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喊防疫过度? 第4页

                    

user avatar   hao-yi-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毕竟只有活着才能喊防疫过度,死了就不会喊防疫过度了。

很多人没弄明白,看着奥密克戎在国内没啥问题就觉得感染新冠无所谓了。

且不说后遗症的问题,单说死亡率,医疗挤兑情况下死亡率是不一样的。

这是2020年疫情初期的情况


同时期,同一种病毒,同样的治疗方案,武汉4.9%。湖北外省份0.16%

中国目前的医疗资源,只要出现挤兑,具体情况自己想吧,可以放开你的想象,要么没人管死了,要么自己自愈然后承担后遗症,比如失去味觉,嗅觉,大脑萎缩,阳痿之类的,随便挑,说不定买一送一


您好,请问今天您想得点什么后遗症呢?


user avatar   aquadim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部分认为或声称防疫过度的群众,其本意和美国川普代表的那一部分不能居家办公的劳动者诉求是一样的:你这个月不让我劳动,下个月全家都会饿死。我生病不一定会死,但防疫导致我没有收入,下个月一定会饿死,所以我宁可生病也要劳动。

这类人根本不在乎生病会对他们的健康权有什么损害,因为防疫和停摆直接侵害了他们的生存权,就是活不下去,要买不起食物了。

这本质上是个经济困难,而不是个医学或公共卫生问题。被隔离的那部分群众,牺牲自己的工作机会和经济利益,保护了其他群众的生命健康。后者应当向前者支付经济补偿,而且必须是前者牺牲多少就补偿多少。

比如一个外卖员,他被隔离14天,上个月平均每天的收入是200元,国家财政应向其补偿2800元。

现在,如果被隔离导致他不能劳动,经济损失是由这个外卖员本人承担的,国家还默认我们给这个外卖员免费治病,他应该感谢我们。但这是不对的。

这个外卖员完全有可能,根本不在乎有没有得病,就算得病了,他也不想治,他就想带病劳动,强行赚这2800元。不然他女儿的学费和他母亲的药费就只能交一个,他女儿只能辍学了。如果他病死了,就是家里命不好。

这套逻辑跟美国红脖子反对奥巴马医保是一样的,你强迫我多交医保钱,我交了下个月就必定要饿死。所以我不愿意交,我宁可生病死,毕竟现在身体还好,离病死还有那么几十年。

尽管有关部门规定隔离期间不得停发工资,但那是针对能够居家办公的脑力劳动者的。对于不能居家办公的体力劳动者、个体户、租房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没有固定收入,一天不干活就少一天收入。由于存在固定支出,尤其是房租、子女学费、老人看病、日用食品,这类人在每日参加劳动的情况下,也只能勉强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你不让他们劳动,不准开业,结果就和他们得了重病或残疾一样,整个家庭就不能维持生存了。

知乎的底层劳动者非常少,很多人难以理解美国红脖子是怎么想的,以为他们真的就只是反智而已。

其实中国也有类似经济地位的群众,而且很多。我们灵活就业的两亿人,都是的。还有建筑工人,小作坊的计件工人,都是的。

不要忽略这部分人的生存权。


user avatar   qing-hui-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分清楚两种情况

一种说防疫过度,是要我们学习欧美的躺平放任,这种绝对不可取。

另一种说防疫过度,是指我们当时的防疫措施,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可改进的地方。

如何区分这两种情况。

就要看说防疫过度的人

是说新冠病毒危害不大,我们不用采取这么多措施防疫。

还是指出在防疫措施有哪一点有所不足,希望改进。

只要愿意正视现实的人,都不会否认我们当前防疫措施,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

在应对境外输入上,大多还是维持旧的隔离酒店方式,而没有采取新建专门的设施,容纳那些入需要隔离的人员。结果造成了隔离酒店条件不足,内部互相感染,甚至外溢到社会上的漏洞。

证明大多数地方,还没有意识到,动态清零是一场执久战,面对新型变异株,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认为过去能行,现在也能行。应当针对新型变异株的特点,以快打快。

好在3月10日,国家已经推出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

针对当前变异株传播快发病快的特点,采取了抗原检测初筛,核酸检测为准的新手段,能有效的将感染者更快更早的筛选出来,尽可能的减少核酸检测时,人群密集造成的交叉感染。


不止在应对境外输入上如此,境内防疫也有许多不足之处,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比如说防控不够精准化,由于我国小区人口大约是7000~15000人。

封小区一下子就影响这么多人,而其实本身病毒并没有传染到这么大范围。但封小区后,进行的全小区核酸检测,造成的人员密集,反而有交叉感染的风险。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比较难,需要将小区再细粒化

前几年吹过街区制的风,但民众反响不好,很快被叫停了。

这个街区制的不足之处,就是光想着拆小区围墙。

把一个小区的围墙拆除,把道路变成公共道路。这个固然好,但也造成了民众的许多不便。

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呢?

拆掉小区的围墙,把小区内的房子,以若干栋楼为一组,再用围墙围成一块,等于是把原来公共道路围绕的小区,切分成若干个更小的微型区,开辟出更多的公共道路。

让小区变得更小更细,那么无论是在平时的城市道路交通上,还是现在面对疫情的封闭小区防控上,是不是更便利,影响更小了呢?


当然了这个措施不是一时能收效的,不过可以考虑逐步做起来。

还有就是对封闭小区的物资保障方面,能不能更有力一些?当然这也涉及到小区内人口众多的问题。

还有就是封闭小区后,因为不能上班、不能做生意,那些人经济受到影响,能不能在房租、房贷方面,水电费用方面,延长缴纳期限?

还有能不能对一些经济状况不好的家庭,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这也是刺激消费啊!现在很多钱在金融业空转,放不出去。

还有个人所得税方面,能不能增加因为封闭小区,因此得到退税?


user avatar   huo-gu-itpang-z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全给我送到美国来,体验下人间地狱,保准各个回去成良民!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实操层面看,大部分基层/高校采取的相当多防疫手段,并没有起到遏制疫情的作用,反而白白空耗了群众的热情,成本很高,有的甚至加快了疫情传播。更恶劣的是,很多部门不但措施是失当的,连用心都是险恶的——胡搞乱搞能捂则捂,连累大量无辜的人。这种实操问题带来的影响其实是很坏的,首先就是一步步消耗掉积攒起来的信心。

远期看其实很简单,一次世界大战从上头到厌战也就一年,防疫撑个3年,也很难了。但很多人没想过一个问题,病毒不是人,不会给你无条件投降扔了枪就没事儿的机会,你以为Omicron死亡率低那是你以为,你怎么知道国外死亡率低不是因为容易死的都死在前面的那些病毒株手里了呢?按照进修半年专培三年计算,现在能勉强上手的重症医师顶多比原来多了3批,真能打的一批都还没出来,这点儿弹药真的够吗?


user avatar   cao-hao-peng-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自己就是防疫的代价。

最近疫情的形势不乐观。

从上海到深圳,看吉林和山东,一改往常零星疫情爆发局面,自2022年始,在变异病毒感染率增强和香港等境外病例输入的双重作用下,全国各地出现了规模不等的疫情爆发点,在严峻的疫情形势下,部分城市被迫采取了诸如防控区设置等降低流动性的防疫策略。

设置防控区是过去两年成功防疫模式下的关键模式,在去年西安、郑州疫情治理上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在本轮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着的时候,互联网上出现了很多杂音。

一些群体表示,再这么防疫,生活可能是过不去了。

相较于对疫情的恐惧,这些民众似乎更畏惧因防疫政策带来的收入锐减,再加之世界其它国家的集体躺平,他们更希望向西方“学习”,放弃清零路线,走躺平恢复经济的道路。

在美国加息、石油暴涨、疫情封锁、股债双杀等多重负面影响下,“放开防控救经济”观点很有市场。

但问题在于,这样做真的是有益经济吗?

为了帮助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是什么”和“为什么”两个角度进行剖析。

01

躺平救不了经济

对那些持有躺平观点的人来讲,他们认为严格的清零政策是有碍经济发展的,所依赖的逻辑也很简单:

严格的防疫政策会对当地营商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就像封城过后的郑州、西安甚至武汉一般,经济受损程度是难以弥补的。

但其实这个逻辑是不太能站住脚的。

在过去两年疫情肆虐的状况下,西方世界走的躺平路线和我国走的清零路线对比是很明显的。

2020年,我国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为数不多的正增长国家,2021年,我国更是交出了8.1%增长成绩,再看美国,接近8%CPI增长显然不是件好事。

躺平救经济,按照过去两年的逻辑来看是可笑的。

但有些人会说,这是因为过去其它国家的“摇摆政策”决定的,但在病毒经历了几波变异之后,其它国家已经彻底躺平了,他们已经事实达成了“群体免疫”,群众生活已经恢复了正常,如果我们再不寻求“与新冠共存”的方案,最终我们是不可能独立于世界的。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相较于前几波变种相对规模较小的疫情爆发状况来说,当下这个阶段疫情零星爆发频率太高了,带来防控成本着实太高了。

这套言论听上去逻辑自洽,颇有种分析事物要随时间变化的既视感,听起来也确实很中肯,但大家仔细一想就会明白其中的硬伤了。

这种模式只给了变化方案,没有给具体的变化预案。

放松调控躺平不是难事,但如何处理躺平后续才是问题的关系,就现阶段的医疗状况来讲,放松调控会不会出现医疗挤兑,会不会在民众内心出现大规模的恐慌呢,也会不会造成大规模的停工停产呢?

没有提及效果的方案只会制造混乱,不具备任何可行性。

在现有的严格防疫政策下,就算我们最后因为严格的防疫政策转换到相对温和的模式而陷入了短暂的困境,这其实也并不是不能接受的事。

逻辑很简单。

既然在过去我们享受了严格防疫带给我们的好处,我们就不可避免地就会在这个政策退出时机选择上付出一定的代价。

这是没有问题的。

02

为什么会有躺平想法呢?

在思考放弃严格防疫政策开始躺平的时候,在对其可行性进行探讨之后,我们还要来思考一个问题:

为什么这类躺平想法会存在市场呢?

原因很简单:

因为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出现了分歧,它们之间存在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对于个人来讲,在疫情到来的时候,最好的状况肯定是其它地方都防疫的很好,然后我们可以岁月静好,不受任何影响。

但实际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的。

以边境城市瑞丽为例,在频频登上热搜的背后,反映的则是边境城市抗疫压力的巨大,对于那些内陆省份来讲,可能在很多人一次核酸还没做完的情况下,这些个边境小城已经做了数以百次的核酸了,而对于居住在瑞丽城市的人来讲,这种长时期的封城意味着什么吗?

或者体制内人员还能靠着良好的医疗保障维持一个不错的收入,但封闭对于依赖旅游业为生的瑞丽其它居民来讲,他们是找不到收入来源的。

换句话讲,在我们可以心疼瑞丽的时候,实际上是瑞丽为全国防疫进行了买单,他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收益却不确定。

这就是集体利益和个体利益碰撞的点。

就像是西安那位由于缺少核酸检测报告被拒在医院门口的孕妇最后以大出血告终一般,虽然这个事情并不能作为疫情下的常态,但实际上在严格防疫的要求下,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有更多的人为疫情付出了代价。

那些由于封停被关闭店铺的小买卖人和灵活就业的打工人首当其冲。

按下静止键很容易,但代价也很沉重,那些被关闭店铺的小买卖人没有收入不说,还需要进一步向房东、工人支付租金和工资,那些灵活就业的打工人甚至还是按照最传统式样的按劳分配进行的,他们没有活干,自然也就没了收入。

除开体制内的人员,在严格防控模式下,疫情区承担了最主要的代价。

但他们并没有得到任何补偿。

对于民众来讲,我们当然可以在出现疫情的时候指责防控不利,因为其它城市的封锁影响不到我们的实际生活,我们自然愿意其它的地方进行严格防疫,但如果封锁的地方轮到了我们,那么这一切的逻辑似乎就不对了。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利益分歧在这里就出现了。

对于个人来讲,在疫情到来的时候,比起那些没有收入的封锁,被封锁的个体是宁肯冒着感染的风险去活动的,因为此时对于他们来讲,比起病毒,穷更可怕。

但对集体来讲,在疫情到来的时候,最好将这些地方进行限制,然后在整体范围内维持一个较正常的生产规模,因为这样带来的整体效应是最大的。

就像过去那样,因为有了瑞丽们的付出,郑州们的牺牲,才有全国上下防疫形势的良好,如果我们身处在疫区之外,我们自然是愿意“严防死守”的,因为此时对我们的效应最大,但反之如果我们身处在疫区之内,我们则会愿意放开。

除开体主义和集体主义外,这里还有一个阶层博弈的问题。

就比如体制内外的差异。

对于那些拿着稳定工资的体制内人员来说,不管如何他们都能获取最稳定的收益,所以他们不需要为风险担忧,即使有疫情也可以通过网络办公解决,甚至休息也有基本工资可拿,他们是天然的防控支持者,但对于体制外灵活就业人员来讲,他们别无选择,穷病比新冠病毒更可怕,他们天然是放开封城的支持者。

即使有疫情,他们的立场也是一样的。

因为在不做疫情防控工作的时候,没有疫情,他们的收益是10,有了疫情,他们的收益只是会变成5,但要是来了防控,他们的收益就会变成负数。

比起负数,他们更愿意选择5,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囚徒困境。

就像大家常挂在嘴边的老人生命安全也是一样的。

有退休金的老人不愁吃喝,他们当然愿意接受严格的防疫来维持自己的健康,但对那些退休金不足的老人来讲,他们的收入完全覆盖不了西安400多的英雄之菜,在疫情带来封锁之后,比起疫情,他们更担心穷。

对老人来讲,得了新冠很痛苦,但没有收入也很痛苦,两者的痛苦有时是等价的。

这其实是一个算小账和算大账的问题。

03

严格防疫是算大账,但个人只会关心小账

对于国家层面来讲,比起彻底躺平的极端状况,将防控相对固定到一定时期和一定群体明显是更好的选择。

换句话讲

比起让全国人民都遭受到新冠的威胁,倒不如集中力量办大事,严格防疫,虽然这样可能会牺牲掉瑞丽们的利益,但这样是能切实达到整体最优选择。

究其根本,这是一个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一次碰撞。

西方世界防疫政策是“一视同仁”的躺平,走的是灾难来了,大家谁也别跑了,砸到谁是谁,砸到谁谁倒霉的路线。

相对于无差别杀伤,所有人冒着相同的风险,承受着相同的收益。

算总账下来,整体风险很大,收益很小,但个体的风险收益差异不大。

我国防疫政策走的是“严格卡死”,走的是严格态度的动态清零,哪里有疫情,哪里就被限制,要把疫情严格堵死在这里。

在这个政策下,群体冒着的风险收益是不一样的。

疫情区的群体冒着巨大风险换来的是极低的收益,而相对疫情外区域则是低风险低收益。

算总账下来,整体风险极小,收益很大,但个体之间的风险收益差异是巨大的。

防疫也是这个道理。

躺平是所有人公平地承担代价,但最终社会层面是不公平的,严格防疫是让少数人成为代价从而达到社会层面的公平。

这个代价,你可以认为是城市的位置,也可认为是年龄,也可以认为是体制内外,但总归是存在代价。

客观来讲:

两者的对错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只是看各自的立场,疫情造成的伤害和经济封锁造成的伤害在民众的感知中区别并不大,只是看最终由谁承担罢了。

但值得一提的是:

在是否成为代价面前,我们每个人都别无选择。


user avatar   wang-zuo-z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想要了解所谓“防疫过度”的问题,先得搞明白这东西的思想来源。——实际上明眼人都知道,现在疫情远远没有结束,西安,上海,香港,广东,吉林(按时间先后排序,以免想要雨露均沾的杠精们嘁嘁喳喳)的疫情都说明这一点。特别是香港,每天死亡一两百,那也不是闹着玩的。你看统计数字可能觉得死亡率也不过千分之几,但谁愿意当那个分子?你愿意吗?

大家都不愿意。

那么,为什么还有人喊防疫过度呢?除了有人专门带节奏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有二,一是经济问题,一是自由问题。而这两者归根结底又都是一个事儿造成的——集体的崩溃。

先说经济。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1953-1957年间,中国开展了合作化运动。合作化运动的本质就是将社会从松散的个体整合为集体。虽然现在集体被污名化,被很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说成是“大锅饭,效率低”,这个问题与本答案无关,我不想展开讨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集体带来的抗风险强度远远超过个体。不说富人和穷人,就说中间阶层吧:过去一个中农家里几亩地,还有一头牛,小日子过得不可谓不错。一个小商贩开个杂货店,那也是巴适得很——但是,如果某天农村遭遇灾害,或者杂货店资金链断裂,两个人就会立马返贫。而集体的好处就是把个体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共同对抗风险。中农加入了合作社,丰年时可能日子未必和原来一样舒服,但灾年时大家一起使劲抗灾,修水利,风险就下降了。杂货店主参与公私合营,成为百货商店的售货员,赚的可能没有原来多。但有了旱涝保收的工资,享受了单位的福利待遇,以及退休金,综合来看可能也是利大于弊的。

不过,70年代以后,集体开始崩盘。个体重新登上舞台。大家又开始各自为战。当然,对于一部分能人来说,小日子依旧是可以过得去的。但风险一来,你就得关门大吉。国家当然也有最低保障,但那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能人尚且如此,那么对于无产者来说,生计就更加艰难。在社会原子化的大背景下,个体承担不了疫情失控带来的巨大风险,也承担不了疫情防控带来的损失。所以只能冒着当分子的风险也要鼓吹防疫过度论——因为无非是病死和饿死的区别而已。

而从所谓自由层面来看,也是一样的道理。在中国,极端自由论与集体主义的退潮是几乎同时出现的。鼓吹极端自由论的,往往是不愁生计的人,“我死以后哪怕洪水滔天”就是他们的座右铭。这些人对团结并不关心,只关心自己的自由和舒适。比如这几天网上不是有个“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的段子吗?这就是这种思潮的反映。实际上,这句话乍一听挺有道理,但同样可以代换成“青春才几年,抗战占八年”——这同样是集体主义退潮的结果。

所以,在集体退潮之后,个体的遭遇就是命中注定的了。方方有句话说得好: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这句话恰恰就是集体主义退潮带来抗风险能力下降的最佳佐证——本来是天塌下来大家扛,现在天要塌了,不过先在你头上落了一粒灰。你不爽,但没人管你。你只能大吼一句“防疫过度”,却全然不顾这样会使得天塌得更快。不过,这对于你来说无所谓,因为那粒灰已经变成山把你压死了。你还管别人做什么呢?

这就是“防疫过度”论的内在逻辑。至于怎么破解,答案也在其中。疫情不会迅速退散,那么我们该做什么,大家都清楚。

最后,我也清楚,防疫持久战会使人疲惫。这就类似抗战从1937年打到1938年的时候,大家充满了速胜的信念。但到了1939-1940年,士气就陷入消沉了。不过,曙光总会来的,抗疫一定会胜利。原因如下:

(1)新冠病毒对人的大脑,肺部,内脏和生殖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2)新冠病毒可以二次感染,反复感染,支持多变种病毒在同一个体身上共同感染。

(3)等西方放开到一定程度,大部分人都走上前两条路之后,疫情就该结束了。或者如果他们不想挺,研制出了特效药,那大家都不会灭亡。

(4)在去年如此严峻的抗疫形式下,中国GDP增速仍然在5.5%左右。这就说明我们还是有后劲的。能挺到那个时候。

大家一起加油吧,谁都不喜欢抗疫,但我们总会挺过去的。

最后,评论区里出现了不少“比例尺”,非要跟我算算新冠的“重症比例”云云。您那么喜欢算比例,那我就问你,你和你的家人愿不愿意成为那个统计中的一员?

另外,谁告诉你全面放开就没有经济损失的?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造成损失?怎么的,你不掏钱就不算损失啊?


user avatar   yue-du-xiu-sh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可能是这人没去过医院,也有可能是被忽悠瘸了,更有可能是蠢,也有可能是坏,还有可能是又蠢又坏。

就拿一个城市的人民医院来讲,你如果平时去一下医院,排一下队,你就知道感染者翻倍对医疗资源的极大压力。

当你挂完号排队很久才能排到一个医生的时候你会体验更深刻。

你正常工作日去医院,你去看看那病人密度,你就知道,医疗资源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富裕。

上次和老婆去郑州市人民医院看眼睛,工作日不是周末,眼科排队两个小时。你能明白工作日排队两个小时的概念吗?

有人说白了就是被忽悠瘸了,他不知道动态清零的宝贵,不知道在这种环境下,每个人都是整体感染率低的受益者。每个人都是社会生产的受益者。

还有,有选择权的才可以选择是躺平还是清零。没有选择权的才只能躺平。


user avatar   wangyou07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放开?看看香港就好了,羡慕就请你立刻去,看看是失业重要还是死人重要… 逐步放开需要花时间,现在这个特殊时间点跟着外媒一起喊…你是几个意思? 如果真的防疫过度了,吉林市会爆雷吗?长春会遭殃吗?这些官员下马恰恰是因为防疫松懈了,才给人民群众造成了这么大的麻烦。

说我说话不腰疼的,你就自己考虑一下,国家不防控,最后工作还是丢,收入还是降,看香港就知道了,人家可是放开了好久,经济有多好?!值得你羡慕?!

很多人遭遇的困难,遇上疫情和全球经济疲软就是这样,放开也这样,而且人还没了… 说的好像国家不防控你就能赚到钱似的,美国不就没防控吗?人家的司机集体拒绝上班,港口集装箱全堆着,失业率飙升…这应该是放开的好的结果…?

还有说新病毒致死率低的蠢货们…看数据…欧3针接种率过半,中美不到40% …

为什么我的态度这么激烈,因为这么喊的人就是在带节奏。一周前柳叶刀的一篇论文说新变异株毒害降低 … 紧接着欧美十几国马上宣布了3月疫情结束完全放开;然后外媒开始新一波黑中国清零政策过死板没自由防疫过当… 然后我就看到了知乎上一群人在叫防疫过度… 前有香港后有吉林市,血淋淋的事实正在上演,就有人开始翘辫子…

如果你拿了钱使坏,下面5条我就是骂你的。

如果你没有意识到,那从专业者的角度来说也是有些愚,改一改吧,支持一下你的祖国。不要用你无心的言论给外媒递刀子,没有方方的才,却做了方方的恶…

国家现在这样防控,着眼于全民整体利益考虑,已经顶着很大的压力了,你作为中国公民还要在背后冷言冷语捅刀子,这过得去吗?

原答↓

1,这些人暂时还活着,只是脑子不太好。它们以为自己 生活上的不便、收入的降低…是因为政府的管控造成的 … wtf ?难道不是病毒和疫情造成的?你以为政府没事找事想管你?如果放开了,也许你们可以吃几天蘸着人血的馒头、吃几口饱饭。但是放开的话,往后社会就乱了,所有人还是会承受中长期的重大的损失。

2,这些人大多在中国,而中国政府把它们保护的很好,身边目睹的惨案没有那么多,你要是问一下经历过武汉封城的当地居民,我估计他们不会这么讲。政府免费给你接种疫苗,各级防控无声无息的直接实施到你到身边,你当然感受不到。

3,屁股歪了,收了钱。

4,脑子蠢实在没办法,看问题只看个案,不晓得观大数据,更不知道有些歪屁股的媒体的有些信息是真是假。

5,完全不了解中国国情,中国的工业人口的数量,密度,流动性…全球第一,人均医疗资源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如果不是这么防的话,你们根本就没有机会在这里说话,要么已经死了,要么因为家人的死而崩溃,要么已经失业了…

…………

所以,这些叫嚣着防疫过度的非蠢即坏的家伙们,请你们乖乖的闭上嘴,不要以为政府和那些工作人员是傻子。

………

评论区也写了,这里直接更过来,我这几天(2022年3月)也被隔离了。孩子不能上学。因为我去过疫区长春。但是我到达长春当天回来,在那里和回来后,连续做了三次核酸,结果都是好的,但我还是被隔离。

上门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告诉我说,没有办法,因为人手不够了,为了保证大多数人的利益,只能一刀切,先一律把疫区行程的人隔离再说。人家态度非常好,还主动上门服务,我能说什么呢?我肯定是说谢谢,并且保证配合。

这两年的事情加上中外对比,已经充分的证明了,防疫抗疫不单单是一个科学和医学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组织管理的问题。

纸纸上谈兵当然容易啊,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有本事你接受的防疫治病服务全部自己付费试试? —— 如果所有说风凉话的人都愿意为防疫治疗服务付费,并且按照西方私立医疗的标准全额付费…真的,我都想玩命去报名当个志愿者了,多赚钱呀!?

我们全部都占着那些一线防疫工作者的便宜呢,知不知道啊?!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房东催我交房租

银行提醒我贷款已逾期

孩子已经一个月没开学了

妻子单位半个月前已经停工无限期休假

我的店年前就被政府封锁停业了

社区不让我们出去

村里不让我们回家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国内首家食物银行开通网店「免费发放临期食品」,用临期食品做公益合适吗? 
  印度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20 天涨近 20 倍,印度疫情要爆发了吗? 
  假如美国承认新冠病毒是自己做的并道歉,世界又能拿美国怎么样? 
  如何看待上交所下调基金交易经手费和交易单元使用费收费标准,会带来哪些改变? 
  阿富汗前防长称,已从塔利班手中夺回三个地区,这会对当地局势产生什么影响? 
  如何看待尼日利亚变异新冠病毒现有疫苗无效? 
  花呗将全面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用户拒绝接入将无法使用,这会带来哪些影响?你还会继续使用花呗吗? 
  截至目前,英国日增新冠病例超 20 万例,目前防疫现状如何?留学生生活将会受到哪些影响? 
  大连老人遇车祸后被肇事司机「遗弃郊外」,肇事者已被抓获,他将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河南预置 70 余万救援人员备战防汛,目前情况如何? 

前一个讨论
沙特打算在与中国的石油交易中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会带来怎样的深远影响?
下一个讨论
俄乌现在的局势是不是意味着世界新秩序的诞生?





© 2025-05-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