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并没有什么神秘困难的,因为当时本来就是双语教育。学识比较好的宗室、世家子弟可能会的语言更多。起码清代多数皇帝得会满蒙汉三语,比较厉害的皇帝可能还会藏语、维语,康熙说不定还会点西洋语。
顺治以前就不说了,基本上满人汉语不溜,满汉大臣朝堂上交流还需要翻译(即所谓「启心郎」)。这些人入关以后的小孩们,就生活在两种语言环境中,在这个阶段,双语是相对比较自然的事情。
另一方面,顺治、康熙以及之后的各朝,都强调八旗旗分内部要强调满语教学——所以翻译了很多汉文典籍到满语。这时候满人已经入关,学习汉语的风潮已经(不得不)展开,皇帝们担心满洲子弟满语会逐渐不熟练。比如康熙十二年,康熙曾说:
此时满洲,朕不虚其不知满语,但恐后生子弟渐习汉语,竟忘满语,亦未可知。(——《清朝旗人满语衰退研究》)
因此要求旗人亲自写满文奏折。
清代多数皇帝们都要求旗人的满语能力,甚至有些被认为崇尚汉文化的皇帝亦是如此。比如雍正曾批评宫廷侍卫用汉语戏谑时曾言:
满洲旧制,最重学习清语(注:即满语)。近见挑选之侍卫、护军等,弃其应习之清语,反以汉语互相戏谑,甚属不合。且满洲人等,俱系太祖、太宗、世祖、圣祖皇考之所留遗者……嗣后各宜勉励,摒除习气,以清语、拉弓及相搏等技,专心学习。
乾隆后期,少部分融入地方生活的旗人由于大环境的原因,满语掌握的不好了。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深入汉地,周围人都说汉语,慢慢小孩子也就不会讲满语了;另一个原因是科举文试,只能用汉语答卷——这一点可能是最失策的。所以乾隆时规定,但凡是参与科举的旗人,国语骑射(即满语骑射)必须要合格,才允许进入考场。其早年也规定,各部院文档需要满汉双语书写,又下谕旨:
满洲人等……凡遇行走齐集处,大臣、侍卫、官员,以及兵丁,俱著清语。
嘉庆时再次规定,凡是不会满语的旗人,一律不准参加科举文试。道光时再次要求各地驻防旗人学习满语,还曾将回京述职的盛京副都统常文革职,因其违祖制用汉语上奏。道光二十年,宣宗干脆下旨,不允许旗人参加科举文试,一律考翻译科目(满汉对译、满蒙对译)。咸丰帝编修满文教材,有上谕:
八旗人员骑射、清文(注:即满文)是其本务,即使于清文义理不能精通,亦岂有不晓清语、不识清字,遂得自命旗人之理?
所以说,在皇帝反复强调之下,有不少人满汉皆通也是很正常的。
然而在清后期,实际上多数北京旗人、多数驻防旗人的满语能力已经不强了。基本上属于只懂汉语,满语磕磕绊绊这个水平。(新疆驻防除外)
所以皇帝私下说什么语言,要取决于时代。一直到雍正乾隆朝,私下里满语的比例应该都是比较高的,之后就很难说。以前有几个回答曾经涉及到这个问题的讨论:
满清皇帝上朝的时候说的是满语还是汉语? 清朝皇家小孩的語言環境是怎樣的?晚清宫廷满语的应用到底如何,现有的资料很难判断。宫廷私下里可能还是有些运用的,尤其是皇帝与侍卫之间。如上文答案中提到,道光曾斥责侍卫满语对答有口音;苏勋丞在《我所见到的慈禧和光绪》一文中,也回忆说光绪用满语说:「加步!加步!伊里加步 (yabu, yabu, ili, yabu)」指挥侍卫快走。
会说哪种语言有优越感?
其实我一直搞不太清楚什么叫「优越感」……无论哪种语言研究得好,都属于少数人,也都是值得赞赏的。但对于干脆不通满语之人而言,恐怕就是再著名的学者,也毫无价值可言,与如今英文的地位自然是没得比的。
在同时代关注满语的中外人士眼中,同光清语六贤在清末对满语研究之深入,令人赞叹,从瀛生先生的书中即可见一斑,尤其是其多次提及上述诸位对满语各地、各时代语音演变之研究,可惜这些手稿多在动荡中散佚损毁,已是不可挽回的损失——但这些事情如今又有几人在意呢?这些人有几人知道呢(实话说六贤都是谁我都说不上来)?清末民初,革命军毁了多少故宫文档?把满汉文档案装在麻袋里论斤卖了、烧了,当时有几人阻止呢?至今为止,满文大藏经都无原版全本(清代刊刻散发全国十二套,每套108卷),几乎全部毁于那个时代,当时又有谁在意呢?所谓「优越感」, 从这个角度而言,实在是无稽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