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懂明史,制度和经济方面只能瞎比比几句。引发七国之乱并非朝夕间所形成,从吕雉病逝到刘恒继位,中央跟诸侯王的斗争已延续二十多年,只不过文帝刘恒的策略较为温和,尽管贾谊的《治安策》已提及削藩问题,晁错也多次进言,不过文帝对他们的策略都没明确采纳。
但文帝不是什么都没做,他只是缓削藩,等对方先动手自寻死路。刘肥的齐国原是大国,因为他死的早儿子又多,齐国被拆成多个国家,刘恒和刘襄争位同时,刘恒对齐王一系始终保持友好,使刘襄一伙人根本闹不起来,故济北王刘兴居一动手就被镇压。
淮南王刘长是盗版项羽,刘恒对这个弟弟莫名其妙的溺爱,刘长莫名其妙的造反,莫名其妙的事发,在去四川旅游的途中莫名其妙的自杀,刘恒还宽大的给予刘长三个儿子进行分封。整件事看起来都是刘长自己作死,刘恒仿佛优柔寡断的不肯把淮南王一系往死里整。但从结果而言,刘恒又干掉了一个大国。
刘恒对诸侯王各种不法行为也尽量容忍,拼死先提升自己的威望和国力。刘恒又下暗棋把儿子再分封,以分封牵制分封,于是梁孝王刘武在七国之乱是为老哥汉景帝刘启扛住第一波猛攻,居功至伟。相传曹操就是盗刘武的墓,这样才维持的了生活。
七国之乱虽爆发在汉景帝刘启那时,但此前文帝已经给他铺好路子,所谓的七国实则只有吴国和楚国算大国,三齐一赵都是已被分割的国家。剩余的就是周亚夫和刘武在军事上的表现,以及刘启果断卖队友杀晁错以削弱敌方士气。七国内部有反对起兵的声音,使【诛杀晁错】的名义站不住脚。
朱允文刚上位就想要削藩,此前朱重八没留下过相应的政治策略,反而有诸侯王为他保江山,有清君侧的责任。就是说朱元璋认为权臣掌控中央比诸侯王威胁更大,朱元璋毕生都为加固中央集权而努力,为此不断清洗功臣。在他眼中的诸侯王都还是些孩子,可能是真没想过藩王能打赢实力雄厚的中央政府。
朱允文腹黑不如刘恒,凶狠不如刘启,他的削藩政策过于出格,一逮到机会就直接夺权,把藩王贬为庶民,还把湘王逼死。在政治意识方面给予朱棣起兵的正当性,打起清君侧口号确实拥有一定号召力。北方诸将多朱棣旧部,降朱棣从战者甚多。
汉景帝的削藩只是剥夺藩王部分国土改为中央直辖的郡县,或是以再分封的名义把大国拆成小国。刘恒当初让呼声最高的刘襄想反而没借口反,让刘长莫名其妙的反,让刘启打死刘濞的儿子,反弄得好像是刘濞理亏,逼刘濞取消了谋反计划,刘恒整诸侯王的策略轻重缓急拿捏的很好。
西汉诸侯国可算作独立国家,能够动员的兵力远胜于明朝的藩国,汉国和梁国的综合实力并不比七国优胜太多,却凭梁王的支持拖住叛军,再由周亚夫出战硬是把对方的战斗意志打没了。
靖难之役时,因朱允文得罪藩王过甚,全都保持观望态度,没人愿意出手帮他。保持中立的宁王朱权被拉下水后大大改善了朱棣的军事力量。我明史基础薄弱,朱重八在当时是否还留有名将给朱允文就不得而知,但从军事力量分析,西汉的中央军一直是刘邦打天下是所留下的精锐,文帝时灌婴率十万众找匈奴决战,相当霸气,诸侯国的部队更多是分封后自行发展,平均战斗力不如中央军。
朱元璋分封的本意是让藩王防御边疆,甚至是让藩王来牵制权臣架空皇权,藩王的边戎部队战斗力相当突出。朱棣除去卓越军事能力外,双方因为政治谋略的差异也形成对比。按说这种地方反抗正统的战争,往往会因为在政治方面合法性不足,地方军会随着时间越久士气就越渐削弱。这也是为何周亚夫选择持久战的原由,短短几个月就把敌方士气消磨殆尽。
朱棣清君侧的口号喊得凶,加上本人组织能力强,战争越久他的部队就越壮大。能打赢这场战争固然是朱棣军事能力过硬,朱允文的策略失误也不容忽视,以他的年龄没必要急着削藩,那些叔叔能熬死一个是一个。
在就是当时明朝主导朝议的貌似是文官?西汉的朝臣极为重视军功,灌婴、张苍、申屠嘉、周亚夫、卫绾一路下来都能打,所以怎么也不会轮得到李景隆这样战神般的人物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