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一下我的想法:首先谢谢大家的赞。这个回答,大家看看就好了,就不用赞了,配不上大家这么多赞。我统一说一下我的想法和评论区的质疑,这个“全国反欧美”并不准确,严格来说我的意思应该是说两个角度:1. 资本家和精神资本家反对欧美那种安全的工作环境,认为那是傻白甜,毕竟996的短期好处是客观存在的;2. 广大打工人虽然“向往”那样的工作环境但是更多地也是出于对996,内卷的厌恶,而不是说真的觉得这样的工作环境是更科学的。】
国内现在全面反欧美。一个重要的点,就是全面反对欧美所倡导的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员工权利,觉得那些都是蠢笨的白左们想出来的东西, 或者觉得欧美能有这样的福利完全是因为一直在吸血收割全世界(本质上还是罪恶的,是享受的)。这种想法根深蒂固,以至于海外华人说到自己为什么不回国,也会自嘲地说,我不想卷了,我懒,我要躺平。
但是其实这些真的不是什么白左福利,而是更加科学的运转。
像国内现在996,007,极大压缩员工自由时间,厕所装信号屏蔽器,企业可以极低成本解雇员工或者极低成本找到替代品,员工是紧张的,是感觉不安全的。
人在这种情况下,没办法去放飞自己的想象力,因为下面根本没有人兜底,你飞的越高,你想平稳着陆的可能性就越低。
为什么国内那么喜欢倚重流量明星?一个脑子缺点啥的爽子能随便拿那么多?因为除了流浪地球这样的极少数情况,绝大多数情况没人敢冒这个风险,感觉不安全的情况下必然会紧抓住一切能让自己感觉安全的东西。
流量明星就是有保底,相对安全。
国内批评的苹果创造力枯竭。但互联网企业里面,很多很小的创新比如airpods,都是苹果带的头。苹果做出来之后,国产马上迅速跟进,打成一片红海,说明技术层面上并不难实现,但是就是没有企业愿意冒这个风险。
害人不浅的政策,为科研传销业化添油加火,导致科研方向单一化,还会导致大学教学质量下滑。最后的后果无非是把本国年轻人吓跑,同时把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搞崩溃。五六年的考核期就是逼年轻人追热门,科研目标短期化,发论文追求短平快。何况从本科到博士,中间起码要八九年,加上博士后,基本上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折腾十来年,就为了当个临时工,何苦?这样只会加速本国人逃离科研行业,除非你有源源不断的外国移民进来填坑,否则这个局是一定玩不下去的。这种政策的效果和吃兴奋剂差不多,在科研行业高速扩张的阶段,可能看不出明显的负面影响,例如美国冷战前中期,科研行业大规模扩张,当时的博士毕业找个教职很容易,升tenured也容易,tenure-track可能是有一些激励效果。但一旦高速扩张阶段结束,马上就会出问题。科研行业待遇也不是特别高,进入需要的门槛还高,如果职位的稳定性再被削弱,正常人有几个愿意从事这种行业?除非是出于移民等目的的外国人。
何况,科研存在量化考核,教学如何量化考核?教学只能靠良心,如果科研压力过大,理性的选择当然是放弃教学,教学随便应付一下就好了,这也是中国、美国大学的教学质量整体上不如欧洲的原因之一。对于无法靠大量移民来补充科研队伍的国家,提出搞tenure-track制度的人,说是国贼,毫不为过。
本人美国青椒一枚,也算办个同行了,得知这个新闻很受刺激,特意注册账号,写点东西,谈谈美国制度中较为合理的地方。
美国的制度中有很大的制衡的成分(英美很喜欢玩这个),就是有权力的人不能任意欺负无权力的人。体现这一点的制度:1.每个学校招人和能留下来人的比例是学校的评价指标。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学校招了人却不能把他培养成副教授会损害学校的名誉。 2. 学校评教职的委员会是全校的,不是院系的,所以院系的单个人对评判结果影响比较小。3. 老师在学校之间跳槽很容易,大部分外边基金可以带走,所以学校会有压力来留住自己培养出来的人。 4. 教授的博士生不能留校任职,防止形成老师之间的等级关系。
由于这个原因,系里会对青年教师有很好的保护。助理教授招收博士生优先挑,教课任务减轻,这些都不必细说。系主任单独和我开会的时候都会问一个问题:“有什么系里能做的可以帮助你拿到教职?”。系里起的作用更像是在为自己的选手呐喊助威,而不是拿着大棒在后追赶。
先写到这里,如果有评论再总结更多。
为什么不能转换思想呢?既然有的高校把博后称为“教授”,那就可以利用啊。
比如你要是去中小学老师,就可以宣传“为了情怀放弃中山大学(举个例子)教授职位去教孩子”,回家养猪就“中山大学教授去养猪助农”,总之干别的事情都可以加上“放弃教职”这个情怀因素哈哈。
非升即走本身没啥问题。
现行非升即走的问题在于:教育部下放人事管理权限以后,并没有出台相应的措施规范高校对非升即走人员的管理。
按理说,各个部属高校应该与非升即走人员签订统一制式的合同,合同中明确约定学校提供的资源,聘期内教师的考核任务和取得终身教职(事业编)的条件。只要教师满足条件,应无条件进入事业编。这才正常。
而现在很多牛校,人事处每年发明创造新词,合同里的关键部分净是些些语焉不详的表述,待遇靠院长口头承诺,进编政策人事处一天一个说法,换个校长就推倒重来。
Tenure track制度不仅仅是“非升即走”,如果学习tenure track只学了一个“非升即走”,那肯定会失败的。
Tenure track还包括下面的要素
如果以上要素都没有,只有“非升即走”,那实际上是“师资博士后”
其实真的比“在编”制度要好很多——因为在编制度的本质就是养一群潜在的懒汉——有编制,谁都开除不了你,你的领导们不可能,理论上别说院长,校长也无权动你,因为编制属于市人社局(当然,这只是理论上而已),也可以给你降岗位,但是学校一般不会这么做对立面。
其实当年是否引入“非升既走“制度,争论了很多很多年了,论证了很多很多次。上面下了很大的决心,但基本上还是以大学为单位——根据自己大学的实际情况去做调整。所以A大学的非升既走的条件跟B大学可能相差很远,哪怕AB大学都在同一个城市。
只能说,这个制度本身在某些大学变了味儿而已,成了拿捏年轻学者们的一个工具,或者内斗的一个手段。但是如果要全盘否定,甚至抵制这个制度,也没有必要。在某些大学,也还是相对公平的——中国大学近年来在国际上的高论文产量(就先不说质量,只说数量)高了不少,在国际上的排名高了不少,科研进步快了不少,跟这个制度或多或少,都有点关系吧。所以从宏观视角上来看,并不是一无是处的。
其实我倒是觉得无所谓,如果一个大学不公平,真的是人才,换个大学,也是一样教书的。我同门有换了好几所大学的,也没有过的很差,SSCI有几篇也可以混的下去,本质上科研无非就是技术工人,换个大学,也是一样生活的。
当然,还是希望大学可以在乎人才,爱惜人才,人性化,弹性化的管理制度。中国的大学其实独立性很强的,内部人事考评制度可以做的系数相差很大。一个大学,如果对自己的老师都很苛刻,又怎么指望着可以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和人才呢?
推行当然可以,但是很难和真的tenure-track一样。
tenure-track制度的介绍我就不说了,这个问题下的其他答案里面有很详细的说明。tenure-track在美国是一个行业自治的结果——因为教授们担心学术自由,通过教授协会和学院联合会的谈判,达成的一个协议。 教授协会本质上是一个工会,教授协会 VS 学院联合会其实就相当于劳工协会和大公司之间的谈判。只不过学术界的劳动产出方式这100年来都没什么太大变化,所以体系一旦确立下来,现在也还算能继续运转下去,但是体力劳动者工会和公司谈判的结果,往往随着行业的变迁而被淘汰了。
显然,这种通过劳工协会来进行行业自监管的行为,不太适合于中国的国情。
中国的高校传统上属于事业单位,很多方面都和公务员一样,有编制,接受政府的领导,高校的领导也可以直接出任政府职务。于是在早期的改革中,就是以「编制」来代替tenure-track中的长聘。
这个其实更像是英法德等欧洲国家的试用期——开放合同。像德国高校的教授,到了Academic Assistant这个级别,就算入公务员的队伍,拿到铁饭碗。
长聘的初衷是考核之后,充分的保证能力经过证明的教授的学术自由,无论是学校还是其他人,都不会对其有太多的干涉,也不会轻易丢了饭碗;而编制——除了不会丢饭碗之外,前面的其实并不能给予承诺。尽管工资有高有低,只要是在编公务员都是铁饭碗,但是很难说「公务员拥有很大的自由度」——编制在给人铁饭碗的同时,也加上了很多显性和隐性的限制。
并且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搞的是岗位编制,也就是不管是谁,在岗的才享受编制待遇,而一旦和人身脱离,那么「铁饭碗」其实也不那么铁了,还是要经过考核才能保住。
那最后实施的结果,就是各个高校「都叫tenure-track,各自解释」的情况。
很好的学校会更在乎国际声誉,可以凭借自身的信誉把这个长聘制度模拟个大差不差;很差的学校可能也没心思凑这个热闹,原来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比较有趣的会是「比较好」的这部分高校,论声誉在国内还不错,但是还比不上很好的那批,这些高校就可能会利用教授协会的缺位,来进行一些套利行为:
比如说:用执行的比较好的tenure-track的国内高校作为幌子,自己也设计一套看起来很相似的名头,但是实际上却是不给足tenure-track的内涵,比如配套资源,独立博导等等,通过广种薄收的方式来对待新招来的员工们,这也是在一些地方正在发生的事情。
因为个体研究人员面对学校的弱势,在目前的情况下,完全靠学校自律,很难完全避免「不规范的tenure-track」这种情况。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说非升即走应该叫做中国特色的tenure-track。
非升即走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确定的标准。
不论是三篇SCI+青基,还是三篇CNS+杰青,只要在签合同的时候说清楚,什么样能升,怎么样得走,大家掂量自己几斤几两,有多大能力申什么岗位,愿赌服输,都不是问题。
就怕你合同上一句非升即走,到期后说没拿到人才帽子,不好意思走人吧。
或者合同上写聘期考核三篇SCI+青基,到期后说考核是一回事,升职又是另一回事。经过学校学院讨论,今年升副高 标准是优青起步,不好意思你没达标,走人吧。
另一方面,国内学术圈疯狂内卷,门槛极速提高还带来一个更加恶心结果:高校往往觉得不差人,后面还有更好的,于是非升即走的规定变成了:
聘期结束时参与公平竞争。
与院内同时招进来的人一起抢位子还算好的了。这样虽然可能会出现淘汰率97%的极端养蛊情况,但看看一起进的人多少数量什么水平,也有机会及时止损。
更恶劣的情况是,你在岗位上辛辛苦苦干了三年又三年,到期后拿你和外面新招进来的博士和博后公平竞争。
学校:你看你这六年就发了三篇一区,XX博后可是手握五篇顶刊的人才,你滚了给他腾位子,是不是心服口服?
你:我一个星期上三节专业课,给学院干两天的杂活,拿五千块钱一个月的工资,六年一共给我三个硕士名额,申基金报账都得自己跑,十平米的实验室还是公用的,五万块钱的启动经费到今天还没给全,学校的XRD基线就没平过,电镜五万倍就开始漂,热重一股烧烤味,XPS永远能检测到尿素的峰,现在拿我跟外面的博士后比产出,这合理吗?
学校:不然你以为我为什么招的你?
接下来的剧本已经写好了。你愤然摔桌子走人,想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开始给差一点水平的高校投简历,想着凭自己的学历背景,总能有个地方安家。结果——
高校A:这文章不行啊,近五年代表作不满足我们标准,博后做不做?有机会留下来哦。
高校B:岁数不小了啊,青基也申过了,要不给个特聘,三年两个面上,非升即走,爱签签,不签滚。
高校C:别的学校不要,我们凭什么要?药渣滚粗。
正在你黯然神伤时,发现原单位来了一封邮件。难道是良心发现,改变主意想要续聘了?
你颤抖着点开了消息,只看到一行字:
解过偏微方程的人都知道:一个偏微方程约束条件越多,所获得的“解”就越少;当约束条件多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唯一解”或者无解。
教授也是,如果你给他的要求太多,考核指标一个接一个,他们的创造力会减弱;如果约束条件足够多,他们也会变成唯一解——也就是全国教授都一个样,千人一面;或者干脆无解,好好的一群教授,做一辈子学问,啥名堂都没搞出来。
真正的长聘制,其核心特征,就是减少教授们身上的约束条件。
所谓长聘制,简单理解,就是就是进了高校,给你固定几年的考核期——国内现在一般设置为6年,6年之后你通过考核和同行评议,就会被聘为终身副教授。
所谓终身,就是只要你不触犯刑法、不严重违背师德(比如潜规则学生)、不严重学术不端,那学校没有权力解聘你。
说到这里,聪明的你一定已经明白,长聘制的价值就在于,通过考核期的教授,把他们身上的约束条件减到最少,基本就是只要他们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其他时间他应该是自由的。
比如想研究什么方向,想今年发论文还是明年发论文都可以自己决定;或者如果真的有本事,闷声做事憋个大招,十年不发表成果,十年之后直接弄个改天换地的技术,冲击诺贝奖都可以。
科研是大学的使命之一。
而且很多了不起的技术,其实正是靠那些有着聪明头脑的教授用自己的兴趣推动的,给他们充足的自由,他们才能不被一个接一个的考核,日复一日的行政命令束缚,把时间好花在钻研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上,长远地投入时间,这样更有可能搞出不一样的技术。
不用怀疑,虽然马克思说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但大学教授、科学家这些特别聪明的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确实会比你我大很多。
过去,中国是在追赶别人,所以技术目标往往是别人已经研究出来的东西,不管是你是逆向工程,还是技术攻关,把聪明的大学教授们召集到一起,成百上千教授围绕一个目标研究研究再研究,钻研钻研再钻研,把国外不愿意共享给我们的技术攻破,实现国产化就大功告成了。
这样的时候,目标统一,行政指令也很有用。
但现在,中国虽然仍有很多技术需要追赶,但也有很多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前面是无人区,已经没有老师可以学习,也没有榜样可供抄袭,需要自己去探索。
在这些领域,再靠行政指令调配资源,给大学教授分配项目经费已经起不到作用了。
所以需要减少对教授的学术约束,给他们足够的自由,让他们凭着兴趣,去探索人类知识的前沿。
这就是长聘制度出台的时代背景。
这也是阿里、腾讯、华为这些大企业,愿意不提短期要求、不计短期回报、不设短期目标,投巨资资助顶尖学者的原因所在。
长聘制在美国实行得很好,国内某省厅级教委领导带队考察美国诸多高校,都问了一个必问题:“有没有人钻制度空子,考察期努力表现,一旦获得长聘就开始混日子?”
最终他们获得的答案是——大概会有1%-3%左右的教授是这种情况,但允许这一小部分人滥竽充数,算是实行长聘制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是值得的!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真的想要实行,会发现搞长聘制遇到的最大障碍,不会能钻空子的少数人,而是既得利益群体——也就是之前已经招聘进来的大学教授们。
你总不能把这些教授全部解聘了,重新给他们6年考核期,让他们也来挣长聘教授的职位吧?
所以,长聘制要搞得出色,最好的办法,是在新开办的高校里搞,一张白纸好画图。
比如我所知道的最近几年成立的某科技大学,他们从设立之初,实行的就是长聘制。他们大概的操作是这样的:
诸多报名想进来冲击副教授的博士,按照所需名额,择优招聘。
招聘进来之后,要求6年之后要出学术成果。
第3年末,学校学术委员会会有个简单的中期评估,如果觉得这个博士6年之后大概率是通不过考核的,会建议他提前走——但只是建议,不是强制离开。
6年到期的时候,被考核人需要提交一篇自述,重点介绍自己的履历,并详细阐述过去这6年都研究了啥东西,包括参加了什么牛逼的学术会议,以及在什么期刊上发表了什么文章。
为了考核这位老师,学术委员会会专门为他成立一个考核小组,由15位考核专家组成。
这15位专家,其中5位是被考核者自己推荐的,当然,他不能只找5个,需要找10多个硬性条件符合学术委员会要求的专家,然后由学校学术委员会从他推荐的10多个专家里面选5个出来。
另外10位专家,由学校学术委员会邀请,其中既有国际同等水平高校同专业的教授,也有和被考核者专业对口的行业企业的高管,还有本校的同领域教授。
这15个人,只负责评议这位教授的学术水平,是否达到国际同等水平学校或者专业,聘任副教授的标准,如果评估的结果是“达到”,那恭喜,你可以获得长聘副教授头衔,从今往后直到退休,只要你不触犯了刑法、不严重违背师德(比如潜规则学生)、不严重学术不端,那学校没有权力解聘你。
从此以后,你只要完成学校的基本教学任务,其他时间你就是自由的,不会有年度论文指标,也不会要求你必须参加什么行政会议。
你如果研究出技术成果了,学校还鼓励你把成果商业化,或者产业化。
问了下他们学校的一位副教授,学校的给他的教学任务,是给本科生开三门课,每门课每周上一次。如果把自己全年上课的时间加起来,再除以8小时工作制,那他一年其实只需要工作不到2个月,其他10个月多的时间自己可以自由支配。
而他的薪资,实行年薪制,一年下来50多万。
而传统高校搞长聘制,因为考虑长聘制之前已经获得教职的老师的利益,只能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实行长聘制之前已经获得副教授头衔的,可以不用参与长聘;之后进来的教授,统一搞长聘制——总之就是有点四不像。
尽管如此,有的高校还是通过这种方式引进了很多牛人到学校来。
有次听某985高校副教授调侃,他说他们办公室原本5个人,前年新聘了一位海归博士。大家传看她的简历之后都沉默了,他是最后一个看简历的,看完他也沉默了——因为这位新来的博士,一个人一年发的国际顶级期刊论文,比办公室原先5个人加起来还要多。
自从来了这位牛人,他们如果和她一起外出参加学术会议,都识趣地让她先发言,自己跟在后面补充补充就完事了。
当然,他这么说带着调侃的性质,但也透露了一种情况——如果薪资不到位,长聘教授制度,很可能会异化为对新聘教授的不公平压榨。
我并不了解实行长聘制度的所有高校各自的情况,说以上的情况,并不是想代表所有人,能让大家对长聘制有相比以前稍微深入一点点的了解,就功德圆满了。
也想让各位有个参照,如果某个高校说要用长聘制来考核你,你也好判断他们到底是真长聘,还是假长聘——薪资待遇跟不上,获得长聘还各种乱七八糟考核的,对不起,那只算是假长聘。
新人新办法,不仅是标准新,而且还要给到长聘进来的副教授国际同等水平高校的薪资,比不愿意参加新办法的教授高出一倍、两倍再正常不过,高出五六倍的都有。
另外也想在这个答案下面感慨下,长聘制不随便解聘教授,前提是他不触犯刑法、不严重违背师德(比如潜规则学生)、不严重学术不端,便给他足够的学术自由;但目前中国的高校反了过来,学术上这指标那指标地考核,但教授潜规则学生、学术不端却各种护短,实在是件悲哀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