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怎样才能提高文化输出? 第3页

                    

user avatar   hai-bai-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始终,一直,并且有非常强烈的一种观点

当代中国人和中国政府都缺乏整体性的不要脸和不在乎

我在此说的不要脸和不在乎不是个人层面上的。

不是说,所有中国人都不要脸

又或者说中国政府不要脸

我的意思是,当代中国人民始终缺乏

对自己极度的自信

始终并且总是希望想通过外来力量和外人来证明自己好像很牛

这是极端不正确的事情

我根本就不在乎什么文化宣传能力弱,我也不在乎国内有很多黑暗的方面

当然,不能否定的是。这种极端的,整体性的自信,所带来的负面效果有很多

比如像日本,我问你,你说日本的文化输出能力强不强?

你可能会说,他强啊!

你看,AV,动漫,游戏,汽车,日餐,不要太强啊!

中国能比?

但是!

这些都不是日本的文化输出能力。

日本的真正的文化输出能力其实是特别弱的。

我在此,我问大家一个问题

什么叫文化输出?

你可能说就是从这个地方拍出的什么艺术作品啊,能拍出震撼人心的那些电影啊,电视啊,文学啊,能被世界人民所接受的软件啊,工程啊。

这些都不是文化输出能力

真正的文化输出能力是指

这是你坚持一生信仰的东西

这是你抛弃了就没办法活的东西

这是你值得为之去死的东西

就好像欧洲人在虐待虐杀囚禁非洲人的同时,他们还带去了基督教,以强迫或者半强迫,以黑暗或者神圣,以正义或者邪恶的手段来使你信仰基督教,使你在心灵层面上和他们一样,这他妈才叫文化输出能力

我不仅仅在肉身上鄙视你,毁灭你。我还能在心灵上给你彻底碾压住,还让你信我的东西。

就好像阿拉伯人在和伊朗人战斗的过程中,发生了大量的屠杀,强奸,羞辱,战争,到最后,阿拉伯帝国彻底征服了波斯,不仅仅在物理层面上征服了波斯,他还用伊斯兰教彻底给整个波斯人在信仰上翻了个面,这他妈才叫文化输出能力。

就好像苏联在巅峰的时候,给整个中国带来了156个工业项目,使中国完成了最重要的也是最辛苦的初步工业化,并且,中国和中国政府在此过程中付出的成本几乎为零,他援助埃及人反帝活动,他援助非洲,是非洲部分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在国内,给所有的资本家封建主义者,帝国主义者全部杀光或者驱逐出境,使国内绝大多数人从东正教信仰转为共产主义信仰,这他妈才叫文化输出能力。

你说在三角贸易中,那些欧洲白人强奸非洲黑人的时候,屠杀非洲黑人的时候,羞辱非洲黑人的时候,他们会想这是不对的吗?

那些来自欧洲的传教士,跨过千山万水,就为了让几十个或者几百人的部落,信仰一个他们绝对理解不了的宗教,他不仅仅要学习这个部落的语言,还要理解这些人的思维,还要和当地的自然神教作斗争,他们会想过这是为什么吗?

就好像阿拉伯人像风一般扫过整个中东世界的时候,他们会想过他们信仰的宗教,是不对的吗?

就好像苏联派那么多苏联的专家来,手把手的带着,中国完成了最基本的初步工业化,苏联人想过值不值吗?

不,他们都没想过!

我白种人就是比你黑人优秀!

基督教就是比你自然神教信仰先进!

伊斯兰教是最伟大的宗教没有之一!

帮助中国人民完成共产主义建设,是世界共产主义建设的重要一环,是不计较成本的!

这才叫文化输出能力

因此,你不要看日本好像有很多人,很多企业,很多动漫,游戏好像很厉害的样子,但他几乎都没有宣传真正的日本

你敢不敢宣扬武士道?

你敢不敢宣扬日本天皇万岁?

你敢不敢宣扬日式法西斯?

他 敢 吗?

笑死人了,后宫式的动漫?战国游戏?还是汽车文化?又或者AV?

他们那些傻B右翼也就在日本国内口口嗨罢了,你看看他们如果真的大规模宣扬这些东西,你看日本民众答不答应?你看美军答不答应?


那么,我们该怎么进行文化输出?又或者说有没有文化输出的例子?

有的,但绝对不是各位想的什么好莱坞,什么公知,什么欧美先进的文化产品和表达方式

这些东西

太弱了

对,你没看错,无论是兴起于8 90年代的中国公知,又或者一直到今天都很盛行的自由民主,都太弱了

文化输出,不是说你在刷抖音,看什么欧美的美好生活,看什么美国大片,又或者看日本动漫,看什么韩国电影,玩什么日本游戏

这些所有行为都不叫文化输出,而是叫文化产业,或者更准确点说

这些行为都是现代娱乐业的一部分

这些所有行为,比如说你看了美国电影,就期待自由民主,比如说你玩了日本游戏,看了日本动漫,就觉得日本文化好有吸引力呀,这些都是次要因素

你看了美国电影,玩了日本游戏,看了日本动漫,核心原因和核心驱动力是因为

你想看

是因为你没事情做,是因为你想娱乐,而不是因为你想期待自由民主,和什么和风和日本服装

说的再清楚一点,尽管不可否认的是欧美,自由民主那一套有很强很强的吸引力,尽管不可否认的是,日本动漫产业和游戏产业,的背景知识,有日本历史和日本文化的影响,但这绝对不是给这一套能输出的原因,而是因为他们掌握了现代工业而引发的现代娱乐业,让人们在娱乐的同时,在不经过大脑思考的同时,崇拜特效,崇拜画质感,希望美好,从而导致所谓的文化输出

这些所有东西至少都要和你讲道理,又或者要和你讲市场

但是真正的输出一定是最不讲道理的

又或者是,最魔怔的

就好像LGPT到最后一定会给人分出27种不同的性格,因为在长达万年的人类历史上,对于同性恋,双性恋等等的不同于世俗的爱恋,其迫害程度之深,恶毒之大

是我们没办法想象的

就好像女权主义者走到极致,一定是彻彻底底的反男人的,在长达几万年的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地位一直是在被压抑,被剥夺,被剥削的状态,其中,男性所展示出的霸道恶毒与黑暗

也是我没办法想象的

就好像美国黑人发展到到处烧杀抢掠,已经表现出这个群体的恶,但长达几百年的美国历史中,对于黑人的屠杀,奴役,囚禁和虐待

也是我们没法想象的

很多事情是没办法讲理的,是不需要和你讲什么道理的

你不信,就是敌人!

而中国人民始终有这个倾向,至少说当代中国人始终有这个倾向,希望和那些西方的媒体,政客,人民讲理

中国人民总是习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哪怕自己身上明明没有什么过错,可能仅仅是因为口嗨还没有付出实际行动,就会被骂的狗血喷头

好像人就一定要和世人一样,一定要一点点杂念都没有,一定要完全符合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一定要符合资本主义人权定理

这是不对的

我希望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尤其是中国政府

你可以不讲理

就好像你可以说

昂萨民族是天生的贱种

(世界一流民族是昂萨!)

一神教是天生的奴隶

(信教者最高贵!)

黑人白人就是不如黄种人

(白人至上!)

我们中国就是比其他国家牛B

(美国万岁!!!)

我没有在任何一个官方媒体下面看到任何有关于此的文章视频音频论文

我们强就是因为我们强,我们就应该强,而不是出于其他任何理由


因此

制裁你算什么事情?

在我眼中,真正有文化输出能力

有且只有三个

宗教

民族主义

共产主义

各位不要看欧美好像能拍出很好的艺术作品,能拍出很好的电影,又或者能拍出极好的电视剧,你看他们哪一个是宣传,这上面三个东西的?

平权?异教徒死光?解放全世界?

没有!

自由民主那一套,只会也只能忽悠那些没有文化核心或者说当地经济停滞和落后的地区。

你就算能唬得住那些经济快速发展地区,也仅仅是一时的。

当一个地方经济停滞和落后的时候,就自然而然的会开始乱起来,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欧美可能在这方面有添油加醋

但前提是你要是一盘菜才能添油加醋,如果你经济稳固发展像一块石头一样,他们无论怎么添油加醋都是没有办法给你做成一盘菜的。

在当代的几个国家中,我感觉文化输出能力有点意思的是土耳其和波兰

土耳其人民是极度自信的,这种自信可能有点不切实际,可能会在舆论上,在外交上或者在社会生活方面给外国人甚至于本国人提供诸多的极不利因素,但土耳其民族主义高涨,宗教情绪浓厚,这基本上就乱不了

第二个我感觉就是波兰,尽管波兰的经济不太好,但在整个欧洲集体往左转的时候,集体搞白左,收留伊斯兰难民的时候,波兰人敢说不,并且不惜得罪整个欧盟,他们居然能搞出反伊斯兰游行,天主教欧洲大主营,波兰民族情绪高涨。

中国呢?


user avatar   nell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曾经目睹了孔子学院在美国一个中西部城市的兴衰,相关交换项目的中文老师在指派学校无事可做,无书可教,抱怨每天就是端茶倒水和处理办公室杂务。

大家都很失望。但这就是目前的实际。不是我们的东西做得不够好,而是人家不想要,需求还不够大,渴望还不够强,送到家门口又怎样?被关闭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东西做好了也没什么差。去年大获殊荣的韩国电影《寄生虫》算不算好的文化产品?在美国票房斩获50M,排名前15位。不差吧?可是你要知道2000年李安的《卧虎藏龙》票房有多高——128M。但对中国文化在海外影响有多大?几乎没有。

所以文化输出这个概念,或者说这个策略其实有很大的误导性。

首先它把文化和文化产物搞混了

文化指的是一揽子的系统性的「生活、生产和决策方式」。人类学对文化的定义是:「后天习得的看待世界的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行为模式」。其实是一回事。文化是后天通过耳濡目染不断习练而来,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实践策略。拥有共同文化的人才能拥有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不同文化的人看到的不是同一个世界、做的也不是同一样的梦。

问题描述里所说的山水画,京剧,孔子,功夫这些都叫文化产物(cultural product),不能等同于文化本身。你可以输出文化产物,但不一定能成功输出的了文化。文化产物的优秀程度也不必然导致文化的成功输出。当年欧洲人踏上美洲的土地,不也是惊诧于印第安人艺术、科学、农业技术的精湛,但他们怎么做的?拿过来用,内化成自己文化的一部分。印第安人输出的是文化产物,不是文化。

其次,“输出”这个概念其实是一个“虚招”,被当作“实招”用了。

“输出”隐含了一个“洒水车”行为。就是这种。

很神奇,找图的时候发现小标题都是嫌弃洒水车的,比如“洒水车为什么遭人嫌弃”、“洒水车是反人类的行为吗”、”洒水车是为人服务还是公害”……

看来深受其害的还真不少。这反倒让这个比喻更贴切了。“文化输出”就是这样,你勤勤恳恳的“洒”出去,人家没感到益处,反而倍受搅扰。这就很尴尬了。

孔子学院是这种。一年一度请外国人唱中文歌比赛也是。我们觉得把自己的文化产物到处撒,总有一天可以开花结果,总有一天可以“真香”!但现实是,这种做法往往让人疲于奔命,还一无所得。

这是因为,文化作为一种【生存策略】是无法强加于人的。

人类好像一棵植物,扎根的土壤就是文化。文化的土壤供给个体养料,呼吸、生长、与灵魂相依相偎,是每个人自出生以来一直伴随其长大的生命之源。随便移植一棵植物会要了ta的命。【除非】,另一片土壤更适合生存发展,那么ta就会甘心乐意移植过去。重新扎根,汲取新的养分,焕发新的生命力,开出新的花来。若非如此,ta不会动自己的根,不会轻易离开那片土。

你的文化产品质量不高自不必说,如果品质很高,也不过是最终沦为人家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元素,丰富别人的文化谱系。比如《风中奇缘》,丰富的是迪斯尼的文化产业,《花木兰》,就算用了刘亦菲,丰富的也是好莱坞的文化产业。

所以,“文化输出”是个虚招,不能用在实处,真正的大招从来都不是输出文化产物。

好了,现在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不一定)消息。你想先听哪个? ;h


好消息是,其实不必太过担心我们现在做不出好东西来。事实上,以我们现在的创作环境,能出好东西……很难。

坏(不一定)消息是,真正能够提高文化输出的途径其实比做出好东西更难

因为这个途径,不是靠自己的文化产物有多优秀,也不在于苦心积虑的宣扬,而在于这个文化本身是否有足够的“吸铁石”力量。

所以这个问题其实是问反了,不是先有文化输出才有文化影响力,而是先有文化影响力才有文化输出。而文化影响力,就是能让每颗植物都蓬勃生长扎根的土壤。

具体来说,人家是否看到你的生活、生产和决策方式体现了真正的优越性。你看到的世界也是别人想看到的世界吗?你的梦想也是别人的梦想吗?你的文化逻辑和策略可以帮助大家抵达那个世界和梦想吗?

如果回答都是肯定的话,那么这个“吸铁石”力量必定可以吸引各族各方的人,他们也认可着、渴望着你的生活方式和梦想,相信这片新的土壤更适合生存。他们会带着各自的文化背景进入到你的文化中,重新扎根,共同创造。

这些集合了所有灵感、融合了不同元素的文化产物不优秀、不一流几乎是不可能的。当今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产品几乎全部都是吸收融合的结果,没有一个是单一文化吭哧吭哧自力更生的结果。而创造这些产品的人大部分都是“外国人”——离开自己的母国在异乡追梦的人。

唐代的中国,五十年前的美国,就是这样的吸铁石文化。

当全世界的精英都争先恐后来帮你搞创作,带来更加复杂和多样的元素和灵感,到最后所有的作品都会算在接收、吸纳他们的这个吸铁石文化的头上。这就是为什么说现在不必太担心创作搞不好的原因——因为我们还是太封闭了啊,不管是思想还是资源。在我们走向世界之前,先要向世界开放、允许世界走向我们。

但你看到没有,这其实带出了另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除了这个文化本身的吸引力,还需要这个文化有极大的开放和包容性,建立在强大的文化自信上的开放和包容

比如,这个文化不会担心外来移民抢了自己人的饭碗,不会愤怒异族男人睡了本族的女人,也不会对发放永久居留权冷嘲热讽、愤愤不平。

这些是最基本的,如果这都做不到,那么歌唱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可能还是太早了。


user avatar   amirtemu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经济体量世界第一,GDP人均30000美元

亚非拉有10个军事基地

500架J20

5艘服役航母,2艘核动力

当着外国面把tw狠狠揍一顿

媒体不软,站起来跟西媒呛

……

很快的


user avatar   nryanne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人话。

【奉狗补充】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不说中国文化输出这种假命题,一个班级里,什么时候,好同学的好学风输出成功过?

天天在一个班里厮混,连放屁的气味都彼此熟悉,总没有文化差异了吧?

该读得好的还是读好了,该读不好的拎伊后脖颈也读不好。

说到文化输出,倒日常看到坏女同学勾搭好男同学,害他考不上大学的。


user avatar   ou-yang-han-chi-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文化输出是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作为后盾,主要通过市场进行扩张。

其次,文化输出应是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即通过含有文化介质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而实现的全球性文化支配。

最后,这种文化输出主要应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而得到实现的。


user avatar   liuste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输出啥呢?总要有东西输出吧。
我举个例子,在德国很多年了,见的最多的和中国文化有关的东西就是中餐馆了,欧洲的中餐馆,去过的人都懂,大体分两种,一种是低档的,乱糟糟的,不提。一种是搞过装修的,那风格实在一言难尽,要么就是村炮流,各种流行于国内四线城市的专修风格一起上,大红大绿的射灯啦,金光闪闪的包边啦,奇奇怪怪的墙纸啦,还有不知道哪里买来的行画,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就中国文化代表了,这输出的文化都是负的。

还有一种风格就是复古了,说实在的不懂就别瞎复,清一色中国符号堆砌,各种密集型清代风格的浮雕,寿字啊,万字啊,还有乾隆那种大红大绿的瓷瓶都整上,整个就是视觉污染。然后还非要搞清一色的深色木家具,大概是想搞得有点清代的意思,结果呢弄得室内光线极其暗,无论你什么季节和天气去中餐馆,里面都是昏暗的调调,食欲全无,我看到中餐馆那黑洞洞的门都有心理阻力了,倒确实有“神秘的东方”的气氛。。。

咱们对比下其他家,欧洲的日本餐厅,审美比中国餐厅高太多了,你至少去就餐是愉悦的,各种日式餐具都很不错,真没人愿意抱着印满寿字的乾隆风格花碗吃饭,你弄点宋代青瓷不好吗?明代也OK啊!

中国的欧洲餐厅,大家也可以回忆一下,不谈低档的萨莉亚金拱门这种,就说中档的,法餐不用说,哪怕德国菜意大利菜,哪个不是装修的各具风格有模有样的?你见过哪个新装修的外国餐厅会新装修一个洛可可风格?

之所以会搞成这样,我觉得主要还是审美教育成问题,而且整个社会环境里的样本质量偏低,母国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上去了,自然就会溢出好的东西,日本就是很好的例子。母国有什么,就会溢出什么,比如韩国就会溢出基督教会。国民平日里好东西见的太少,审美就上不去。

如果母国内部文化水平不上去,仍然是艺术无用论,文科无用论,认为看小说浪费时间,搞大莲花体育馆和福禄寿那种建筑,走到中国内地的街上全是审美的副样本,那就谈不上输出了,这难为无米之炊啊。

看到现在,就一个输出我觉得算厉害的,那就是园林,在法兰克福和慕尼黑都有中国古典园林,都是二三十年前修的,不算特别好的园林,但基本合格了,有那味了,周末游人如织,很受欢迎。这样的输出,才算有点意思。但其实新修的古典园林,放眼国内,也没几个能看的。。。所以这算是意外吧。


user avatar   doug-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看很多人太悲观了啊,说总局,说自我阉割。。我想说的是文化输出能力是跟国力成正比的。强大的经济,强大的军事,强大的科技都是为文化输出做铺垫的。你作品再烂再差,只要国力够强,还是会有脑残捧场的,甚至有时候可以借力打力:

非洲名不见经传的蕞尔小国加纳出了一个黑人抬棺轰动世界,就是借着YouTube和抖音平台,甚至根本就不是自己宣传的。不用想如果疫情结束,这群人肯定会世界巡回表演(画面太美)。

先说强大的经济:那就不得不说回好莱坞,就是因为中国的经济能力以及市场规模吸引了外国资本做出了如《功夫熊猫》以及前两年的《摘金奇缘》《雪人奇缘》《别告诉她》以及马上要上映的《花木兰》的电影,这些电影背后有很多海内外华人的力量,他们通过这些电影在输出文化,而很多西方人通过这些电影,认识了一个全新的中国而不是天天功夫飞檐走壁吃白米饭眯眯眼戴中国草帽。

再说强大的军事:这里说一下刚刚提到的《摘金奇缘》,英文叫Crazy Rich Asian, 这部电影事实上压根就不是给中国观众看的。我当时是在美国看得,上座率十分高,然后一上来电影不到半分钟就看到了:

咱们中国人都知道这句拿破仑说得话:“让中国沉睡吧,待她醒来她将震惊世界。”当时以为自己走错片场,看的是战狼。事实上一部美国电影这么赤裸裸的吹捧中国,除去经济就是军事了。西方多年来宣传的ZG威胁论早早的就定了性,虽然引起很多西方人恐惧以及厌恶,但还是有一部人尤其是年轻一代逐渐变成了所谓“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因为在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才会威胁到我们,既然这么强大,为何我不多了解一下呢?)。还有一个例子就是越南这个跟中国不对付的国家,虽然天天整幺蛾子,但照样阻止不了中国的电视剧,抖音短视频等等在他们国家大流行。我在美国认识很多越南留学生问我你看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吗,我一脸懵逼,因为个人原因我很少看仙侠电视剧

再比如你在YouTube上输入Tiktok China一般就是这种画风:

一堆越南文(越南人帮我们推广,呵呵)。。。观看量都是百万级别的

所以你强大了,大家就会过来观望甚至学习,有些人即使内心不想,但为了钱财捏着鼻子也就过来了,慢慢地量变引起质变。所以这就叫事半功倍,之后再推广中国的东西就相对简单了,这里介绍两个现象级的:

  1. YouTube订阅量已经超越一千万的李子柒,你如果留意她视频的留言,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世界的粉丝,很多都会说:我好喜欢你的视频,我在学中文,很喜欢中国田园等等。
  2. YouTube爱奇艺最近上传的青春有你2(选秀节目)由于一个K-pop导师Lisa而吸引了大票粉丝,很多粉丝从K-pop转到了对中国综艺的关注甚至喜爱,这便是强大资本的力量,借k-pop推广。

除此之外YouTube上还有一大堆外国人来中国拍vlog,介绍中国的文化科技美食等等(请注意他们不是吃中国烂饭的,视频受众都是外国人)。尤其很多人介绍华强北,中国的工厂,中国的公司(大疆,华为,阿里),这就是所谓强大的科技。这种人会越来越多,当然也可能会有不和谐的声音出来,但总体都是非常积极的。

发展自己才是硬道理,软实力倚靠的是硬实力。美国在二十世纪初被欧洲当作吊丝暴发户,不带正眼瞧得,二战后的美国通过一系列收割到现在,请问大家还记得什么欧洲经典电影或者非好莱坞的欧洲巨星吗?


user avatar   ertoum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之前在公号写过一篇《瑞典关闭了最后一所孔子学院,为啥网上一片叫好》的文章,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以下是正文:

这两天瑞典关闭了最后一所孔子学院,按理说大家多多少少有点悲哀,不过奇葩的是这次却激起了网友的一致好评,上次这么有共识,还是美国驱逐了中国十家新闻机构,中国也驱逐了10家美国新闻机构,网友们说美国损失了二十家美国机构(那些中国机构在美国也没干啥活,所以网友调侃他们)。

马前卒的“睡前消息”评价说:

瑞典发泄了不满,中国人民省了钱,某些驻外人员不得不找个正经工作,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越来越多的人终于认识到了,中国过去几十年的文化输出战略基本算是走到头了。

只不过,这次走到头并不是坏事,反而是一件好事,我们慢慢道来。


1、什么样的文化输出才是真输出

以前一直有个说法,说那个美国队长爽片不就是抗日神剧吗?为啥大家都批评抗日神剧,却没人数落美国队长呢?

也不难理解,因为抗战中的中国真实给人的形象确实不是“抗日神剧”那样的,而美国基本配得上“美国队长”的形象。

这个说起来有点丧气,不过事实确实如此,抗战八年,日本在中国几乎达成了所有战略目标,甚至在日本签字投降前一天,日本还攻下了两座县城。

无论是蒋委员长的队伍,还是毛教员的队伍,都没法形成对日军的碾压态势,甚至都没法组织决定性的围歼战,也不难理解,国军士兵每人十发子弹,大部分是拉来的壮丁,基本没训练,连口令都没弄明白就去参战。

毛教员这边素质还不错(八路一直在搞培训,抗战中的八路军后来都成了解放军的干部架子),不过经常每个士兵只有三发子弹(平型关战役很多士兵就是三发子弹),怎么打,拿啥打?

再看看美国,尽管也达不到碾压德军的优势,但气势很到位,排山倒海般的坦克洪流,遮天蔽日的轰炸机群,海上一眼望不到边的战舰群,一次炮舰齐轰能把半个小岛打成炼狱火海,此外盟军不仅是美国人,还带着一群小伙伴,什么法国流亡兵团,阿尔及利亚兵团,自由波兰残部,英国剩下的那点陆军,印度来的阿三,锡克人,加拿大人,澳大利亚人等等,声势已经非常到位了。

而且德国此时基本已经山穷水尽,到了1944年诺曼底登陆,德军几乎所有精锐军团已经全部葬送在了跟苏联的战争中,在诺曼底防御盟军登陆的,大部分都不是德国人,而是被强行编入德军的捷克人,匈牙利人,还有个别韩国人。

德国的坦克已经基本全部葬送在库尔斯克和巴格拉季昂战役,德国的飞行员也不剩多少了,整个诺曼底登陆德国只起飞了三架飞机。盟军登陆后一度被德国精锐的党卫军干了一下,后来废了大劲击败对方,才发现这支党卫军是一群孩子,可见德国当时成啥样了。大家可以看看布拉德皮特演的那个《狂怒》,抵抗美军的德国军队不少都是些老人孩子,往往一支部队里,只有一个成年人。

不管咋样,盟军的气势已经赢了,就跟电影里的美国队长的形象一样,高大威猛,气势如虹,把德国的老弱病残打的抱头鼠窜,大快人心,或者像布拉德皮特一样,理个飞机头去干纳粹。


两者一对比,横店把抗日军民刻画成“人均美国队长”,好意思吗?别说外人了,我们自己看着都尴尬,而且这也不是在宣传,这是在丑化我抗日军民。

孔子学院这玩意,深层次里讲,跟抗日神剧差不多,用力太猛,缺乏巧劲,搞来搞去,最后不仅国外的人看着不爽,连我们自己人都看着不爽。

这个世界的本质还是一个强者文化。

在中国古代最灿烂的那时候,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是这个星球上最酷的东西,在全世界被追捧;罗马元老院的上班制服就是丝绸做的。

然后中世纪奥斯曼帝国崛起,突厥人的爱好成了真时尚,比如奥斯曼帝国最爱郁金香。奥斯曼巅峰时期,就叫“郁金香时代”。

突厥人的上层出门胸前都戴着一朵郁金香,被到处跑运输的荷兰人看到了,拿回几朵到荷兰,荷兰上层贵族也有模有样学别人插郁金香,随后引发英法荷兰郁金香狂热,还给经济学贡献了一个词,叫“Tulip mania(郁金香热)”,表达的就是经济泡沫。

后来法国崛起,巴黎从那时候成了世界时尚之都,法语成了欧陆上最酷的语言,英国上层一度用的是法语,俄国贵族也在用法语,只有农民和仆人采用本地语言,整个欧陆都在学法国。

再后来英国成为世界强权,尽管英国人应该是全世界品味最差的民族,既不会吃也没啥好玩的,不过英国人的服饰成了现在的西装,英国外交官那副奇怪的造型现在日本内阁还在模仿。


现在大家使劲硬想,也想不出来英国人到底有啥特别的文化什么的,不过英国全盛时期,英国的一切都被大家模仿。甚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德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德国当时驻英国大使,一个叫利西诺夫斯基亲王的人,这人是百分百的普鲁士贵族,德皇的表弟,这人也是个“英粉”,不仅他,整个德国上层基本都会说英语,包括德国首相和德国海军大臣等人,我摘一段《八月炮火》中的话,大家感受下德国上层有多亲英:

利希诺夫斯基亲王不仅在举止上,而且在内心世界也是一个诚挚的亲英派。

他是决心到伦敦来使自己、使祖国都博得英国人的欢心的。英国社会是个恣情乡间欢度周末的社会。

对这位大使来说,最大的悲剧莫过于生我育我之邦和我所钟爱之邦发生战争,所以他抓住一切时机避免两国兵戎相见。

多魔幻,德国亲王是个精神英国人,多像我们现在不少人对美国文化的无脑崇拜,觉得美国的一切都是对的(这句话不否定美国确实有很多东西是对的),其中不乏很多高层人物。

最后一个上台的应该是美国人了,美国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欧洲人给鄙视惨了,在欧洲人眼里,美国人就是一群土炮,暴发户,没品位,美国人既没有艺术家也没有小说家,美国画家画出来的东西都是鬼话狐,美国人的高楼大厦都是美国人内心“阳具崇拜”的外在体现,体现了美国人的自卑和过度补偿。

美国人也因为这事自卑不已,在很长时间里,美国的大亨们一定要到欧洲娶个破落贵族来充充门面,大家看过那个《泰坦尼克号》吧,那个女主角就是要去美国嫁给一个有钱人,尽管她们家要破产了。破产贵族和美国富人的联姻在当时非常时髦。

电影里说露丝脖子上那块“海洋之心”,经历过法王路易十四,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现在跑美国富豪那里去了,分明是在暗示旧大陆的霸权正在向北美转移。

不过尽管泰坦尼克号那会儿美国人还比较自卑,但美国人的自信心很快就被充值了,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开打了嘛,欧洲被炸了个稀巴烂,美国大兵带来的罐头香烟威士忌都成了硬通货,往往一包烟就可以换一副名画,一块巧克力就可以换一个大姑娘,从那以后,美国人不自卑了,欧洲人也不再瞧不起美国了。

随后乘着电影工业的东风,美国人像模像样竟然输出文化了,到了苏联解体,愈发自信,奥巴马时期达到巅峰,对外输出价值观,然后把好几个国家输出成了废墟。

比较有意思的是日本,上世纪日本经济高歌猛进,伴随着经济的扩张,日本文化也异军突起,通过漫画,汽车,动画片,主题酒吧等疯狂扩张,尤其是索尼和任天堂,简直就是日本文化扩张的“东印度公司”,也在全世界攻城略地。现在的小伙伴可能感觉不像我们这代人强烈,十几年前,索尼那就是信仰,那时候没苹果啥事。

不过我们刚才说了,文化这东西跟国力强相关,日本文化强势崛起,在美国主要是汽车和寿司,在欧洲就没啥吸引力。日本文化产品杀伤力最大的地方,无疑是在中国,全世界喜欢日本的人有不少,但是真把日本那个小岛国当精神家园的,只有部分中国人了。

比较逗的是“韩流”,是个“低配版”的日本模式。韩国在上世纪进入强国俱乐部之后,也发起了一系列的文化输出,也有模有样,不过对西方影响很小,西方一直也看不上韩国。韩国主要是针对那时候比它穷的国家,中国,俄罗斯,外蒙古什么的。现在中国国力赶了上来,“韩流”少了很多,不过在蒙古国这种落后国家,韩国依旧有很强的吸引力。

可见文化这东西,有点像水,国力有点像山,如果山高,水才会从山上流下来,浇在下边的人的头上,而且他们心甘情愿被浇。

所以,文化输出是强大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中国现在明显就有这个问题,国力上尽管有点起色,不过发展的有点快,以至于大家都接受不了,甚至没反应过来,潜意识里觉得中国还是二十年前那个破落户。

这就像网上最近时髦的那个“入关论”,在女真人入关前,女真人的所有东西都是垃圾,都没法入明朝大儒的眼。等到满清入关,明朝大儒雨天跪在路边迎接。

中国自比女真人不合适,不过这个例子感觉还是很贴切。

中美交往够多吧?美国还有几百万华裔,可是美国人对中国的理解依旧停留在中国跟印度差不多,大家想想印度在中国是一个什么形象,就知道美国人怎么理解中国了。说白了,还是不care,要不是川大爷一天发160条推特狂数落中国,强调中国的威胁,美国人说不定还以为中国yi是个大农村。

2、文化输出的正确姿势

那啥样的文化输出才是真输出呢?

第一条我们不多说,发展硬实力是第一步。那种感觉就好像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如果他还挺有钱,大家会觉得他简直就是人生赢家。如果他没钱,大家就会觉得他是个真low逼,成天干些没卵用的事,穷酸。

我知道这么看待问题很肤浅,不过你不得不承认,这就是这个世界的共识性逻辑,硬实力永远是第一位的,没人有时间去研究loser到底有什么文化。发展是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如果某个问题发展都解决不了,其他解决方案就别想了。

所以接下来发展依旧是第一要务,这个依赖大家的一起努力,不要搞内讧,不要搞自断手足的事。

但是在硬实力发展起来之前应该怎么做呢?

也不复杂,看看那些成功案例就行了,最明显的是日本,日本怎么向海外输出文化的?

对,让别人花钱买他们的文化产品。你白送的东西在别人眼里大概率是垃圾,你得包装成他们愿意花钱的商品。

这就有个再创造过程,你不可能原汁原味把古代的那些东西拿给全世界人民看,那些玩意连你自己都不想看你给别人看?

最明显的就是日本人重新“创造”了他们几乎所有的东西。

大家现在玩《只狼》,里边的正派忠肝义胆的武士形象是这样的:

但是历史上真实的日本武士是这样的:


这特么悬殊是不是有点大?

日本人就很精明,对外宣传的时候,故意做了商业化修改,第二张那个秃头造型,估计他们自己都看吐了,所以出现的时候,往往不是什么好人。在游戏《只狼》里,反派都是第二张图里的那个形象,一看就欠砍一刀。

而且把忍者做成这样:

咱们不说别的,日本人的眼睛有那么大?发型有那么飘逸?都没有,显然都得重新创作。

还有那个寿司,这玩意最早的形态跟切糕差不多,叫“箱寿司”,而且中间有一段时间个头有拳头那么大,是给体力工人补充体力的,类似“咸鱼拌饭”。后来通过商业化,不断改良,不断调整,改成了现在晶莹剔透那个造型,卖相越来越好,然后卖到了全世界:

其实大家应该也有感触,中国在海外最成功的IP应该就是功夫了。

为啥老外喜欢中国功夫?难道是中国功夫真的有什么实战价值吗?还是在什么国际擂台赛上中国功夫惊艳出厂,让大家眼前一亮?

都不是,这玩意主要是靠李小龙和《卧虎藏龙》打出来的,也是商业活动获得巨大成功后的结果,大家看《复仇者联盟》和《钢铁侠》也能看到,里边的小罗伯特唐尼明显是一个李小龙粉,下图那个姿势就是李小龙的起手势。


现在海外的“咏春热”,也跟李小龙强相关,他一个人打出来了一个小细分行业。尽管李小龙自己也对咏春进行了大幅的改动,属于“修正主义咏春拳”。不过名声是打出去了,而且搞出来好几个衍生IP,比如他师父叶问,以及美国很多私人武馆。

多说一句,《叶问》在国外名声还不错,有不少粉丝,外网上搜索“ip man”(叶问在粤语里发音是“伊曼”,英文就是yip man,慢慢就成了ip man了),就能看到叶问相关的内容,不少美国人表示看完叶问他们也想去做广东人。

至于咏春的实战价值,这个话题就不聊了,只要一聊就引战,一伙人说没啥卵用,另一伙人说你不懂就别说,大概就是这样。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一件事,如果你想去海外推广中国文化,你的目标应该是生产那些别人愿意花钱看的东西,或者像追剧一样花大量额外休息时间去看的东西,只有他们付出了什么,他们才会珍视,才会到处跟别人推,产品才会有裂变式的进展。

当然了,有些东西需要依赖强大的国家实力和话语体系来支持,比如《复仇者联盟》和《星球大战》这种巨傻逼的电影(我也没少看妇联,不过不得不承认那玩意巨傻逼,儿童智力水平的大片,如果这个都不承认的话,可能智商也就那样了,判断能力没了),依旧能推广到全世界。如果土耳其人做出一部《妇联》来,大家还这么积极吗?保卫地球,拯救宇宙中一半的人,轮的上你土耳其人?

不过土耳其人保卫地球大家不买账,但是他们依旧可以做出高水平的作品来,吸引粉丝无数,比如《骑马与砍杀》,这个巨火的游戏就是土耳其的一个夫妻店搞出来的,得到了全世界玩家的一致好评,里边偷摸加了一堆他们土耳其元素,也算是偷摸文化输出了。

总之吧,要宣传文化,到最后绕来绕去,都得把文化做成商品出去卖,游戏,小说,电影,漫画,这样不喜欢的人就不会买,也就没那么多破事哔哔,喜欢的人买了自然还会买,而且到处帮忙吹牛逼,带来额外的流量。

3、尾声

说了这么多,把最关键的两个问题留在文末了:

所有的文化输出,本质都是文化溢出。

这句话啥意思呢?

先说一个别的事,大家知道“头条系”的算法吧?类似一个个的流量池,先把你的作品在一个小流量池里分发,如果效果好就放到更大的流量池里,反复迭代。

文化输出也是这样,全世界几乎所有的文化输出,都是在自己国家内部的反复竞争中成为爆款,然后别的国家的人或者组织主动引入,就完成了一轮文化的输出。比如李子柒,她就是先在中文网上火了,然后火到国外去了,不过不少美国人看了那个视频还跟我说,本来以为你们中国是个大工厂,没想到还是个大农村。后续还得多来这么几个博主,对冲下。

类似的还有美剧,早期美剧根本没想讨好外国人,但是作品水平很高,美国的外国留学生主动组织起来翻译成本国语言,这样美剧就被输出了,这两年美剧水平越来越差,老粉已经基本都脱粉了,但是惯性还在那里维持。

其他东西也一样,先在本地市场扩散,然后再向外扩散。这就要求内部有个繁荣的市场,满足自己老百姓的复杂的需求和口味,然后水平越来越高,时间到了自然会向外扩散。

孔子学院为啥搞了这么些年,效果这么差呢?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它不是市场竞争出来的产物,缺乏对用户需求的那种精细把握,一直都是那老三样,太极,扇子舞,包饺子,不知道他们自己烦不烦。

回到文章开始的那个话题,还有个问题没掰扯明白,为啥瑞典要关闭最后一所孔子学院?我们说了五千字解释为啥关掉是对的,忘了说为啥要关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国际上给中国本身的定位是生产袜子拖鞋等低端玩意的,你如果一直跟印度似的,人畜无害不威胁别人,大家自然喜欢你。

但是中国一直在持续升级,以前影响不大,毕竟不在一个生态位,这两年中国相当于突然突入欧美“躺着赚钱”的那些领域了,人家能不咬你吗?

举个小例子大家就知道了。


上图这个玩意,叫“盾构机”,专门用来挖隧道的,以前主要是从德国进口,在上世纪这玩意一台就需要3.5亿,德国专家过来干活一小时需要六千多块,要知道,那时候北京双职工一个月收入都不到这个数,德国企业简直是在躺着赚钱。

现在中国把这玩意研发成功了,不仅不再从西方进口(中国这方面需求占了全世界6成),而且其他国家也不再向德国购买了,因为中国生产的便宜了太多,技术人员也随叫随到,实在不行我国企业去给你修了,你在那里等着验收就可以了。

对于西方那些国家来说,几个十来万人的小城市就靠着一个厂子,被你云淡风轻给搞没了,你说人家怎么看待你?有点像英国打完鸦片战争就去打克里米亚战争去了,早把鸦片战争给忘了,但是这玩意在中国引发了一场大风暴,成了近代史的转折点,这就是伤害不对等。你研制成功在家欢乐地摆宴席,人家在家里抱头痛哭。

这也是为啥这两年好像国外对中国态度明显变差了。

反正吧,机遇和挑战并存,怎么办?鼓足勇气上呗,反正你也没地方逃,你总不能为了讨好人家搞工业降级吧?只能是硬着头皮走下去。


user avatar   kat-ears 网友的相关建议: 
      

.

中国文化输出最强的是在什么时候?

提古代那就多了,汉字输出到了日本,现在还在那儿呢;欧洲也有脑残粉写故事骗人脑补『富庶的东方』。

但最强的,毫无疑问,是我们的伟人思想,是中国的革命输出。这是最强大的文化武器。

强大到什么程度呢?美国直接跟你搞对抗了。不对抗,文化地盘要被一波清洗掉,可不可怕?

事情不是孤立的,我想问各位,最近的一个最出名的文化事件是什么?肖战。

其实说白了就是以前日韩玩剩下的那套恶臭饭圈把戏。

但我想问一下,为什么这些东西尤其对很多涉世不深的年轻人,也就是我们的一大主流文化受众群体,具有那么大的杀伤力呢?

原因就是,年轻天生具有比老年人更多的热情、牺牲、奉献、集体、荣耀、理想等精神。

这些精神用好了,那就是我党抗日解放战争时期强大的战斗力。是建国之后奋发图强的建设精神。

如果用不好?那就是论坛喷子口吐芬芳的论战,是饭圈党同伐异的邪教玩法。


德国曾经有部电影,《浪潮》,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老师进行了一个班级社会实验,鼓励学生统一行动,创造了一个精神集体,引发出来学生巨大的精神能量。若是换了一群老年人发生在养老院里的故事,恐怕就不太可能。

提这个电影是什么意思呢?很简单,精神文化的高地,你不去占领,它不会空着;它只会被其他你所不喜欢的东西占领。

中国由于历史问题,改革开放之后对于精神革命,按得特别死。显然是矫枉过正的。但是并没有问题,矫枉必须过正,否则没有效果。但这样一个算是正确举措的行为,它也有其自身的副作用,这是不能不正视的。经过那段历史之后,来到现在,我们国家的文化教育,已经让出了这块阵地。

那么阵地既然让出来了,当然其他力量不会放任它空着。这个群体这种对于党同伐异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他们喜欢标新立异,希望自己有个性,然后把个性孤立地绑定在某些『标签』上,比如你吃得什么,穿的什么,用的什么,看的什么,把这些表象当成本质,然后拿标签去党同伐异,变成打击其他群体的大棒。这是年轻人特别喜欢做的。

我们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党同伐异是人类的一个基本需求,不可能消灭。我们只能从两个不完美的答案中选择其中比较不糟糕的那个。在肖战这个问题上就是,左边是我们一度痛批的『集体高于个人』『要有理想有奉献有荣誉和归属感』这种过去的文化;右边可能就是肖战这种饭圈把戏,追星潮,再添加一些资本的恶臭。两个看上去都不那么好。但如果让我选择的话,可能第一种还强一些。

原因就是虽然都叫文化输出,但有区别:有的是文化精神和思想的输出,就像发动机,输出过去了别人拿了你这个东西,就要认同你的思想,取得实际的收获,是实实在在的接受了文化;另一种则是文化消费品,别人可以吃着你的,用着你的,什么都是『made in china』,然后到了该骂你的时候依然破口大骂,甚至栽赃,这个情况在新冠病毒期间看得尤为清楚。

文化消费品输出,看似文化输出,实则是消费品输出。你以为输出的是我们的思想,感化他们,让他们认同我们的存在,我们的精神有价值;实际上输出的只是一个夜壶,它很好看,也好用,晚上不用起夜了,方便多了;然而夜壶的制造者如果要来你家做客,你也未必会奉为座上宾。

典型例子就是日本的AV,很多人一张嘴说日本文化输出很成功,就要捎带一个AV产业。AV在中国可能看过的人不少,但你说有什么文化输出吗?你接受了av的价值观?打算努力成为一个av艺术家?还是打算赴日进修拍摄技巧?学习表演艺术?向前辈们取经?弘扬我国的av大业?

不是说AV不算文化,食色,性也。它肯定是一个文化产业没错,但它能不能成为一个文化输出的武器呢?我觉得很难。原因就在于它是一种迎合消费需求的『文化消费品』,而且是比较彻底的那种消费品,其功能性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消费,至于文化传递功能?那是非常次要的。

相反的例子就是美国好莱坞。好莱坞的东西不是文化消费品吗?那肯定是。但它仅仅是文化消费品吗?显然不是。从文化武器的角度来说,它可能比原子弹都厉害。

比如经常被讨论的美国电影里丑化亚裔的问题。

很多人动不动就说,现在网文,抖音,都可以文化输出了。确实没错。然而就像我上面的例子,这些就是典型的文化消费品输出,中国人有什么特别强大的文化精神理念可以震撼外国人的吗?肯定有。但你不要从这些消费品里面找,找不到。纵然起点爽文里面能有中国文化,但他的最大功能是消费,就算在国内你想学习了解中国自己独特的文化,你也不会去网文里面摘抄研究,因为那不是网文应该干的事情。那种事情只有经典才能干,也只有经典能够干好。

那么现在这些年,哪个作品能算是文化输出的武器,能被成为经典呢?《三体》。

日本是个文化输出很成功的国家,这个必须要承认。但你如果细细分析的话,日本的文化输出也有它自己的特点,即:文化消费品占据绝对统治地位,其中能称为真正的文化输出的东西也不少,但大量的东西还是夜壶那套,少量是精品。

但是日本和中国有个非常大的不同。日本文化本质是『异域文化』,即自成一派,和绝大部分国家的都差异很大,更不要说和那些巨型文化体比较了。比如苏联文化,里面虽然也有俄罗斯自己民族的一些东西,但更有很宏大深刻的一些人类共通的东西,就算中国人可能也会被其伟大所感染。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表现出的是人类共通的苦难)

中国和欧洲文化也是一样,有自己很正道的一面,当得起一个大体系。而日本文化更多的是『器』的文化,即形式,器用。其核心的审美和价值观如武士道等等东西,很难说是一种『光明正大』的文化。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一些作品在日本特别流行,深受日本人喜爱的原因。比如三国,它一定程度上补足了日本人缺少的文化内核。

我们的文化输出,一定不能犯根本性的错误,那就是错把『文化消费品输出的成功』当成是『文化输出的成功』。我们不应该学日本人,花了最大的心思去造那个『器』,而忽略了真正的文化内核。文化内核如果成为武器,其威力无穷,杀人不见血。美国文化那些标榜的所谓『自由』『普世价值』等等,能够真的启迪其他落后国家吗?也许可以,但一定没有它被拿来当美国遮羞布,拿去当打仗借口,当作封堵中国人嘴巴工具的作用更大。此谓诛心,杀人不见血,杀了你你还理亏,不仅理亏你还替他们说好话,不仅说好话很多人在目睹了肮脏真相之后还会为了脑补中的完美灯塔而否定自己看到的真相。这才是真正可怕的文化输出。

如果简单把『文化输出』等同于『文化消费品输出』,以为美国人用了咱们的抖音,看了咱们的网文,粉了咱们的电视剧,就接受了中国文化,那就犯了把『器』拔高的错误了。夜壶再好用,很难让人去供着,更不用说颂赞了,能赚点钱是真的。但你跟美国那种文化原子弹比作用,那就是九牛一毛。

当然我写这个文章不是在贬低抖音,只是想说明,都很重要。各自要有各自的作用。反对的是把问题看得太简单,以为文化消费品输出只要成功,文化输出就成功了。中国现在没有输出成功的文化消费品吗?多得是。最成功的,成龙的电影。那可比夜壶高级太多了。

要放弃幻想,文化之间的战争是血淋淋的,不是小资想象中温文尔雅的。文化消费品本质上还是消费品,它有用,但不能代替真正文化的武器的作用。不要妄想给敌人准备足够多的丰盛宴席,它就会投降。要准备战斗,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时代节骨眼上,不能看着消费品有了一些发展就沾沾自喜。尤其是我们国家自己都已经很多年不怎么用自己那个文化宝剑,可能上面的锈都厚厚一层了,拿出来能不能用都是个疑问。但还是那句话,两边打仗,你不占领的高地,敌人不会自动放弃。你自己主动丢掉了文化武器,敌人不会自动丢掉他的,他只会拿着他的武器狠狠地抽你。我们之前为了解决自己的历史问题,把武器弃之不用,现在已经生疏了。但时过境迁,已经到了不得不拿出来一用,并且改进的时候了。

·




                    

相关话题

  为什么部分源于中国的文化和优良传统在中国消失了,而在传播到日本后流传至今? 
  如何看待英文称春节为阴历新年(Lunar New Year),而非中国新年的现象? 
  为什么春秋时期那么多杰出的思想家, 最终却只有孔孟火了? 
  越南文化有机会超越日韩成为下一个东亚的文化输出强国吗? 
  最近听说论语有个三八二十三的故事,是真的吗? 
  打压江南文化是否属于事实上打压“中国文化”?仅古文学文化上,江南继承中国(中原)几乎是完全无异议的? 
  如何看待某些老人宁愿把秘诀带到棺材里也不愿意传承下去? 
  复古算改革吗? 
  寰行中国提问:你知道哪些关于中国桥的故事? 
  为什么那么多人质疑李子柒? 

前一个讨论
苏炳添和博尔特差距还有多远?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美国今年上半年因枪杀事件死了八千多平民,美国政府还能像无事发生一样风平浪静?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