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了
回去我们十八线小县城过年,坐标江西南部某摘帽不久的小县,县城房价大概6000左右。
牛肉60~65一斤,非常畅销。本来是不咋吃牛肉的人,现在都大几斤的买,我家买了8斤。猪肉超市卖8-9一斤,确实便宜。我们是几个人合伙从养殖户那买一头猪,每人几十斤地分。鸡大概15一斤。鸭肉11左右一斤。2J的车厘子大概35一斤,很畅销。这是我自己去买了所知道的情况。
我所在的小村庄我大致统计了一下,85%以上的家庭在县城或者市里买房,90%以上家庭有车,100%的家庭家里建好并装修了房子。路上总堵车,不管国道还是村道,大面积堵,两年前都没有这场面。
出去亲戚家拜年,发的基本都是华子,次的也是芙蓉王。要知道几年前大部分都是发金聖。
去县城逛街,尽管最近一直在下雨,但热情不减,可以说达到围得水泄不通的程度。开车去,别想找到停车位,远远地停好,走路去。
偷鸡摸狗的事很少听说了,原来是村道上安装了很多摄像头,家里安装摄像头的比例也在大幅提升。
家里的邻居、亲戚等多半在附近的工业园区上班,工资3000-8000不等,多数在5000左右,一般都是单休,与之前不同的是,之前大部分是什么木材、板材加工厂,鞋厂等,现在种类多很多了,很大一部分是电子厂、稀土加工厂、玻璃厂,中小企居多,有一家A股上市公司。
以上这些,可能是承接了部分珠三角的工业溢出,喝了一点汤,也可能是历史欠账多吧。
刚出来的数据,GDP比上年增长了10%+,有点猛。
不知道,
反正当初消费升级、消费贷大跃进的时候我也没跟,现在他们就算降级也就降到和我一个水平。。。。
既有升级又有降级!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同。
这几年来,呈现出上下两层升级,中层降级的趋势。
也就是底层和中层在接近,上层和中层在拉开!
底层的消费升级,不得不说,国家的政策是越来越好了,各种政策对于底层的保障是真心不错,以前没钱上学,没钱吃肉的现象很少了,老弱孤寡残基本上应管尽管了。
但是豪车和各种奢侈品在中国的销量也是在高速发展的,各种有钱人的生活方式也是在不断刷新我们的认知!
但是这几年确确实实大环境不好,那谁填坑了呢?
就是广大中层!想上爬不上去,向下又不至于坠落底层。
感觉国家在不停的压榨这些人。特别是房子,底层买个毛,上层不要贷款多的是,只有中层,头顶房贷,房地产的雷大部分被他们背了。
货币宽松放水,也是大部分稀释中层财富。紧缩,死的更是中层
吃饭:一天三顿饭?不存在的。根据每天的劳动强度决定吃几顿饭。
出行:能走路不开车。近距离踏青略过。出远门搞不好回来码变色。
护肤:以前的水乳精华面霜变成了水+面霜。精华太贵了,略了。防晒?两点一线再从底下车库直接到家要啥防晒?
逛街:最近一次逛街是五个月前,买短裤。最近的一次逛超市大概是十个月之前的事情了。基本都网购了。
网购:卸载了某宝,下载了某多多。新人一元钱可以买六包抽纸,我的天,爱了爱了。以后就夸它夸它夸它!
这个属于薛定谔的猫。
首先贷款是未来现金流折现。因此上对于很多已经购房的人来说,他表面上月薪上万,但是扣除每月按揭,基本上没有多少钱。鉴于全国很多房屋都是这样的情况。因此上,老百姓其实比较贫困。这就是消费降级的状态。
但是同时,通过米袋子和菜篮子工程。特别是扶贫攻坚工作的推进。导致我国农副产品极大丰富。同时会给人消费升级的感觉。
因此上,大部分人都处于吃得好,穿得好的贫穷状态。
这是因为危机出现,首先破产的就是底层,而政府拨款救济,最先救济的却是资源最多的,所以经常看到古代每次饥荒后都是土地更加集中到少数人手里,资本主义国家每次经济危机,一些人的财富会因此翻几番。
有作为的政府会利用危机改革社会中的突出问题,没有作为的政府等待的就是起义革命。
牛马们少吃点儿料,老爷们就能多买几个香奈儿。定向放水,可不是定向放给牛马们。
谢邀,本人小奸商。
直接说,今后国内的消费市场的大趋势是两个:
1总消费人口肯定萎缩。
2具体消费产品这块,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中间价格的死的贼快。
生产这一块:
低端继续过剩,无脑往死里卷,中层不好搞。高端还有点搞头。
对于具体的个人,肯定是有升有降的。
不过我这边还是尽量建议降级,因为毕竟,凛冬将至。
我今年开始消费降级。
我的消费降级理念是:去掉重复功能物品,不相信商家描绘的需求,只考虑自身需求。东西不坏就不换,不扔就不买,不减就不添。
卖了苹果MacBook Air、华为MateBook、联想Yoga27一体机,只留1台戴尔G15游戏本,买了一台显示器,用游戏本同时满足家庭办公和出行办公的需求。
卸载STEAM,不再玩付费单机游戏,只保留原神,且不充原石,只体验剧情。
卖掉AirPods Pro、FreeBuds Pro和Bose QC35,买了FreeLace Pro,并保留一条随手机附赠的有线耳机做备用。
卖了华为Mate 40、iPad Pro、MatePad Pro以及配套的所有触控笔,平板电脑并没有给我带来生产力,只是多了几块刷剧的屏幕。换成荣耀X30 MAX同时满足大屏娱乐和通讯需求,卸载手机端原神,不再要求手机性能。
卖了尼康D750和配套所有镜头,只保留索尼α6300。
卖了大部分纸质书和Kindle,换成文石Nova3 Air满足阅读需求。
只保留B站大会员,其他视频平台会员不再续费。百度云、115、迅雷、华为会员只保留了1个,其余均不续费。
买了25元的Hyundai薄膜键盘,保留1把最便宜的Cherry机械键盘,剩下两把机械键盘打算卖掉。
跟媳妇说好,除工作需求,绝不给我添置衣服和鞋。在家绝不叫外卖,在外面除非请客或被请,否则只吃从家带的食物,实在不行1个人在外吃饭,只找苍蝇馆吃半饱,控制在30元以内。
电动车只去免费充电桩充电,半年用了1000多度。
下一步的计划是,家庭宽带降速选择便宜套餐,退出5G回到4G。
开始使用记账软件,个人月消费强制低于3000元(北京),包括水电暖、网络、请客社交、家庭娱乐、用车成本。
升级还是降级需要分别看待。
说说我在某城商行底层看到的,
今年1月,部门中层年终提到了30万,经理或者是科长年终奖提到了20万,普通员工也有5-10万。
虽然我拿的不多,但是我觉得本地的房价冲向均价3万还很有戏。
注意,上面的钱只是年终奖!!!
很多人都在说消费降级,在我看来,只是普通人没钱而已,有一部分人过的不要太滋润,这部分人还不少。
某小领导去年提了一辆宝马5系新能源,某大领导2018年买了450万的排屋,还是毛坯房,装修就花了150万。
看了单位的夫妻,生活过的都不错,一个银行中层,一个高中副校长,一个招商大领导等等,反正怎么看钱都很多,一年五六十万不成问题。
就是这群人,在这个大家认为经济不行的时候,在这个三四线城市,gdp全国30多位吧,拿这么高的薪水。
说来说去,大家只是互相取暖,你无法感受到董事长年入300w的快乐,也无法体会两夫妻年入五六十万的普通,所以降级是需要分别看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