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大学法律专业的学生要学习外国法律吗?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rui-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分两个层面:

1、从功利的角度,对通过法考和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几乎没有任何作用,但对从事学术工作有一定价值;

2、从兴趣爱好的角度,对法学爱好者很有必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看似立法背后的价值权衡取舍。

先说功利层面:

如果你想走上产出论文的生产线,在极端内卷的学术圈,有一定进行比较研究的能力至少能让你有一招鲜。特别是在民商事领域,因为我国的立法有不少摸着鹰酱 / 摸着老毛子 / 摸着汉斯过河的例子,能看懂外国判例、了解他国实践中所积累的一些前车之鉴,对于研究中国问题也能提供一个借鉴的视角。如果一个人讨论中国破产法的前世今生而不讨论对美国破产法的借鉴和本土化中的问题;讨论金融监管中的分业和混业监管而不知道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就如同研究汉语言文学而不知道红楼梦,那境界就上不去了,只能发一些相对水的文章。

举个例子:你想水一篇论文追热点,谈谈元宇宙中的虚拟货币是否应该被认为受保护的虚拟财产、在原宇宙中借贷虚拟货币的利息是否收到法律保护,国内关于虚拟货币的判例掰着指头就是那么几个,难道不想看看外国判例吗?但是,要是没有一点对于外国法律常识和司法系统的了解,就有可能做出错误的解读 -- 看到有个美国联邦巡回法院的法官在 concurring opinion 里写了一句话,这句话算是正式的法律渊源吗,对外来司法判决的拘束力如何?不了解美国司法制度,这个问题就没有底气做出回答。

虽然对做学术有一定帮助,但仅凭在大学上过几门任选课,对于职业发展的作用很有限 -- 学好法律英语都比这个帮助大。

然后是兴趣层面:

理解外国法律为什么发展成了今天的样子,也有助于了解自己是如何一步步走过来的,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是如何调节复杂的社会关系的。

霍姆斯大法官说过一句话,「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The life of the law has not been logic: it has been experience),有时我们觉得一些法律看上去很不讲道理、难以理解但大受震撼,可能是因为对于法律背后的社会经济背景还比较陌生。

例如,为什么美国联邦政府可能因为预算没有过关而停摆、为什么偷来的钱还要交税、为什么联邦政府应对疫情和灾害如此拉垮、为什么总统可以签发行政令制裁私人企业,但又会面临企业的诉讼?这些问题,如果了解美国宪法和背后的论战,感受一下联邦和各州围绕钱袋子和枪杆子的拉锯战、立法司法行政三个部门在历史上的攻守易势,就能获得除了归根于「昂撒匪帮劣根性」之外的,更多涉及体制问题的解答。这对于从事键盘政治这门爱好,当然也有极大的帮助。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杭州女子失踪案警方通报称「失踪女子已遇害,其丈夫有重大作案嫌疑,已被采取强制措施」? 
  什么是「假想防卫」? 
  为什么不能“卖国”? 
  请问有没有懂法律的? 
  实习律师换城市换律所拿到执业证执业影响有多大? 
  如何看待卫龙辣条外包装被指打色情擦边球,市场监管局已介入调查?事件后续将会如何发展? 
  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立法权归谁所有? 
  如何看待扣押别人走失的柯基,在失主上门讨要时恼羞成怒摔狗致死的事件? 
  如何看待男子网吧上厕所回来发现奶茶被投安眠药,投药男子交代「看他长得帅」?出门在外该如何加强自我保护? 
  如何看待腾讯爱奇艺修改超前点播规则:取消 50 元观看 6 集设定,只留单集 3 元多看 6 集? 

前一个讨论
类似调休的“值班”概念是哪个专家、鬼才发明的,它为什么不包含\融于劳动法中关于“加班”的概念?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焚风效应冷空气下沉反而增温了呢?





© 2025-05-0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0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