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高铁有哪些技术是自主研发的? 第1页

  

user avatar   railwaywhal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想了一圈,截至目前还几乎没有纯粹的原创;但等到今年出现使用货盘和集装箱的货运动车组之后,这种车型、配套设施和它的运用方式都算真·自主研发。


user avatar   s_cak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高铁技术主要是旅客运输,那就有很多自主研发的技术,甚至是艺术。

从客运服务设计上,中国铁路能以1990年代至今未做大变动的旅客服务体系,以打补丁的形式兼容21世纪最先进的高速铁路系统,这无论从法规上还是程序编写上,都是全无参照物的传新技术(艺术)。

就一个例子:中国铁路客票预订和发售系统肇始于1996年,距今已有二十多年历史,而从最初的SMART2.0到今天的TRS6.0,程序底层设计基本相同,而铁路客运规章大型修订就有十余次,小型修订也有少说百十来次。铁路信息工作人员就在这座巨型*山里工作了二十多年,不仅做出了12306网络购票系统来兼容着一座远古*山,而且还要接受国内外旅客的口诛笔伐甚至拳脚相加……

这不仅仅是技术了,简直是信息艺术……


user avatar   dong-dong-82-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种在我国研发人员脑子自己蹦出来的原创想法,并能够付诸实践的可以视为没有。因为其实那些原创想法已经被国外同行付诸实践了,这个想法要么合理就变成某项技术专利,要么不合理就淘汰。当然,也不排除在某些方面因国情不同而在原有技术上改成了符合国情的,比如卫生间坐便改蹲便什么的。

像高速列车这个大类的技术,基本上可以依照国铁目前的配置方式,分为机务、车辆、供电、信号通信、工务、客运几大块(应该没列举全),而在各自门类下又可以细分出许多树状延伸开来的技术,看似轻描淡写的几个字或者一段话里面是上百年设计制造运用所累积起来的经验。所以,你觉得的原创想法能在其他国家、制造商甚至其他行业里找到已经实用化的近似案例、专利等等,也就是说,后发国家还是需要跟着先发国家的脚印走一遍,现实就是这么尴尬。

比如CRH2A一开始基本上是E2-1000的阉割版,司机室有个在客门旁边的单独小门,但是到后面确定统型车时就取消了司机室小门,改由经过客门进车厢,左转端门进入司机室。这种借由客门进司机室的案例其实就是源自CRH1/3初始版(以及更多的国外案例),所以个人不认为这么改动算原创。

基本上目前我国高速列车技术均源于2006年前后的那波大跃进。后面几代高速列车均是对那波大跃进的梳理整合,好用的留下,不好用的走开。依托庞大的线路网络带来的巨大需求量,相关改进式创新也还能一直向前推进。技术方面基本上已经使用专利壁垒先弄了道防火墙防止任意偷师,所以可以视为完全掌握各项技术的知识产权。当然,有些东西国内确实暂时制造不了,那么采购点国外的零配件也没什么,只要不是采购已经造好的整车就行。




  

相关话题

  我国未来交通结构的发展,是否会向美国一样走向客运公路+航空为主,还是说会走高铁客运先行的特色道路? 
  如何看待「京九高铁」最终定名为「京港高铁」? 
  现在高铁这么快,怎么还是有人喜欢做普通列车? 
  铁路无砟轨道增加一条到发线到底有多难? 
  为什么蒸汽机车的驾驶室都在最后面,不影响司机视线吗?为什么驾驶室没有前置?有什么考虑? 
  如果中国铁路变成和JR一样的运营方式会怎样? 
  为何中国产的铁路客车在古巴只能以时速 58 公里运行? 
  宁西铁路为什么火车少,总空闲? 
  中国哪里最难修铁路? 
  为什么就中国在大规模修建高铁? 

前一个讨论
坐火车(硬卧)时拿一个26寸的行李箱,背一个包,会被要求必须买行李票吗?
下一个讨论
地铁已经实现自动化驾驶,铁路何时可以实现呢?





© 2025-04-0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