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方便撕逼啊。。。
一个中国团队发了一个邮件。沟通一个事情。抄送中国区的经理和印太区的经理。之后,相关人员就可以回复,之后中国区的经理和印太区的经理还可以随时加入战场。互相challenge。多带劲啊!!而且还可以通过抄送更高级的领导,进行Fight升级。
从某种角度来说,邮件就等于是一个为某个特定事情建的微信群。每一个来往邮件自动形成某一件事情的历史记录。随时能翻出来和对方撕逼。
真的很方便。
而微信为了这种事情,就要不停地建立一个又一个的群。说完了事情以后,还不好意思解散。形成大量的僵尸群。
我提供另外一个角度。
很多人喜欢通过微信聊天沟通工作,是因为:如果不跟别人聊天,他就没办法把自己的想法完整地表述出来。
让他自己独立地、一次性地、系统性地、完整地、不带歧义地描述自己的想法,他做不到。
你让他写一封邮件,或者用一个文档,或者稍微系统一些的一段文字,来表述他的想法。他抓耳捞腮半天写不出来。
即使写出来了,也是很不完整。或者没有站在读者的角度,考虑对方是不是理解,是不是对背景信息交代充分了。这导致,你非得追问他很多问题,才能慢慢地把前因后果,全部“掏出来”。
所以,这样的人,会觉得微信非常高效。
不需要他事先系统地梳理自己的想法。
只要聊,边聊边产生想法。在你问我答的过程中,通过别人的思考,别人因为听不懂他而发出的追问,把自己的思路整理出来。
于是,这样的人,会觉得邮件非常低效。
一是,他没有办法通过一封邮件完整的描述自己的想法。想半天都写不出来几个字。
二是,如果他一封邮件里表述不完整,别人就需要再次、甚至多次追问他。每次追问,都是一次邮件来往。邮件来往通常不是即时性的。这就导致这个“追问”的过程得持续很久。
但是,对于接受信息的对方来说,这种微信聊天的沟通就非常低效了。
一方面,耗时间。
你自己思考30分钟,给我写个邮件,我花3分钟看完,两个人一共消耗33分钟。你通过微信聊天拉着我跟你一起思考,聊了30分钟,两个人一共消耗60分钟。
另一方面,不方便。
我每次要回忆这次沟通的成果,都需要前前后后把聊天记录整理一下,才能在其中找到若干条可以视为沟通成果的对话。每次回忆都要重复这个过程,以至于有时候不得不自己对这次微信沟通做一个非正式的会议纪要。
所以,一般谁要是跟我聊天说事情,我一旦发现这次聊天是这个目的,我就会让对方想明白了,写段文字发给我。虽然很多人写的文字,不能一次性让我明白,还是需要我追问几次,但多少减少了一些聊天。
当然,对于很多人而言,对方是他的甲方或领导,他没有办法这样要求对方。但是,如果你发现对方是这样的工作作风,那么至少你可以断定,对方自己都没有思路,或者思维能力很差。
国外第四个年头。
平时沟通90%用邮件,剩下的10%用whatapp(联系房东),LinkedIn (找工作),Twitter(找大神)
刚出国的时候会觉得邮件实在太慢了,动不动几天才能收到回复,老是会时不时的查看邮箱。
但是过了几年发现,这玩意效率反而是很高的。
前提是大多数都得具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信用。
邮件主要是用来沟通一件事的milestone,非常具体的细节通常会用teams等工具沟通。
基本上邮件处理大概框架,teams沟通细节。
基本上再加上守时就可以把绝大多数事情处理了。
微信这种随时会收到信息并默认对方会随时在线的模式反而才是噩梦。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国外现在流行几种和工作流整合的聊天软件,包括Slack和Atlasian的HipChat都提供了聊天形式的工作交流。所以碎片化非正式的交流已经很少用邮件了。
而企业电子邮件也已经不仅仅是电子邮件了。微软苹果谷歌的办公套件都和各自的邮件系统整合的很紧密。我现在打开邮件,里面只有一半是人写的,另一半都是系统邮件。
另外,聊天和聊天不一样,用于私人交流的聊天软件和工作用的聊天软件从用例到法律责任都是不一样的要求。
至于国内使用微信和微信群来工作,真是笑掉大牙。这相当于国外使用Facebook Messenger来工作,首先商业保密性这一关就过不了。
总体来说,当你用惯了邮件去处理工作和学习的时候,一般都不会想再回到微信,WhatsApp等即时聊天软件。一句题外话,在国外看刚出国的留学生有没有适应学习环境,看一眼他的邮箱就知道了,如果学校邮箱躺着几百份来自学校,系里,老师的未读邮件,那么说明这个留学生没有很适应国外的学习环境。
我觉得问题很奇怪。
首先问题说的很清楚是办公的场景。
如果是正经公司,那么不论国内外,都是有正经的企业办公协同聊天软件的。国内的譬如说钉钉、飞书,企业微信。更大一点的公司还有内部自研的通信工具。
国外也有Teams等等。
用微信聊工作的都不是什么正经的公司……
当然,国外用邮件的情况是比较多。但是,但是,但是,国内但凡正经点儿的公司,就不会用微信来聊工作。这不是什么公私不分,老板方便的问题。而是公司的内部资料和文档,你手一滑发朋友圈了,就会变成事故的问题……
我真的很好奇那些说用微信管理者舒服的公司,是不是没有营业执照,要不为啥连个飞书、钉钉都申请不下来……
因为邮件就是功能强大啊
邮件有很多实时聊天软件无法比拟的优点
0.强大群发能力,你可以一封邮件很方便的发给大量地址,也可以单独发送,功能完全一致,没有群聊和单聊的割裂感
1.开放,邮件的标准是开放的,不受到单一资本控制的,而且在加密发送的情况下可以做到完全无审查,不管发什么都很安全自由,只要你的邮件服务商没有审查(比如自建邮件服务器),那你就可以发任何你想发的东西
2.内容功能强大,你几乎可以在邮件里发送任何你想发送的东西,不管是媒体,文件,链接,甚至html网页,自由度比富文本的聊天软件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3.容量不受限,容量是双方的邮件服务器所设定的,理论没有上限,只要双方邮件服务器允许,你想发多大发多大,没有25m限制,没有失效期
4.发送时间可以无视网络情况,1:00点击发送,发送时间就是1:00,哪怕因为网速很慢传输邮件内容传了三个小时,发送时间还是1:00而不是4:00,但大部分聊天软件以服务器收到消息的时间作为发送时间
5.便于长期保存,可导出为开放的长期归档格式,利于证据留存
至于实时性,你完全可以给你的邮件服务器添加推送到手机的能力,不会比聊天软件差劲的,gmail这种用fcm推送的客户端可以做到基本上都是秒推送
评论里有很多人觉得邮箱是可以被聊天软件取代的,现在请你们思考下面几个需求在聊天软件上如何实现
需求1:我要给百万数量级的用户发送一条广告,并且除了我自己服务器的钱我不想花钱给任何公司(所以显然不可能花钱办企业账号,但个人账号发送大量广告会封号)
需求2:我的网络条件无法承载一次性给千级别的用户各发送一个不同的文件(每个10M大小),但我需要保证每个用户看到我发出的时间都是完全一致的以确保公正性
需求3:我想发送一条拥有复杂排版的图文(单双列混排,多图层混排,带点击效果的按钮,可分区域滚动)
类似微信有discord slack teams之类的,邮件的好处是作为证据存留方便
而且我想想二十多年前刚上网的时候我也是用邮件和人交流啊
工作生活要分清楚。
工作的事情,几个字也应该发邮件,不能用社交软件私聊,邮件有抄送,系统有记录,等于这件事就是“公事”,公事就得公办。
哪怕老板是你爹,员工是你儿子,同事是你老婆,该发邮件就得发邮件。
私人的事情,才应该用私人的社交工具,发微信打电话都可以,那是朋友亲人之间的私事。
下班时间,老板就不该骚扰员工,员工也不该骚扰老板,同事之间也没比较继续交流,什么邮件都不必看,什么消息都不必回,电话就该关机……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这才是健康的人生状态。
某些土老板们把微信搞成工作工具,才叫反人类,上班发命令,下班发语音,有事开个会,没事开个会,你在群里吐槽要看他脸色,你在朋友圈发个吊死资本家的表情包也要考虑他的玻璃心……走到哪里都不得安宁,这是装了个社交软件?还是随身挂了个奴隶主老爷啊?
大家公认邮件更为正式、非及时性,而微信是及时性的通讯工具。然而,两者之间是否有差别,完全取决于你工作所在的城市、所在的行业、老板的个人行事风格。碰上不尊重个人时间的大环境,通讯工具是不可能保护你的私人时间的。
我在工作期间,和来自亚洲、欧美、澳洲地区的前辈共事,影响工作生活平衡的不是通讯工具,而是人——不同国家的人的工作方式是不同的。作为欧盟国家最悠闲的群体之一,意大利人将生活和工作分得非常清楚,我的一位意大利前同事,经常上班跑到楼下的会所练瑜伽,平时一下班就消失了,不到上班时间绝对不回消息;与之相反,英国50年代出生的老记者普遍具有工作狂的特质,英国人平均工作时长是欧盟国家里最长的,而且这代人在青年时期赶上了70年代石油危机以及经济衰退,拼命工作才能维持基本生存,习惯于一直工作,甚至深夜还秒回邮件。
工作生活不分家达到最恐怖的地步的,还是中国人,在全球范围内的平均工作时长名列前矛。
我在香港工作的时候,虽然公司规定要使用邮件和Slack通讯工具,香港同事偏用Whatsapp,每时每刻都在发消息,Whatsapp比微信更侵犯私人空间,一旦你点开别人发来的消息,上面会显示你查看过,查看的时间点都会暴露出来。自从多次大半夜接到消息之后,我一下班就把手机开成飞行模式。
回到大陆工作之后,下班后总是时不时收到所谓紧急的消息,而实际上你晾他们几小时,他们会发消息说:“不打扰你了,我搞定了!” “其实呢,明天处理也来得及!” 没有多少事情是真的天塌下来必须立马解决的。我一般下班就去健身和散步去了,不带手机。除非原子弹炸到我头上,否则基本找不到我。划清界限之后,个人和团队渐渐学会过滤掉琐事,把精力集中在重要的事项上,效率也更高,也更尊重彼此的个人时间。
无论使用什么通讯工具,全球疫情之后,私人时间进一步被挤压。2020年一项针对北美、欧洲和中东地区310万名员工的研究发现,公司内部发送的平均邮件数量和接收邮件的数量都出现了显著增长,自疫情以来,平均工作日延长了48.5分钟[1]。
总之,通讯工具无法维护你的私人时间,最有效的方式是自己主动表明并且划清工作生活的界限。如果你自己都不尊重自己的私人时间,谁会大发慈悲尊重你的时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