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日语作为目前语系不明的语言,与周边几大语系、几大语言各有何相似之处? 第1页

  

user avatar   tan-suan-qing-l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日语并非语系不明。

现代日本语一般纯粹地被划归于日本-琉球语系(Japonic languages)。

不是没有别的说法,比如“日韩一家”“阿尔泰语”等各种百花齐放一样的学说。从前我们确实难以在这些中做出选择,我国的一些教材编订在这个问题上也相当抱守,于是,很多民间大小文章就用文学性的语言把日语的所属描绘成一个“遗留至今的谜”。

但其实不然,阿尔泰说已然是非常过时衰微的一套说法——就连“阿尔泰语系”的观点现在都已经不再是主流。而在语系划分模型开始采取更多地以同源词汇为基础的谱系分析之后,更多基于音系和类型学、形态学特征而产生的“阿尔泰说”的接受度就变得更低了。在这里我就试着通过“语系”问题的相关讨论,连带着写出一些问题里问的“相同点”。

日语并非语系不明,而是它太过于隔绝,因此显得特殊。而有一种(已经逐渐变得不流行的)研究风潮就是设法证明日韩语这些“难以确定祖源”的语系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和其他语言(尤其是阿尔泰诸语)之间的关系。

而不难看出这种思想到了现在仍坐拥不少支持者。例如,对于日语,学术界就曾出现过以下的划分尝试:

  • 将日语同乌拉尔语联系起来的尝试。
  • 将日语和印欧语联系起来的尝试。
  • 认为日语和藏缅语族有底层联系。
  • 日本-琉球语理论,认为琉球语是从某个时期的日语中分化而来。另,日琉语属于一个孤立的语系。它虽然对周边的阿伊努语有很大的影响,但和阿伊努语不同源。
  • 将日语和阿尔泰语言联盟相联系的尝试和理论。其中的重点是试图找到日语和韩语之间、日韩语和阿尔泰诸语之间的祖缘关系。
  • 提出“东亚超语系”概念,寻找东亚、东南亚周边各个语系之间祖缘关系的尝试。
  • 认为日语可能由南岛语底层和阿尔泰表层构成。
  • 认为日语可能是一种经过混合后的南岛语。

假设是非常多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例子,在此没有枚举。然而这些假设中成功者并不多。其中较有竞争力的说法只有“日语源于阿尔泰说”与“日本琉球孤立语系说”。

日语属于阿尔泰语言联盟[1],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学说,而现在这种学说已经鲜有人支持[2]。在1857年,安东·博莱勒(Anton Boller)开始系统地研究日语和 乌拉尔-阿尔泰语之间的关系[3],并认为古典日语的一些特征显示出和阿尔泰语之间“强大的遗传亲和力”。

该学说的一个经典例证则由藤冈(Fujioka)在1908年做出。他给出了日语和乌拉尔-阿尔泰语之间,14个相似的特征:

  • 词首从不出现r音(ラ行假名不出现在词首)。
  • 词首从不出现复辅音。
  • 会发生元音和谐(例如上古日语的乙类お会把甲类お同化)
  • 语法上没有“性”的区别。
  • 使用后缀而非前缀。(但实际上日语并不缺乏丰富的前缀)
  • 动词的词缀丰富。
  • 动词变形时只变后缀。
  • 无冠词。
  • 连词稀少。
  • 修饰语在被修饰语前,宾语在动词之后。
  • 在表达“对比”时,使用离格(より)而非所有格(が・の)
  • 在表达“所有”时,使用“存在表达(あり)”,而非“所有表达(持つ)”
  • 疑問表达中疑问词在句尾。
  • 格的变化依赖于词后附着的格助词。

但实际问题是,这些论据大多并不充分,且不能作为决定性的证据。尤其是“r音论据”——后来阿尔泰语中又发现了以“r音”开头的词。

另,尤其是元音和谐,时至今日也是阿尔泰说支持者最热衷的证据。的确,上古,及其以前的原始日语中确实发现了类似元音和谐的特征,主要体现为,在同一个词(包括合成词)中:

  • *u/*a/和*ə几乎不共存,当含有这些元音的词素被合成到一起时,一般元音会发生一些变化,它们大多数情况下会被周围音节的元音同化。
  • *o和*ə不共存,都会被同化为*ə。

根据同化的规律,我们可以构拟出一些把元音分为“阴性元音”“阳性元音”“中性元音”的分布规律,这三种元音在组合时,阴阳性元音不相容,所以其中的一个常会被和谐为相容的元音,这就是元音和谐律:[4][5]

阳性元音 中性元音 阴性元音
*a *i
*u *e
*o

此处采用了Whitman(2016)构拟的原始日语元音体系,[6]

尽管在若干细节上有所不同,但这种元音和谐,和阿尔泰诸语、韩语的元音和谐有所类似。日语的元音和谐在上古时期就并不稳定,已经出现若干例外。很快这种现象也消失在上古晚期的日语中。作为对比,韩语的元音和谐保留到了现在;阿尔泰诸语(如蒙古语、通古斯语下所属的一些语言,包括我国境内的蒙古语卫拉特语)的元音和谐大多保留至今。[7]

但元音和谐并不能证明同源关系。

事实上甚至印欧语系、南岛语系等语系中的很多语言也存在类似的和谐,甚至保留至今。[8][9]“先射箭再画靶子”的误区也是要防之又防的,找共同点并不是什么艰难的事情。元音和谐确实是一个重要的证据,但这丝毫不能决定性地指向日语和阿尔泰语的关系。

另一种观点即为所谓的克里奥尔语说,即为怀疑原始日语是一种混合语言(比如认为日语由南岛底层和阿尔泰上层混合而成)。如波利万诺夫(Polivanov,1924)也对比了南岛语和日语,他总结了这些观点:

  • 词素常常以典型的单音节或者双音节的形式存在。
  • 关于词缀,不仅是后缀,还会以前缀的形式出现。给出的例子有前缀“ma-”(表示强调、程度深,如「真ん中」「真っ青」)[10]
  • 认为元音系统非常简单,且缺乏元音和谐[11]
  • 典型的开音节的特征。
  • 认为原始日语和南岛语的音系很接近。
  • 唇音发生了类似的退化:p>f>h。给出的例子是“火”:

日语 pi [12]>ɸi > çi);波利尼西亚语:*apui > api > afi> ahi 。

  • 原始日语中浊辅音前伴有鼻化。这在美拉尼西亚语中也有出现。
  • 形态学上,原始日语中存在词素(完全或不完全的)叠字构词。给出的例子是日语的ma-kkuro>*ma-kukuro“漆黑”。[13]
日语:ma-kkuro>*ma-kukuro“漆黑”
南岛语(A)他加禄语:ma-butingting“真不错”
南岛语(B)美拉尼西亚语:
na-nukunuku “软乎”ma-naenae “蔫儿不啦叽”
南岛语(C)伊洛卡诺语:ma-saksakit“恶心”

但是显然除了最后一点外,这些观点也较为无力。其中的一些观点甚至可能无法作为有效的论据,如唇音退化这种共同创新在逻辑上就不能佐证日语和南岛语的关联性;而最后一个形态学论据则比较有意思。只是,观察即可得知,上表中例A和例C虽然确实和日语类似,但它们都是菲律宾群岛的语言,聚合度相对很高,不能排除它是否是一种局部地区的创新成分;而例B中则不仅出现了ma-还出现了na-。我难以得知南岛语的此种现象是否和日语的前缀ma-一样,并不为偶然且成系统;更我想如果能获知原始南岛语是否也有这样的一种前缀,那么这一定会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形态学论据。

话至此处,就可以回到这个问题的后半句讨论:“与周边的各大语言有何相似?”

相似是一定有的,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共同点都有很多。譬如说, 站在现代来看,音系上,日语那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一套辅音和南岛语很接近,音节结构上又和现代汉语更加接近等;

而若追溯各原始语言之间的相同点,则是追溯这些语言之间的相互联系的重要手段。

个人认为历史语言学比较时要着力于共时对比,而上述的一些对比案例中可能就出现了很多以共同创新、非共时语言特征比较等情况,以致于我不确认那些论据是否充分。

可是,原始日语和原始汉、藏语、原始南岛语的差异却比现代更为显著。那时的日语音节结构几乎和现在一样——几乎没有闭音节(现代日语的促音是一种闭音节,但它们是至早在平安时代才开始出现的),就是简单的 :

(其中N代表一个模糊鼻音,此构拟用于对应中古以后日语的浊塞音。[14]

而周边的阿尔泰语汉藏语阿伊努语南岛语都有不同规模的复辅音。

再从音系上来说,正如柴谷(Shibatani,1990)概括的那样,日语所有的不过是一套非常平凡的辅音,而周边原始语言的构拟音系其实却都多少比日语复杂,包括可能被人们广泛误解为“和日语音系接近”的南岛语:

如果不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上谈“日语的语系是否不明”而只看共时对比的话,那上图也的确和夏威夷语音系出奇地像。

但是若真的要谈论历史语言学角度上,日语的“语系”到底明不明,那可能还要回到目前最主流的基本对比方案:同源词对比上。

“同源词对比”也是一种对于“相似点”的系统性追溯。譬如老生常谈的“阿尔泰说”中,就有一些关于可能的同源词汇的对比,比如,村山(Murayama 1973)通过系统性地假设上古日语/j/对应阿尔泰语中/*d/,对比了一些或为同源的词汇,下面试举两例:

日语 阿尔泰语
jama<*daban(山) 蒙古语daba-(穿过山)
通古斯语dawakit(桥)
ju<*dul(热水) 拉穆特语dul(温暖)
鄂温克语dul(温暖)蒙古语dulagan

类似的,也有和南岛语的对比研究。如Izui(1953)给出了以下例子,并以此为依据证明南岛语参与了对日语的影响(此处只给出部分表格内容):

日语 南岛语
*namu“舔” *namnam“品尝”
hana<*pana“花” *buŋa ;baŋa“花”
*daku“抱” *dakep“拥抱”

以及楼上,西田(Nishio)对于和藏缅语的对比,此处不一一列举。

尽管这些学说一般都不仅,或者不主要地采用这些同源词进行论证,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出这种论证的一些问题。譬如表2的对比中,对于动词“拥抱”采用了“daku”,而事实上上古日语中浊爆破音从不出现在词首,这个动词当时的形式应该是*iNtaku,前面的元音i是后来脱落的,等等。

但即使暂搁置这些细微的问题,却还有另一个疑问。即使在对比时会以一些音位对应的假说作为前提,但这种零散式的对比是否又是一种“先射箭再画靶子”的思路呢?语言之间即使不存在亲缘关系或者借词历史,也可能会出现形态和意思都不同程度地相似的案例。按照历史语言学的音变线索系统地进行比对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那么真正的语言关系,尤其是语言谱系追溯采取的方式是什么呢?还是回到前面多次提到的语言要素——“词汇”。详情可以参考云哥的科普→[15]。以印欧语系的研究为代表,现在的语系量化绝大多数以词汇为基础——虽然以其他特征,如以音系、类型或者形态为论证因素也可以是其合理的论据。

尽管“阿尔泰学说”“阿尔泰表层说”“南岛语底层说”坐拥一定的证据,却还是没能成为一种主流的观点,究其原因,更多地是找不到相当规模的同源词,因此我们只能暂且将日语和琉球语划归到一个小规模的隔绝体里。

那么琉球语是如何被证实和日语的同源关系的呢?依旧是同源词。琉球语的词汇极其明显地显示出了其和日语的同源性。譬如我们可以用Swadesh 基本词汇表简单试一试(只要简单了解,部分琉球语没有发生(或不完全发生了)日语*p>h那样的音变、日语和琉球语的一些辅音如[t]都在[i]前腭化等音变链,即使我们不采用构拟出的古代形式,而采现在的词汇来做一个尝试性的小比较,也能得出明显的结论),就会发现不仅很多词汇明显地同源,而且其中的元音和现代日语还有一种工整的对应(下表以琉球语冲绳方言[16]为基准):

Swadesh 表选词/序号 现代日语(转写) 琉球语(冲绳)(转写)
1 我 wa(re)(现在更常用watashi) wan
11 一 hito tii
12 二 futa taa
21 狗 inu in
30 血 chi chi
31 骨头 hone funii
37 毛发 ke kii
39 耳朵 mimi mimi
40 眼睛 me mii
42 嘴 kuchi kuchi
44 舌头 shita shicha
45 牙齿 ha fa(fwa)
48 手 te tii
49 腹部 naka wata(肠)
50 脖子 kubi kui
52 心脏 kokoro kukuru
55 吃(动词) ku-(u)(现在更常用tab-) kamun
73 月亮 tsuki chichi
76 雨 ame ami
77 石头 ishi ishi
78 沙 suna sina
79 地 ji ji
81 烟雾 ibush-i(现在更常用kemur-i) kibushi
82 火 hi fii
100 名字 na na

不难总结,这种成系统的对应至少包含这些规律:

而利用这些特别容易就能得到的规律,我们就可以推断更多的同源词——当你掌握了音变链之后,历史语言学对比就拿到了它的武器。譬如表中没有出现的“tiiraa”(太阳)(也有地区是“tida”),你就可以用音变的映射关系还原回tera(teda),于是我们就可以尝试猜测,这和日语动词“ter-”(照亮)有关。

那么升级到历史语言学上,就还可以通过建立琉球语和原始日语元音的这类映射关系,从而得出一个系统的同源关系。

实际上,琉球诸语和日语的词汇同源性约为70%~80%,这个比率因不同种类的琉球语而不同,譬如鹿儿岛方言达到80%,而冲绳方言有71%[17]。以及除了词汇,琉球语的绝大多数句法特征也极其接近日语,且这种“接近”明显也是成系统的。(甚至有时更像古典日语,一些琉球语保留了日语以及丢失在文言中的特征)。琉球语与日语的同源关系是毋庸置疑的。现在一般认为琉球语是从日语中分化出来的。

而同在北海道(以及库页岛部分区域及周边诸岛)的阿伊努语在现在却广泛地被认定为与日本琉球不同源。阿依努语是怎么被证实和日语不具有同源关系的呢?如果单从音系或者形态上来看,阿伊努语甚至比很多琉球语都像日语。譬如它甚至至今都和上古日语一样排斥连续的两个不同元音。并且,阿伊努语也同样存在元音和谐[18]

阳性元音 中性元音 阴性元音
a i o
u e

以及阿伊努语简单的音系也很类似于日语,尤其是没有浊爆破音的原始日语:

反倒是琉球语的音系往往由于创新较多,反而和音系较为稳固的日语看上去差别巨大:

但是阿伊努语和日语的差异其实还是很巨大的。且不论句法上阿伊努语和日语迥异,同源词对比上,我们也没有得到大量的同源证据词。我没有找到古典阿伊努语的拟音,但是在Swadesh词汇表中,我们依旧可以发现只有零星的一些词汇形式类似,但由于缺乏一定规模和系统性,这些一般被判断为相互之间的借词,说明了日语和阿伊努语之间可能的相互影响。[19]

日语 阿伊努语
海獭 rakko rakko
骨头 hone pone
hi ape
【地名】择捉 etorohu eturup
神仙 kami kamuj
hikari pekere
惩罚 bachi/batsu panchi
hari pachi


“阿尔泰说”没有受到广泛接受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其同样没有找到成系统对应、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同源词序列,句法、形态上的种种对应也并不系统,在这点上,其和阿伊努语的境遇很类似。

世界上的语言多少都会有些互相类似的地方,但是同源关系一定是一种系统的对应——尽管这种关系越久远,其系统性就越难揭示,但是我自己还是觉着大胆的假设和保守谨慎的研究方法或许都是精彩的。

参考

  1. ^ 此处避免使用“阿尔泰语系”,因为目前学界并不广泛认可阿尔泰语系。阿尔泰语包含的“突厥、蒙古、通古斯”三个语族之间的同源关系尚且难以得到有效证明,笔者个人不认为它们能够很好地在学术上进而包含日韩语。
  2. ^ 虽然各种官方或民间的科普依旧迟迟不愿舍弃这种说法,以至于“日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的说法依旧占据可怕的优势。
  3. ^ (Miller,1971)
  4. ^ 如:属格助词「の」和「な」的交替可能就是受了这种“和谐”的影响,例如「手の底」变成「掌/たなそこ」(*ta-nə-səkə > *ta-na-səkə)。参照:Arisaka(1934).这些规律发现于上古日语时期的古文献如《古事记》(712年)中,被称作有坂-池上法则。
  5. ^ 参考《日本语全史》(沖森卓也2017)以及有坂(Arisaka Hidcyo ,1941, 1955
  6. ^ 参见(Matsumoto,1984)
  7. ^ 另外,一些“元音交替”现象常常被和“元音和谐”相混淆,例如“酒(さけ)”到“杯(さかずき)”的变化中,词素看上去是从sake变为了saka,但流行的观点一般认为则是在*saka单独出现时,后面会附着一个元音而和其他词素结合时这个后缀会被去掉导致的。这个后缀元音和a缩合为乙类e。这并不是元音和谐。另,上古日语也排斥由连续两个元音构成的双音拍,所以早期的双元音如「長息・ながいき」会发生元音缩合而变为「嘆き・なげき」。这同样无关于“元音和谐”。
  8. ^ 参考意大利Paulilatino方言和Mascioni方言。详情可参阅Linguaggio e Comunicazione。但笔者认为不排除这可能是受了突厥语系的影响,笔者不了解印欧语系及其和周边语系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难以调查,本条注释だけ请谨慎参考。欢迎了解的朋友补充讨论。
  9. ^ 例2:非洲尼日尔-刚果语系的许多语言,包括多威语、伊博语和许多班图语族的语言,亦有着以舌根位置(松紧元音)为基础的类似于元音和谐的现象存在;南岛语的例子如爪哇语的元音和谐也基于舌根前后缩机理。相关科普介绍短文可参考《民族语文》2001年第二期-《元音和谐的类型学问题》(作者李兵)
  10. ^ Polivanov认为这些前缀起源于南岛,而典型的后缀起源于大陆。
  11. ^ 日语的类似元音和谐的特征在当时早已发现,但后来才取得普遍的共识。
  12. ^ 实际上,日语的“火”是乙类i。(参考五十岚仁一《上代假名辞典》),根据三宅(Miyake,2003)构拟为*pwi(原始日语)或者*pɨ(上古日语)
  13. ^ 尽管事实上现在基本认为“真っ黒”这类促音的来源更可能是一种重音上的强调形式发展来的。参考Bjarke,2003。页数203。
  14. ^ 词首则为CV。上古日语以及原始日语的音节首拒绝浊塞音的出现。上古晚期以后可能出现CVV的结构,因为此时日语不允许连续元音出现的特点已经丢失;或者在借词层面发展出汉语典型的CVC模式。
  15. ^ https://zhuanlan.zhihu.com/p/386454664
  16. ^ 参考Okinawa-English Wordbook(2006)
  17. ^ 沖縄語辞典 (Okinawan dictionary). "前書き" (Preface). 国立国語研究所 1998
  18. ^ 参见Chiri(1952)
  19. ^ 其中可以观察到一些地名借词中,日语用[ɸ]或[h],而不是[p]对应阿伊努语的[p],可以推测这样的借词可能出现地很早但同时可以注意到,对于北海道的地名,日语似乎在阿伊努语的借词中要么用b要么用h来对应p,所以这些借词也可能并不是年代久远而熬到了日语的p擦化,而是本身的对译习惯就如此。

user avatar   yang-you-j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琉球语和日语同属日本琉球语系。




  

相关话题

  N1在日本人眼里是什么难度? 
  如何看待《自然》(Nature)最新研究称日本语、朝鲜语同源,都来自中国东北地区? 
  如何写出元代硬译圣旨公文体? 
  汉语之外其他语言有声调吗? 
  日文中女性的自称「妾」到底怎么翻译? 
  目前研究汉藏语系的大学比较有名的有哪些? 
  为什么可以说「这本书是新的」,而「这栋楼是高的」听起来就很别扭? 
  汉语是否应该建立像日语、韩语那样的敬语系统? 
  笛卡尔其名Descartes形容词为何作Cartesian? 
  语言的纯洁性是一个伪命题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安格洛斯王朝?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巴西能出产很多国际超级模特?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