漫、韩综在长期的产业化进程中,慢慢地写成了特色的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仅是形式,更是内核——无论是美剧中的个人英雄主义、日漫中的热血与中二、韩剧里的狗血和浪漫——这一切,都形成了范式,一次次地给观众洗脑,久而久之,我们就会被它们所影响。

而中国的文化作品是啥玩意?大量的影视剧、电影、游戏、动漫、小说等等,都是为了流量、为了割韭菜、为了过审核——这些作品价值观混乱、质量低、不仅海外受众看了毫无代入感,连国内的受众都嗤之以鼻——你说怎么输出呢?

都在说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天天琢磨着把老祖宗的东西推广出去,这不叫文化自信,更不叫文化输出——那是老祖宗的自信,不是我们这代人的自信——当我们真正有了属于自己的、属于这个时代的中国特色的流行文化后——当我们的文化作品中有了普世的、让人信服的的核心之后,再去谈文化输出吧~




                    

相关话题

  上古汉语为什么这么多含义过于精细的字? 
  歪果仁总是说我们老中爱吃狗肉,这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的?我们究竟多少人吃狗肉? 
  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只讲子孝不讲父慈? 
  敢问:一部中华史,五千年的历程,到底在讲述着什么? 
  中国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如果没有儒家思想,中国文化会断层或者被毁吗? 
  西方文化中的骑士角色,身着银铠,保护公主,忠诚信仰,让人觉得安全感,帅气。中国文化中有对应的角色吗? 
  你是如何引导孩子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 
  为什么许多国外品牌以创始人名字命名我们觉得高大上,而中国品牌以创始人命名却难接受? 
  作为中国人我们需要主动尊重其它国家/民族的文化吗? 

前一个讨论
苏炳添和博尔特差距还有多远?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美国今年上半年因枪杀事件死了八千多平民,美国政府还能像无事发生一样风平浪静?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