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航空发动机还有追赶上欧美的可能吗? 第3页

              

user avatar   a-set-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欧美吗……贵发所某大佬说当我们搞定四代大推,四代中推,长江1000,三代涡轴,四代涡桨什么现在看起来很高科技的东西后就可以部分达到二流水平与法兰西,毛子勉强只差半个流了 那一流的美英呢?

现在是2020 我认为可以了 绵阳建造了世界第二与第四的高空实验台,投资上百亿人民币的全球第二航发科研试验基地也要完工了,一大批前所未闻的先进装备被MOVE IN了,自适应变循环航发整机验证机试车两年了,第六代航发核心机也试车两年了,中国航发的收入也在稳步提升。

今年是2021年 已知的中国航发完成成就包括

涡扇-10C型太行改进型完成研发并量产 且已经交付PLAAF

WS-20已经量产 西飞停机坪已经可以看见数架运-20B机体

科工集团3院301所完成组合动力飞行器缩比样机试飞 且成功完成了模态装换

CJ-2000型发动机核心机C2XC-101于某年已经全转速试车 现可能已进入整机总装阶段

CJ-1000A完成复合材料叶片状态技术升级(也许?)商发招标网站已经开始招标适航软件 即将进入试飞阶段(可能会在今明两年于江西/上海首飞?可能不会用伊尔76LL或者运-20LL执行首飞)

涡扇-15发动机完成整机上目标机型首飞 目前正在进行试飞工作

在先进技术方面,突破了大尺寸高强度树脂基碳纤维涡轮叶片的制造技术且通过了振动测试

完成了第四代单晶高温合金双层壁超气冷叶片的研发并在珠海航展得以展出


user avatar   andre-31-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真有人认为基层拿着两三千工资的某国企造发动机能赶美超俄?

这些吹牛营销号,是不是对人民币购买力有什么误解?还是对先进航空发动机这个产品有什么误解?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收回我的话。因为我觉得总体而言大概是没什么希望了。


——————以下原答案—————


我匿了。

这个要看军用还是民用。

军品有可能。

民品的话,我个人现在暂时持保留意见。

主要是国内的科研环境太浮躁,而航发偏偏是个累积经验的活,所以不看好。

但是中国现在的科研活力要强于美国,所以如果政府能支持相关科研人员静下心来好好做研发,可能性理论上是存在的。

不说细节,我说说大方面来看,中美在航发上的差距。

就美国而言,航发相关的科研已经大范围从学术界转移到工业界。按照美国学术界在科研上领先工业界二十年的惯例,这意味着,美国内部相关的专业人士认为航发本身的理论研发已经到达瓶颈,传统的航发设计理论已经没有太多可以突破的地方。现在学术界里航发相关的领域,只有噪音、高超声速和其他新概念推进理论(边界层吸入、电力推进等)。噪音属于提升用户体验,高超声速更多是军用,新概念就不说了。

而国内呢?一台成熟的传统民用大推力涡扇的核心机都还没有完成。

这大概就是“人家博士毕业了,开始做博后完善博士的内容并开发新概念了,而你高中都还没有读完”的差距。

另外,我的博士导师,私下里明确说过,中国的民用大推力航发是不可能赶上英美的。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又改了一次,删了一句话,表达的是我因为某个项目对737失去信心的辛酸。但是评论中某些人看出的重点是我的自以为举足轻重只手定737生死那种感觉,以至于直接跳出来为学术不端数据造假洗地。文笔不好带有情绪,我承认,道个歉。

稍微反驳一下评论区那几个人,技术的都是抱着万一有成果的心态严谨对待的,而不是说你个技术一线擅自能定夺上面用这些东西做什么而“收放自如”的。最恐怖的这种学术不端的洗地言论出自国内航空航天最高学府学子之口,甚至无数同行、高等学府学子连连叫好,这人才培养环境可见一斑。

我们曾经比任何人都渴望中国航空有光明的发展,现在我也是在研发的岗位上前行,唯一区别是我现在眼里能容进沙子。

然后说一下大部分人接触不到的航发发展面临的压力。

钱投不够的原因是无法盈利,中国再加大几倍的航空研发投入,在航空先头国家眼里都是个零头。而这个盈利的最重一点是适航标准中的话语权。适航标准不承认你生产的任何零件,如果你要满足适航标准你就要去买他们的天价零部件,承认他们制定的一切场地、人员素质要求标准等等。这个成本让国内航空公司们刨开国家硬塞钱扶持外,都是亏。

适航标准一方面是维护行业安全标准,另一个方面也是航空先头国家维护自身利益的壁垒。国家不遗余力研发c919也是为了斩断这个恶性循环,挤进适航标准的话语权队伍里。这个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是包括技术、管理、谈判、公关多个领域的。

以下原答案。

行吧,最后看不懂的确实是我写得比较隐晦了。

737双转子CFM-56发动机某个机队的转子多阶震动报告和配平方案的一个项目。数据来源其实是教学用的一个碗大小横截面的单转子实验室数据。


以下原答案。

湖北人,大爹爹(换成普通话就是外公的哥哥)是空军的,碰巧我物理非常好,被半按着头进了邓小平选址的那所航空大学。请知道是哪所大学的也不要说出来。

11年进学校,12年校长贪污被抓。接下来就是长期的各种老师都在瞅准时机准备上位,行政几乎处于半瘫痪状态,有事从来找不到年级主任,学工部教务部做事情的隔三差五看不见人,而且还是几个业务不熟练的人。

可能我们是个野鸡大学,所以很多老师其实是以前的学生毕业后留下来强行开了个课程的。大量课程有8成内容重复,然而即使如此我们也要在选修学分上和其他很闲的专业修够一样的学分。导致我们大二大三经常一星期有60+甚至70小时课程。大部分选修课老师对我们专业的翘课习以为常,前三次点名不到直接帮你除名不影响你学分和绩点,个别铁面无私的会让你挂掉。我就挂了个港台电影赏析和欧美诗歌鉴赏,重修还要被重点照顾实属难顶。

我们下一届直接一学期删了4门36学时的课,但是他们似乎还是不满意。

金工实习、制图、技能实训等等这些课,教具教案依旧老旧,最紧跟潮流的教学大概就是用数控机床做了个铁陀螺。与我工作后与长我十多岁的前辈讨论看来,学校里的时间仿佛是停滞了。

图书馆有两个,一个图书馆有三间教室那么大空间的存书,但是门常锁,没进去看过。另一个图书馆一楼自习室,二楼三楼从《读者》到一些人文社科为主,雅俗共赏。四楼据老师说有航空航天的书籍资料但是大多是德文俄文为主,平生一次也没进去过。

毕业有幸分到一位著作等身的导师。可惜他的著作Vv(所有数值都存在这种情况)不分,上标下标通通一视同仁向右看齐。毕设全组做一个发动机的故障排查项目。一共十一个人,七个人西装革履围着一个7000块的单转子动平衡教具研究三个月,铺写出壮丽的双转子发动机在航多阶震动报告。

当我把毕设交上去时,严师爆锤桌子,到底是谁派你来害我的?我的名声啊!

我还没反应过来,严师说,你虽然负责涡轮这块,压气机和涡轮气路上是联通的,你一起写上去吧。

再阅,液压系统也加上去更好。

再再阅,尾喷再做详细点,通篇润色一下。

别人论文1万2千字老师嫌多,严师就是不一样,让我的论文直接到3万8千字。字数严重超出,不怕,严师说替我担着。

答辩完那天,七人众西装革履,严师笑对他们六人,钱我已经打你们卡里了,有项目继续合作!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随便吐个槽吧。家父是航发高层,一路80年代开始苦着做到现在的。我没继承家业,现在美国留学物理博。因为是全奖,除了刚开始买了辆代步车,没要过家里钱。

博四发了一篇一作science。国外没有说发奖金的,公校也没什么好奖学金申请。找家里想要点奖金改善生活,被拒绝。直说年轻就该多吃点苦,我们当年都是啃馒头流眼泪坚持下来的...感觉国企老一辈和现在的人观念真的不一样。

最后想说,连家里儿子都这么对待,你们这些年轻员工的情况可想而知 。눈_눈


user avatar   hong-yun-14-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打钱 你给研发人员打钱 疯狂打钱

裁员 你把行政大爷裁员 疯狂裁员

这样打的钱就能真正到研发人员身上

这么干下去 五年以后

你就会看到一群自动化 电子 计算机在本科期间就疯狂往航空航天去转专业

发动机?就这?

只要打钱,火箭让你像烟花一样放都行

没有打钱解决不了的事,如果有,一定是钱没打够


user avatar   li-shan-71-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相关行业。

平心而论,我们的航发进步速度非常快,相关人员也非常努力。但是,奈何我们的对手是世界第一,所以我们的进步速度和幅度永远都不够。但是要想赶上,说实话很难!双方是有代差的,这个无法否认,这需要补课,而且要补很多课。要追赶,我们的投入和发展速度就必须要比对方多和快。但是目前来看,我们投入的科研经费、人力、物力其实是比欧美要少的,靠着死拼命,来逐渐缩小距离。但是说实在的,这个速度想追赶远远不够。而且之前进步快也是因为起点低而已,学习的都知道,越往后进步幅度会越慢的。除非出现理论瓶颈一直不突破,让对方等着我们,可惜,不太可能。再者,航发这种复杂产品,考察的绝不是一个行业的实力,而是整个工业系统的整体实力。有一个行业跟不上,木桶就整个漏水。所以追赶不仅仅是航发从业人员的事情。

很多人抱怨待遇,这个没有办法,只能说生活所迫,谁也别强迫谁奉献吧。本人硕博一直与主机所合作,但未来从业不考虑此行业。没办法,人穷志短玩不起理想。最可怕的一件事是什么呢?师弟硕士上海航天八院工作两年,一个月只休两天,每天早八点忙到晚上十点(用他的话说叫上厕所一路小跑),领导更晚,加班到至少十一点。上海本地人下午四点半准时走人,家家户户几套房。师弟出差北京回实验室吐槽,那眼里真是含着泪的。辞职回威海,一边带了几个家教一遍学英语准备出国,赚的比八院多。。。

另有一个同门同学,航天十一院搞彩虹无人机。所里三十余岁中坚走光,四十多的只能带着二十多的干。同门工作两年,准备辞职。另有武汉船舶某所本研舍友,工作后时常半夜十一点要我帮忙下载论文,加班成狗,奈何没有加班费。此人是我很佩服的一个踏踏实实做事搞科研的人。我本来一直犹豫将来要不要进军工研究所(毕竟这方面项目做得太多了,有点舍不得),他的辞职让我下决心远离军工。我自认不如他踏实,家庭条件也不如他,如果连他都待不住,可见我也不必抱幻想。

平心而论,中国其实还是个很穷的国家。你即使年薪6w其实在全国范围内算是高的。但是奈何你读了那么多书,看了那么大的世界,过得那么焦虑那么累,赚的还不如你所鄙视的人多,所以你对自己很失望。是我们赚的少吗?不,是有些人赚的太多太容易了!

以上回答于2018年,以下为2021年的补充。

军工行业的形势已经有所好转,这首先要感谢川普。其次,感谢那些不得已离开军工的前辈们。窃格瓦拉说过:“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们修学校和医院,会提高你们的工资,这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也不是因为他们变成了好人,而是因为我们来过”。因为川普来过,因为前辈们走掉,换来了而今略有好转的待遇形势。中国终究会一步步螺旋美好的,只不过解决这些螺旋所需要的五年十年,对一个个人而言,往往是一生不可承受之痛。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所以请不要用廉价的道德口号来绑架别人的生存利益,不要因为他们只奉献了半生而不是一生,就冷嘲热讽,这不公平且无耻。大众之所以喜欢把军人,医生,教师,知识分子等捧上神坛绑上奉献的标签,无非是想少花点钱就享受超标的服务而已。医生一旦扯一句:你不是医生不能在武汉疫区奉献,要不你少收医生点房租也当为大众奉献点吧。信不信房东骂你祖宗。所以,亲爱的同行们,如果你觉得你的从业不是因为技术热爱,而是为了某种魔幻的道德满足感,我觉得大可不必,你的热血会被人寒透的。最后补充一句,我最终确实没进航发,但是依然搞了军工,感谢我的前辈们,是你们为我们后来者争取到了生存利益,虽然很有限。我的从业与奉献和人民都无关,我只想在这个平台,看看星辰大海。


user avatar   liang-feng-38-7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回答问题

目前差距还在拉大,还看不到缩小差距的希望,至于追赶上,那还是太遥远...


主要问题是体制问题(您肯定要说“废话,大部分国内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体制问题”,且不急,下面慢慢讲述具体什么体制问题)


很多人对于现在中国航发存在的问题认识不清楚,这个问题下的回答大多太趋于表面都是在各种抱怨,宣泄不满的情感,图样图森破。首先对下面两个观点提一点意见:

  1. “航发技术非常难,所以我们缺少积累所以落后”。这是个万金油答案,每个行业都可以这样说,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尖端技术,每个行业落后都可以拿这个当挡箭牌。在十多年前,我们可以罗列一大堆高铁的尖端技术,然后叹气说这个太难我们追不上,然后现在我们不是追上了吗。航发技术的确是非常难,但是我们作为后发国家是有优势的,中国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是非常充足的,差距应该是要不断缩小才正常,中国航发落后成现在这个样子绝不是技术的问题。
  2. “待遇低,没人干”。这只是结果,不是原因。研发人员在这个平台上只能创造这么点价值,航发相关厂所没有拿出让军方让国家满意的产品,更糟糕的是目前根本看不到这些院所解决航发问题的希望,你让国家怎么给你高薪,给你钱也干不出来。


我在这个行业,通过观察,觉得问题出在这些地方:

  1. 航发工业体系垄断,社会上的资金技术人才无法参与进来。这是最重要的原因。由于种种政策壁垒,社会上的公司无法充分参与到航发设计研发制造的体系链条上,造成各种零部件只能在封闭的体系内自产自销,由于缺乏竞争,这些零部件质量差、价格高,但是不得不用。这些配套厂也没有动力来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上面口号喊得再响下面该怎么办还怎么办。
  2. 大国企病,大量的(老)员工尸位素餐。航发院所好不容易产生的这一丁点价值也被大量的低素质从业人口稀释,造成员工工资低。
  3. 研发、制造这两个本应一体,但在体制上人为割裂。工厂和研究所利益分割不清,导致相互掣肘。于是现在工厂开始设立研发中心,研究所开始涉足制造,导致低水平重复。这是历史遗留问题。
  4. 基础研究缺乏激励机制。现在研究所里都是跟着型号走才有肉吃,关键的基础研究没有动力来做。本来高校应该完成最基础的机理研究,然后研究所实现部件级基础研究,然而现在研究所一门心思上型号,由于基础薄弱,在做型号的过程中问题百出。
  5. 航空院所地理大多位置太偏内陆,无法吸引人才。航天单位很多在北京,虽然因为待遇问题流失很多人才,但是整体的人才层次比内地航空所们高了不少。

对于解决航发问题的一点不成熟的建议:

  1. 深度军民融合,让民间的力量进入航发领域。我对航发国家队的现状是感到绝望的,必须立起炉灶,但是步子大了容易把国家队半个世纪的珍贵积累丢掉,所以只有一步步来。航发是一块大蛋糕,应该分给全社会。民间的力量进入后,应该首先能快速在零件制造等领域参与进来,培养一批制造加工型企业;随后民间力量在航发领域不断长大,逐渐从零件到部件、从制造到研发升级;当民间的力量到了一定规模之后,很容易就会自发冒出一个(或多个)综合型的大集团,进入航发整机研发领域。这个时候航发工业的中坚力量从体制内转移到民间,体制内的航发院所转型成为基础配套研究。
  2. 学习华为的经验,工资倒挂,挤出航发院所的水分。对航发体制内的老员工“总体上压低工资,个体上能者多利”,航发体系内少数老员工技术经验水平高,应该给与高待遇,但是大部分老员工在体制内浸淫多年尸位素餐,应该提出一种机制逐渐淘汰部分人,把位置流出来给年轻人。但是目前这种体制很难实行。
  3. 在一二线城市设立研发部,吸引人才。特别是一些电子计算机等专业所,这些专业的人才市场薪资很高,必须要在大城市并尽可能提高工资才能招到人。有些单位已经在实施,但是薪资力度还不大,比如北京航发院,那工资简直催人泪下。

总而言之,航发的体制问题才是航发如此落后的原因,军民融合,最终民进国退才是解决之道。

----- 更新 -----

推荐朋友圈的一篇关于航空工业的深度好文,其中关于体制的描述值得深思: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已离职。

日常加班,合同工作五天双休,实际6天制每天加班到11点是常态。加班工资每小时3块钱、周末无工资。

季度多发了两千块以为是奖金,告知需退还是部门活动经费。

离职前每个月到手2500、入职四年的师兄的到手3500,厉害了。

部门老大技术大拿,入职十年也就一个车间办公室主任,对比入职三年做到主管的某亲戚家属,嗯,强势。主管和办公室主任工资等级是一样的。

日常看到几个外地师兄没日没夜订生产线处理问题,某领导亲戚常年办公室喝咖啡还嫌累,呵呵。

入职那年空降了大领导,据说是总部某大佬女婿,不知真假。不过四十岁做到那个位置估计也不简单。

航空报国,呵呵,无以为家还报国,活下去都不知道行不行。一批入职的陆陆续续都走了,我算走的早的,最近一个同事联系,可能也要走了。你问我能不能赶超???你来你就知道能不能了。


user avatar   Ribbon100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关闭评论了,实在是不喜欢跟太多人争论,对或者不对,不是我们任何一个人说了算的,但是我想说几句

1 我承认清华的航空航天不是顶尖的,我老公是清华航空航天+经管学院双学位本科毕业的,并且只用了两年就完成了清华硕士的学业,硕士论文到现在还没有解封,据说他们组是有技术用在某款战斗机上了(没解封所以没有仔细的告诉过我),也算是为中国出过一份力。因此在我眼里,他很优秀,是我认识的最优秀的人之一。哦对了,鄙人不才,恰巧是你们口中航空航天大牛北航毕业的。评论里质疑这个怀疑那个的一些人,你们为国家做了什么贡献呢?还是说每天也在为了生活只顾着赚钱呢?

2 有许多人说我妇人之见,对,没错,我确实是个妇人啊,我首先想照顾好我的小家,我才会去考虑别的。我们都是俗人,试问评论里的有些人,10万的年薪为国奉献和10万美金的年薪为私企服务,你会选什么呢?你难道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让自己的父母过上好日子么?难道要掏光了父母积攒了一辈子的钱付一个上海房子的首付,再自己背上几十年的贷款,同时还要操心给自己的孩子攒首付?我知道很多人都是这么生活的,但是你不能说努力读书就是为了不这么生活的人是卖国贼吧。

3 评论里更多的是那些优秀的人,但无奈有孩子要抚养有老人要赡养,不得不选择了一份赚钱多的职业,从而与自己的老本行渐行渐远。可惜,但没有谁有资格说你们的选择不对。要知道谁也没有漫天要价,只希望得到的回报能配得上自己的努力,能让自己稍微体面的生活着,能让自己在10年20年后的同学聚会上,不会被当初数学只考几十分考不上大学出去做生意的人嘲笑:上了清华就挣这么点钱啊?


为国奉献的人,我尊敬,我佩服,但是每个人都有选择,谁也轮不到去批判谁。

希望祖国能越来越好,早日赶超欧美。

----------------------

emmm,先上结论,目前来看完全没可能~

老公是清华航天航空专业的本硕,硕士毕业来了美国念博搞了半导体,就等于国家好不容易培养了个人才又浪费了。。。为啥呢,因为在国内去中航没钱啊。。。老公的那些同学,本科或者硕士毕业全都出了国,选了别的专业,原来的航空航天专业全都抛到了脑后,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金融或者机械工程之类赚钱的行业(题外话,中国人基本没可能去美国念航天专业的博士)唯一一个在清华航空航天毕业的博士,老公的基友,毕业之后去了哪呢,大疆,因为中航给的年薪太低了。。。

看看NASA给航天工程毕业的硕士和博士开的年薪,再看看中航开的,你就知道为啥国内的航天航空不行了,人才都招不到,拿什么发展(清华的航空航天应该是国内顶尖的了吧),毕业之后都跑光了,被中航的低工资高工作强度吓跑了。。。

人才也是人啊,毕业之后考虑的最主要的也是成家也是生活啊,不懂为什么拼了命的想发展航空航天,却不提高应有的待遇呢?又想马儿跑得快,又想马儿不吃草?想什么呢。。。

中国人,都有报效祖国的心,选择航空航天的时候,都有一份振兴祖国的情怀,但是现实面前,情怀又值几个钱、

真的希望能提高点待遇,不要让这些坚持理想的年轻人后悔自己的决定

刚刚跟老公在讨论,老公说,清华的口号“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简而言之,就是工作50年之后就挂了,不享受国家一分钱福利,把我笑得不行。。。




              

相关话题

  航空发动机高压涡轮转子叶片是如何制造的? 
  BOEING 787 为什么叫做梦想的飞机? 
  机械增压发动机不能装涡轮增压,涡轮增压发动机不能装机械增压,是这样吗? 
  如何看待美国批准通用电气向中国出口C919发动机? 
  大众的发动机真的爱烧机油么? 
  为什么柴油机热效率明显高于汽油机? 
  随着发动机直径的增大,中大型民航客机会不会重新使用上单翼? 
  飞机在所有引擎完全停止工作的情况下,能成功迫降吗? 
  作为改变排量最有效的方式,为什么停缸技术没能大范围普及? 
  涡轮风扇发动机是如何防止水对发动机运转的影响的? 

前一个讨论
整容的极限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 2018 年 10 月 27 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犹太教堂的枪击案?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