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换了一个课题组,现在的导师不让我看文献,说我不需要看,这代表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liu-da-yang-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你的导师能给你具体的idea,并且甚至能做到技术细节的指导的话,你确实没有什么必要看大量文献。这里说的大量文献是指把看文献当读报纸一样天天跟着,或者遍历大量文献。不要神话文献的作用。

我这里且引一段话

”再比如方法论的改变。大家都说要好好读文献,多读文献,我反问一句,为什么要多读文献?在什么时候多读文献是有好处的?一天读多少文献为宜?我就是一个反对在很多时候读文献的人。这个道理很简单,是我博士后的时候导师教我的。我的博士后导师几乎不读文献,他是美国科学院的院士,学术做的炉火纯青。我们经常说他又去登珠峰了,因为他总是在做别人做不了课题,他的能力超乎我们的想象。我1996年1月刚加盟他实验室的时候,总觉得要通读各种科学文献、最新文章等等表现我的博学多才。我几次想和他讨论科学文献,他每次都很羞涩地和我说没来得及读,正在读,后来我才知道其实他从来不读文献。

上面一段话出自于施一公的演讲《如何在国外进行自然科学研究》见链接: 施一公:如何在国外进行自然科学研究_神州学人

我的观点是,当你不是处于学习英文文献怎么阅读的那个阶段的时候,不要读太多文献,尤其不要靠读文献想idea。而且,文献是很缺乏时效性的东西。当你看到一篇文献的时候,即使你觉得里面报道的东西很新,但文献作者的实验室很有可能已经开始了沿着这个思路的第二第三第四篇论文。作为研究生来说,一般容易被文献里很fancy的东西吸引,忍不住模仿,殊不知,这立马就落入了下乘,成为了别人思路的追随者,别人课题项目的仿作者。这对于研究生水一篇论文还好,但是对于导师这种独立研究者,有些犯忌讳,得罪人。我想,这就是你导师说你不需要看文献的原因。你与其看文献,还不如参加会议亲自交流,或者看教科书,系统学习知识。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网上流传「无门槛加到高学历优质男方法」:检索论文,给名校作者发邮件借讨论学术之名要微信? 
  如何看待燕山大学李子丰教授宣称法律法规不禁止同一成果分别使用中英文发表?中英分别发表违反学术道德吗? 
  未来的专业性科学研究,更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国内外的顶尖科研小组是如何决定研究方向的?在选择时是否会刻意避开已经获得诺奖的方向? 
  老公今年已经34周岁,事业一直不太顺利,现在想读博,以后做科研,是否应该支持他读? 
  如何评价“五道口老实人报”微信公众号发表的《老实人的归国与失身》一文? 
  如何评价饶毅教授文章《五十年来中国高校的考评方式:0次学术考评是否最佳?》?你更赞同哪种考评方式? 
  什么样子的人适合做数学? 
  科研如何做出自己欣赏的工作? 
  如何看待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称要制定院士行为负面清单,从严完善院士退出制度?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有的科研人员要搞学术造假?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四川大学数学学院付昌建老师?





© 2025-04-0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