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人们,所在的世界却有着天壤之别。你拼搏一生都未必能够得到的,却是他人与生俱来所拥有的。出国留学会迅猛而又剧烈地放大这种内心的无力感。
当然不是所有出国党都会有同样的感受。因为许多出国留学的人来自一线城市或者条件优渥的家庭。对这些人来说,所感受到的差距并不会十分强烈。
我来荷兰的第一周的周末,去了阿姆斯特丹的科技博物馆。博物馆二楼是专门为孩子们开设的活动,有主持人全英文讲解,家长和孩子可以上台互动。三楼以上是各种科技体验,甚至设有实验室,里面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和老师会去引导孩子做小实验。顶楼是咖啡厅,有的家庭带孩子在休息,有中年人在悠闲的看书,也有老年夫妇一边和咖啡一边悠闲的眺望风景。
我看到这些孩子,想起我出生的小城。2018年的现在,这个小城依然没有一所博物馆。没有双语环境的孩子们为了在竞争中不落后,在周末去老师家里拼命补习发音完全不准且并不实用的应试型英语。而年轻人为了寻找更好的出路纷纷去一二线城市工作,安家落户。留给孩子们的,是与十几年前相比,几乎没有太大提升的教育资源。
我观察过荷兰的中老年人,甚至是修马路的工人,坐在超市门口的流浪汉,他们并没有人如我在乡下的亲人一般双手皲裂或者布满老茧。在荷兰的绝大多数人都在悠哉地享受生活的时刻,我在乡下的亲人们大概在苦恼何时才能凑齐10万块钱,交上养老保险。
并非嫉妒和抱怨。从小城出国,到现在已有几年之久,我逐渐发现这才是这个世界真正的样子。大多数人,都生活在自己无法轻易跳出的社会框架下,都有自身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突破的天花板。
我没来欧洲之前,一直在日本留学,而彼时这种无力感并没有如此的深刻和强烈。东亚文化下的中国和日本还是有许多共同之处。在日本,同样能体会到不小的贫富差距,能体会到底层人民为了生活而忍气吞声的压抑,和社会所大力鼓吹的卧薪尝胆式的奋斗和努力。
上小学时,由于学校人手不够,英语课曾让体育老师代课。初中时的英语老师学的专业是政治。高中进步了许多,班级里分到了学校仅有两个过了英语专八老师的其中之一。而弥补教育资源不足的手段之一就是近乎残酷的管理,体罚和谩骂更是家常便饭,以此逼迫学生付出高强度的努力去参加这场残酷的竞争。但由此产生的最负面的效果是:学生并不享受学习,也往往不敢提问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即便后来我在早稻田大学读书,也并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早大商科里最著名的恩藏教授,在课上对学生的发表不满意时也会毫不留情面的批评,怼到全班人集体鸦雀无声。我也很少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怕被批判到一文不值,怕暴露自己知识的盲区而被训斥。
来到欧洲后,有一位教授看出了我的胆怯。曾对我说了三次同样的话:不要怕,不要担心。在我的课上,你的观点没有对错之分,只要是想法,都是有价值的。一定不要害怕去表达自己的观点。
而我也逐渐发现,欧洲的学生也并不都是提出精明的问题或者观点。有些,是幼稚的,浅显的,但没有人会批判他们的观点是愚蠢或者可笑的。对于提问或者发表意见,他们并不会有心理负担。而我看到了更多的人,是发自内心享受学习和为之努力的过程。仿佛努力不是一个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过程,而是享受自己所做事情的过程里自然而然的附加物。
每年当我回到小城,以上种种反思所带来的无力感会格外强烈。
这么多年过去,小城学校里的操场修好了,教学楼翻新了,可资源和人们的观念并没有比之前有太多的不同。我在如今小城孩子们的眼神中,甚至看到了如我当年一样的恐惧,厌烦,和怯懦。回农村探望亲人时,他们有些也盖新房了。可平日的生活,依然是几十年如一日繁重的体力劳动。
在这个星球上,我们都是人生这个游戏的玩家。我们背着降落伞跳到了这个地球,有的人上来就捡了狙击枪和8倍镜,而小城中的人们,大概捡了个平底锅,并且这么多年,依然只有这个平底锅。
我想,可能有一天,我们不再会为生活所迫,不用再给自己强打着先苦后甜的鸡血,而是喜欢自己所做的事情,可以在平日闲暇时享受生活。可能有一天,小城的孩子们不再会因为抹杀个体差异性的教育而胆小怯懦,焦虑甚至抑郁,而是能发自内心的享受学习知识的过程。
也许有一天,我不再如此无力。那时,我也应该可以为这些挣扎中的人们做些什么吧。
大家看过电影“楚门的世界”吗?(The Truman Show[1],曾获多项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和金球奖)
我高中时看过一次,当时只是觉得这个设定很好玩,脑洞很大。但电影在我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经常想起。
因为我父亲是一个极度不信任别人的人,喜欢什么东西自己琢磨研究,眼见为实。所以受此影响,我很喜欢质疑(但说实话我这种性格从小到大并不讨好)。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
“我是否像楚门一样?我身边的人是否只是一群演戏的演员NPC?究竟有没有外国?外国是否是我们新闻听到看到的那样?”
所以我那时候就特别想出国,越远越好,但每次我父母都因为种种原因劝我不要出国,但是他们越阻止,我就越怀疑,越想出去。
这个思考一直延续到我第一次去东南亚,我发现:原来马来西亚至少是真实存在的。
18年某个晚上,是我去美国旧金山的前一夜,我彻夜难眠,因为我一直在亚欧大陆,北美这块土地是否存在我都不知道,我有一种“going nowhere”的惶恐感。这感觉跟做火车去读本科的新城市有点像,但是又完全不一样。
后来我在北美学习,户外,交流,当然打消了我的怀疑。但是,的确这片土地跟我从小课本学到的,影视新闻描述的,太太太太不一样了!从人文到气候环境,跟我之前的想象都不一样。这种价值观世界观的冲击,和上次去马来西亚的短期旅游完全不同。
我又想起了电影,某天又看了一遍“楚门的世界”,看到楚门试图逃出小岛,公交坏掉的时候,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压迫感”和“欣喜感”,我记得我看这段的时候特别激动,身上的肌肉都在颤抖。我从小到大,看电影从来没有这么强的带入感,从来没这么激动过。我几乎喘不过气来。
因为随着阅历加深,再看这部电影我看到了很多电影之外的表达。我通过我多年的努力攀登,终于实现了和电影创作者某种程度上的“沟通”。此处不展开。
这两年,常有朋友问我出国感觉值得吗?我的回答是:虽然我以后计划回国,但这可能是我人生中最明智的一次重大决定了!我甚至经常后怕,没选择出国的我,会变成谁。。。
回到问题,出国最大的感受是:也许我们或多或少,此时彼时,都曾活在“The Truman Show ”。
来法国不久,我就遇到了一个很严重的文化问题。
一天意大利妹子邀请我在内的几个朋友去她家做客,作为一个典型的中国人,我不由自主地猜想,她会做什么家乡美食款待我们?霎时心情愉悦,一不小心在屋里踱起了魔鬼的步伐开始摩擦起来。然而,晚上到她家之后,悲痛地发现桌上就放了一些吐司面包,一节干香肠。我以为大菜还在厨房,不料妹子说已经万事俱备了,并且很兴奋地拿着几罐莫名其妙的酱,还很得意地说是意大利特有的,涂在面包上很好吃,霎时间同行的法国人和西班牙人两眼放光,只有我心里在想:WTF?他妈请客就吃这玩意儿?洋鬼子太抠门了吧?!
第二次法国小哥组织趴体,叫我们去他的别墅,还说精心准备了很多好吃的,我兴致勃勃地前往,想看看这蛮夷的肴馔和我泱泱天朝的珍馐海错究竟孰优孰劣。一番折腾到了他家,已经快要饿得意识模糊,朦胧中发现桌上摆的都是他妈:虾条、涂着三种酱的土司面包,干香肠,还有自调的鸡尾酒。WTF?!我裤子都脱了,就请我吃这个?!犹如被大棒喝醒,猛然恢复了意识,感觉不饿了。
有了这两次经验,我彻底对西方人民失去了信心,决定必须找个机会教育一下他们。
最近一位小哥说他搞了一瓶好酒,还问我知不知道法国某省的特产,说请我吃,问我有没有空周末一起。有了前两次的血泪教训,我试探性地问所谓的特产是什么,于是他给我发了一张照片,原来他妈就是两片吐司夹了一点类似老干妈酱的东西。我心想答应也无妨,但是按照西方人把分餐制诠释得淋漓尽致的尿性,请客组织趴体什么的都是每个人要自带吃的喝的,所以我就说自己可以做中国的火锅,但是火锅要人多才热闹,所以我打算再邀请一些人。于是当晚,我准备了涮锅必备的大鱼大肉,拿出了每逢重大节日才毕恭毕敬享用的海底捞火锅底料,呼朋引伴,打算告诉这帮抠搜的洋鬼子们,什么叫做真正的请客,我天朝的火锅比那些涂各种酱的吐司面包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然而,有趣的是,我没有看到网上说的用中华美食征服夷狄,后者留下激动的泪水,直呼之前白活了的桥段,相反,大家反应很平淡,反而是不停地走动聊天,火锅倒没怎么吃。平心而论,据后来我问关系比较不错的两个朋友,他们都觉得很好吃,但也就如此了。
难道吃对他们而言,其实并不重要?
对比一下,在国内我的朋友圈周末要约一下,一定是不厌其烦地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讨论去哪家餐厅吃、吃完去哪里唱K,唱完去看电影,再决定去哪里夜市吃烧烤上。
而这边每到周末都是一帮人聚在一起,随便糊弄吃点东西,随即拿出啤酒白酒葡萄酒没完没了地喝起来,在家里,在酒吧都是这番景象,一堆人聚在一起就两件事:喝酒和聊天。第一次去意大利妹子家从晚上八点聊到凌晨两点;第二次在法国小哥家聊了通宵;我做火锅那次吃完去公寓的咖啡厅聊到凌晨三点。
而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呢?
是更纯粹的社交。
作为浸淫在“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吃货孔老夫子儒学下的炎黄儿女,吃构成了我们社交文化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别人帮忙,表示感谢要吃饭;讨教前辈,吃饭;约会,吃饭;同学聚会,也是吃饭。似乎任何一项集体活动少了吃饭就不够圆满,而且常常组织饭局的人会担心大家吃的好不好,挑饭馆的人要是觉得某人没吃好还会觉得自己照顾不周。更宏大意义上说,吃饭其实是我们社交的重要载体,大部分情况下很少有脱离饮食的社交。仔细回想,我还真没有多少跟朋友周末出去就是单纯地聊个天喝个茶的经历,妈的周末不出去吃点好吃的还是人吗?而且要是身边有人说:我们今晚去咖啡厅喝咖啡聊天吧,一直聊到半夜,我一定觉得他是神经病。
而反观,西方人的社交方式却很有意思。我记得有一次跟他们几个去看文艺片,看完快到饭点了,一般情况下,我们中国人要么各回各家去吃饭,要么就上大众点评挑饭馆了。但是妹子竟然说,大家要不要去我家喝咖啡喝茶,我们一起讨论一下电影观后感?当时我就震惊了,原来还有这样的玩法?于是去她家,喝着不管饱的茶,大家一直兴致勃勃地聊到半夜,我一直饿得不行,期间妹子拿了点小饼干出来当点心。关键是,没有一个人说自己饿!包括妹子本人!
之后又有一次,妹子约我们去市中心她发现的一家咖啡厅喝咖啡,于是我们几个又跑过去,在里面坐了几个小时,之后半夜三更才吃晚饭。
我这才明白,西方人的社交的含义。
当他们说社交的时候,是真真正正的聊天,吃什么,玩什么都是其次,一切都是为聊天服务的。社交的本质其实就是交流,好,我们就把那些乱七八糟的套路全抛开,利落地坐下来交流好了。当然,他们的社交也有吃饭、也有看电影、少部分也会去唱K,但是权重不大,最后重心都会落在聊天交流上面。这就是为什么每次请我去吃饭总是随便糊弄准备点吃的就行,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大家一起吧啦吧啦个不停才是社交的真正含义。
这就是泾渭分明的饮食文化和社交文化的差别。
作为农耕文明的华夏儿女,物产丰富,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什么都敢吃,饮食文明成为了我们文化基因的一部分。个人被绑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一辈子自给自足就在方圆几十米的圈子里打转,这就是我们的社交。我们封闭的、熟人间的社交。中国这种封闭的熟人社会,是一个内倾型的系统,为了维系系统的稳定,彼此之间制约力很强,所以大家会常常更注重内部圈子的和谐,与大量陌生人的接触不多,所以社交文化趋于贫乏。
而作为农牧民族的西方人,人与土地的关系较为松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多是游离、彼此独立的,所以也很难根据地理环境形成稳定的圈子。但是正是因为不断的迁徙,彼此独立游离,反而使得他们常常需要结识陌生人,需要更多的社交,于是形成了他们普遍外倾的性格特点。
意大利妹子告诉我,在米兰的华人聚族而居,很多二代三代移民明明说意大利语,了解意大利文化,但是和异族通婚的仍然很少。这样一想,美国的唐人街、巴黎的十三区,又何尝不是华人聚居抱团取暖呢?中华强劲的封闭文化百年前用粗大的洋枪洋炮都打不烂,又岂是一点资本主义的雨露就能感化的。不信,你看看国人出国留学或者工作,状态和朋友圈里全是一堆中国人聚在一起吃火锅、打牌,人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围笑。出了趟国和没出一样。更好笑的是,明明在国内也许是互相掐的水火不容的两类人,但是因为身在异国,所以彼此惺惺相惜,情同手足。
缺乏成熟的社交文化,让我们身边有很多寡淡的人。我作为一个不冷不热的人,很多时候聊天的状态是看对话者。如果对方性格外向,喜欢表达,能说出很多有趣的内容,我是很愿意一起交流的;但是如果对方性格寡淡,说什么既不能扩展、也不能深入、大部分时候还是毫无生气,玩笑也不愿意开的状态,我很快就丧失谈话的兴致了。可惜的是,从小到大,我身边这样的人还挺多的。
除此,我特地留意过聊天时大家都说些什么。话题非常广泛,讨论食物、政治、文化历史以及音乐,而且常常会在一些很无聊很细碎的话题上纠缠很久。比如有一次大家就聊到自己国家手势所代表的含义,足足说了一个小时,然后谈到种族歧视,谈到法国的消防员制度、谈历史上的酷刑、谈性经历。反正什么都能拿出来谈,似乎百无禁忌。他们享受表达自己的感觉。
而我仔细想了一想我的交友圈一般聊天说什么,不外乎都是谁很屌啦,谁又很傻逼啦,或者是吃喝玩乐,当然也会谈到一些正经严肃的话题,但是往往出现的情形是,大家要么自说自话各自装逼,要么是百鸟朝凤听一人吹逼的情形,迫于种种原因,参与度不高。反正简单归类一下,可以大致总结为“家长里短”型的对话。
两种聊天模式很难说孰优孰劣,但不得不提的是很多时候聊天能够流畅地进行并得到广泛参与的要素不外乎:参与者性格外向(有主动表达的习惯),并且知识储备相当。二者至少占一。
西方的人均教育水平更高,有社交的传统。于是聊天的两个要素都占了,难怪我随便认识两个修铁路的或者屠夫都能就种族主义和民主制度跟我说半天,而且有理有据逻辑没硬伤。
而且大家普遍喜欢开玩笑,我目前为止在法国认识的稍微熟稔的,都跟我开过玩笑,因为我自己就喜欢开玩笑。开玩笑在聊天中反映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我心理很放松,并且我愿意取悦你。有社交恐惧的都知道精神紧张的状态下连找个话题都绞尽脑汁,更别提开几个匠心独运的玩笑了。一般而言,社交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种放松的场合,是娱乐,不然也不会一有机会就聚在一起没日没夜地干聊。而对于缺乏成熟社交文化的我们而言,社交本身不是目的,往往是促成其他目的的手段,请学长学姐吃个饭表达谢意是为了要考研的资料;实习请同事吃饭是为了搞好关系;请三大姨的侄子的表弟吃饭,是为了想和人家做生意。也难怪咱们有那么多层出不穷的厚黑学、纵横之术和策术。我们并不、也没有习惯去单纯地享受社交、享受纯粹地和陌生人交谈的快感。
很多年前我初看TED视频,诧异为什么那些欧美人无论是哪个行业的上台演讲都能讲得有模有样,结构清晰、节奏感强、包袱也设置得恰到好处,而反观国内演讲叫得上名号的却寥寥无几,现在想来,答案不是很显然嘛。
喋喋不休地聊天,其实还挺有意思的。
前晚组织了一场直播连麦,与十几位泰国时的学生聊了聊,结合大家所说,我总结一下,并谈谈感受。
首先说时代背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改革开放已四十多年,可能很多人还在发愁基本的衣食住行,媒体也热衷宣传报道这些,但也有大量人借着改革的春风,脱离了这些基本困扰。发展带来一个结果,以我为例,我是八六年生人,我一二年回国时忙的第一件事是找工作,而我的学生大量是九五到九八这个年龄段,他们回国忙的第一件事基本是装修房子。一言概之,因为时代的不同,他们的人生已无需经历,存首付、办按揭、还月供这些过程,就像我们出国时无须像七零后经历中餐馆刷盘子一样。
一方面是生活条件改变很快,另一方面是人的需求变化其实不大。如果写一本书,最简单的写法是先设定起点与终点,起点是一无所有,终点是富甲天下,这样的过程就比较好写,只要一路打怪升级就行。但如果起点就什么都有了,再往后写其实就很难,因为动机模糊时,行为就不可能理所应当,而这种“困难”,其实就在无数当代人的生活中真实存在。所以几位知友和我的学生都曾总结,“人总在无奈与无趣间打转,没钱就无奈,有钱就无趣,不知如何是好”。
说清了困惑,再说感受。
如果直接引用,学生前晚的感受表述为,“泰国人很少按喇叭”,“社会没有戾气”,“人的距离近,很亲切”,“社会发展很慢,生活几年也不变样”,“等我美国回来,我就去清迈开民宿”,“签证还是麻烦”。这些表述都是常见的,没有哪句是没听过的,但再常见的东西,其实都有一些深层共性存在。好,现在到文章重点了。
人都有一些思想,很多思想因为从小就有,所以我们总感觉这些思想是理所应当的,但看看历史就很明白,任何思想都是先人总结的,例如孔子、孟子、墨子。他们通过观察周边事物,选取有利社会发展的观点思想推广普及,但有一个问题很容易忽略,就是如果前人总结的太好,太受推崇,后人可能就不敢尝试总结了,甚至周边事物已经完全变化了,我们都还在沿用过去环境下总结的思想。站在今天看,其实后来人也在总结,例如毛主席,但问题是,环境变化总是比总结快多,就像我前面所说的例子,七零后出国是千辛万苦(可以看纪录片《我的留学生活-再日本的日子》),八零后出国容易,但买房脱层皮,九零后已经出国与买房都容易。社会改变巨大,但思想总结没有赶上,所以七零后再用艰苦奋斗思想去要求时,发现年轻人接受度很低了。我上学时老师常说,“不好好学习,以后就要扫大街”,现在还有人这么说吗,恐怕没了。
说完上述,我们就可以回到泰国了。无论是很少按喇叭、社会没戾气、亲切、想去清迈开民宿,一切观点都可以视为对泰国的肯定,但肯定不是认为泰国是完美的,是人间天堂,客观讲,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国家,今天没有,未来也不会有。肯定是因为大家看到泰国社会有巨大贫富差距,且发展中问题不断,管理水平徘徊不前时,仍对泰国社会的整体氛围比较满意,并且愿意用脚投票。这就到了最关键的地方,有没有一种思想,可以相对摆脱发展的限制,能让大家最大程度求同存异,且发自内心觉得理解和接受。这么多年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觉得上座部佛教的自修思想很关键,简单来说,中国社会喜欢提出共同目标,也就是全社会衡量成败的标准差不多,但问题是,人能力资源的差异是巨大,如果目标要求一样,例如先定有车有房,那能力高资源好的人达到后就很容易无聊,而达不到的人看见别人达到就会难受,就会想报复发泄,例如常见的网络喷子。如果我们将目标提高,定为三不朽,那资源好的人倒是有事可干了,但资源差的就更绝望了。
泰国存在的问题不比中国少,但泰国的可取之处就是,它有上座部佛教作为社会思想根基,而上坐佛佛教的核心思想,就是自己管好自己,不需要你去影响别人。有这种根基存在,就很容易推行量力而为思想,让每个人制定自己的目标,淡化社会衡量标准。简单说,人比人会气死人,但你只要不比,人就不会气。而不比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让目标差异性,让大家没法比。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社会戾气少,每个人都有事可干,缺点是很难形成合力,社会发展慢。所以即便我们明白了泰国社会的运行原理,我们也不认为这种东西可以大面积宣传推广。我们更认为世界应保持多样性,有共同目标快速奋斗型社会,也有个体目标宁静清修型社会,你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你喜欢适合的就好。最后希望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目标,充实且快乐度过人生每一天。
“你当向鸟,飞向你的山”
2018去德国出差,一个星期
感觉就像做了一场梦,不像真的
给我感受最深的如下:
1.野外好多苹果树,果实累累
2.酒店没有空调
3.高速公路很窄,与乡村小道无缝衔接,不收费
4.卫生间没有异味,有纸巾,有擦手的毛巾,有女性收集卫生用品专用的袋子,纸巾上都有印花,洗手台上插着花,窗户上有白色蕾丝花边的小窗帘
5.餐馆餐桌上都插着鲜花,所有餐馆
6.住的酒店电梯没有关门按钮
7.周末的高速公路上全是房车,带着自行车
8.大货车好干净啊,都是全密封的
9.城市桥下,路边墙上很多涂鸦,五颜六色,乱七八糟
10.城市里的小店晚上五六点钟就关门了
11.酒店竟然是四星级的,但房间很小,床特别窄,酒店热水竟然一下子就出来了,前段没有冷水,把自己差点烫着
12.出差所去的工厂里竟然放着音乐,工厂墙上贴着美女海报,办公室里奇形怪状的办公桌和吊灯,会议室里摆着很多饼干,蛋糕,糖
13.路上都是奔驰
14.小孩都喝凉水,饮料,没看到有带保温壶的
15.小镇屋顶的颜色都好鲜艳,窗台,墙角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鲜花
16.那个工厂宁愿不接单都不愿意提前交货
17.德国人太爱抽烟了,城市里烟头超级多
在国内和在国外,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自由,不是物质上的,是心灵上的自由,在国外的时候,很像在另外一个平行世界里,斯里兰卡加勒的海边,一群老头腰上围着布在那跳舞,旁边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后来旁边有人站在车上跳,卖水果的水果也不卖了,跟着人群一起跳舞。
在迪拜的时候,身边处处的繁华,让我感觉到,明明是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人们,所在的世界却有着天壤之别。你拼搏一生都未必能够得到的,却是他人与生俱来所拥有的。
豪车就像车展一样停在街头,几百万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拥有,曾经在网上看到,在迪拜乞讨一个月能赚好几万,有个我们那的大姐,问我迪拜的垃圾桶是不是LV皮子做的,在迪拜乞讨是违法的,垃圾桶都是铁的。
土豪金的地铁站,高楼林立的大厦,公交车都是奔驰的,穿着白大褂的迪拜富豪,拎着一堆奢侈品从Dubai mall里走出来,我就感觉,大多数人,都生活在自己无法轻易跳出的社会框架下,都有自身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突破的天花板。
先天的条件我们无法掌控,但是后天的操控权我们依然没有掌控好,家长们都会一边对孩子说,你的快乐是最重要的,回头就给孩子报上数不尽的补习班,我觉得中国教育大部分是失败的,我就是其中的一个试验品。
老师们总说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现在想想,怎么可能每个人都会喜欢这些所有的学科,但是我们的教育就是,不喜欢也得学,因为考试要考这些,很多人考试不行,其他方面行,为什么一定要把这部分人都扼杀了呢!
这样的教育模式,导致我们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也不知道应该朝哪个方向努力,老师告诉我们书本上只有一个标准答案,我们的社会告诉我们,我们的人生也只有一种标准答案,你们说这是多么荒唐,多么扯淡。
在激烈的竞争下,我必须好好学习争第一名,考个好学校,考个好大学,才能找份好工作,才能出人头地,不被别人看不起……一切教育生活都是围绕着这个主题。
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就是这样扎根在每个人心里,只有上了好大学有了文凭一份白领工作才能算得上过上好生活,不自主地把蓝领工作和低学历划为“底层”。
还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中国传统价值观就是人就该吃苦勤劳工作学习,不然就是low逼好吃懒做不上进。所有人都应该接受精英教育和训练,刻苦训练成为精英。从小到大无处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
但大部分人都不是天才,不一定要拼得头破血流挤进上流顶级社会阶层才能过得好,做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过着平凡的生活,有时间休闲娱乐看看电影逛街看书,过得也很开心啊。为什么要把生活过得那么辛苦?
如果和别人过得不一样,竟然成为了社会中的异类,我们的社会有多少包容。
生活是多面的,怎么样过得幸福是自己定义,而不应该由分数学历工作来定义。
去过不少国家,遇见过很多人,说真的,要问我最不喜欢哪个群体,我可以很直白的说,华人。
因为华人太精明,太计较得失,和他们打交道太废心思了。
关于这点,即使出国不多,在国内和老外打交道比较多的话,应该大体也会有这个感觉。老外很死板,不懂变通,这里不展开。
先说去得最多的东南亚吧,因为喜欢潜水,东南亚够近,早几年经常去,也背包在那转过一段时间。东南亚人普遍来说,就很淳朴。是真的淳朴,不是穷山恶水那种淳朴。点单漏菜,加减法算错是很常见的。买的车票,票找不到了,去车站问能不能补,直接就又给了我一张。找不到路问路人,人家一句follow me,开着摩托直接带我过去。当然,这些都是偏远的小城市,到各国的首都就没这么离谱,特别是马尼拉。总体来说好人还是多,只要没碰到华人,心情总会不错。华人怎么说呢,你说大危害也没有,但是他跟你说话,回答你的问题永远都是有目的的,永远是为了之后想办法从你这捞点钱,这真的太不舒服了。
韩国人。我还挺喜欢韩国人年轻人的(年纪大的没怎么打过交道),很会玩,也玩的开。有礼貌,会主动帮助女性,属于能玩到一起的人。有一次去跳瀑布,我妻子实在太彪悍了,16米的瀑布不带怂的,还能压水花,当场收下一堆韩国小弟的膝盖。
日本人。比较封闭的一个群体,不太爱和其他人打交道。我在国内有不少一起攀岩的日本岩友,友好,但也就那样吧。
欧美白人。真的真的很会玩,很爱开玩笑。乐于帮助其他人,记得有一次在一个半岛,太阳快落山了,隔老远看到有一对夫妻的皮划艇从海湾一角的山背后被浪冲过来,我和妻子还在那看,我们身后的几个欧美年轻人直接冲过去帮他们把船往外推,这事感触挺深的。
南美人,我没去过南美,只是在国外遇到过几个,印象就是自来熟,话痨,跟谁都能说半天,加上怪怪的英文发音,听的我头疼。但人家不介意,他管他接着说,你负责微笑就可以了。
穆斯林。去过不少伊斯兰国家,深浅都有。浅没什么,喝酒吃肉人家自己都不计较。深的怎么说呢,互相尊重,不聊宗教大家都是好朋友。
黑人,接触过一些教育程度比较高的黑人。我的研究生同学就有一个东非共和国的,在国外潜水被小黑救过,认识一个黑人船长,就这么多吧。所以没法给太多的评价。只能说,教育程度好的黑人和所有其他人一样,是可以做朋友的。
回正题,出国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我认为是思考方式。见的人多了,就会发现,这世界人和人其实很容易做朋友,大家都离开自己国家后,国家矛盾的痕迹在个人身上就很少了,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合作开店的我也见过。这也是我一直相信别把国家太当回事的原因之一。人和人本来没矛盾,很多矛盾是被利益集团灌输的,强加的,你信你就输了。
————————————————————————————————
分割线,大多数回复的人看来都对我说的事情深有感触,也有部分提出其实全世界的人都是一样的,关于这点,我补充一个有意思的事
我以前的口语老师,爱尔兰人,说他上大学的时候有一门课叫Chinese 关系,就是讲中国人的关系文化的,因为英语里任何一个表述关系的单词,都无法表述中国式人际关系,所以专门开了个课。
和欧美人打交道舒服的很重要一点是,首先他们确实很有礼貌;其次如果对方有什么想法,或者对你不满,他会非常直接的告诉你;再然后欧美人,日韩人是真的比华人愿意帮助别人,关于这点既有宗教的原因,也有社会法律的功劳,例如,他们不会因为扶了老人被老人坑。
前同事群里讨论移民的话题越来越频繁了,当了美国娃爹妈的同事也越来越多了。
这本是个人选择无可厚非,但最近话题开始严重跑偏。
群里几位有点薄名和话语权的公知干脆开了公众号,做起了移民买卖,简直要把国外粉刷成天上人间连呼吸的空气都是清新民主味儿,宣扬累死也要把孩子送出国,在美国洗厕所也不回去,在国外三十万刀买带泳池的大House,牛奶果汁当水喝等等,甚至还有人理直气壮地说中国是“垃圾”国家,不要陪它一起翻船。
说这些话的人只是利用漏洞过来生了个孩子,或者来美国旅游过一两次,有些人仅仅只是J1了一年,就真具有了美国主人翁的精神了?
以我所在的美国东岸大城市为例,这里是深蓝州,大家都口头上深爱着黑墨绿,身体上无比诚实,在居住区域上基本实现了人种隔绝。某同事口中宣称的三十万刀的房子,有的,贫民区破town house,没事儿就枪击,你敢住吗?希望你的孩子所有同学都是非裔拉丁裔从小飞叶子吗?
我们周围的房子售价最少100万美金起,稍看得过去的150万(还不算房产税和奇贵的维护费),只因为这是10分免费公立学校的学区,邻居职业大多是医生、律师、IT等中产。很多800到1000万级的大豪宅也在周围,虽然住得近,但他们与中产阶级生活圈隔离,房主都是大企业主,他们的孩子就读的是更好的私立学校,5万刀一年。
(150万刀是往少了说,放大图片右下角有价格,10分学区house已经170万刀了,房龄100年的旧两居公寓60万刀。)
一栋house,两个娃,两辆车,一条狗,的确是这边中产的标配。但是我也了解到很多中产家庭的生活细节,并不像这几个量词+名词这样轻松光鲜。亚裔家庭推娃心切,为孩子报名各种培训班,学乐器学数学学体操学游泳学舞蹈,攒私立高中私立大学学费,昂贵的各种保险,中产家庭一年收入15-20万,将近一半要交税给国家和州政府,为那些生了5,6个娃的贫困家庭提供免费医疗、教育、午餐、超市券。
而中产自己,全都名校硕博后毕业,却过着找deal,蹭free,集coupon的生活。周末陪同孩子上提高班的家长们,一大半枯坐在图书馆里盯着钟表转动或围坐打牌,依然是一群神情涣散而疲惫的中年人。
本人最近几个月非常不争气的在美国生了病,一个国内今天挂号明天拿结果后天就吃药的常见病,在这里预约告诉我需要排期两个月才能约到专科医生,检查花了一周才等到结果,又因为约不到医生复诊时间而听她的电话医嘱把药吃过了量。如果不是我鲁棒性强,估计早就挂了。
至于精英说拿牛奶当水喝,我猜肯定不是organic牛奶。只有中产聚居区才有 whole foods 超市,为了食品安全大家不得不付出3-5倍的价格买没有激素的奶制品,cagefree的鸡蛋,30%以上草饲的安全牛肉,一把organic青菜合5、60元人民币的生活,你在中国攒的那点积蓄够花多久?
孩子读书,很不幸,有diversity。高校为了保证多样性,作为亚裔只有12-16%的族裔配额,非裔可以比亚裔低大几百分进入大学。就如同维基解密中希拉里的邮件中所写:“有些种族例如亚裔和犹太人,你只给他们一半的机会也能成功。”最终进入名校的白人和亚裔,也是家庭教育资源极优的人中龙凤。你怎知自己在国内无能把孩子送进人大附,南外,在美国就私高藤校一定没跑了?
我认识的邻居们大学教授外科医生的孩子们、哈佛MIT的本科博士们都在努力的学习中文(无中国血统),他们认为今后中国机会巨大,不可错失。有些人跟着洋大人屁股后接盘了一百年,还想子子孙孙接下去?
贾葭在自己公众号中都坦诚了“只会说蹩脚的英文”,另一位已美国产子的同事鼓励其他人“你需要的只是一张机票和黑下来的勇气”,看样子是打算大隐于唐人街的余生?
我并不粉红,请恕我直言,觉得自己活在垃圾堆的某些同事,是因为自己本身是垃圾。现在信奉移民便是天堂的人,和当年信奉高考之后随便玩、结婚就成熟了、赚够了钱40岁就退休大约是同一拨人。
人生哪有什么里程碑与完成式,不过是一个又一个的泥坑,躲得过这个,躲不过那个,同一个地球,同一个人间。
~~~~~~~~~~~~~~~
免撕补丁:国外好的部分大家都已有共识,空气、水、食品安全、弱势群体的尊严、人文情怀等等。我也非常认可这些妙处,不需要我再赘述了。
我只想说一些留学生、新移民不太展现于朋友圈的另一面。那种生活本身带来的沉重感并不会因为地理位置的差异而减轻。
—————————————
我的公众号:腰线(yaoxian6)
—————————————
美国让人觉得可爱的地方我也写了一个回答:
http://www. zhihu.com/question/2674 3872/answer/139219136在英国读博第四年,谈谈体会。
这里像是一滩温水,很多温水里的“青蛙”在幸福地平庸,被少数几个网站的信息构成的温水“雾气”持续nurture他们所相信的“言论自由”和“普世价值”。每天生活节奏不要太快,不要太累,各种break是合理合法的,五点下班谁也拦不住。
但真正可怕的,却是生活在另一个地方的,少数真正的精英蛙,他们实际上比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要有危机感,都要焦虑,都要进取,他们迫切地想去蹦哒上更高的台阶,因此而爆发出的能量真的很让我钦佩。他们的努力不仅换来了他们个人的成功,更在某种意义上将他们和上面的普通蛙全方位地区隔出来。
因此,当我们谈国外时像是在谈一个国家,但它实际上早已经被不同阶层不同水平的人群分割成不同的,泾渭分明的“国家”。你个人的体验很可能取决于你所在的环境。你如果和泡在温水里的普通蛙混久了,自然会觉得国外“不过如此”。比如BBC去年拍的那个著名纪录片《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实际上表现得就是一群英国温水小青蛙试水中国普通水温时的挣扎和矛盾。但如果你真的有机会来到精英蛙们争相蹦哒的世界,你就会觉得我勒个去怎么活的比在国内还累得多!很多留学生都会讲,在英国只有两类学校:牛剑和其他,盖因如此。
只有在一个国家内不同的“国家”都生活过,你才可能也会理解,为什么西方世界引领了世界科技发展一个世纪之久——任何收获都需要耕耘,只不过温水的雾气太大,将这些少数耕耘的精英蛙的身影模糊了罢了。但如果我们这些中国的温水青蛙仗着自己水温高一点就大肆嘲讽对面所有的青蛙,那就真的是在“坐井观天”了。
等我渐渐长大之后,
我发现原来出国、读名校、念博士、买房、泡美女、进大企业等等事情,
就像钱钟书先生所谓的“出水痘”一样,
出过之后就产生了免疫力,之后便不再惦念了。
这个过程其实是破除迷信的过程,
你会发现,原来向往乃至崇拜的价值,其实也不值一提。
自信若建立在这些水痘上,真就成了自卑了。
千言万语化为一句话:与君共勉
-----
附带网友评论:
感觉还是好多人对这段话的理解有偏差。这段话没让你不去追求这些东西,这些东西都是好的,你可以去追求,但是别太执着于这些东西,更不要因为实现了其中一样活着几样就洋洋得意,就想以此来证明自己的牛逼。这些东西都是好的,但它们只是你人生路上的风景,最多算个指示牌,绝对不是什么目的地,更不是你证明自己的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