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你怎么看待在国内高校推行「非升即走」的预聘-长聘 (tenure-track) 人事制度? 第2页

        

user avatar   yuhang-liu-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简单,市场规律的自然结果。无论是博士后还是tenure track,这种临时性职位的盛行,都释放出一个信号:高校人才过剩了。

2000年左右,北美名校理科PhD回国有的还能在985直接评副教授,因为那时候博士海归还比较少。现在985出国申PhD都已经流程化常态化了。不要说清北,很多985也开始搞tenure track了。tenure track啥意思?比如说我招50个人,每3年评审一次,淘汰一批,最后留下5个人升任正式职位。就相当于5年以上的超长带薪实习,最后留下少数几个我想要的人,明白了么?当然跟实习还是不太一样,因为说实话这5年内你拿的收入还是不算低的。据说好学校tenure track刷下去的人可以在差一些的学校找到正式职位,但是国内引进这个TT制度时间还不长,眼见的例子还不多。

教职市场的形势,每5年都不太一样。这大概真的跟你什么时候入学有直接关系。我个人觉得,比如今年入读华五数学系大一的新生,如果你们本科期间学得还不错,申到了美国前二三十数学PhD或者其他国家同等水平的项目,那么等到你们找教职的时候,大概得做好去国内省属211或者双非找职位的心理准备——如果你不是特别出色的话。事实上都不需要10年后,现在都有美国前20 数学PhD去双非做讲师的例子。


user avatar   gnadil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就是这样,不患寡而患不均。

如果你投简历到加州大学UC系列的分校UC Browser当tenure track AP,你会发现系里30人:有10个来自UC Berkeley,10个来自UCLA/UCSB/UCSD,10个来自再下面两三档甚至来自大陆/印度/欧洲的学校但是他们都是热门方向或者条件非常过硬,而且这30个人当年也都是tenure track AP上来的,刚毕业时他们跟自己资历差不多,发的paper也都优秀,也淘汰了一小批人才混到tenure,淘汰率跟自己即将面临的差不多。

——这时候你大概率是不会愤怒的,“毕竟大家都是这么熬过来的”。

如果你投简历到某世界一流大学,你发现全系也有30个人:有10个人这辈子一直在努力地造假/做垃圾东西最终当上了系主任和院长,有10个人本校博士/硕士毕业后直接拿了终身讲师就没有任何学术产出了每天以讲课发微博为乐,整个人的学术水平活在10年前的世界八线水平,还有10个人是潍坊三本本科毕业后进山东工商学院当讲师结果被山东大学并校后混资历升上来的“教授”,给本科生低年级讲课时都胡说八道——这时候学校招了5个美国top 50公立PhD毕业、人均手里四五篇至少说得过去的工作的人来当“特聘研究助理教授”,留下3个淘汰5个。

——这时候你大概率想的不是“竞争越来越激烈了”,而是愤怒地反思这个世界“为什么不把前面那30个人先炒掉一半,把坑留给我们”。

如果再考虑到世界一流大学的全系30个人都在2010年的时候以每平米3000的价格买了一套独立产权的170平米福利房,而你只有一套“终身廉租房”,再考虑到老教授们的子女已经“作为教职子弟保底进了本校读本科”,而到了自己头上政策福利就彻底取消了——那么你大概率会更加愤怒。


user avatar   xingrim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上结论:这是趋势。


讨论前先澄清一个前提:资源是有限的

财政拨给学校的钱是有限的,学校拨给各学院的钱是有限的,各学院拨给各专业的钱是有限的……

所以,研究经费是有限的,过渡房是有限的,办公室是有限的……

一个完全不用担心资金来源的研究机构,在地球上是有限的(概率 )。

你说,容忍更长时间的研发周期,提供没有压力的工作环境,鼓励学者完全以本心去做科研,这样可以激励更多创新。

就算你是对的,可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他必须在有限的资源和潜在的创新成果之间做一个权衡。他要保证,把最好的位置留给最可能合适的人。

更何况,容忍政策同样也有道德风险的问题。

再者,如果等你出成果需要太久,他们会更愿意从外部直接挖一个已经功成名就的牛人,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领先地位,不是吗?

现在,人和组织之间的关系已经越来越灵活了,过去那种铁板一块的组织有很多问题。假设你是一个学术大牛,现在国内某学校聘你去做院长,希望你带动一下他们的学术氛围,可你了解到这个院的老师全是一进来就铁饭碗,你大概已经可以估计到未来开展很多工作的难度了。

你说,那干嘛不招老师的时候就严格把关呢?然后严进宽待。

问题就是判断不出呀,不然要考核干什么?而且,人也是会随着外界激励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



一个组织是否采用非升即走(tenure-track)的晋升政策,劳动经济学者给出过一个简单的分析框架,只要:

  1. 外部招聘的成本不是太高 (大不了去名校挖人)
  2. 本组织不需要那么多 junior employee (不想花钱养闲人)
  3. 研发的不确定性很高 (talk is cheap,show me your papers)

那么,可以从理论上证明,非升即走是最优的安排。

此外,根据创新激励的文献,激励不和业绩挂钩,以及激励和全部业绩挂钩都不是最优的。最优的是设置一个容忍期。容忍期过后,看你的业绩!

非升即走实际上是设置了 6 年的容忍期。

你觉得 6 年太短?太 push?

如果在这么 push 的政策下,还有不少人可以生存下来,并且能满足这个组织的科研任务,6 年就不算短了。



我觉得非升即走对学者来说未必是坏事,特别是真心想做学术的人。

比如,A 老师在 Princeton 获终身职有难度,但到了 NUS 后,从 Assistant 做起,厚积薄发,连摘 top 5,年纪轻轻即升正教授;B 老师在 NUS 评上正教授有难度,但一去清华,立即也是正教授。还有 C 老师,由于做宏观理论的周期长一些,NUS 的 tenture 虽然没来得及等到,现在到了北航,收入待遇大幅度上调,一样意气风发。

非升即走对新人不友好,真是这样的吗?

平均上来说,博士毕业后几年应该算出成果的黄金期了,再下去体力和脑力都会显著下降。如果一个人在这段时间里出不了什么好的成果,以后恐怕会更难。事实上,新人可以通过非升即走来检验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做学术。

那么,某些研究需要的周期长怎么办?

对于那些本来就没什么人来搞的冷门专业,我猜,晋升政策也会更宽松吧。但对于像经济学这样竞争比较激烈的专业,我觉得会选题很重要。你可以把那些细工出慢活的研究往后挪一挪,当然也可以同时做,但优先级调低一些。另外,寻找你的 coauthor 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学术圈生存策略。



最后,我同意同时引进讲师席位的观点。给那些只想从事教学但没有学术追求的人一些额外的机会。当然,更重要的配套政策是要涨薪。非升即走这么一搞,教职的含金量大大上升,再没有理由不加薪了嘛。我不太同意一些答案说什么年轻教师的话语权会被剥夺,用科研成果来衡量一位研究者,只会增加干实事的人的话语权,而不是相反。


user avatar   li-miao-wen-2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不符合我们国家国情,

在我们国家高校教师除了教学科研任务外,

还担负着立德树人的职责,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临时工肯定不会管这些,

什么有好处往怀里捞就是了,

君不见很多教师大放厥词,

而行政管理人员缺几乎没有;

这就是稳定形成的忠诚!

别的不说,搞笑一出事,

给媒体爆料的不是学生就是老师,

我是从来没见过行政人员爆料的,

个中缘由,各位细品~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我记得某个博主测评过,好像叫“牛马杂货铺”他们拿好吃的,给狗看不给狗吃,把狗狗的口水骗出来,寄过去以后又被基因宝退回来了,说是检测不出来,要重新寄一份。[捂脸][捂脸][捂脸]


user avatar   alyssa-s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在知乎潜水三四年了,第一次正儿八经回答问题,没想到还有朋友追更,根据大家在评论区的分歧,说一下我个人的看法,希望不要引起更大的分歧

我是独生女,为什么会找我老公非独呢,我从上大学开始我爸妈就开始给我灌输找男朋友的标准,其实都不算标准,我爸说必须人品好,家风正,当时十八九岁,哪里懂得什么家风正不正,感觉接触不了这么深层次的东西,当然他家里家庭教育是正常的,我跟老公是高中同学,就是高中三年没说过几句话,见了面只点头打招呼的同学,当时不知道他家什么情况,当然他也不了解我家,后来高中毕业同学聚会时互相留了联系方式,他高考失利,我上大学,他留在县城复读,平时也是有一句无一句的聊,越到高考越焦虑,那种自己察觉不到的焦虑,我就很少再跟他联系,怕影响人家学习,反而他有时间会主动联系我,就是普通的打打电话,给他加加油什么的,我当时觉得换作其他同学我可能也会这样,但是他不这么理解的,他觉得我陪他走过了考前最焦虑的时间,哈哈哈哈哈,他非说是我先喜欢他的,陪他聊天,给他加油,后来他上大学,时间宽松了,联系就频繁了,平时聊天知道他有一个哥哥,他也知道了我们家的基本情况,没有什么独生和非独生的分歧,相反平时他有什么事都是我替他想着,他有点大男子主义,更多的时候是引导我这件事怎么做,用他的话说,在他家轮不到他当家做主,哈哈哈哈,所以我跟他性格和处理方式上很契合,我不喜欢操心,都是他拿了主意我去执行

恋爱三年半,结婚七年,都是我俩之间的小摩擦,我不跟公婆一起生活,所以没什么大的婆媳矛盾,刚结婚的时候不管什么事他都向着他父母,他哥嫂,所以我有时候会刻意避免跟他讨论他家的事,慢慢的,到现在他觉得他父母说的不对的地方他会主动反驳,我有时候会替公婆说他几句,让他不要脾气这么大

关于房产,钱,他们家看的比较死,我们结婚一两年里,我爸经常跟他说,一家人不要争啊抢的,尤其是亲兄弟,不能让外人看了笑话,他哥哥家还是俩儿子,我妈说,你们自己如果困难,可以不给家里帮忙,但是也不能在给我公婆哥嫂添负担,所以我们结婚我公婆出了首付之后家里的其他房产我们就主动放弃了,家里还有两套房,一套六间两层的门面楼,家里一些看热闹的邻居亲戚什么的,每次回家过年聚一起的时候就有意无意的说,你俩真是憨,一个首付才多少钱,家里这些房产得付多少首付,我们就当说笑话,一般不接话

后期我婆婆和嫂子知道我一不为他家钱,二不为他家房,才不防着我,有时候往回想想,其实挺寒心的,好在我只为这个人,他对好,对我父母好就行了,这也是有什么问题我不跟他家争执的原因,我会自己开导自己,我公婆养了一个好儿子,拱手让给我了,这些小事就算了吧,无所谓了吧,在他家邻居亲戚眼里我一直是个缺心眼的形象,整天嘻嘻哈哈,大大咧咧

有时候我老公会莫名其妙的蹦出一句,你真是个缺心眼,我都会开玩笑说我这叫不忘初心

本来就是只图他这个人,人好就行了,不能有太多要求,患得患失容易啥也得不到

祝好~



以下是原答案

我是独生女,目前妈妈退休,爸爸还有两年退休,以前小时候邻居亲戚总说,她现在还感觉不到有兄弟姐妹的好处,长大了自己有困难的时候就知道了,我现在31岁,看过了有兄弟姐妹的,鸡飞狗跳的家庭关系,我很感谢当年的政策,当然肯定还是关系和谐的多,这种比较就是糟糕的无比糟糕,好的也没比我好到哪去,就我观察我妈退休后的生活,我觉得我妈可能也感谢当年的政策,退休后简直快乐到飞起,哈哈哈,如果我还有一个弟弟或者妹妹,估计我妈这会子得在家练习怎么当端水大事呢,我也没有感觉到童年孤独,成年无助,相反我很独立,8,9岁就学会自己做饭了,因为父母工作忙,有时不能按点做饭吃饭,毕业之后在外面工作也把自己照顾的很好,我也不用顾虑父母的房子多分我还是少分我,相反我鼓励妈妈退休之后享受生活,不用想着存养老钱,没人惦记她的退休工资,相反我老公家有个哥哥,我们每次带孩子回他们家,嫂子都有意无意的说我没负担什么的,其实我对公婆明面上还是暗地里在物质上帮助她都装作不知道,我也不想在这事上费心,感觉没必要,一家人开心健康就行,这是我的原生家庭带给我的安全感,我不需要他们家的物质和精神上因为一碗水没端平带来的空缺,刚结婚的时候一家人防着我,好像我图他们钱,时刻要分他们东西似的,时间长了知道我心思根本不在这,才对我像自己家人,我根本不在乎,我只图人好就行了,感谢政策


user avatar   fjdjf-5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凡是大部分员工都不认可,只有管理层一厢情愿的推崇的,就是low的公司文化。


user avatar   li-mu-gen-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谢邀请。

北京冬奥会开幕好几天了,精彩绝伦的开幕式还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大家心里都清楚,奥运会这种国际盛会,意义远远超出体育比赛本身。举办一次奥运会,本质上是大国综合实力的全方位体现,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科技实力。本次北京冬奥会确实出现了不少有趣的新技术,我感兴趣的则是云上全息通信技术让光学相关的“黑科技”得以更好发挥,比如昨天一个叫做Cloud ME(云聚)的“全息显示仓”,让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出现在了2022北京新闻中心给全国观众拜年。

这个“全息显示仓”要实现的目标非常简单:让远隔千山万水(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北京、阿里巴巴CEO张勇在上海)的两个(或多个)人仿佛处于同一空间中进行交流。而且从实际的观看、拍摄与交流方面来看,对记者们来说,虽然两人都不在眼前,但效果上与他们俩站在面前几乎别无二致。

当然了,虽然新闻中名称叫“全息显示仓”,但实际上这是生活中广义上的全息,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物理意义上狭义的“全息”是衍射成像的技术,但目前的技术还远远做不到理想的动态全息显示,这是整个光学领域圣杯级别的高难度挑战。

此次堪称黑科技的“全息显示仓”虽然不是严格的物理全息,但在立体感与真实感方面远远超出了目前普通显示屏所能呈现的显示效果。可能还有小伙伴没看现场的视频,可以看一下:

https://www.zhihu.com/video/1473958962386739200

明明这是一个显示技术,官方的名称为什么叫“阿里云聚”呢?其实这是因为,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惊艳的效果,最重要的核心技术不仅仅是我们看得见的面前的这款显示屏本身,还包括我们看不到的、尤其是云端的大量黑科技。

要能够实现我们看到的这么棒的发布会效果,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黑科技”:

(1)拍摄与显示的硬件设备

从现场的情况来看,发布会现场的“全息显示仓”是一块一人多高的高清大屏幕,用于显示参加新闻发布会的两位嘉宾的实时影像,仿佛两个人都同时站在大家面前。

从官方透露的消息来看,拍摄端的硬件布置大概是这样的:

拍摄端在摄影棚内,有常规的灯光、交互提示用的电视屏。除此之外,还有一块不太常规的屏幕,那就是用于显示另外一个人的“显示仓”。而且这个显示仓的位置和角度是特意设计过的,使得望向屏幕中的人时,拍摄出来的视线恰好符合两人站在一起时的视线。如此一来,物品的交接才会显得如此自然。

(2)符合广播级稳定要求的实时通信网络

很多小伙伴可能会觉得,本质上这不就是个复杂一些的视频会议嘛,只不过级别更高、屏幕更大、清晰度更高、稳定性要求更高。非要这么说倒也没错,但是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什么技术,随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数量和难度可都是非线性陡增的。要想实现类似高规格发布会的万无一失,网络传输环节要实现的保障度是远远超出大多数时候的。

比如为了能够实现发丝级的“全息复刻”,拍摄的原始画面清晰度是非常高的,如果按照传统方式传输,将挤占大量带宽,极有可能遇到网络拥堵问题。阿里云聚这次采用了一种叫作“窄带高清”的技术,能够在节省50%带宽的情况下,仍然保障画面的清晰度。

另外,即便我们使用的是运营商最高带宽的宽带套餐,日常生活中还是难免会遇到网络信号不好的情况,造成视频会议时的画面卡顿。平时会议稍微等一等倒也问题不大,但是对新闻发布会这种高级别会议,卡顿显然是无法接受的。为了能够在网络信号不好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画面流程,阿里云聚开发了“弱网抗丢包”技术,能够在80% 丢包下可提供流畅通话,同等丢包环境弱网传输效率提升65%,实现良好的实施传输效果。

(3)强大的云端算法与算力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记者会现场的全息显示仓中,张勇与巴赫所处的似乎是一个封闭的空间,两个人的身后似乎有一定的纵深,墙上也有很自然的阴影效果,使得图像出现了较强的空间感。其实这种光影效果是计算机实时渲染出来的,起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这是需要强大的算法与计算力的。

其实需要算法与算力的远不止视频的实时渲染。比如音频的处理,我们都有过在嘈杂环境下开会的经历,要想听清对方讲话是非常困难的。阿里云聚通过亿次通话数据验证和海量历史数据回归,实现了持续进步的多场景智能降噪能力。而这同样需要算法与算力的加持。

根据研究,要想实现流畅舒适的交互效果,延时必须控制在200ms以内。

也就是说,端到端的实时传输和处理,比如音视频转码、光影渲染、音频智能降噪等等功能,都需要在200ms以内实现,这需要高效的算法与强大的算力,靠拍摄或发布会现场的端侧计算机是无法做到的。阿里云聚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云处理+端渲染”技术,即通过实时通信与云上处理的技术结合,解决因端侧算力受限的难题。

其实可以看得出,这次的高级别新闻发布会算是阿里云聚的一次“亮剑”:连如此高要求的场景都能hold住,其他的应用场景更不在话下。很明显,这种“宛若就在面前”的显示与交互技术,还可以应用在很多其他的应用场合,比如远程教育、虚拟社交、远程VR操控等等。而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甚至只用它来开个远程视频会,都让会议显得更温暖了呢……


user avatar   xiexing23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我看到的最准确的总结。

总的来说,就是中国的高考相对公平,所以性价比极高,所以其他活动都可以适当让步。


user avatar   jianghanch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我看到的最准确的总结。

总的来说,就是中国的高考相对公平,所以性价比极高,所以其他活动都可以适当让步。




        

相关话题

  北大红,浙大蓝,清华紫哪个更漂亮?为什么? 
  如何看待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藏在病毒中的朊病毒? 
  留学中介有哪些陷阱和套路? 
  如何看待新闻“中国妈妈被弃美国机场”? 
  日本留学,只合格了日大,怎么样? 
  为什么现在美国新冠确诊病例五百多万了,医疗系统还没有被击溃? 
  中国学生为什么要去美国读研究生? 
  清华大学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有趣的地方? 
  为什么在国外待久了发现自己已经「回不去」中国了? 
  考完研后第二天,想申请留学,现在还有什么学校是赶趟的吗? 

前一个讨论
工作后读研,现在以应届生身份找工作,却被几乎所有公司拒绝,该怎么办?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日本人那么效忠天皇?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