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模一样的指纹,甚至连双胞胎的也不一样。
诸多遗传信息都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能决定人眼睛形状,虹膜和头发的颜色等等。
同卵双胞胎具有相同的基因,按照正常逻辑,他们也应该拥有一模一样的指纹才对。
但为什么会不同呢?
难道指纹并不受基因的控制吗?
如果真的如此,这一次中国团队主导的研究,为何能得出人类指纹和肢体发育有高度的基因关联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指纹:
其实,指纹并不是人类特有,除了所有灵长类都有指纹外,甚至连考拉也有。甚至考拉和人类指纹极其相似,用电子显微镜也很难看出区别。
我们知道,灵长类起源于6000多万年前。但考拉是有袋类哺乳动物,和人类的亲缘差距长达2亿年。
对于灵长类和其它的攀援性哺乳动物,我们不难发现。灵长类通过指腹攀援,而其它哺乳动物则是通过爪攀援。
研究表明,指纹可增加手指对树木等粗糙表面的摩擦,以及疏通多余的水分,防止水泡出现,并提高触觉的灵敏性。
指纹上还有对汗液的精密调节机制,确保皮肤角蛋白层的最佳水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摩擦力,并减少接触面流体层形成灾难性滑移的可能性[1]。
这也是为什么,人在应激反应下,手指会大量出汗的原因。
当然,指纹触觉灵敏度的增加,也更有利于应对突发情况[2]。
几乎所有关于指纹的研究都指向一个结果,那就是指纹有利于攀援。
可以这么说,我们那些没有指纹的远祖亲近,可能早就从树上掉下来摔死了。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不难猜测,人类指纹很有可能是在2亿年前,第一批攀援性哺乳动物诞生时,就已经起源了。
正是因为指纹起源得如此之早,那个时候人类远祖的肢体特征和我们具有明显的差异,那么指纹和肢体发育基因组有关,那就更容易理解了。
就像我们的手指的基础特征,早在3.8亿年前被四足动物的Hoxa13家族基因决定一样。长达2亿年的演化之旅,足以让我们与早期哺乳动物的肢体形态发生巨大的变化。
也正是因为指纹受到基因的控制,所以双胞胎的指纹具有相似性。
那双胞胎指纹,是如何形成差异的呢?
指纹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很大,主要在于它形成于胚胎的早期。
早在胚胎发育的第10~14周,指肚(volar pads)的基质层细胞在不断分裂生长的过程中,会对表皮-真皮交界处的细胞进行挤压,从而导致真皮组织向表皮方向挤压形成初级纹路。
指肚的分裂成长是受到基因控制的,这是先天性因素。
但是初级纹路会在胚胎发育期间,经历更为漫长的过程,才能最终形成指纹。
指纹大约在7个月的时候才会完全成型,子宫内的微环境对它的作用长达4个月之久。
例如胎儿的动作、与羊水、子宫的互相作用,都会有微小的应力作用在细胞分裂上,而皮肤细胞的更新换代很快,微小的差异随着细胞代系迭代积累,最终让双胞胎的指纹,在数月的时间内形成了足够大的差异。
所以,基因不能决定指纹的最终纹路,就像基因能决定一个人头发多还是头发少,但并不能决定具体能长出多少根头发来。
那为什么,皮肤破损之后,重新长出的皮肤指纹依旧不变呢?
在解剖学上,指纹属于表皮与真皮之间的,向表皮方向凸起的真皮组织。如果破损的皮肤没有破坏真皮组织的凸起,甚至根本没有伤到真皮组织,指纹自然就不会被破坏掉了。
但如果真的破坏了真皮凸起,指纹自然也会产生修复的痕迹。如果大肆破坏真皮凸起,也可以导致指纹的严重破坏。现实中,一些犯罪分子就会通过破坏指纹来逃过指纹检测。
虽然指纹是终生不变的,但它并不是不能被破坏的。
弄清楚了指纹问题,我们最后再来看看中国团队领导的这一次研究突破。
通过对9099个汉人的全基因组扫描,研究团队发现了18个与指纹类型相关的基因位点。而这些基因大多和肢体发育有关,例如在塑造四肢和手指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的EV11基因。
肢体发育基因在指纹形成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团队的突破口不是在指纹的差异上,反而是在指纹的相似性上。
早在100年前,就有研究者发现不同手指上的指纹具有相似性,体现出了遗传特性。
后来的研究进一步发现,中间三个手指(也即食指、中指、无名指)之间的遗传特征具有关联性。
2005年,有研究者把指纹之间的相似性命名为花纹间影响(pattern influence),也即本次研究提到的指纹模式(pattern block)。
早期关于指纹的形成原因,有着诸多的假说,但其实,以前对产生指纹模式和整个指纹结构的生物学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不清楚的。
2016年的时候,欧洲就有研究者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GWAS) ,对指纹基因进行研究。
虽然,在2016年的研究中,欧洲研究者发现了与指纹模式相关联的基因。但最后却发现,这些基因在指纹形成的过程中并没有发挥作用。
而这一次的中国团队领导的研究,和国际上数十个机构合作,同样使用了GWAS方法。
除了分析了9099个汉人外,还跨种族分析了其它人种的23000多人,从而发现了以前从未被报道过的指纹模式基因变异位点。
EVI1基因是所有被发现的基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
它在指纹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中间三个手指(也即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纹模式的形成,与EVI1基因高度相关。
通过对比研究,研究团队也发现,中间三个手指的指纹模式的关联性远远高于其它手指。
个人认为,这极有可能是因为灵长类动物在抓握的过程中,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根手指,对摩擦力提供了最大的贡献。这三根手指指纹的关联性加强,明显对生存更加的有利。
值得说明的是,EV11基因也是一种原癌基因。它的高表达,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有关。
为了进一步研究EVI1基因对指纹形成的作用,研究团队开始在小鼠身上进行研究。
通过调控EVI1基因表达,研究团队发现,在早期肢体发育阶段,老鼠手指腹侧位置的横纹发生了改变。
通过对21日龄的老鼠皮肤纹型的进一步分析,研究团队直接证明EVI1本身就是皮纹模式的调节器:它通过调节肢体发育来改变皮肤纹路,而不是通过皮肤直接发育而来。
随后研究团队测定了EVI1基因在人体中的表达,发现在胚胎发育的第10周,EVI 1基因在手指远端的间质中得到显著的表达,尤其是在指肚下表达得最为明显。13周之后,这种表达逐渐消失。
这是因为,EVI1基因能调节改变细胞的生长模式,从而改变远端肢体和手指的长度和形状。
这是EVI1基因除了能在指纹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外,还和肢体发育高度相关的根本原因。
随后,研究团队跨种族研究了23000多人,分析了几百万个基因位点后,最终发现了指纹和肢体发育高度关联的43个基因组,以及105个显著表达的基因。
当然,这些所有基因的表达,都和研究团队指出的18个基因有所重叠或者关联。
通过对指纹表现型以及对手指长度的测量统计,研究团队也进一步佐证,人类的指纹模式受到肢体发育过程的强烈影响。
以往的研究表明,高指肚通常形成斗型(whorl),低指肚产生弓型(arch),而不对称和中高的指肚则往往形成环形图案箕型(loop)。
这一次的研究和以前的结果是一致的[3]。
要说这一次研究的意义,远远不仅仅是搞清楚指纹的形成机制。
由于肢体发育和皮肤纹路之间的高度相关性,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就可以通过皮肤纹路的异常,提前推断出唐氏综合征等和肢体发育高度相关的疾病,从而进行足够早的干预治疗。
对于这些疾病的先天早筛,意义重大。
当然,从知识的角度来说,也意味着我们对人体自身的了解又更进一步。
虽然我们常常感叹现代科学多么多么发达,但其实在生命科学上,还有很多东西,我们只了解了表象,对原理性的内容其实还知之甚少。
关于人体更多的秘密,依旧还需要一代代科研人员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