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毛病,不能单纯把藤子不二雄划到日本人里,更要划到有良知的国际友人里。
之所以用「野比大雄」命名,是因为论文作者自称是《哆啦A梦》的粉丝,在剧场版《大雄的新恐龙》中,野比大雄又渴望拥有一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恐龙,所以论文作者跨次元替大雄圆梦。并因此被日媒争相报道:
下面就结合研究本身,说几点大家比较关注,且容易「误解」的:
先看两个热搜tag:#四川恐龙新种以野比大雄命名,#中国教授将新恐龙命名为野比
大众看到这两个热搜,第一反应就是:发现一种新恐龙,并且被命名为野比大雄!!?
但实际上,并不存在名为「实雷龙」的肉食性恐龙。
因为「实雷龙」并不是指特某一种肉食性恐龙,而是指足迹本身。也就是说,这次邢立达发现了全新的「恐龙足迹」,并没有发现全新的恐龙。因此正确的热搜tag,应该是#中国教授将新恐龙足迹命名为野比。
你可能会疑惑,为什么足迹本身还用双名法命名?科学家是闲着没事干吗?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恐龙足迹的分类与恐龙的分类,属于两个系统。
因为足迹化石往往不会携带着恐龙骨骼一起出现,导致难以准确判断造迹者,若想从一个经历了千万年,上亿年岁月的脚印来判断造迹者,那也太为难科学家了吧~所以在发现恐龙足迹后,科学家会结合在该地层已有的恐龙骨骼,来推测哪些类群比较有可能在千万年、亿万年前踩下这个脚印。
于是乎,也就有很多肉食性恐龙都能形成「实雷龙足迹」,假设下一次再发现这种形态的足迹,也可以将那个足迹归类为实雷龙足迹家族的一员。比如下图,就是中外的实雷龙足迹:
再说回双名法命名,这是由于恐龙足迹具有研究价值,能够弥补骨骼化石带来信息的局限性,比如估算下速度啦、古环境啦……
我们经常能看到两种形态的足迹化石,一种是凹进去的足迹,另一种是凸出来的足迹,这和岩石的差异风化有关。
若一开始,恐龙的脚是踩在细颗粒的泥岩上,留下足迹,后来足迹被粗颗粒的砂岩填充,砂岩虽然在足迹细节保留上欠佳,但却比细颗粒的泥岩更加坚硬,更加耐风化。那么,长时间下来,足迹所在的泥岩会先被风化掉,覆盖在足迹之上的砂岩就会暴露出来,形成凸出来的足迹。反过来,如果一开始恐龙足迹是踩在砂岩上,那么我们最终看到的就是凹进去的足迹。
恐龙足迹形成过程可见:
新闻报道:该足迹的造迹者速度为3.89 km/h,体长约4米,是一种重要的兽脚类足迹形态型。
根据 Thulborn(1990)提出的恐龙体型换算率,得知兽脚类恐龙的臀高约为后足足长的 4.9 倍,体长约为臀高的 2.63 倍。
由于这回的兽脚类恐龙足迹平均长度为 31.4cm,因此臀高为 31.4×4.9=153.86cm,体长为 153.86×2.63=404.6518cm≈4m
再根据Alexander(1976)经验公式: ,便可计算出大概的速度。(g=重力加速度,SL=步幅,h=臀高)
就刚才,花了点时间在网上买行李箱和出游衣物。看到的网店商品使用的绝大多数模特,,包括少年儿童模特,都是白人形象。你可以花几分钟时间亲自验证这点。
你们真的觉得这样很正常?
所以,我支持“某些网民”。在这方面,我们的敏感度,不是太强,而是太麻木。以致于个别人有完全正常的膝跳反射时,其他人会大惊失色,认为有异象发生。
就刚才,花了点时间在网上买行李箱和出游衣物。看到的网店商品使用的绝大多数模特,,包括少年儿童模特,都是白人形象。你可以花几分钟时间亲自验证这点。
你们真的觉得这样很正常?
所以,我支持“某些网民”。在这方面,我们的敏感度,不是太强,而是太麻木。以致于个别人有完全正常的膝跳反射时,其他人会大惊失色,认为有异象发生。
司马孚吧。
一个五年平辽平到北京城下,一个是带头废了曹芳位列西晋开国八公之首的大魏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