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上古汉语为什么这么多含义过于精细的字? 第1页

  

user avatar   shui-tian-yise-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与古代无关,也与汉语无关,这就是一个口红颜色的问题。

对于男人来说,三个词就够了。对于女人来说,需要四倍的词才够日常使用。

日常有需要进行区分,那么就需要更多的词来使用;日常不需要进行区分,那么就不需要那么多词来使用。

比如中国人关注家庭亲疏关系,所以分堂兄弟、表兄弟、堂姐妹、表姐妹;而英国人不关注家庭亲疏关系,所以英文只用一个词cousin就够了。

(评论区 @convi28 朋友提出的例子更加贴切,即“爱斯基摩人会把雪用十几个词区别开”,比如正在飘的雪和地上的雪是不同的单词。)

古文中,凡是精细的词,一定是古人有需要进行区分的;凡是不够精细的词,一定是古人不需要区分的。

古代需要详细区分的,今天认为不需要区分,自然今天用的词简单而古人分的精细。

事实上,现代汉语中也存在很多古人没有精细区分而今天精细区分的词,比如发烧今天分为低热、中热、高热,而古人是不分的。再比如风的分级(此例不是特别恰当,唐代李淳风虽没有使用专用的单字来表诉,但的确曾在“占风远近法”中对风进行过等级划分,感谢 @韧者 指正)、地震的分级、光的色温的分级等等。

综上,上古汉语为什么有很多(今天看来)含义过于精细的词?原因是,当时区分有用,现在不需要区分了。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上古时期的语言处于运用扩张的前期,还有点属于祭司专用的意思,字词的指代意义比解释意义更大,语言更看重定义功能,而不是沟通效率,俗话说,装逼成分很大。于是因为马的各种不同的外表特征,就能生造出八百六十个生僻字。当资源很快不够了,生活更难了,祭司也没法靠简单地装逼混饭吃了,大家劳动中的交流效率要求更高了,语言就开始通俗化了,很快地就不说驔了,而是随手一指,那匹身子黑色,后背发黄的傻骆驼。

同时,这也是个视野问题,上古生活方式狭窄,日常接触的就那么几样事情,当然描摹得非常仔细,同样的一天24小时,大半时间琢磨马,在当时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与耕作牲畜,于是就出现了无数的马字旁的词汇。


user avatar   s.invalid 网友的相关建议: 
      

简单说:手里拿着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

这话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完成一件事有无数种方式;具体选择了哪一个方式,只看我们手里有什么。


我们现在,再造新字的需求极低,因为拿现有的字拼一拼,弄个二字词三字词四字词,足够用了;实在不行到古籍里挖一挖,还有几万生僻字呢……

习惯了“拿现有字拼出我们需要的意思”之后,自然就没必要动辄造字了。


但上古时代不一样。那时候语言刚刚萌芽,往哪个方向发展还不一定呢。


比如,这个字啊,是一个字一幅图好呢,还是几幅图拼起来组成一个字好?是半拉表示意思、半拉表示读音(形声字)好呢,还是整个字只管意思不管读音(会意字)、甚至只要读音不管意思(拼音文字)好?


那时候,连造字都还没搞定呢,你还怎么要求“语法”、要求“句子”?


既然还处于“造字”阶段,那么很自然的,一个意思可以写三四个字甚至十来个字表达;但也能凑一块凑成个字……


事实上,这个说法也是错的。

真实情况是,谁特么知道我们现在就是在造字、造句啊——我们不过是刚刚萌芽了文明的野猴子,勉强能画一些花鸟虫鱼、记一记简单的信息而已,你突然给我们这么高端的难题……


不过……花鸟虫鱼?简单?基本?

哈哈,这就是工程师特别熟悉的领域了:现在,我们有了一些基本的“语言元素”,那么,让我们拼出意思!


比如,看,这是一匹斑马。但“斑”字还没有;我得想办法表示“颜色黑一条白一条的马”……

这怎么表示啊?

得了。我就按“标准格式”在乌龟壳上刻个马,然后在马身上刻上一道一道的,你见了不就猜到意思了吗?


你看,幸亏我们祖先没见过斑马。不然就多了一个专门表示“斑马”的生僻字……


类似的,刚路过的一队野人拿一条鱼换了我们一把枣子。这条鱼味道真好,我问他们这是什么鱼,他们说“li”——我得记下来。一把枣子,换了一条鱼,这条鱼旁边注个音,和“里”读起来差不多——后代们,知识点来了,要考:这种鱼,就是“鲤”鱼了!


当然,这个故事是杜撰的,鲤鱼的鲤字也不是这个起源;但思路就是这样——萌芽阶段,字、词、词组甚至句子,它们的界限都是模糊的;这些偶然(或经常)被画到一起的东西,渐渐就成了一个个字。

但字不可能无限制增加,因为人的记忆能力有限。此时,一些曾经被画到过一起的、较为生僻的东西就被遗忘(然后可能重新发明出来,也可能就此彻底遗忘);只有那些最常见的字才会流传开去、固定下来,最终成为汉字的标准单字、部首(或者拼音文字的少量字母)。


就这样,不同地区的原始人随心所欲,有的坚持画画(但越画越简略),专注于把意思都记下来,这就是象形文字(其中的形声字也尝试记音,但记音并非这种文字的长项,很多读音渐渐就转变了)。有的只记读音——反正读出来自然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这就是拼音文字。


总之,刚开始大家都随心所欲,想怎么说怎么说、想怎么记怎么记;但慢慢的,人与人的交流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频繁;再乱记,你自己都可能忘了意思,更不要说交流了……

于是,“尽可能让所有人一看就明白意思”的说话/记录规范逐渐出现、传播,这就是语法(评论区说的没错,语法是和语言同时出现的;语言本身需要逐渐发展、完善,语法也一样,都有一个随心所欲-相对自由-较为严格的过程;事实上,随着社会环境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的发展,语言、文字、语法,都还会有一个突破规范-再度活化-重新固定的过程;同时在接触到其他语言时,还会有一个融合吸收的过程,然后还可能各自独立发展;在如今这个时代,这个过程甚至每时每刻都在语言的不同位点并行发展着)。

总之,语法并非成文的、一成不变的。只要是人类尚大量使用的活语言,新的词汇就会不断涌现、消亡,语法规范也一定会随时演变。


所以说,文字、语言,它们都不是神圣的,它们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来自上苍的恩赐”,而是“下里巴人交流的工具”;它们不是固定的、千古不变的,而是水一样流动的——单字、语法、读音,一切的一切,都会在岁月中逐渐演变。


user avatar   qiong-qiong-luo-l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上古没有纸,能写一个字就不会写两个字,为了节省龟甲和竹简呀!

直到元明印刷业繁荣,中国才出现大量白话文小说。


user avatar   tim-ji-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我指着一条狗喊‘阿黄’的时候,谁都明白‘黄’这个字和狗无关,但同时也明白‘阿黄’是一条黄狗。”


语言和字符之间的非完全映射和派生词现象很多人解释过了,具体到那几个“马”相关字是因为你只看字书才会有这个疑问。如果去查一下出处就会发现这一串说马的字义大多来自诗经《鲁颂·駉》篇的经注。《駉》篇内容字面大概是这样:

健壮的公马们,在郊外的旷野上。是说哪些马健壮?是说:
那匹“驈”(鹬,“鹬鸟”> 黑身白肚)
那匹“皇”(皇/煌,“火光”> 黄白色)
那匹“骊”(黧/鵹/鹂,“黑色/黑鸟”> 黑色)
那匹“黄”(黄,“黄色” > 黄色)
那匹“骓”(隹,“短尾鸟(斑鸠?)”> 斑鸠配色=青白杂色)
那匹“駓”(?)
那匹“骍”(【⿰牛辛】/骍,“红牛/红马/”> 红色)
那匹“骐”(棋,“棋具”> 棋盘或棋子斑纹)
那匹“驒”(鼉,“扬子鳄” > 深色有鳞纹)
那匹“骆/雒”(雒,“雉鸡”(褐马鸡?白鹇?) > 黑身白尾/白身黑尾)
那匹“骝”(?)
那匹“骃”(??裀,“衬衣”> 如同穿着中衣=浅黑杂白毛??)
那匹“騢”(赮,“红色”> 红色)
那匹“驔”(?)
那匹“鱼”(鱼,“鱼”> 鱼眼=白眼圈)
(上文每介绍完四匹一组后)架上战车飞奔,不知疲倦不停歇,真是好骏马!

看到没?在语境中问题就简单多了。参考皇黄鱼等字用法就能明白,这几个词汇本身的含义和马一点关系都没有(“骍”除外,这字看来确实是偏专指红毛兽类;“駓”“骝”“驔”我没调查出结果),实际上属于文学修辞范畴,根据马匹的特征用一个无关词汇(以色彩或其他鸟兽名,特别是鸟名为主)来描摹他们。

不论这种修辞喻名在口语中是否流行固化,为了在文本记录中强化辨义,书写者都可能选择给这些字符带上形符“马”作标签,同时作注以防误解。于是乎,一个含义高度细化的新字符就诞生了。再者由于《诗》本身的教材和经典属性,这个精确的“字符-含义映射对”(哪怕这种精确并不存在于语言中,本质上只是依赖语境“注释”)最终被万世因循奉为圭臬。



上面正好提到“四匹一组”的车马组合传统,顺便说续说“驷”。为什么“驷”和他的同音本字“四”不会混淆?还是先扔开字书,我们直接去先秦文献中看(偏口语的)语境:

“齐景公有,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
“孟子曰……系,弗视也”
“田子方渡西河,造翟黄,翟黄乘轩车,载华盖黄金之勒,约镇簟席,如此者其八十
“我后世必有封者,令容高盖驷马车

在这些语境限制下,哪怕脱离形符提示,我相信题主也不会误解。但/slijh/这个发音这个词汇,显然也只和“4”天然相关,而和任何一种动物或交通工具都没关系。



当然题主列出的词汇并不都是这类情况,但全面解释起来颇为费力不讨好,此处相当于给一个引子,帮助题主多思考吧。


user avatar   Mothuvers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精细”的问题。

任何领域只要不断发展,它的术语就会不断精细。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一样的。

比如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这也很精细。

我们之所以会认为古代和现代的精细程度不同,是因为领域发生了变化。比如你提到的那些容器,它们都是礼器,是贵族使用的。贵族自然要讲究等级高低、身份贵贱,所以功能细分就日趋复杂。而现代社会不再有这个领域,所以功能就简化了,名字也就随之简化了。


其次,我们来讨论一下“字”的问题。

上古汉语的音节比较复杂,绝大多数词都是单语素词,这就导致语素内部的义素非常丰富。而现代汉语的音节极大简化了,绝大多数词就都变成了多语素词,所以很多义素丰富的语素就被义素简约的语素取代了。

比如上古汉语那一堆“马”,每个字代表一个语素,每个语素包含一大堆义素。而现代汉语要表达同样的意思,就会提取出共同的义素,用“马”这个语素表示,各自的其他义素用其他语素表示,然后把语素组合起来构成多语素词或短语。


user avatar   neopeking19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现代汉语中也有很多精细用词,本来想抖机灵说化学元素周期表(有人说了)。

但我想到了一个,其实我们在味觉区分的品种和程度上还是超出古人不少的。

感谢现代工业化生产的佐料,以及各种精细味道的现代生产者。


user avatar   kong-tao-luo-7 网友的相关建议: 
      

1个人干6小时的活,原本4个人就能24小时轮换

现在1个人干18小时,顶了2个人

然后领导说你不干,有的是人(另外两个人)干

你不死谁死?

工贼不杀天理难容好吗


user avatar   yi-qu-er-san-li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问题是被狗子占领了吗?

连美国保护世界的话也说出来了。

而且很多在阴阳怪气的人,反而是没看美国的《2021国别人权报告》的内容。

连基本线都搞错了。

如果美国真的关注中国加班问题、房价问题、出版言论自由啥的。咱也不说啥了。

问题是有关中国的内容,就这么几个:

侵犯香港、西藏、新疆人权。

然后证据来自黄之锋、老和尚和德国生活的某个组织。

美国这玩意每年都发,发完后给中国各种暴恐组织发钱,让他们继续搞事情。

这玩意有啥值得支持的。

如果每年美国研究完后,真的想当无聊的太平洋警察,倒是可以给271的华为员工、打假人士和中国纪委部门人员发点资金。

美国这样做虽然多管闲事,有损别国主权,但至少是好心。但问题美国发布的东西和他干的事,你说是安好心吗、这厮无非就是让中国昆明那次事件多发生几次。


至于中国的美国人权报告。也是为了反击这个事情最近几年开始做的。

而且和回答区阴阳怪气的人不一样,发现这个回答区压根就没人认真回答这个问题。

中国的这份报告,与其说是报告,不如说是美国媒体新闻汇编,里面的内容都是美国自己写的,做了一个汇总。

和美国对咱们的是针锋相对的。

美国说中国防疫政策压制自由,我们说美国防疫死伤无数

美国说中国对新疆种族灭绝,我们说美国是真的搞过种族灭绝

美国说中国军备增长威胁和平,我们说你美国是真的发动了战争。



至于回答区关心的工作时长、福利保证、房价啥的

美国并不关心,中国也未对此进行回击




  

相关话题

  抖音真的算文化输出吗,它输出了什么? 
  你认为最好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 
  外国人学汉语觉得哪里最难? 
  为什么戏曲等中国传统艺术逐渐衰微,而歌剧和音乐剧等西方艺术逐渐在中国流行? 
  日本有哪些相对于中国落后的地方? 
  为什么很多人把「允许」念成「rún 许」? 
  吃饭的时候说“来,给你 wǎ 两块肉”,本字哪个字? 
  为什么普通话里包含i的音节这么少? 
  如何看待汉字拉丁化? 
  为什么中国、古希腊、日本的神话中原始的神普遍存在近亲结婚现象呢?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知乎李建秋?
下一个讨论
2019 年,你心目中的年度电影十佳是哪些?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