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没有身份证号,就是没有明确被告么? 第1页

  

user avatar   mu-zi-li-18-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根据题主自己的回答描述,这个问题分成三个部分,1.法院立案问题,2.公安在有法院协查函的情况下不出具身份信息,3.律师能否调取身份信息以及律师的权利来源。

一、法院的立案问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19条的规定,原告提起诉讼需要有明确的被告。

关于这个“明确的被告”需要明确到什么程度,其实没有明确性的指引。

根据《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立案登记若干问题的规定》,民事起诉状中个人被告的信息应该列明如下信息: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住所等。

从法律规定上来说,实践中法院要求原告在立案时提供被告的身份证复印件或者公安机关出具的户籍信息,是没有明确的规定性要求的,但是在实践中并不能就说法院要求原告在立案时提供被告的身份信息(要求身份证复印件、或者公安机关的户籍登记信息)就是在刁难公众。

具体理由:

法律确实规定在立案的时候要有“明确的被告”,信息不全,不能明确指向某个人的话,如何能说有一个明确的被告。

2.公安在有法院提供协查函的情况下不提供相应材料的问题。

根据相关规定,法官向公安调取材料,法官本人(两名同志),携带工作证、法院介绍信才符合规定。

所以公安拒绝在此种情况下提供材料没有问题,不存在刁难的问题。

至于该法官同志为何会提供该协查函给当事人,可能是当地实践中有些公安部门愿意配合法院的此种做法。

3.律师能否调取身份信息以及权利来源问题。

律师在相关诉讼活动中,接受当事人的委托可以凭借律师证以及律所介绍信,前往相应公安机关调取公民的身份信息以供诉讼活动使用。

律师的该可为权利来源于律师法规定的,律师有调查权。

具体下来,律师在当事人委托之下去调取身份信息,各地公安又会有不同的规定,比如题主当地的公安规定,大连不能调取大连以外的身份信息。上海这边也是,上海的派出所只能调取上海本地居民的身份信息,而临近的浙江省的规定是可以调取全国的公民信息。

此种规定的不同,是各地在权衡公民隐私与律师调查权之间的取舍做出的,有些可能滞后、不科学,但和法律、规章公不公正没有关系。


其他

关于题主在自己的回答中提到的调取该身份信息可以申请行政信息公开的问题。

公民的个人身份信息和行政公开没有关系。


综上,题主的问题的解决:

1.通过该被告户籍所在地律师调取,或委托题主所在地律师前往该地调取。

2.推动法院的实践做法发生改变。



以上。




  

相关话题

  在庭审中有哪些搞笑、离奇的事? 
  若诉讼参与人不能使用和理解普通话,要求法庭允许其使用方言(如粤语、闽南语)参与审判活动,怎么办? 
  宣判后被告上诉还能撤诉么? 
  怎么看待法庭工作人员不愿意吃住在法庭? 
  如何看待“毕业生获得北京户口一年后离职,法院判其赔偿31万”? 
  如何评价吸毒男子坠楼遭车碾压死亡,法院判车主要承担 31.5% 责任? 
  如何看待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对广西10岁女童被奸杀案调卷审查? 
  审理孟晚舟案的加拿大法官表示,所谓欺诈案「至今未有实际损害、并不寻常」,这对案情意味着什么? 
  想问大家法院员额制后,是考中级法院,还是考基层区法院出来做律师好呢?坐标西北新一线古都? 
  最高法院通知:中级法院管辖一审标准调整为5亿或1亿,10月1日起实施,释放了什么信号? 

前一个讨论
我在上海杨浦区经营一个共享自习室,请问怎么能让它火起来?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1.5万儿科医生消失背后,9000万中国家庭无路可退》?





© 2025-04-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