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关羽的谥号是壮缪? 第1页

  

user avatar   ji-xuan-yi-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挺简单的,我还是那句话,要系统地学和联系。

第一,美谥。

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的顺序不看的么?景耀三年,汉帝追忆元勋,其中关羽为第一功臣。下面那些逼逼功不抵过的也不想想,关羽多少次挽救刘备于危难之中,多少次独木撑天度过危险,就不说早年的腥风血雨赴汤蹈火,曹操突击江陵刘备被打爆,要不是上了关羽的船,那是什么下场?接下来和周瑜围攻曹仁,不是关羽利用水道断掉曹仁后勤,又是什么下场?

第二,追谥时间的选择。

景耀三年,司马昭弑高贵乡公,曹魏实际上灭亡。汉献帝皇后曹节病逝,谥献穆。一个时代结束了。对于蜀汉来讲,主要的政治对手曹魏已经不存在,实际上,和一般人想的不同,当时无论是对于东吴还是蜀汉,司马氏的倒行逆施都是一个很重要的机会和时间窗口,错过了就没有了。

第三,壮穆的选择。

三国志千年传抄,抄错一两个字很正常,这个我在之前的论述中谈过了,不详细说了,原文就是穆。壮曰武而不遂,已经概括了关羽的功过,所以不可能第二个字还是从功过的角度来谈,那么第二个字是什么呢,必然是从道德的角度来讲。类似的谥法很多,比如赵武灵王,武是其功,灵是其德,先秦两汉对于这种极具戏剧性人生的英雄人物的谥法是很成熟的。

那为什么是穆呢?

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穆,恭敬,严肃,沉默,概括的其实是二爷作为千古第一忠义的性格特征,话不多,有气敢往,能当大任,河东马贼,河北大侠,季汉前期的第一功臣。

第二个原因:刘备的谥号是烈。

古人云:左昭右穆。

郑玄:“父曰昭,子曰穆。”

刘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

你看,当时的人都是懂的。


user avatar   lang-xie-yang-wen-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蜀汉的谥法是一笔糊涂账。

举个例子,现存唯一的实锤是赵云谥顺平侯:

大将军姜维等议,以为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

然而,依《逸周书》:

慈和便服曰顺
治而无眚曰平,执事有制曰平,布纲治纪曰平。

大多没在谱上。因此,拿《逸周书》去套蜀汉,虽然不是牛头马嘴,也有马头骡嘴的嫌疑,很可能我大汉自有国情在此。

因此,那个划拉来划拉去都找不到出处的壮缪,未见得是通,很可能属于行于汉末抑或蜀汉的另一套谥法。在史料匮乏的情况下,做结论必须谨慎。

壮者,大也。左右不脱强挚壮猛之意,应当倾向于美谥。即便兵甲亟作曰庄,澼圉克服曰庄,胜敌志强曰庄,死于原野曰庄,屡征杀伐曰庄,武而不遂曰庄,如此之多的解释,究竟蜀汉取的是哪几条,且在蜀汉的谥法体系下何解,都是问号,毕竟赵云的谥号没按《逸周书》出牌。

捎带,认为,又惹出了新的套娃问题:可以通,为什么不可以通?谥号缪穆相通好歹还有古例,壮庄相通可是蝎子粑粑独一份。蜀汉搁着明明白白的庄不用,用壮何意?(有朋友提醒,避汉明帝刘庄讳,以严为庄。是。严缪侯警告,一笑。)

因此,认了壮庄相通的账,就不能否认缪穆相通的可能,否则就是不讲逻辑,不讲道理。

谨慎而言,在缺乏史料的情况下,关羽的谥号就是一笔糊涂账,只能试图找找大方向,理不清总比瞎算好。

再进而言之,即便缪取恶谥也没啥大惊小怪。无论关羽威震华夏何等辉煌,对于蜀汉建立有多少汗马功劳,荆州毁败毕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严重损失。余波所及,夷陵之战几乎使社稷倾覆,甚至严格来说,刘备之死都脱不了干系。

瞅瞅廖立的言论,蜀汉内部对于关羽的批评应当不少。刘备一直憋着没给谥号,或许也是有鉴于此。个人揣测,以关羽的地位及君臣一体的关系,给个恶谥与“始终之份”不当,给美谥又难以服众,夷陵之战胜了还好说,末了搞成这样,更是没法填窟窿,故而干脆搁置。关羽搁置,张飞身份亚于关羽,也只能搁置,以此类推,最终造成蜀汉将领的谥号一片空白。

到了姜维时期,时过境迁,政治压力已然较小,解决关羽谥号问题便可以提上日程。关羽一解决,张、马、黄、赵皆迎刃而解。

鉴于景耀三年追谥的用意当在于团结功臣家族,顺带为北伐制造舆论,姜维等显然不会吃饱了撑的点个炮,个人倾向于作为追谥大臣之首,关羽的谥号是美谥抑或一褒一贬功过皆论,这样也与时论以为荣的舆论反应相符。


user avatar   sun-tian-r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关羽的谥号本来不成问题,《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记录了追谥的经历“(景耀)三年(公元260年)秋九月,追谥故将军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赵云传》也说“於是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及云乃追谥,时论以为荣。”在《关羽传》明确记载“追谥羽曰壮缪侯”。

但是随着关羽在日后地位的越来越高,人们反倒从中发觉了问题,“缪”在谥法中是恶谥,名与实爽曰缪。也就是说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堂堂武圣,怎么能用这个谥号呢?如在《三国志集解》中,明朝的程敏政就说:

按缪穆古通用,若秦穆鲁穆在《孟子》,汉穆生、晋穆彤在史皆为缪。宋岳飞谥武穆,意与此同。今乃以为恶谥,如谥法“武功不成曰缪”,蔡邕《独断》“名实过爽曰缪”,岂理也哉!若果为恶谥,则史不应云追谥之典,时论以为荣矣。考谥法“布德执意曰穆,中情见貌曰穆”。《礼记•大传》“以序昭穆”,古本“穆”作“缪”,左传“穆”多作“缪”,是“穆”“缪”古今皆通。

也就是认为穆缪是通假字,关羽的谥号应该是“布德执意”“中情见貌”的“穆”。编辑《三国志集解》的卢弼也说“程说极允”,也就是对程敏政的观点好顶赞。随着《三国志集解》的流行,这种说法简直成了定论。

但这种说法真的可靠吗?

汉朝谥法大体使用《逸周书·谥法解》中的谥号,时人认为《逸周书》是孔子删《尚书·周书》之余篇,以两汉经学之繁盛,可见其神圣地位。当然,现在我们知道《逸周书》本为先秦典籍汇编而成,其中《谥法解》当出自战国中期(见汪受宽《谥法研究》)。并明确记载了“穆”“缪”为两条,要是两字通假,那意思应该类似,哪有一为美谥,一为恶谥,而且意义完全不搭的情况?《独断》不过引用《谥法解》罢了,这事和蔡邕何关?

穆缪在上古可能是通假字,但在后代决然不是。如程敏政提到的宋孝宗加岳飞谥号为“武穆”,而在宋宁宗时,把秦桧的谥号由“忠献”贬为“缪丑”。要是穆缪古今皆通,那么岂非岳飞和秦桧同谥一字,这也太荒谬了。

而“缪”谥呢?用“缪”这样恶谥的非常少见,时代较近的有西汉张勃、北周薛善,不过距三国都有几百年。巧合的是,《晋书·何曾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何曾为人贪鄙,在礼官议论谥号时,博士秦秀提议谥为“缪丑”,虽然最终未获采纳,但可见时人明确“缪”为恶谥,断无和美谥“穆”相混的道理,两字非通假甚明。(何曾死于咸宁四年(公元278年),据追谥关羽不过18年,还在陈寿编纂《三国志》之前)

综上,穆缪不但不是古今皆通,而且魏晋时肯定不通。而程敏政所举的例子如秦穆鲁穆均早于战国中期,也就是在《谥法解》成书以前,以先秦的例子论魏晋,可谓价值堪忧(汉穆生晋穆彤不知何人,望方家解惑)。如果按照清朝钱大昕的说法,秦穆公的穆是昭穆排序的穆,而其谥号应为缪(见《史记·蒙恬列传》),如果可信的话,穆缪就完全没有通假过,只是古书有些窜乱而已。

历代多不认为关羽谥号的“缪”有争议,在宋朝洪迈的《容斋随笔·名将晚缪》描述关羽当时功名盛矣,“而不悟吕蒙、陆逊之诈,竟堕孙权计中,父子成擒,以败大事。”可见还是按照“缪”来解释的。

包括对谥号最为了解的皇室。宋高宗加谥关羽“壮缪义勇武安王”,宋孝宗加“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而元文宗删去壮缪二字,改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为何?显然觉得壮缪配不上被神话的关羽。到了神话关羽最厉害的清朝,最喜欢多事的乾隆也来参和了一脚:

乾隆三十三年,以壮缪原谥,未孚定论,更命神勇,加号灵佑。殿及大门,易绿瓦为黄。四十一年,诏言:“关帝力扶炎汉,志节懔然,陈寿撰志,多存私见。正史存谥,犹寓讥评,曷由传信?今方录四库书,改曰忠义。武英殿可刊此旨传末,用彰大公。

竟然在四库全书中把关羽的谥号改为“忠义”!因为谥号不满意而更改千余年前的原文,也实在过于奇葩。不过从中可以看出,乾隆认为壮缪不是好谥号。如果是美谥壮穆,怎会有此一出?

值得一提的是,关羽谥号的另一字“壮”,在现时《谥法解》版本中均无。现存的“壮”解如“死于原野”“胜敌克乱”“好力致勇”“屡征杀伐”“武而不遂”“武德刚毅”“非礼勿履”出自元朝《经世大典》,“威德刚武”“赫圉克服”出自《永乐大典》引《唐会要》。

《经世大典》的谥解除“非礼勿履”条外均出自东汉刘熙失传的《谥法注》(《谥法解》最早的注本),查其意向,和《谥法解》“庄”条“兵甲亟作”“叡圉克服”“胜敌志强”“死于原野”“屡征杀伐”“武而不遂”几乎一致,可知“壮”谥通于“庄”谥。而“缪”倒也确实有通假字,但是是通“谬”而绝不是通“穆”。

死于原野,胜敌克乱,好力致勇,屡征杀伐,武而不遂,武德刚毅,加上一点名过其实,壮缪的谥号可谓关羽的完美写照。本不需要溢美关羽的人多次一举,要是没有失荆州的令人扼腕,关羽何能为武圣!

——————

王利器先生对穆缪做过辨析:

《风俗通义·五伯》

孔子称 “民到于今受其赐”。又曰:“齐桓正而不谲,晋文谲而不正。”至于三国,既无叹誉一言;而缪公受郑甘言,置戍而去,违黄发之计,而遇殽之败,杀贤臣百里奚,以子车氏为殉,诗黄鸟之所为作,故谥曰缪。

王利器注

周书谥法篇:“名与实爽曰谬。”通作缪,蔡邕独断:“名实相反为缪。”史记蒙恬传:“蒙毅曰:‘秦穆公杀三良而死罪百里奚,而非其罪,故立号曰缪。’”论衡福虚篇:“且近难以秦穆公、晋文公,曰:夫谥者,行之迹也,迹生时行以为死谥。穆者,误乱之名;文者,德惠之表。”皮日休皮子文薮秦穆谥缪论云:“晋惠公之在位,作宗庙之蠹蝎,为社稷之稂莠,一立十五年,其为害也大矣。今之学者,以秦穆为缪,尚疑其谥,得斯人也,可以谥缪为定。 ”据此诸说,则缪为缪戾之缪,旧有是说;而吴曾辨误录下尚谓“后世称穆而不称缪”,谢肇浙文海披沙犹举以与鲁缪、关壮锡(此处疑为电子版录入错误,应为关壮缪即关羽)相比,是知一十而不知二五也。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四曰:“古书昭穆之穆,与谥法之缪,二字相乱。礼记大传:‘序以昭缪。’注:‘缪读为穆,声之误也。’坊记:阳侯杀缪侯而窃其夫人。’释文:‘缪音穆。’公羊传:‘葬宋缪公。’释文:‘缪音穆,凡此后仿此。’史记蒙恬传:‘昔者,秦穆公杀三良而死罪百里奚,而非其罪也,故立号曰缪。’然则秦缪公之谥,当读如缪,所谓名与实爽曰缪也。蒙恬(案当作蒙毅)秦人,其言必有自矣。”

一美一恶的谥号在汪守宽先生《谥法研究》特别提及,有文灵,平厉,成纵等。而壮谬也是其中之一。唐朝王彦威在《驳太常拟元载谥议》写道:“元载谥成,则不得为纵,纵则不得为成。成纵并施,美恶齐致,考之常法,实不通经。夫萧瑀谥贞,诏命加褊,事出恩制,不可据依。尔後崔韶以平厉谥杨炎,以壮缪易伊慎,此皆惑於贞褊混淆不可之文,祥在驳议。今明其说,恐误後来。”里面提到伊慎谥号壮缪,明确表明这个谥号是“美恶齐致”的。伊慎是中唐出色武将,但晚年为求河中节度使贿赂宦官而遭贬斥,因此谥号壮缪。




  

相关话题

  为何「地动仪」会从教科书中删除?该做法是否合适? 
  假如中国从秦朝开始再也没有旱涝灾害,中国历史发展速度会快多少? 
  给三年级的孩子看《三国演义》、《水浒传》会不会太过残酷和血腥? 
  如何看待吕思勉评价岳飞? 
  如何评价三国里的关羽? 
  历史上由于某种预言或预感,力图避免却最终成真(甚至间接促成)的轶事有哪些? 
  关羽会不会瞧不起张飞? 
  秦始皇一直以来备受争议的原因是什么? 
  汉族是一个尚武的民族吗? 
  用兔子代表中国是为什么? 

前一个讨论
如何解释这张图中的古希腊文化元素?
下一个讨论
你爷爷的爷爷、你爷爷的父亲、你爷爷都是做什么的?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故事?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