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微信微博聊天记录可正式作为打官司的证据,将带来哪些影响? 第1页

  

user avatar   threeshi-r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将于20年5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决定》(下称《决定》),确认了今后微信微博聊天记录可以正式作为打官司的证据。

《决定》十五条:

电子数据包括下列信息、电子文件:
(一)网页、博客、微博客等网络平台发布的信息;
(二)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即时通信、通讯群组等网络应用服务的通信信息;
(三)用户注册信息、身份认证信息、电子交易记录、通信记录、登录日志等信息;
(四)文档、图片、音频、视频、数字证书、计算机程序等电子文件;
(五)其他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处理、传输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信息

《决定》十六条:

当事人以电子数据作为证据的,应当提供原件。电子数据的制作者制作的与原件一致的副本,或者直接来源于电子数据的打印件或其他可以显示、识别的输出介质,视为电子数据的原件。

实际上,这并不是说之前微信微博聊天记录就不能当作证据使用,只是之前微信微博之类的电子证据适用范围、采信条件、采信原则、可接受的证据形式及提交方式等在实践中不够明确——换言之此类电子数据是否满足被法院采纳的条件,跟法官的理解和自由裁量具有很大关联性,也存在不确定性。

因为《民事诉讼法》没有明文规定微信、QQ聊天记录,邮件等可以作为证据直接使用。

以微信举个例子,之前法院在采信微信相关的证据时,法官需要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综合相关信息,适用高度盖然性原则对微信使用者的身份进行分析认定。而对于微信聊天记录的真实性问题,则可以通过双方各自所持有的微信聊天记录对比来分析是否存在删除篡改关键内容的情况,并据此作出事实认定——然而这个操作过度依赖于法官的经验,可能会出现同案不同判的现象。

此次决定的颁布无疑是可以减轻各方负担的,对于律师举证和法官裁判无疑都是利好消息,但个人理解补强的还是微信微博聊天记录作为证据的证明力问题。

至于关联性、真实性之类的事情,还是需要依托于取证的方式方法和法官的自由裁量。


要是说产生什么影响,这算将司法实践中的经验固定化吧,后续这类电子证据只要能证明其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法院就可以采纳。

个人最近在读这本书,其实对实务里证据运用部分写的挺有启发的:


user avatar   wu-sheng-wei-4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一直可以用,微信微博聊天记录作为证据的几个关键点,很多人会忽视。

1.最好能保留聊天记录的原始载体,即该手机的聊天记录原始记录,而非截图。

2.在截图的时候,可以同时做一个录屏的证据保存,以防手机丢失或者损坏。

3.在截图的时候,除了要截图聊天内容,还需要对聊天对象的基本信息界面截图或者录屏保存。

4.聊天记录要做到前后连贯,不能截取片段断章取义。

5.在刻意引导对方聊天以便于取证的时候,尽量做到少说多问,让对方多说,因为说的多的一方错的也越多。

6.为了防止对方截图聊天记录作为证据,其实我们可以养成发语音的习惯,说话的时候尽量少用肯定的语气。

7.如果微博微信聊天证据极为关键、非常重要,随时有灭失风险,影响案件的胜败,可以在第一时间拿着手机去公证处办理证据保全,携带户口本、身份证、手机即可。


user avatar   lzy1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类的大脑实在太神奇了。

我出生以来,它24小时不间断工作,但却偏偏在考试的时候,大脑会猛的开始循环播放各类沙雕歌曲。

不会的题越多,想起的歌词越多。

题目越难,想起的歌词越沙雕。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网红为拍视频盗走卫辉救援船,阻挠救援行动,被抓后谎称去救人,该网红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民间借贷司法保护上限调整为 LPR 4 倍(目前为 15.4%),对生活会有哪些影响 ? 
  陕西榆林通报佳县小雨事件调查处理情况,其并非青海失踪女大学生,网传受虐信息不实,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如何理解外交部发言人陆慷:《中英联合声明》作为一个历史文件,不再具有任何现实意义? 
  美国男子 2 小时袭击 7 名亚裔女性被拘留,男子这么做到目的是什么? 
  如何看待张恒被法院判决归还郑爽 2000 万,紧接着代孕弃养事件爆出 ? 
  二本大三知识产权学生 准备明年考法本法硕 请问我能利用现在到明年开学的俩个月时间做点什么 ? 
  一个宿舍替人在贷款软件贷款近10w,实际用款人跑了怎么办? 
  都美竹说的吴亦凡及团队猎艳女孩的模式是不是存在?为何二十多个女孩说的话跟她说的都一致? 
  如何看待山东女生近万元大学学费被骗走,伤心过度突然晕厥离世一事? 

前一个讨论
「蝴蝶效应」中的「蝴蝶」需不需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下一个讨论
求职中,注意哪些才能少走弯路?





© 2025-02-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