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现在对明清两朝的对比与评价? 第1页

              

user avatar   hu-lawyer-0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有些人就是不愿意坐高铁、搭飞机去北京,就是要走路去北京。根本就是阶级压迫的结果。

我们废除西藏的农奴制,那些被解放的农奴 ,明明是藏民, 为什么要对以汉民为主的共产党感恩戴德,和他同一个民族的贵族被剥夺特权,他怎么没有一点唇亡齿寒的感觉呢?

他妈的,我都快饿死了,我还在乎这个馒头是汉族给我的,还是满清给我?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就非常怀疑,广大的贫下中农真的愿意为了头发而掉脑袋?

一个人犯罪了,当然要受到惩罚。 假如一个人因为饥饿而犯罪,那他就具有最高级别的正当性。

我实在不明白,许多人快饿死了,他们造反有什么不对,他们造反导致的结果当然不可掌控,但这是政府的责任,还是农民的责任?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但是,在现实中,是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明亡清兴这个责任,要由皇帝和支持皇帝的士绅集团来承担。到了最后,皇帝自杀,士绅集团摇身一变,变成了满清的忠臣了。

明亡,是地主阶级对无产阶级压迫导致的。 清兴, 是满清利用了地主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而取得了政权。 既然明朝那么伟光正,不如把南明的光辉历史写出来,供大家瞻仰瞻仰,让我们看看谁是南明的岳飞,谁是南明的秦桧。 看看是岳飞多,还是秦桧多。而南明大臣的所作所为,和三百年后,同样定都南京的国民党政权,又有什么区别呢?

许多社会矛盾,都是可以用阶级叙事解释的。

马云和刘强东水火不容,但是他们对996.icu这种压迫无产阶级的行为表现出了同样的态度。 996.ICU不是996, 他们先是把后面的ICU去掉了,再把996和奋斗联系在一起。但是,根据无产阶级的经验,996实际上和ICU是连接在一起的。 马云、刘强东和人民日报的态度不重要,逻辑漏洞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们的态度,马云、刘强东觉得996很好,人民日式说,他们说虽然不是全对,但也不无道理。你只要记住他们的态度就重要了, 为什么,专政工具不在你手里。 人家只是表现自己的立场,而不指望你们赞成。 你们反对,你们有能力威胁到他们的剥削地位吗? 还不是乖乖上班,被人家剥削。他们剥削得越多,统治地位越稳固。 他们唯一苦恼的就是,美国——这个有能力威胁到他们统治地位的政治强权,胃口越来越大。你看他们对美国的态度,对人民的态度。和八十年前的国民党, 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同为汉族人,蒋介石敢扒开花园口,淹死几十万无产阶级农民, 洪水带来的粮食歉收,再饿死几十万农民。 可是他给一个月给胡适发400大洋,他的名声就坏不了。 不像有些人,死无葬身之地,遗臭几十年。他为之奋斗的无产阶级, 也幻想着自己食不果腹的贫农,被共产党抢了几百亩地,几十间房子。

----------------------------------------补充---------------------------------

从民族史观的角度来讲, 在两晋、唐、宋后期, 大一统的王朝灭亡之后,北方匈奴利用当时的权力真空,可以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权。 从北魏,到辽、金,还有元。 清朝是这些入侵异族里面能力最强的一个,他统治的疆域足够大,统治的时间足够长。长期威胁中原王朝统治的北方游牧民族,反而成为了支持 他统治的一股力量。 金瓶掣签变相削减了西藏贵族的权力。收复新疆是个很大的功劳。

----------------------------2019年4月27日 更新---------------------------

有些人长脸了? 来来来,你去美国,劝翁同龢的后代,把剩下的文物归还中国,不要捐给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 不要说全部, 就是一件,我也把答案删了,然后吃一吨大便。

我再问你一次,蒋介石扒开花园口的时候,有没有稍微心疼一下他的汉族同胞,他把岗村宁次无罪释放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死去的汉族同胞? 用你的民族理论解释一下嘛。你的大脑就是个松子。


user avatar   lei-ting-zi-c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在不同时期读过两本书。

第一本是初一读的,叫 狼图腾 。书中的故事很好看,最后作者以文载道,将自己的世界观和盘托出,核心论点是“汉人王朝必须通过游牧民族一代又一代的输血才能绽放出辉煌的文明成就”。当时的我深以为然。

第二本或者说第二个系列是高二读的,高考结束又读了一遍,叫 明朝那些事儿 。书中的故事依旧很好看,但在好看之外是面对宏观历史的冷酷。最后当年明月没有以文载道,只是讲了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明朝人徐霞客去翻山越岭,追逐更美的山水。当时的我没有什么深以为然,也没有什么恍然大悟,只是默默对生活在明朝那些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的人们充满敬意。

事实上我后面还读过很多,万历十五年,明末农民战争史,而南明史我总是翻开它,读读开头,然后默默的合上。尽管我现在持有阶级史观,但对于南明这个极尽世间之恶的小朝廷依旧不忍卒读,那种对某些吃得饱穿得暖的明人的梦想的崇高敬意是支撑我三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实在没有勇气毁掉它。

为什么着重说这两本?因为对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狼图腾的火爆意味着持续多年的河殇论已经润物细无声,甚至影响到了国内的各民族身上,这本书用洒洒扬扬数十万字将“汉人不行”这一恶臭民族主义观点掰碎了一点一点喂到当时的我嘴里然后我甘之若饴。

而明朝那些事儿,对这本书的赞美和诋毁已经够多的了。而在我看来,它是一个开端,一个在被喂了多年热翔后的一碗清汤。我不吹任何一个朝代,但我理解为什么要吹明朝,因为热翔被喂的够够的了。


user avatar   gong-ke-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好事啊,说明圣朝干的还可以,让人对汉人朝廷还有幻想。。。


user avatar   yiyi-4-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每当看到明清之争时,我的脑海里就会涌现出这句诗。

有种说法,该诗是明朝某人写的,写诗的时候还不知道满人在哪个深山老林里。全诗不详、作者不详、诗成年份不详。诗句写的可能是紫牡丹,也可能是黑牡丹,还可能是紫芍药。诗名可能是《咏紫牡丹》,也可能是《咏黑牡丹》,还可能是《咏紫芍药》。甚至这句诗的原文可能是”夺朱非正色,异种尽称王”。之所以现在无法搞清楚,全都是拜满清文字狱所赐。

当满清皇帝看到一句“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就炸毛了。当时满清皇帝一定陷入到深深的思考中:“异种是谁?谁是异种?”这句诗谁抄写过,谁点评过,谁编撰过,谁朗读过,统统杀他们全家。当满清皇帝杀死所有接触过该诗句文人的同时,也就默认了自己就是异种。

总之,“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这句诗很神奇,本来很平庸的诗句,在满清的掩饰下,广为流传。


user avatar   zhaoshanw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什么叫贬清?这是让它回到它真正的历史地位,不是活在电视剧中那太平盛世的假象。
自顺治入关以来,在满清那前几代统治者厉行的文字狱国策下,中国古代士大夫那种敢于对皇权发起抨击和对人性的思考与关怀的独立精神都在中华大地上灭绝了。
而荒谬的金石学,鱼虫学则统统冒了出来。

乾隆引以为豪的《四库全书》更是华夏文明的空前浩劫。
乾隆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馆,全国图书都要进献检查。乾隆三十九年命各省查缴"诋毁本朝"之书,尽行销毁。乾隆四十年令四库馆臣对所收书籍"务须详慎决择,使群言悉归雅正"。不仅不利于满清的文献被禁毁,连前人涉及契丹、女真、蒙古、辽金元的文字都要进行篡改。查缴禁书竟达三千多种,十五万部还多,焚毁的图书超过七十万部。禁毁书籍与四库所收书籍一样多。
明清之际,黄道周、张煌言、袁继咸、钱肃乐、顾炎武、黄宗羲、孙奇逢等人的著作,都成为禁书。历史学家吴晗说: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中华的历史和智慧都在古书里)文字狱之彻底可见一斑。唯一幸免于难的就是汉字。满清较之前代的外族统治者,更加阴险卑劣恶毒。鲁迅说:对我最初的提醒了满汉的界限的不是书,而是辫子,是砍了我们古人的许多的头,这才种定了的,到我们有知识的时候大家早忘了血史。
《天工开物》《物理小识》《武备志》《明将军传》等非常有用的,记录中国明朝科学成就的书籍也被清朝列为禁书。吴三桂的《反满檄文》,《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略》,在中华本土消失了二百多年。二百多年后,才从日本找出来。满清就是这样阉割了中华的光辉科技和灿烂文化,使中国回到了欧洲中世纪黑暗蒙昧的境地。思想没了,文化没了,科技没了,后来钱也没了。发展了几千年,又被打到原始社会,怎能不愚昧不落后?——百度知道,淮安浙江人


鲁迅一生对满清深恶痛绝,多次发表过言论抨击满清的愚民统治,可以说鲁迅是反伪中华的近代第一人。

鲁迅先生的《算帐》:
说起清代的学术来,有几位学者总是眉飞色舞,说那发达是为前代所未有的。证据也真够十足:解经的大作,层出不穷,小学也非常的进步;史论家虽然绝迹了,考史家却不少;尤其是考据之学,给我们明白了宋明人决没有看懂的古书…… 但说起来可又有些踌躇,怕英雄也许会因此指定我是犹太人,其实,并不是的。我每遇到学者谈起清代的学术时,总不免同时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些小事情,不提也好罢,但失去全国的土地,大家十足做了二百五十年奴隶,却换得这几页光荣的学术史,这买卖,究竟是赚了利,还是折了本呢? “可惜我又不是数学家,到底没有弄清楚。但我直觉的感到,这恐怕是折了本,比用庚子赔款来养成几位有限的学者,亏累得多了。” “对我最初的提醒了汉满的界限的不是书,是那大辫子,是砍了我们古汉人先祖的许多的头颅,满清这才定了的,到我们有知识的时候大家早忘了这血史。” “其实说到这大家早忘了满清的血史,四库全书还是功不可没的。满清的手段大大的高明和阴毒,不是焚书,而是全毁!抽毁、剜去之类的也且不说,最阴险的是他们删改了古书的内容” “其目的非常非常的明确,即使我们永远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
且介亭杂文集》:“幼小时候,我知道中国在‘盘古氏开辟天地’之后,有三皇五帝,…… 宋朝, 元朝,明朝,‘我大清’。到二十岁,又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欧洲,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到二十五岁,才知道所谓这‘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其实是蒙古人征服了中国,我们做了奴才。直到今年(指1934年-引者)八月里,因为要查一点故事,翻了三部蒙古史,这才明白蒙古人的征服‘斡罗思’,侵入匈、奥,还在征服全中国之前,那时的成吉思还不是我们的汗,倒是俄人被奴的资格比我们老,应该他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中国,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的。 我久不看现行的历史教科书了,不知道里面怎么说;但在报章杂志上,却有时还看见以成吉思汗自豪的文章。事情早已过去,原没有什么大关系,但也许正有着大关系,而且无论如何,总是说些真实的好。”
病后杂谈之余》:乾隆朝的纂修《四库全书》,是许多人颂之为一代之盛业的,但他们却不但捣乱了古书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内廷,还颁之文风较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

以及维基百科的摘录:

文人鲁迅在批评明清和民国文人时表示:“现在不说别的,单看雍正乾隆两朝的对于中国人著作的手段,就足够令人惊心动魄。全毁,抽毁,剜去之类也且不说,最阴险的是删改了古书的内容。乾隆朝的纂修《四库全书》,是许多人颂为一代之盛业的,但他们却不但捣乱了古书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内廷,还颁之文风较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清朝的考据家有人说过,“明人好刻古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妄行校改。我以为这之后,则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变乱旧式,删改原文;今人(民国)标点古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乱点一通,佛头著粪:这是古书的水火兵虫以外的三大厄。 ” [19]
历史学家吴晗慨叹:“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20]。
唐弢:《四库全书》...使作者的思想和躯壳一齐淹没,是近于消极的取消。至于改窜,是要借作者的名声,替改者说好话,使读者暗受其影响,看不出底细来。所以这不但是毁尸灭迹,而且还借刀杀人,要古人也和自己一样,让他们进反省院,写悔过书,从此变成正统。然而《四库全书》不但挂着钦定的招牌,便是删改和摈斥,在乾隆,也是不加深讳的。他的给《四库》总裁们的谕旨里,就常常明白地指示着:哪一种应该删改,哪一种应该厘订,大都说得很清楚。他似乎并没有料到:他的那些谕旨,在将来,正是自己篡改古书罪案的证人[21]。
史学家陈寅恪在《陈垣元西域华人化考序》中指出清朝所禁毁的书籍几乎都是晚明清初的书,其他书籍甚少:“然清室所最忌讳者,不过东北一隅之地,晚明初清数十年间之载记耳。”[22]
费正清[23]:通过这项庞大工程,清廷实际上进行了一次文字清查(文学上的“宗教裁判”)工作,其目的之一是取缔一切非议外来统治者的著作。编纂人在搜求珍本和全整文本以编入这一大文库时,也就能够查出那些应予取缔或销毁的一切异端著作。他们出善价收集珍本,甚至挨家挨户搜寻。该禁的图书是研究军事或边务的著作以及有反夷狄之说的评议,还有就是那些颂扬明朝的作品。……正如L. C. 古德里奇所论证的,这是最大规模的思想统治。
史景迁[24]:编纂《四库全书》还具有检视文献的目的,借此搜查私人藏书,并严惩那些收藏有轻视满人内容的书籍的人。这类书,以及包含有害于中国国防的地理和游记类书籍也被销毁。这些毁书行动之彻底,使得我们知道的被乾隆的文化顾问纳入禁毁之列的两千多种图书从此销声匿迹。
独立学者周英杰[25]:你当然可以说它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但也完全可以说它是“阉割”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缺德工程”。
历史学者张宏杰:“经过康熙雍正两代文字狱,清王朝思想专制已经大大加强。乾隆皇帝又通过修四库全书,开展“消灭记忆”运动。”[26]
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发展司副司长李建臣认为,编纂《四库全书》过程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一次戕害。只要是被认为对清朝统治不利的著作和图书,就会毫不犹豫地统统毁掉,被销毁的各类图书典籍在3000余种,6万余卷,15万册,70多万部。这导致中华民族的一些优秀思想文化成果和善本、孤本、秘本、禁毁本等一大批珍贵史料典籍永远消失,甚至对明代皇家档案和有关明朝类的史书、笔记等也进行了系统销毁。由于《四库全书》是国家强行征集,民间所珍藏的典籍无一漏网,尽皆被毁[20]。
季羡林评论《四库全书》为“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是清乾隆皇帝诏谕编修的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文化工程。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收书3503种,79309卷,存目书籍6793种,93551卷,分装36000余册,约10亿字。相当于同时期法国狄德罗主编《百科全书》的44倍。清乾隆以前的中国重要典籍,许多都收载其中。由于编纂人员都是当时的著名学者,因而代表了当时学术的最高水平。乾隆编修此书的初衷虽是“寓禁于征”,但客观上整理、保存了一大批重要典籍,开创了中国书目学,确立了汉学在社会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具有无与伦比的文献价值、史料价值、文物价值与版本价值”[27]。
史学家龚书铎评价:“乾隆年间《四库全书》的编纂,为华夏文明的延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后人保留了许许多多珍贵的书籍和资料,但是,在编纂过程中,也免不了发生许多令人遗憾的事情”[28]。
梁启超:“乾隆中修《四库全书》,其书之采自《永乐大典》者以百计,实开辑佚之先声。此后兹业日昌,自周秦诸子,汉人经注,魏晋六朝逸史逸集,苟有词组留存,无不搜罗最录。”[29]
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新清史学派学者欧立德指出,乾隆从一开始就想通过编纂《四库全书》来对学术和文学的发展加以审查的说法有失公允。乾隆的初衷是“搜集和保存古今之图书”,以塑造出自己是“文化巨人”的正面形象,尽管乾隆期间的文字狱带来种种乱象,但并非是乾隆一个人的责任,他指出,许多文字狱的判罚虽然以朝廷的旗号进行,但这并不能说明大规模的审查得到了乾隆本人的授意,虽然这和乾隆的“报复心”有关,但“底层官员的热情和野心以及地方上发生的那些与地主士绅相关的琐碎纷争至少也应该承担同样的责任”。乾隆不出面阻止的原因,是因为清朝皇帝的皇权实际上并不是无限的,乾隆无力阻止官僚扩大化文字狱。哈佛大学历史学家、汉学家孔飞力以“叫魂案”为例,指出“清代皇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独裁,皇权与官僚制度存在不稳定的依存关系,皇权必须随时提防来自官僚制度的惰性威胁”。中国历史学教授高王凌在也提出过相似的概念“反行为”,高王凌认为清代官僚对于皇权只是在表面服从的前提之下,在暗地里却干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猫腻行为,从而将皇帝的意志“反过来”[30]。


百度百科的摘录:
清乾隆编纂四库全书时销毁了对大清不利的书籍总数,据统计为一万三千六百卷。焚书总数,15万册。销毁版片总数170馀种、8万馀块。除了焚毁书籍,大清还系统的对明代档案进行了销毁。明代档案仅三千余件,主要是天启、崇祯朝兵部档案,也有少量洪武、永乐、宣德、成化、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朝的官方文书。其余估计不少于1000万份明代档案,已经全部被销毁了。除了销毁书籍和档案外,大清还系统的对残存书籍和档案,进行篡改。
《四库全书》的编修可以说是全国图书都要进献检查,不仅不利于大清的文献被禁毁,连前人涉及契丹、女真、蒙古、辽金元的文字都要进行篡改。查缴禁书竟达三千多种,十五万多部,总共焚毁的图书超过七十万部,禁毁书籍与四库所收书籍一样多。“初下诏时,切齿于明季野史。其后,四库馆议,维宋人言辽金元,明人言元,其议论偏谬尤甚者,一切拟毁,……隆庆以后,至于晚明,将相献臣所著,靡有孑遗矣”。明清之际,黄道周、张煌言、袁继咸、钱肃乐、顾炎武、黄宗羲、孙奇逢诸人的著作,均于例禁。后来稍稍放宽,有些人的著作,只要“改易违碍字句,无庸销毁”。但对钱谦益、吕留良、屈大均、金堡以及戴名世、王锡侯、尹嘉铨诸人的作品,查禁特别严厉。[12]乾隆时被销毁的书籍“将近三千余种,六、七万卷以上,种数几与四库现收书相埒”。吴晗说过“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文字狱如此之彻底,一篇吴三桂的“反满檄文”,一本《扬州十日记》,一本《嘉定屠城记略》,竟在中华本土湮灭二百多年,二百多年后才从日本找出来。
再如宋代《契丹官仪》记载辽国见闻:“胡人之官,领番中职事者皆胡服,谓之契丹官。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虽胡人亦汉服,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四库本则篡改为:“契丹之官,领番中职事者皆异服,谓之契丹官。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虽国人亦汉服,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改掉“胡服”、“胡人”等。[13]

种种罪证看下来,满清朝廷确实是恶贯满盈、罪大恶极、罄竹难书,摧残文化、人口屠杀,都这样了还有清粉鼓吹满清是盛世,还鼓吹出了康雍乾盛世。真的是,康雍乾三朝确定配得上盛世这个词吗?盛世不是只有吃饱饭,那是猪,那是在养猪!盛世不止是吃饱饭,更有文化上的繁荣昌盛,汉唐宋明都有文化上的繁荣昌盛,独你大清没有,你大清真的配得上盛世这个词吗?在康雍乾三朝配不配得上盛世这个词的问题上,周思源教授在正确看待康雍乾之世里讲得很中肯,建议大家去了解一下。
在满清统治下的中国就是完全处于一个“黑暗中世纪”时期,1644/1911,这是中国的黑暗中世纪。
如果他们肯消停,那我们也不会如此恶心他们,可他们总是一遍遍的恶心着我们,垃圾清宫剧一遍遍放来放去,看到猪尾巴就想起那段惨绝人寰的屠杀和暗无天日的岁月。
同时,各种侮辱汉族的言论自网络诞生以来就没停过,上个世纪的河殇主义,本世纪的狼图腾、虚无化汉族、李唐鲜卑赵宋沙陀朱元璋回回等铺天盖地的奇葩论调。
汉族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一顶顶乱七八糟的帽子突突突地扣上来,不把这些帽子给扔掉,难道还要当成宝贝供着?


ps:如果有人说贬清是狭隘的民族主义,那鲁迅先生可是当之无愧的“狭隘的民族主义”

ps:原问题是「为什么网上现在总吹明朝而贬低清朝」


user avatar   huang-hun-77-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们不讲历史吹了那么久的清,黑了那么久的明,就你们吹清能不讲历史,我们吹个明就得讲历史了?


user avatar   wang-shi-tao-42-22 网友的相关建议: 
      

4.22更新

才看到有个评论里已被拉黑的兄台好像这两天以来一直在为此事愤愤不平,说我在给他扣帽子

是不是觉得这样反驳我显得自己特别唯物特别团结?那就一辈子都这么想就好了


话说知乎上有个基本的礼节,叫看清楚答案说什么再评论

原答案要表达的意思已经说的明明白白,

大萌不能自发产生什么工业革命,不是给大清防汉这一点可以脱责的理由

然而看看这位兄台在评论里的第一句话,不光重复了答案里已经否定过的命题,顺便还尬吹了一波你大宋

这是什么画风???????????

当然了,即便这样,我依然愿意把这位兄台看作是“正常拥护民族团结”的人,提醒他不要自己对号入座

但是大半夜的突然来了这么一句暴论,我觉得就真的超出我能够交流的底线了

能拿着八股取士和大清毁书强行类比,各位看官觉得说他不看史料不分析抱着民族团结一抓灵冤枉他了没?




以下是原回答


吹明问题不想赘述了,类似回答在下面

zhihu.com/question/2909

至于贬清

在很多清粉、理客中or团结爱眼里,点出我大清的防汉属性即等于贬清,进而采用各种思路惊奇的方式洗地比如下面这个也已经是日常操作了


防宗室造反和民族压迫是一回事?别搞笑了好不好

你们干脆说欧洲王室打压贵族特权,处决叛乱贵族和驱逐摩尔人都是同一回事算了


当然爱清团体另外一个常见的日常操作就是丢锅给中国传统,怪被你统治的汉地人民不行

反正大萌也无法自发发展工业革命,所以贵清就不该负主要责任吗?

反正四库也收了西学书籍,民间也还有刻本幸存流传下来,所以乃康雍乾盛世对民间西学传播的打压就统统不存在了吗?

至于拿什么礼仪之争的,贵清圣祖爷限制汉臣接触西学这一出又不是在禁教之后才开始玩的

所以怪前朝,怪中国传统,怪洋大人,就是怪不到自己防汉头上对吧?

反正怎样印书都赶不上西方国家,所以贵清盛世期间的禁书雅政程度和广度之烈就可以轻描淡写地忽略不计了吗?



文艺复兴以来什么是西欧文化飞跃的重要推动力?为什么后来作为文艺复兴发源地的意呆利,在自然科学和技术上迅速被不列颠岛国超越呢?



看到下面居然还有回答拿限枪令和牛顿出来给贵清盛世的禁书雅政洗一波清新脱俗的,真是啧啧啧啧

说来说去贵圈也不过是重复上面说到的键盘爱清团体最喜欢的一种话术,用一个除了西方文明外其实哪个文明都不具备的所谓“自发诞生科学革命的复杂条件”叙事来混淆满清防汉属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说什么法国专制如此尚且不可完全禁绝书籍出版的借口,问题是贵清一样做不到啊,所以难道如此就可以掩盖贵清的雅政?

当然本人水平有限,这个回答也远远达不到什么迫真论证分流学说的高度,不过是帮各位看官解构解构,你乎上把说防汉视为贬清的思路到底是怎样一种逻辑罢了

道理很明显,但有的人就是强行装瞎你没办法。


user avatar   hui-te-ni-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肚子里没货,脑子里皇汉。

摘一段明史专家方志远的《我眼中的明朝与清朝》:

一、就政治态势而言,清朝通过对周边用兵并辅之以宗教和民族政策,建立起中国有史以来疆域最为辽阔的国家。有国外学者将清朝的疆域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东北至库页岛东北角,西北至巴尔喀什湖西北角,南到马来半岛的南端,总面积近两千万平方千米,比明朝要风光得多。而康雍乾持续一个半世纪的“盛世”,也是中国有史以来所没有过的。对此进行研究和宣传,无疑可以提高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何况清朝还有一批勤政的皇帝。反观明朝,虽然太祖、太宗(成祖)有不少善绩可陈,但洪武、永乐间的严刑峻法、草菅人命却令史臣在进行掩饰时左右为难。其后继者,或者善于作秀而并无多少雄才大略(如宣宗),或者视皇帝为儿戏却不干正经事(如武宗、熹宗),或者既不知己也不知彼而梦想做“英主”(如英宗、思宗),或者上朝听政如木偶而于国家大事一窍不通(如宪宗、穆宗),或者干脆不视朝不见大臣却自以为“乾纲独揽”(如世宗、神宗)。侍候这样的皇帝,明朝的大臣们只得在无奈之中津津乐道于“垂拱而治”。宦官参政专权,虽然不像唐朝那样可以废立皇帝,但至少可以进退大臣。大学士和言官们的大量时间及精力耗在了劝导和阻止皇帝及宦官们对国家事务的“破坏”,但皇帝和宦官却认为干坏事的不仅仅是他们,被认为糊涂透顶的武宗却说出了十分清醒的话:文官中好人仅有三四、坏人却占了六七。

二、就经济社会而言,明朝由于土地兼并和前期政策的僵化产生大量的流民,这些流民或者进入山区,为开发山区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时时和土著及官府发生矛盾,并酿成多起规模不小的农民起义;或者进入城市,成为城市的繁荣和发展的基本因素,但他们又是城市中“无根之徒”、动乱之源。徽商、晋商、江右商、闽粤商、两湖商,苏州、扬州、杭州、松江、临清,毋须历史家的叙述,即从《三言》、《二拍》中也可以体会到明代城市生活的纷纷扬扬。且不说苏松杭嘉湖地区星罗棋布的繁荣市镇,即使是江西的景德镇、樟树镇,湖广的湘潭、广西的梧州,也是商贾成云,货积成山。但就传统眼光看,这种活跃和繁荣却不免受到指责,被认为是社会不稳定的根源。清朝矫枉过正地吸取了明朝的经验教训,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建立起了比较稳定的小农社会,人口流动多往边境,既开发了边疆,又至少在乾隆退位之前没有引起太大的社会动荡。社会稳定,社会财富自然积累,北京、苏州、汉口、佛山成了是天下货物的“四大聚”。

三、就思想文化而言,尽管明太祖“以重典治天下”、明成祖以“瓜蔓抄”诛杀方孝孺十族,还有王振、魏忠贤当道时的恐怖,但明朝在总体上却是自由奔放的;尽管清康熙帝号称开明、乾隆帝堪称风流,也有前后于成龙等人的铮铮铁骨,但清朝总体上是严峻冷酷的。明代中期以后,是思想家和文学家的思想引导社会思潮,是商人的消费方式影响价值观念。阳明学派、泰州学派,前后七子、江南四子,台阁派、公安派、竟陵派,传奉官、马尾裙,民歌、时调、小唱,形形色色的思想家、文化人,富商、巧匠、名妓,名儒吴与弼、陈献章、王守仁,异端王艮、颜钧、何心隐,山人徐渭、陈继儒、乐新炉,“洋僧”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基督教徒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洋人的书、洋人的炮、洋人教师。光怪陆离,目不暇接。自由之风、西方之学,犹如润物之和风细雨,细致入微。清代则是统治者的思想领导社会潮流,直至晚清,肃杀之气尚存,致龚自珍有“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全为稻粱谋”之叹。即以文字狱论,明朝的文字狱大多为胡乱杀人,清朝的文字狱则为蓄意杀人,其后果遂全然两样。明朝的士大夫越是被朝廷惩罚,便越是得到舆论的赞扬,于是更加意气风发;除了文字狱和贪赃枉法,清朝的士大夫倒是少受惩罚,倒不是最高统治者的仁慈,而是士大夫的“死相”。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其实是在清朝被折断的。在洋务运动发生之前,他们的聪明才智皆用于“朴学”即考据之学,虽然远离了社会远离了民众、听不到他们关注社会关注民众的呼声,但对于整理中国故籍,却多有贡献。至于洋人,倒是在康熙时做了一阵子花瓶,而雍正帝则将他们统统赶到澳门,省去了许多麻烦。但当洋人携带着坚船利炮卷土重来之时,却瞪目不知所措。

这其实又是明代和清代社会的三大差异或者说各自的三大特点,至少是我对明清两代时代精神和人文面貌的认识。但心态的矛盾也因此而生,从维护社会稳定来说,清代有借鉴意义;但从倡导自由开放和社会发展来说,似乎明代更具有胸襟气度。

清帝退位诏书里这句话:“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请皇汉好好看看,好好想想。


user avatar   qing-wei-zhong-jiao-zhen-ren-zhu-xian-j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网络上存在相当数量的明粉and清粉,在吹黑的时候,都是一副精神朱家人or精神爱新觉罗氏权贵的嘴脸。因此这些人无论吹明贬清or吹清贬明,本质上和无脑追星差异不大,这样说是不是更通俗易懂一点?

吹明贬清抑或吹清贬明,这样一看也就没什么新鲜事儿吧?

再高级一点的明粉和清粉干脆把明清两个政权拟人化,两方唇枪舌剑唾沫横飞地打嘴仗,战斗可以横跨多个网络平台,然而结果又怎么样呢?最终还不是演变成了网络朝代斗兽和各种明清不等式,反正明清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等究竟怎么回事已经不重要,满足黑粉们各自的吹黑需求即可,自己爽了就好,别的管那么多干嘛!


所以说:粉圈吹黑,屏蔽保智

最后补充一句,鸿茅药酒必须被惩戒。

照例圈一下退乎叶 @叶思泰


user avatar   cai-tou-hui-f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现在民族主义崛起(非贬义)啊,这种现象本身其实也就象征着类似“无论瓦良格人、希腊人、法兰克人都是‘罗马人’”这类国族构建的失败,或者说失败的开始。


本来无论是明朝还是清朝,它们都是类似于西方拜占庭帝国那样的“皇权之下普遍平等的帝国”,而不是民族国家。


这里我提醒大家注意一点,明太祖朱元璋在北伐时固然宣传“驱逐鞑虏”,强调自己“华夏正朔”,但与此同时,明太祖在长江以南“批判”张士诚时却是在宣扬张士诚多次背叛元朝,不忠不义。


另外,明帝国的普世性还体现在明成祖对“达官”处理和安置以及政策上,手机打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用“明朝、达官、北直隶”为关键词去知网搜一下相关论文,我这里简单说一下我看完论文后的感觉:


明成祖为了保持达官军战斗力,在政策法规上对北直隶达官(蒙古降人)给予了类似“超国民”的待遇,北直隶达官杀人抢掠都会降低处罚烈度,达官军的达官犯法,处理烈度比同品级汉人武官要低得多。


我很难从明成祖以及后来明朝政府对北直隶达官处置中看到什么民族因素,反而普世帝国特点展露无遗。说实话,让我想起了东罗马帝国皇帝的瓦良格卫队。


另一方面,清朝确实“崇满抑汉”,但是这个“满汉”是近代民族意义上的“满汉”吗?我个人觉得并不是。我觉得这里的“满”不是血统或者文化上的,而是类似于部落概念的“满汉”。


只要汉人加入了“八旗”这个体系,那么即使是汉人也是按照“满洲”对待的,比如曹寅的女儿嫁给了平郡王纳尔苏,清嘉庆帝的生母魏氏,以近代民族学意义而言,曹氏和魏氏都是100%汉人。


另外一个例子是无论从文化、习惯上更接近满人,而且还确实处于八旗体系的的黑龙江索伦人在清乾隆帝的圣旨里也不算“满洲”,乾隆实录里有一则记录,是乾隆帝批评一位满洲勋贵在战争中退缩,说“就连海兰察这样的索伦人都知道奋勇杀敌,你身为世受国恩的满洲子弟怎么临阵退缩?!”


当然,关于明清两朝“普世帝国”的特征例子还有许多许多,我这里只是简单说明一下。


事实上民族国家这个概念本来也是西方18世纪中后期人为构建出来的产物,是想象的共同体,在18世纪中期以前,法国的贵族多数认为自己是日耳曼人,而德国贵族反而认为自己是罗马人,而且官方语言还是拉丁语。


说回来,正好因为明清帝国的普世性,使得梁启超在构建“国族”时显得很容易,同时,通过“国族”的构建也避免了清朝灭亡后的分崩离析。


但是这也带来一个问题 ,是什么问题呢?


其实早在中文互联网小圈子“崇明抑清”之前,在学术界,许多学者对“京城—江南”叙事长期把持话语权就非常不满了,并且认为目前许多实际问题的根源就是“国族”叙事里的“汉民族主义”,当然,学者说的很委婉,称为“京城—江南”叙事。


比如现代历史教科书在涉及古代史方面几乎完全依照所谓“正朔王朝”的好恶为好恶。


但按照国族的官方定义,在“京城—江南”叙事同时还应该有“库伦—京城”叙事方式,因为蒙古族、满族同样是国族源头之一,至少官方定义是这样的。


但现实情况确实是在我们历史教育中,“库伦—京城”叙事岌岌可危,是处于非常边缘的位置。


我自己就听过不止一位边疆学和民族学老师在私下对“库伦—京城”叙事式微感到忧心忡忡,这些老师真诚的认为目前一些问题与国族构建过程中“库伦—京城”叙事边缘化直接相关。


这里我可以用一个奥匈帝国的例子来说明一下,当年哈布斯堡家族为了消除马扎尔人对帝国的反抗情绪,专门出钱让一批年轻的马扎尔人贵族去维也纳大学学习,在哈布斯堡家族看来,他们一点儿也没有对马扎尔人搞什么“文化歧视”。


论音乐,巴赫、贝多芬震古烁今,你们马扎尔人还需要搞出自己的音乐吗?你们就算搞出来能超过贝多芬、巴赫吗?


论诗歌,你们马扎尔人都写,都写一辈子,能有一个人比得过歌德吗?


你们费那么大劲干什么?更何况还是白费劲,听巴赫、贝多芬,看歌德不就完了吗?


站在第三方中立者角度,哈布斯堡皇室这么认为确实没问题啊,至今匈牙利音乐家也没有一个水平超过德意志民族音乐家的,诗歌小说也一样。


但是,匈牙利历史上第一首用民族语言写成的诗歌就出自这帮在维也纳大学学习的马扎尔人青年贵族手里。


原因很简单,哈布斯堡家族虽然是匈牙利国王,但是他们从不在帝国宣扬布达佩斯叙事,这让马扎尔青年贵族感到一种被侮辱的不愉快感,然后,马扎尔人的民族主义觉醒了。


当然,与现实中民族学,边疆学学者们不满“库伦—京城”叙事被边缘化一样,在中文互联网上也有一些人对“崇清抑明”不满,至于有多不满,大家可以看看本答案下的其他高赞回答。


当然,这些不满绝大多数是有道理的,但是必须指出即使是“崇清抑明”,那也是在“京城—江南”叙事框架之下的,所谓的清朝好与不好,围绕核心完全在清朝怎么对待“江南”的,几乎没有人在意清朝“库伦—京城”叙事。


而“崇明抑清”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是汉民族主义事实上在互联网上的扩张,已经不满足于“京师-江南”叙事,甚至要把清朝从“京师-江南”叙事中给剔除出去。


无论如何,不管是明清还是现在,我们都是一个具有多元性质的多民族国家,无论什么民族主义的崛起都是对“国族”和多元国家的威胁,如何应对这种威胁可能是很长一段时间里肉食者所需要面对的主要课题。




              

相关话题

  不晦涩难懂,适合六岁孩子的历史启蒙读物? 
  明朝为啥不收复伊尔汗国? 
  三国时期最令人痛心的人和事情有哪些? 
  如果罗马帝国挺过了三世纪危机,在其之后都是一个完整的帝国,欧洲是否会发生文艺复兴? 
  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司马家族? 
  史可法坚守不降后,清军屠杀扬州全城百姓;钱谦益降清后,清军放过了南京百姓,你赞同史钱哪一人的做法?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解放」是什么意思? 
  假如你是孙权,你会如何回忆或感叹自己的一生? 
  成化是个好皇帝吗? 
  为什么国学家普遍寿命很长? 

前一个讨论
小米出了 5000 元以上价位的手机你会买吗?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清朝末年很多帝国主义都希望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社会?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