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赵主任是个很牛的律师,从他辞去公职当律师,到现在二十多年。每年创收大概三百万左右。
为了便于各位对他有个印象,他大概是,下面这样事儿的。
赵律师带过三个徒弟,我们这里叫老大老二老三,他们都是律师。
赵律师给我说,他当年脾气很不好。一点不如意,就把文件摔在徒弟脸上。骂徒弟是家常便饭。
老赵每次给徒弟派活儿,都会给一个 截止日期。赵主任之所以是大律师,脑子好使是当然的,他不用借助工具,也不用记事本,但是能记住他派的每个任务。有的任务周期很短,今天说,明天要。有的任务周期很长,这个月派下去,肯定三五个月以后才有结果。
老大、老二办事都是有什么事给老赵说,师傅,这个我办完了,师傅,那个我遇到什么问题了。作为任务的执行者,执行力强不强,不仅仅是活完成的如何,更重要的是要及时给上级 反馈。
老三不一样,不管老赵交待老三什么事都没下文。老赵不问,老三是一个字不说。
挨骂的时候,老大老二也不敢顶嘴。赵主任给我说,他知道老大老二心里是不服气的,他当年脾气太爆,很多事情现在想起来也比较失态。但是现在这些事都过去了。老三就不一样,骂是很有效果的,骂他一次他就差点撂挑子,闹着要走。但是由于他实习没转正,也就没走成。
赵主任还是很懂得欺软怕硬的。
久而久之,老赵就不骂老三了。当然,有难度的事情,也基本不给老三。
现在老赵离开他原来工作的城市在一线城市发展,三个徒弟还在老家。老大老二分别是一家律所主任,做的都很成功,只有脾气最大的老三反而默默无闻,基本没什么收入。
以前没来知乎,别人都叫我徐律师。有一天回单位,遇到一个大妈,突然在背后问,哎,你是不是徐斌?你是不是就是那个网红?
我这才意识到我现在成了网红了。
自从当了网红,圈子也大了一点点,认识了很多很多网红。我们这群人有一个统称,叫法律大V。
法律大V其实有很多小年轻,岁数小的,当大V的时候还没毕业;稍微大一点的,当大V的时候实习还没转正。当了几年网红,大V总算成了律师,其实还是一张娃娃脸。不信各位看看知乎的律师就有这么个规律,没几个粉的老律师,头像大多是自己的脸。而年轻律师的头像大多是风景、卡通之类的。
有个流量很大的大V是我的一个小朋友,当了律师以后,一直为了生计发愁。我就问他,你那么多流量,怎么会拉不到案子?他给我说,也不是完全拉不到,偶尔能拉一两个。
能拉一两个,一个案子收个几万块,一年的收入也能不错。
小朋友说:徐律师你不知道,我这一年成俩案子,一个8000一个6000,所里拿走一半,我到手一万四,现在主要靠师傅给的底薪生活。
我说怎么会收费这么低?
他给我说:我在所里帮师傅接待客户,一个客户可以收几万甚至几十万都有。但是我自己的客户,好不容易约一个,我就想我没有师傅那么多机会,不能报价太高。
报价不高,不等于成交。本来还有三五个客户能来所里见面,很多见了律师之后都会说:我回去考虑考虑。
小鲜肉在今天这个年代是个褒义词,但是对律师来说就是贬义词。网红律师尚且如此,其他律师可见一斑。这位律师最近和我谈心,他要换个新的工作环境,问我的意见。
从实习到现在执业,换了几份工作,但是一直没什么起色。我问他为什么要离开现在的律所,他告诉我,感觉所有的同事都碌碌无为,律所就好像“温水煮青蛙”。他一直觉得自己本该有一番成就,每天都想着功成名就,但是在现在的律所完全见不到希望。
我问他:那你未来有什么打算?
他说:我还没想好!我打算先换个环境,然后慢慢想。有可能换了环境,逼自己一下,问题就解决了。
我的专业是告开发商。
我站在原告席上,可以有个独特的视角来看被告席,也就是开发商一般都派什么样的律师。
你们难道不好奇吗?什么样的律师可以获得开发商的青睐?
首先老总是不出庭的,最多就是旁听,而且极少。
我们告政府的时候,有时候领导会亲自出庭。但是我们告开发商的民事官司,十年来,我知道的开发商亲自出庭坐被告席的就只有一位,而且那位开发商还不带请律师的。
别说是开发商老总,如果你几百个案子打下去,对面连高伙都是不会亲自出来作陪的。
因此,开发商派出来的,大部分都是80后,也就是我的同龄人。
据我观察,10个案子有8个被告来一个律师,有2个来两位。
如果是一位律师,一般都是80后,90后极少。
如果是两位律师,一般都是 一老 一小。
我一般认为,老的那个才是拉到案子的律师。
老律师会把案子分给年轻律师,但是年轻律师一般只会找比他们更年轻的律师合作。师傅分给徒弟可以给徒弟30%,徒弟给师傅就要最少给一半了。所以把自己的案子分给师傅,对年轻律师划不来。
可能有人关心,两个开发商的律师,老的那个厉害还是小的那个厉害?我的感受就是小的那个比老的那个专业性强的大概占一半,老的那个很厉害的占一半。从这个角度说,在拉案子这个事儿上,在开发商这个级别,拉案子和专业没有必然联系,倒是和圈子关系很大。
80后的那位律师,除非他是开发商老总的亲儿子,否则他孤身熬在法院的时候,是只有个把法务作陪的。真正的客户看不到他的专业。
如果假设开发商的老总亲自到场旁听,老的那个就不会让徒弟说话了。都是老的大说特说,小的那个全场陪衬。
波士顿法律里的丹尼那么老了还不退休,今天中国律师界的“老”律师都是正值当打之年,60后才50岁。
我说这三件事,好像和找工作没啥关系。
其实我想说的是,我们找工作的时候,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找工作的攻略,在知乎已经写了很多了,基本上一人一个实习律师找工作的Live,最少有五六个甚至更多。
所以我想说点不同的。
现在年轻律师进入工作岗位,有个比较严重的冲突:一方面高度渴望成功,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商业环境。
律师是越老越吃香,这句话其实没什么大错。既然如此,有没有可能在刚执业的时候,就飞上枝头变凤凰呢?答案是没有。
今年毕业的本科是95年左右的,离我说的坐上被告席的“小”律师还有10到15年的差距。头一年,你最多就是在人家开庭的时候你坐底下旁听。那些走流程的开庭都轮不到你。
前几年,你几乎没有客户是找你的,基本都要靠爸妈介绍,就算介绍了,在没有专业训练的情况下顶着这么一张小脸,你也谈不下来业务。就我所知的范围内,年轻律师律师里面真正做到成功的,百无其一。
现在的90后新人普遍心气儿极高,恨不得立刻有车有房何以琛。知乎就有这种问题:如何成为一家律所主任。这种问题你拿给五年级的律师看还勉强说得过去。在知乎上很多法学生就开始看这些,看完之后评论说:
看了之后不想做律师了。
这是没练内功就开始练六脉神剑,不走火入魔才怪。有很多一年级律师,法学院毕业生,甚至在校生,都是有点走火入魔的。
还没打怪升级,心态就崩了。
想要成功,本身并不可耻。但是想要简单、轻松、迅速(短平快)的成功就是问题了。
我是女生,97年。现在大四,还有半年多我就毕业了,我家庭条件一般,身高一般,就现在的社会来说,不高不矮。长相一般,不是很好看,但是肯定不丑。一本院校某音乐学院毕业,专业学的是影视编导,也就是所谓的艺术类一本。这个专业我不喜欢,当初选择了这个专业,其实是奔着好听的“一本”去的,而且离家近。我的专业课没有过硬,而且在我们东北,这个专业非常不好发展。我没有什么特长,但是却总有一种预感,觉得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但肯定要历经坎坷和磨练。我现在每天都特别焦虑,烦恼,担心,不知道怎么办,特别迷茫无助的那种感觉,哭过,想过很多很多……我不想从事自己的本专业工作,我觉得不适合我。我性格属于对生人比较内向,对熟人比较外向的人。我喜欢健身,美容,时尚类的东西,但是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考研和考公务员什么的我觉得自己肯定考不上了。特别苦恼……特别难过…觉得自己特别没用…我该怎么办…知乎上好多成功人士,好多大神,求各位指点指点我!谢谢了,我的人生导师们!
这是知乎一位题主邀请我回答的问题,类似的心态在年轻的律师里不在少数。
强烈的愿望不仅不会带来成功,相反,这种心态反映出来的是一种注定失败的内在。
长期来看,最后功成名就的,都是我上面说的老大老二那种人,闷声发大财。成功的性格是不急躁且有远见的。
那些整天为了不能成功流泪、焦虑的年轻人,基本上都是光有心,到了真办事的时候,往往都是前面老三那种性格。
有句话怎么说的:小姐的心,丫鬟的命。
从中国有第一批、第二批律师,也就是90年,2000年前后当律师的那群人,出了很多如雷贯耳的大律师。
新人们都想做何以琛,却很少认识钱列阳、徐兰亭、田文昌。而在这些50后、60后之后,80后的律师有没有响当当的大律师?我们很少听说。
律师业务越来越集中在部分律师手里。
如果有人给你灌输一种思想,你跟着师父学,目标就是很快离开师父独立。那我想说,独立可不是说说。
你把自己的名字留在某个大案子的判决书或者法律意见书上并不难,可能一年也可能三年,可能你刚进入律所拿到实习证就办了个大案子,甚至一年办了别人十年接触不到的大案子。但是一个人的历练、成长、谈吐、见识,这些都对一个律师能不能“拉到案子”有很大很大的影响。
找工作的时候,年轻人往往都比较反感我故事最一开始老赵的那种律师,觉得他们不是好师父。在他们眼里:
好师父 = 不骂人 + 不派活 + 多发钱 + 不加班 + 手把手教东西 ?
老赵这样的律师太苛刻,不人性。如果遇到比较温和的师傅,又有人会抱怨“温水煮青蛙”,觉得自己碌碌无为都是师父的错。
有的人拿着15000的薪水,羡慕别的团队18000。
有的人进律所没案子的时候要办案子,说办案子才能学到东西。办了案子之后又抱怨案子太单调,学不到东西。有的人表示绝不干营销。看到拉案子的同事提成高又说想要学营销,赚钱才是第一位的。学了营销又说果然自己还是想办案子。
放低姿态,脚踏实地,深耕细作,厚积薄发,是年轻人选择第一份工作应有的心态。聪明的选择可能是成功的捷径,但是不走捷径的心态才是通往成功的燃料。如何选择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如何对待第一份工作更加重要。
为了避免离题太远,放一个Live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