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春天在产业和制度,而不只是现在。
在谈到职业发展前景的时候,很多人下意识的评判标准就是“社会经验”,毕竟按照现在普适性逻辑来看,职校生几乎于学渣挂钩,从职业院校毕业出来的学生在少了学历的加成下相应工作的薪酬待遇平均是要低于学科类教育出来的学生。
从待遇判断前景,这是所有人最朴实的价值导向,也称不上有什么错。
但值得思考的点不在这里。
如果大家把时间往前推个几十年来看这件事,我们会发现这里的逻辑似乎有些不一样,在过去工业化较为落后的年代,职业教育大放光彩,不管是工人待遇还有其它福利都远超其它阶层,但事过境迁,到了现在这个年代,似乎一切逻辑就变了。
很多人说这是“一代版本一代神”的时代变迁,但如果你愿意去挖掘这个“版本变迁”背后深层逻辑,你会发现其实这一切都落到了“产业”和“制度”两点上。
产业方面很好理解,就工业化未完成之前,整体工业化依赖于工人群体,所以具备稀缺性的他们自然而然能够享受到超出预期的权益,而在相应的发展后续中,一代版本一代神,最初是外贸行业的兴起,于是外贸领域有了热钱,接下来则是基建的年代,于是热钱涌入,带来了一波又一波造富神话。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产业的发展给相关领域带来了热钱的涌入,但“制度”的不完善却让这个热钱分配过程产生了太多了不公。
于是你发现了在外贸、基建时代下收益最多的不是工人而是老板。
但在随后的互联网时代下,由于人力资本成为决定互联网企业兴衰的关键性因素,所以热钱流入新行业的分配逻辑有了一丝松动,在过往由于制度不完全导致的分配失衡在供需关系失衡的互联网行业并没有得到延续,于是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从业者首次享受了“高额的红利”。
就像现在某互联网大厂能开出大几十万的薪资来吸引毕业生一样,这种远超出传统行业薪酬待遇的消息本身就是在“产业”和“制度”双重作用的直接影响。
职业教育里所推崇的德国模式遵循着的也是这个逻辑。
很多人推崇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说是双元制培训出来的学生,动手实践非常强,学生毕业就能作为熟悉的技术员工上手工作,而且在双元制模式下,学生和企业联系很强,也有助于学生技能在进入社会后的应用,于是乎我们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也应该照抄德国。
客观来讲,德国的职业教育确实对我们有一定程度上的借鉴意义,但德国模式里“产业”和“制度”结合模式也是有问题的。
以木工行业举例,德国在保持其“木工”工人收益的办法是引入了工会制度,而在这种工会垄断状况下的德国职业教育收益自然也是偏高的。
这不是产业带来的收益,而是制度本身造就的。
但这种模式在我国是难进行下去的,作为整体劳动力充沛的我国来说,由于区域间的自由流动,外来务工提供的劳动人很容易就能把当地用工模式给彻底冲散,靠着制度维持下的职业教育高收益在人口范围庞大的国家本身就不好实现。
那么德国职业教育又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点呢?
没错,是“制度”有保障前提下的“产业”带领。
就如大家熟知的那样,德国在全球高等制造业上具有比较强的优势,而这也正是我国供给侧改革中“补短板”的核心之一,就拿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例,在2020年以前,很多地方还在讨论如何发展第三产业的优势,但在全球供应链失衡呈现出来的教训被摆到台面上之后,我们后续的发展方向就很明确了。
第三产业的高利润看上去很诱人,但远没有第二产业的收益来得踏实。
所以结合着这个逻辑,你知道在可预见的未来世界里,职业教育的前景到底在哪吗?
答案还是“产业”和“制度”。
产业是职业教育的变现形式,而职业教育的存在则是为前者提供人力资本,而在未来我国供给侧改革下产业竞争模式里,人力资本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职业教育在未来的重要性是可以预见的。
但职业教育也并不是万能灵药。
制衡职业教育培训最关键的点其实是“教材”,职业教育不同于学科类教育的普适性,它对应的技术要求可能不一定高,但必要要新,现在国内很多职业教育的课程都是滞后的,于是你会发现学生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学习了上世纪70、80年代的技术后在就业市场上依旧是货不对板,所以很难获得到比较优势。
在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预设下,国家希望培养的是那些既熟悉实际产业运营流程,又了解相应技术理论,兼具动手操作能力且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
为了把这种全新复合型人才进行区分,我留意到市场上前段时间出现了“紫领青年”这个概念。
紫领这个概念,就是针对整个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一个全新称呼这是在蓝领之上,或者说蓝领的进阶,以适应新产业格局和发展的存在,特点是不再单纯讲一线操作,而是懂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物联网、智能制造等新技术理论,能够结合运用在一线的技术型、管理型、实践型人才。这区别于单纯做技术或管理的白领,是过去缺失,现在补课的空白领域。
而就像我上述所讲的那样,决定职业教育出来的紫领们的未来的关键因素往往是在“懂市场”。这块,举个例子来说,同为职业应用教育,围绕着计算机领域、高端智能领域培育出来的青年是明显是更具备竞争力的。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选择大于努力,也可以理解为把握市场风向的重要性。
拿最近比较火热的电动车行业来讲。
新的产业会要求新的技术,在传统的油车时代,扳手和钳子是最常用的工具,那个时候的修理知识也局限在这块,但在电池时代来临之后可能这个逻辑就彻底变了。
一辆现代汽车包含约1亿行代码,据估计,未来10年,大部分新能源乘用车可能将需要约3亿行代码的软件来保证它们在路上行驶,这是汽车正变得越来越依赖电子产品的一种表现,但也对全新的维修技术提供了新的需求。
根据英国汽车维修保养公司RAC的数据,在英国目前逾20万名汽车技术人员中,只有5%具备维修保养电动汽车的资格,考虑到目前有超过34.5万辆电池驱动电动汽车在路上行驶(还有数量多得多的混合动力汽车),有资格的技术人员已经缺乏到令人担忧的程度。
但如何增加维修技术人员供给以满足这块新诞生的需求呢?
分布在各行各业中的紫领青年,可能成为这个时代的版本答案。
在国家政策大力向职业教育端资源倾斜的当下,如何做好职业教育成了现在摆在很多院校面前一个问题,从企业应用和员工发展的角度来看,校企合作模式下产生的“紫领青年”或许是未来职业教育最好的发展模式,以产业为导向,不仅有利于更好的培养出契合产业配套的适用性人才,也能为职业青年未来发展提供助力,让他们更好地完成就业。
但难点在哪里呢?
往往这种社会需求的新兴人才所需的知识更多来自企业,而不是传统职业技术学校所能迅速授予的,而在应用层面上的风向把握要求下,职业教育里做的比较好的一块其实是产业导向性质的“校企合作”。
企业把握方向,学校更换课程,一切为实际落地为依据。
以计算机行业为例,对于这类以互联网实用类技术导向的企业来说,相较于学科类教育,职业教育作为产业导向性质的应用教育是能更快上手的,也给了紫领青年们曲线救国的机会,但你知道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吗?
不同于学科类的偏向理论选拔性质的固有模式,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往往是对他们预期工作时需要的内容,在他们完成了这轮学习后,他们表面看上去还是学生,但实际上已经是拥有多年工作经验的熟手了。
以联想的校企合作项目为例,企业将其在IT产业上所耕耘多年所获得的技术和经验与职业院校相结合,例如合作开发更具实践意义与符合发展潮流的课程,在学校内开设学习内容及实践内容更贴合实际的联想专班,以“需求”带动“教育”,再通过合作模式签订相应协议来完成相应青年的实习及就业过程。据悉有不少学生都通过了这个模式成功进入了互联网大厂或是其它包括高端制造业在内的产业,无论是未来的职业发展路径,还是薪资待遇,极具前景,人生轨道也因此发生改变。
职业教育的春天从不是教育,而是产业,还有制度。
这是我看到的最准确的总结。
总的来说,就是中国的高考相对公平,所以性价比极高,所以其他活动都可以适当让步。
这是我看到的最准确的总结。
总的来说,就是中国的高考相对公平,所以性价比极高,所以其他活动都可以适当让步。
这是我看到的最准确的总结。
总的来说,就是中国的高考相对公平,所以性价比极高,所以其他活动都可以适当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