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X病死时,享年37周岁
马谡被斩,享年38周岁
一个参军,一个祭酒
如果马谡在37岁时病死(当时很正常,周瑜病死时才35),那三国第一聪明的是谁呢?
"幼常若在,我不至于失败如此"
拿破仑
如果他是1804年死的,那么即便没有了1804年之后诸多辉煌的战役(包括他军事生涯的顶点如奥斯特里茨),他之前十年的功绩也足以支撑他的伟大:
在第一次反法同盟战争中大放异彩,带着不受重视的军队解放意大利,基本上算是革命军中最伟大的将军了;
结束了督政府末年的混乱状态,把共和国重新带回正轨;
作为领袖在第二次反法同盟战争中把法国从颓势中解救出来,重创列强,再次扩张领土,给法国带来了久违的稳定和和平;
作为执政实施一系列深远的社会经济改革,包括设立法兰西银行,改革教育,理清政教关系等等;
作为立法者颁布凝结了大革命主要成果,并在后世成为立法典范的《民法典》,给共和国奠定了成熟的法律制度……
其它的诸如平息暴乱啥的就不用提了……
如果没有后面的称帝和失败,那么1804年去世的拿破仑就是真·民主斗士,共和国的捍卫者与拯救者,伟大的立法者,战神,和平的缔造者,现代法兰西的奠基人,意大利和德意志西部的解放者,全欧洲革命者的先驱……并且让后人遐想连篇:如果这个35岁的天才当年没有早逝的话……
其实,如果他1812年前去世,那么也会让人看到一个伟大的千古一帝,拿破仑自己回忆时希望自己在1813年德累斯顿战役的胜利中战死,为后人留下“如果他不死就翻盘”的遐想,哪怕是1815年,他的百日王朝刚刚建立时,他在滑铁卢战役前病逝,可能人们也愿意相信是命运而非列强导致了他的帝国覆灭吧……
常公在45年去世的话,估计可与炎黄并列。。。。。。
袁世凯如果在逼清帝退位后,自己称帝前死了。绝对是20世纪最伟大的推动民族革命的先行者。光芒估计能够盖过孙大炮。
周作人。
先看一下比较权威的文学史教材,高教版《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目录:
很有规律,鲁迅单独占一章,并分四节详细介绍(并在其他分题材介绍的部分也单节出现);郭沫若、茅盾、老舍、巴金、曹禺、沈从文单独占一章,两节,人物生平和代表作(曹禺稍弱一些,与戏剧整体概论合为一章,当然,也可能是因为30年代戏剧除了他没多少可写的,不足以单独撑起来一章);稍弱一些的作家,单独一节或两人合占一节,比如周作人;再弱一些的作家,几人一节,或不上目录。
其他版教材不列了,基本都是这样。这与中国现代作家的地位,基本吻合,鲁郭茅巴老曹,加上近年来人气飙升的沈从文单独一档(其中鲁迅又单独一档),其他作家一档。
但周作人,其实大家都知道,在民国作家中地位之高,可能仅次于乃兄。尤其是散文,甚至可称现代中国第一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多少文学青年的精神导师。
而在文学史上的评价之所以如此之低,大家也都知道,无他,汉奸。
什么兄弟失和,什么意气消沉,都不是大事,郭沫若还和鲁迅打过笔仗呢,沈从文还被称为“粉红色文人”呢,丝毫没影响他们的地位。但一旦大节有亏,就万劫不复了。
其他答案说的谁谁谁如果早死的话,就会怎样怎样,其实都是盖棺论定后的一种假设,但周作人,上天是真真确确给了他一次机会的……
七七事变后周作人虽然没有南下,留在了北平,但一开始也并没有投敌,也一再拒绝日方的拉拢。留在敌占区的名人也不只是他一个,也不是都当汉奸了。
直到1939年元旦,周作人被人开枪刺杀,却大难不死。
刺杀原因,众说纷纭。有说日本人所为,目的是恫吓;有说国民党所为,目的是预防他真投敌;也有说就是路人所为,目的是“保护”他的名誉……
也许是老天知道他接下来会做什么,觉得怪可惜的,不如帮他一把吧,他还不领情……
周作人事后是怎么想的?谁也不知道。也许是被吓破了胆,也许是感到心寒(看来我做不做汉奸都得死啊),也许是既然你不仁休怪我不义……不知道。
但不管怎么说,反正这次事件之后,周作人正式附逆了,从此在汉奸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再也没机会回头了。
如果周作人真死在那次枪击案中,历史会给他怎样的评价?
鲁周郭茅老曹?
毕竟在民国时的名望和地位,周作人是仅次于鲁迅的。而且这次刺杀,也可以解读为为保护北大财产留在敌占区,坚拒日方拉拢,日本人恼羞成怒,愤而暗杀(吴大帅不就是这样么)……那就是民族英雄了,绍兴周氏昆仲,同为民族楷模,传为千古美谈。
教材上,怎么着也得单独一章了吧,没准还得三节……
可惜了,可惜没死……
聪明人靠统计数字和洞察来得出结论。
平庸的人仅依靠统计数字来获取信息。
笨蛋成天看个案小作文来悲鸣或自嗨。
宋太祖、明太祖、唐太宗这三位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英主,不存在不能相提并论的问题。同样的,汉高隋文光武康熙也可以与这三位还有秦皇汉武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