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禁一开始的原因是张士诚等人残余势力在海上活跃,永乐朝之后海禁是下西洋废止后倭寇袭扰沿海造成的,初期是明廷缺乏海上军事力量,中期后是下西洋政策废止,明廷海上力量萎缩后造成的。实行海禁之初的原因,归根结底是明廷海上军事力量不足。
明代海禁,在具体操作中却演化成了沿海地方势力试图提高海贸准入门槛,垄断走私贸易的手段。这一点在所谓“嘉靖倭乱”中体现得很清楚,朱纨打掉了舟山的走私贸易基地,正雄心勃勃地准备加强明帝国海上力量时,却被地方势力毫不留情地除掉。沿海地方势力并不是要真的禁海,只是想把无权无势的海商踢出局,由自己垄断走私贸易。
好的解决办法,当然是维持下西洋,加强市舶司使其向近代海关靠拢,不说要有近代海关水平,起码得有宋代水平,用关税和贸易得到的利润建设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打击倭寇,不过要允许文官和地方势力参与分利。吃独食引起的反弹,即便是明朝皇帝也未必弹压得住。
永乐的下西洋,除开一部分军事外交层面的考虑,也有很强的垄断贸易属性,由手脚未必干净的宦官掌控,很难说收益都能到皇帝手中,永乐大量进货胡椒等产品后又没有灵活地调整价格,还以胡椒抵扣官员工资,必然会引起中央官员和地方势力激烈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