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明朝宦官,内阁,皇帝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 第1页

  

user avatar   shen-long-tian-l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内阁的核心是“票拟”,司礼监的核心是“批红”,两者共同组成了明朝的“内朝”。


票拟,简单来讲就是“外朝”官僚上奏疏给皇帝(通政司或会极门)、皇帝将奏疏下发内阁(文渊阁)、由内阁代皇帝拟定批复(墨书小票)、然后进呈皇帝。

皇帝将奏疏下发内阁时可以给予指示(口谕)、对内阁拟定的批复不满意可以发回去要求重写(重票),而且皇帝可以绕过内阁直接批复奏疏并下发给六部等外朝衙门(中旨)。

如果皇帝对内阁拟定的批复满意或者没意见,往往会下发给对应的外朝衙门、外朝衙门也会提出自己的意见(部议),然后再进呈给皇帝。

皇帝会根据票拟、部议进行批红(有时会交给司礼监来代行),简单来讲就是同意、部分同意或不同意,然后下发给六科、六科有封驳的权力(虽然很少行使),最终六科转交给对应的外朝衙门去执行,一个正式的决策就完成了。

从决策过程可以看出,内阁和司礼监本身都没有权力,都是在代行皇帝的权力,谁更能得到皇帝的信任,谁就能代行更多的权力。


内阁更偏向于外朝,因为大学士都出身外朝官僚,有威望的大学士会被外朝官僚视为领袖(“真宰相”)、皇帝轻易不会处死大学士,但也有不少偏向于皇帝的大学士;

司礼监更偏向于皇帝,因为宦官都是皇帝的家奴、可以被皇帝一言决定生死,但也有偏向于外朝的宦官,而且因为宦官大多受教育程度低、能力不如大学士,故而代行更重要但也更简单的批红权;

内阁和司礼监之间一般不会太对立,毕竟外朝官僚进不了司礼监、宦官进不了内阁,而靠谱的皇帝一般不会过于偏向内阁或司礼监,而不靠谱的皇帝则会因为过于偏向一方导致权力失衡、引发冲突(一般是过于偏向司礼监,因为司礼监更偏向于皇帝)。




  

相关话题

  吴三桂明明可以全身而退,为什么要在61岁高龄时起兵造反? 
  大明王朝中嘉靖召见装疯的杨金水,通过对话知道杨金水的忠心不会胡说八道,是不是才放他一条生路? 
  朱元璋为什么先打陈友谅后灭张士诚? 
  如果你穿越到1853年定都南京的洪秀全身上,怎样做能干掉清朝? 
  “为什么《明代<万历会计录>整理与研究》里用”白银化“计算明万历年间朱家人支出占比可达41%? 
  假如把崇祯换到宋徽宗的位置上会如何? 
  如果明朝和清朝同时遇到了晚清的世界局势,明朝是否会比清朝处理的好? 
  如果袁崇焕的五年平辽和毛文龙两年平辽都不靠谱,那么究竟要怎么平辽才靠谱? 
  明清的皇子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如果明朝十六个皇帝重聚一堂,朱元璋会先打谁?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深圳2022年能如此快控制疫情并摘星的表现?
下一个讨论
嘉靖皇帝那么迷信道术,会不会导致了明朝官方史书所记载的那个时期的战争,充满了怪力乱神的神话元素?





© 2025-05-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