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考虑救市措施的状况下,财政可能会全面承压。
单从数据层面上讲,这组数据的冲击力还是强的,它直接将不同城市成交数额摆在大家面前的冲击力还是很强的,于是你看到了一线城市百分百的增加率,二线城市打了折,三四线就直接被砍没了。
似乎直接就放烟花了。
但大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毕竟是小样本数据,现实情况肯定没大家看到的这么惨,这个数据报告在最后也对这个结果进行了找补。
趋势毕竟是走出来了的。
按照其它相关统计口径来看,三四线城市春节期间成交量大致下降了3-5成,虽然没有报告里写的5成那么多,但下降趋势还是很明显的。
不同于一二线城市的多渠道财政收入,三四线城市在实际运营中的可选择余地实际是完全没有的,说穿了只能靠卖地维持。
卖地收入最终能靠新房销售来消化,现在新房卖不出去,明年房地产拿地积极性就会下降,跟着的就是财政出现亏空。
大家别看着过去几年房地产商好像赚了个盆满钵满的样子,实际上三四线房地产商在15年那波暴涨之后基本都是勒着裤腰过日子的。
三四线城市不像一二线那样有基本盘做维护,时不时的房价还能跟着涨一涨,它说白乐就是跟着趋势,大趋势涨,房价就跟着跳跳,大趋势不涨,房价就跟着横盘,逻辑清晰地一批。
一二线城市所认同的房地产逻辑在三四线城市完全是展不开的。
你说搞信贷吧,三四线城市居民购买房产的逻辑也跟信贷宽松实际没多大关系,就算是你给到降低首付这些优惠,这套政策在三四线城市也是基本行不通的。
就更别说什么限购政策了,三四线城市能卖出就算不错了,限购政策根本就无从谈起。
现行房地产的优惠政策对于三四线的刺激力度不大,三四线居民对买房的需求说实话从始到终就只有一个,就是买涨不买跌。
房子卖不出,财政跟着就出问题,但地方总归是要收入的。
积极点的例子就是霸州,前些年因为环保关停了钢铁厂,有房地产维系的时候还好点,没有房地产维系立刻就显了行,开始运动式罚款,靠各种行政手段来创收。
营商环境直接就变得糟糕了起来。
但躺平派也好不哪里去,就跟鹤岗一样,财政早就被整垮了,日常就只能靠举债维系,具体操作的时候就是玩躺平了,要不就是想办法仗着上级政府兜底原则去借债维系,另一部分就是靠财政转移来维系。
但财政转移也是有个极限的,你说个别几个地方搞搞财政转移还说的过去,要是全国上下这些三四线城市都亏空都要搞财政转移怎么呢?
就算是再想想法子创收也搞不来这么多钱啊。
反正逻辑就摆在这里,大家看着三四线城市新房成交量下跌,给到的想法肯定就是赶紧抛售,顺带跑路就完事了,但总归是有run不出去人的。
从房地产大局考虑,三四线房产是不能暴雷的,这块资产标的虽然不好,但涉及面太广,一不小心就可能酿成大错,而且大家别看着三四线城市跟一二线城市似乎没啥关系的样子,想想次贷危机的逻辑就好了嘛。
想着三四线城市暴雷,一二线城市风景独好是不存在的。
反过来再看这个数据,坏的一方面就是上述这些了,但好的一面也不是没有,如果大家乐观一点的话,越是房地产想要暴雷的时候,可能越是它最安全的时候。
因为当救市成为唯一选择的时候,短期逻辑是会被改变的。
既要又要也要还要更要是不可能的。
世界上没有新鲜事,看日本,看美国,所有发达国家走过路的,我们都会模仿照搬。
东京郊区的奥多摩町,距离东京市中心约80公里,因为人口流出,老龄化严重。
奥多摩町从几年前开始,就实行了免费送房子的政策,只要年轻人肯来长住,房子免费送。
距离北上广市中心80公里,离市区40公里的大多数郊县,
最多20年,房子都是要白送,求着年轻人去住,去工作交税的。
老龄化对整个社会的改变是颠覆性的,固有的思维,社会的风气都要天翻地覆。
一个社会80%的人都是年轻人的时候,这时候年轻人有足够的未来,有六个钱包可以去透支。
等到社会50%的人年龄在40岁以上,30%的人年龄60岁以上,就没有未来可以透支了。
人到了老了,不管是否有意愿,不管多想阶级跨越,不管马云的福报喊得多响亮。
那些50岁,60岁的人,是不可能去996为房价奋斗,努力再贷款30年去接盘。
老龄化的社会,不管是房子,车子,还是古董,黄金,任何的投资品都没有接盘侠的。
日本在20年前就走到了这样的状况。
老龄化一旦开始,社会要整个变成老年社会。
当一个国家步入老龄化,当一个国家30%的人口超过60岁,韭菜年轻人只占30%的时候。
任凭资本家舌灿莲花,用尽办法洗脑。也没法让50岁的劳动者,再去为了福报拼搏30年。
奥多摩町从1994年,也就是25年前,开始实行促进年轻人定居的政策。
对照前段时间,中国大城市的抢人,抢韭菜,让年轻人买房的政策。
中国距离日本20年前的状况非常近,非常近,也许几年,也许十几年。
中国的人口和房地产状况,正在沿着日本20年前的路,坚定而持久的走下去。
粗粗算了下
这15个城市
差不多2亿人口
新房成交959套,
同比去年春节下跌42.1%。
还有人煞有介事的分析了几千字,
我想问下,这点样本量,
大家的数理统计都怎么学的?
看看所谓“重点15城”,作为直辖市的北京、天津都没列入,却把莆田、泰安、淮安列入进来,就知道这个抽样城市是有偏颇的,得到的数据自然不能正常应用,看看就行了。
先给你们看看我们那边今年房地产商打出来的口号
鄂西北十八线小县城,这是当地最好的地段了,江景房。最高的时候房价在六千/平,现在叫“重回4时代”,当地一个超市收银员工资在两千出头,商场的导购工资1200,和我同龄的毕业后回家工作的,目前工资在2800-3000。
看看明年回家能不能看到“重回3时代”的口号。
一二线城市早晚也逃不脱一样的命运,诚然有一众巨佬们把核心城市房子当做投资项目来看,但是无论何种情况下,普通人才是房价最大的支撑。以现在一线城市房地产过百万亿的存量市值,任何巨佬都不可能一己之力支撑这么大的盘子。
当前低线级城市房价明显已经顶不住了,房价这个财富虹吸链条肯定在萎缩的过程之中,没了“新XX人”6个钱包的输入,靠所谓富人真的能顶住这百万亿的盘子?何况富人之所以把房地产当做投资项目,本质上还是有人出了那部分“投资回报”,这部分回报必然不是富人自己给自己转着玩的,那么是谁支撑起了这部分投资属性?失去这部分回报注入之后,富人还会不会继续把大量资金放在房地产呢?这个答案应该不难得出。
现在的过程只能说是传导链条暂时还没有到核心城市而已。
这就来看看一二线房价支撑是怎么来的,已经这种虹吸会带来什么。
一二线高企的房价,其实相当于变相把三四五线城市老一辈人在最近四十年社会快速变革中积累的财富也吸到一二线城市来。
举个例子,一个三线城市的年轻人到一线城市来,比如说我。我在提供了劳动力的情况下,买房则需要家里至少支持一下首付。这种情况下我爸妈会把积累的资金以及出售不动产的收益从山东拿到上海来买房子。这样,一个要在山东安家置业的人的钱到了我爸妈这里,然后再通过我在上海的购房的行为转到了上海的大爷大妈们手里,以及我未来30年的一部分收入。
这样子简单说就是,一套一二线的房子的组成就是三四五线本地老一辈人本可以用于本地消费的资金+年轻人在一二线城市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劳动力。
一二线城市得到了人才、三四五线城市的积累、以及一大票本地消费市场。
三四五线城市则流失了人才、老一辈人几十年的财富积累、以及本地消费市场以及产业的凋零。
一二线土著获得了无法通过自身劳动力获取的大量财富,实现了财富自由,继续用过置换的形式搅动市场提升资产价格,以期收割更多外来人群未来的收入。
三四五线来一二线打拼的年轻人则是获得了大城市的梦想、形形色色的消费场景以获取精神上的快感,对应的付出了老一辈人的积累以及自己的未来。
祝大家未来都能一切顺利。
再来个房价不能继续拉的原因分析吧,以前写过,直接贴过来吧。
十年前的基本盘和现在已经不一样了。十年前我们还处在依靠基础制造业的人口红利,甚至连中端制造业都没有太多。彼时,我们几乎没有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能在全球范围拿到领先优势。GDP刚刚超过人口还不过2亿的日本。
彼时,我们距离人口红利+中低端制造业模式的上限还有不少空间。当年本科毕业基本就可以找不错的工作,硕士毕业基本都是很好的去向,以至于博士都没有多少人愿意考,更不存在青椒这个物种。大家都有着明确的向上预期,而且提升的途径清晰可见。考个研究生、考个CPA司考就能立马实打实获得提升,而不是今天考到头拿到满还要去谈各种能力和纷繁复杂的能力特长这种玄学。
此时,由于我们极强的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以及完全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超高管理水准确保自身产业能以人类历史上最快的速度发展,并且开始触及人口红利+中低端制造业的天花板。人均GDP一万美元,跨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随之而来的便是中等收入陷阱这个问题。
与之对应的是,十年前房价能涨是因为蛋糕还能持续做大,大家都在增加,不涉及存量分配问题。而现在已经开始反复强调做好一二三次分配了。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当前我们正处在转型期,蛋糕做大的速度肯定没有十年前那么高,存量分配变的重要起来。这个过度阶段都开始调整存量分配了,房价实际价值(去除炒作价值)必然难以继续上涨了。
----------------------我是分割线---------------------
如果对金融、宏观经济、房地产感兴趣,可以关注公众号:白菜研究所
如果你想找一份可以持续拿到高收入的工作,可以考虑一下金融。这里有一个金融财会求职交流群,里面有各路金融圈的大神,来听听有经验的过来人是如何处理上述问题的,并且还可以进行招聘信息的共享。希望帮助你理顺思路,更加清晰、客观的面对这些问题。
如果对于CPA和法考有兴趣,可以移步我的知乎文章和回答~
(跳转之前记得点个赞~)
如果对于房地产、宏观有兴趣,可以移步我的知乎文章和回答~
2021 年中国 GDP 突破 110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8.1% ,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广东中山,房价15000跌倒5500参考一下,没有人口支撑的城市必然宿命。
男生也不扯那些“内调美白”什么的了
不然就是大型虐狗现场了
有女朋友的还好,女朋友可以帮助来
没女朋友的……
我可不觉得你们会给自己榨个美白果汁
做个美白养生粥什么的,估计做也做不熟,别再食物中du了
说了也是白说,我也是趁着午休1个半小时写的,没时间码那么多字
就不讲内调了
直接说说怎么有效护肤美白吧
对于男孩子来说,这个似乎更容易坚持下去~
护肤美白其实很简单,就是尽量用些含美白成分的护肤品
但是要知道,现在市面上很多护肤品打着美白旗号
实际上里面没有任何的美白成分
所以,买护肤品之前建议先看下成分
不知道怎么选的,直接看着这些美白成分来吧:
1、烟酰胺:抑制黑色素沉淀,加快黑色素角质细胞脱落,双效美白
2、传明酸:抑制黑色素细胞的活性,防止和改善色素沉积
3、维生素C:天然抗氧化剂,淡化已生成的黑色素,改善暗沉
4、果苷:淡化顽固黄褐斑,但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不可长期使用
5、曲酸:强效淡斑,抑制皮肤黑色素形成,注意敏感肌慎用
6、谷胱甘肽:击退黑色素沉淀,美白提亮,改善暗沉,应用广泛
7、377:活性最高的酪氨酸酶抑制剂之一,浓度在0.2%——0.5%之间,就能达到不错的美白效果~!
分享下有真正有美白效果的护肤品,仅供参考哈~
英N原型vc.,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个品牌,我也是朋友推荐的,是122年的医美级品牌,有独立的配方号,也有实验数据验证过功效的。15%的原形维C粉+视黄醇+AE,美白抗氧化,浓度比较高,但是不怎么刺激,后续会有点拔干,可以搭配肌底液用,美白提亮真的不错~!!
谷胱甘肽美白精华,这是我了解到的性价比最高的美白精华,里面不仅有谷胱甘肽,还有烟酰胺和熊果苷,三大美白成分,而且含量黄金配比,成分良心,而且简单温和,不挑肤质,美白效果很给力,我们科室一个男护理,用了一个月左右,面部肤色明显要比脖子白个度,建议用的时候捎带着抹下脖子,不然脸白脖子黑的,真的很搞笑哈哈~
城野XX377,377超过中国法规的限量0.5%,然后还有个维生素C的衍生物APPS,ve,积雪草,白藜芦醇等,推荐给皮糙肉厚的。搭配的话没什么限制,连最难大牌的VC都可,美白效果很给力,白天晚上都能用~!
john XXXX的377+烟酰胺精华,又一款平价中的战斗机,是很良心的国货牌子,成分精简又安全,我入手了她们家不少产品,对比to家的话,使用感好太多了,很适合学生党想节约预算的,连烟酰胺都一起省了,不要太划算。美白不算惊艳,但是好吸收不拔干,成分安全,入手不亏
修丽K发光瓶,猛yao型美白精华,1%曲酸+3%传明酸+5%烟酰胺+5%磺酸,强效美白成分都用个遍~浓度很很很高了,还多种复配,抑制络氨酸酶活性,阻止黑色素生成,且加了5%的烟酰胺(超高浓度了),阻断黑色素传递,建议晚上搭配A醇用
☞补充下一下刷酸美白的方法
加速表皮层细胞脱落,刷酸,水杨酸,果酸,增强代谢~
方案可行性:还原剥脱白得快,只需要在表皮层作用,不需要深入基底,如果耐受的话,搭配原型vc还原黑色素,然后酸代谢掉,是个不错的美白方法。
如果是敏感皮,角质层很薄的话,可以试vc衍生物,温和些,当然效果肯定也没有那么好。
☞好啦,分享结束,我要开始上班了,有问题评论区找我,看到就回~
哪个品牌高端会突破和持续领先?
iPhone还需要突破吗?iPhone是守擂者,国产安卓旗舰是攻擂者,至于谁能够突破高端,谁能够持续领先,这明显是针对于国内厂商说的。
用销量说话就可以了,尤其是高端旗舰的销量。
去年国内华为以外的高端旗舰,卖得和做的最好的两款,应该是小米11Ultra和vivo X70 Pro+这两款极致影像旗舰。
今年国内的高端旗舰,会是谁呢?
翻译翻译,什么叫渠道大变局?
渠道大变局,明显说的是现在小米新推行的渠道模式。
这张图就是卢伟冰说的“渠道大变局”。
左边的渠道模式,是现有的成熟的,非常强势的渠道模式;右边的扁平化的渠道模式,是小米正在采用的模式。
这个问题值得展开来好好说说,这两天之前拿着联发科工程机出来大锤特锤骁龙8gen1,大吹特吹联发科天玑9000的,应该脸都肿了。
现在实测跑分出来,天玑9000的优势,真的微乎其微,可能需要体质好,抽奖,电压等等加起来,才能得出比性能强于骁龙8gen1,且功耗远低于骁龙8Gen1,能效比大幅领先的结论来。
真的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至于天玑8100,倒是很有可能会成为3000元价位的明星。
2021年的爆款王是啥?我投在2021年2月份京东自营仍然有60多万销量的红米K40一票。
至于卢伟冰问的2022年的爆款王是啥?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红米K40的哥哥,红米K50!
2022年小米手机推荐?小米手机怎么选?小米手机哪个性价比高?内有小米手机推荐及选购建议。 - 王之葵托利的文章 - 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