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实在搞不懂鸦片战争清军为什么会输的那么惨? 第1页

     

user avatar   sun-hang-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来还想综合分析一下的,但看到题主写了这么一大段的问题说明,那就直接顺着题主思路来回答吧。

你写的那么一大堆,归纳起来无非就是两点:

1、发动沿海的汉人百姓抗击英国人

2、放弃海战,主攻陆战,并用各种战术、计谋弥补武器的不足

然而,这两点都是完全不可能的。

一方面,沿海地区的汉人百姓更讨厌清军,根本不会配合你打仗;

另一方面,你根本不知道鸦片战争时期的清军有多垃圾,已经由里到外腐朽得恶臭不堪了,什么夜袭、突袭、骚扰之类的战术,对他们而言太高深了,他们搞不来的。

不信的话,你可以看一下鸦片战争后期,浙东战场和江苏战场的一手史料。

以下资料来源于《草间日记》和《咄咄吟》。先来简单介绍一下资料本身吧。

《草间日记》的作者是朱士云,江苏镇江人,鸦片战争期间英军攻入镇江时,他就住在城中。当时他写的日记就是《草间日记》,是镇江之战的一手史料。

《咄咄吟》的作者是贝青乔,江苏苏州人,鸦片战争爆发时,他投入“扬威大将军”奕经的麾下,参加浙东的抗英战争。《咄咄吟》是他在战争期间的私人笔记,是浙东之战的一手史料。

==============分割线,以下是主体内容==================

先来看看东南沿海百姓对清军的态度吧:

一、坚壁清野

浙东之战中,奕经觉得浙江地区是富庶地带,所以不用携带军粮,可以直接问当地百姓买。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地的百姓听到清军过境,竟然主动对清军采取了“坚壁清野”战术,整个村子都迁空了,让清军得不到补给。然后结果就是:清军粮绝,不战而溃。

虽山路崎岖,然村井繁富,可市食物,故进兵时,只发响银,不发粮米。诅意乡民闻官过境,迁避一空,我兵绝粮,屡欲溃散。

二、打劫八旗

镇江之战中,英军攻入镇江后,先是杀了一波驻防八旗,但是后来也就不管了。于是那些溃逃的八旗返回旗营,重新在旗营里聚集。英军怕出变故,组织了一小股部队去驱散那些旗人。随后那些八旗准备离开镇江去往丹阳。然而,这群八旗当晚就被当地的汉人百姓打劫一空了。而且本次打劫是有组织的,汉人先在城东南鸣锣聚集,然后组团去打劫。打劫现场人声鼎沸,极其热闹。

初五日,旗人入城。先是,英夷每见旗人即杀之,至是不复过而问矣。遂陆续入城营内,男妇约数百人返其故居,意谓可幸无事,重食太仓之粟焉。
初六日,夷兵入城逐旗人。夷闻旗人复聚营中,点兵百余人入营,既行驱逐。旗人男妇数百累累而出,复往就食丹阳。是夜,城东南鸣锣集众,钞截东乡及丹阳,劫货,人尽掩取之,人声鼎沸者良久。

再来看看清军在浙江战场的荒唐战术。蠢得突破下限、令人窒息:

一、关公显灵

爱新觉罗·奕经,满洲镶红旗,乾隆的曾孙。鸦片战争后期,道光任命他为“扬威大将军”,到浙江负责抗英战争。然而这人是个超级大草包,打仗前觉得杭州西湖的关帝庙最灵应,于是跑去求签,求来的签上写着:“不遇虎头人一唤,全家谁敢保平安”。

二、虎头大军

奕经求到签后,过了几天,一支大金川土司的援军抵达浙东前线。奕经看到这些人戴着虎皮帽,想到之前求到的签,以为关公显灵,大喜之下重赏了他们。于是军中立即开始效仿,黄虎头、黑虎头、白虎头、飞虎头的帽子到处都是,清军活生生变成了一支“虎头军”。

三、虎时灭洋

接上回。十二生肖中,“寅”代表“寅虎”。奕经为了迎合“虎头之兆”,特地选了寅年寅月寅日寅时,这样一个“四寅”的吉日出兵。然后因为太过张扬,出兵日期被英军得知,不出意外地,这支“虎头大军”被英国人轻松团灭了。

四、龙虎风暴

为了对抗英夷的船坚炮利,清军想请神龙出海相助。具体做法是:把虎骨扔到海里,龙虎相争,就可以激怒神龙,神龙发怒就会激起风暴,掀翻英夷的战船。当然,最后的结果表明,很明显神龙不想鸟这堆智障。

五、神仙风暴

这个其实不是浙江战场的事,而是广东战场的事。主角是爱新觉罗·奕山,满洲镶蓝旗,道光的侄子。鸦片战争前期,道光任命他为“靖逆大将军”,到广东负责抗英战争。这人和奕经一样,也是个超级大草包。战争期间遇到台风,奕山以为是神仙显灵,上报给道光说神仙助力全歼了英夷,给观音天后都加了封号。

六、烟瘾指挥

张应云,奕经手下的一个前营总指挥,奕经对他信赖有加。结果这货在英国人打过来的时候,鸦片烟瘾发作,先跑去躺着抽了半个时辰的鸦片。抽完后,战斗也结束了,清军大败,然后张应云跟着溃败的部队跑路了。

七、大明流星

奕经命人参照《火龙经》仿制了500具“飞火铜枪”,号称点放时“宛如流星”,奕经准备用它们来消灭英夷的战船。问题是,《火龙经》是明朝永乐10年的火器书籍,也就是1412年,浙东之战发生在1842年。1842-1412=430年。最近在重温《白蛇缘起》,突然想到青蛇的道行也就500年,430年再过个70年,青蛇都修炼成精了,只能说大清擅长考据吧。

八、竹缆横江

张应云在甬江上拉了一条铁链,阻止英夷的船进入。令人窒息的是,铁链太重,木桩没拉住,直接沉入江底,因为来不及重新铸造了,就拉了一条竹缆代替。然后英军一条船就把竹缆拉断了。

九、铁布衫法

奕经怕晚上有“汉奸”潜入营帐行刺他,于是找来了一梁、一王两个会“铁布衫法”的人。这两人号称刀箭不入,奕经让他们在晚上守在自己床边防汉奸。

十、丝绸大炮

奕经听了宁波一个贡生的建议,花了1.6万两的饷银,制造了800门“缎炮”。所谓缎炮,就是用绸缎卷成筒状,用铜胆填充后,再用牛筋和生漆裹上,号称比普通的大炮更轻盈便捷,且射程有2里多。结果,清军拿着“缎炮”去打英夷的战船,还没发炮,英军就先开火了。击伤了几个清兵后,清军直接溃散跑路,跑的时候,甚至来不及带上那800门“缎炮”。

十一、牛皮盾牌

清军制造了一种牛皮盾牌,用竹子编织主体,蒙上两层牛皮,号称能挡住英夷的火炮。然后实战中么,被一炮打飞。

十二、天魔之舞

杭嘉湖道台想出戴上纸糊面具,扮成鬼怪跳舞的奇兵制胜法,来击溃英夷。于是,300多人在日夜操练后,去前线支援。碰到英军后,戴着面具跳舞前行。然后么,英军开了几枪就把这帮天魔吓跑了。

十三、猴子炸弹

清军认为英国人把火药放在船舱下层,只要点燃那些火药,就可以直接炸沉整艘船。于是想出给猴子绑上鞭炮,丢进英舰来引爆火药的“妙计”。四处奔走,终于搞到了19只猴子。然而,没人敢带着那些猴子靠近英舰,猴子炸战船也就一直没有实施。后来因为战败,跑路跑得太快,忘了带上那19只猴子,那些猴子被关着活活饿死了

十四、石油化武

清军认为四川火井里的石油,比鸩毒的毒性更强,只要倒入甬江上流中,或是宁波城的水井里,就可以毒翻英夷。然后奕经下令送去慈溪,然而在慈溪没用上,兵败后退回杭州,最后送到了两江总督牛鉴手上,依然没用上。后来签订《南京条约》的时候,他们还想着往夷酋的酒杯饭菜里倒石油,来毒死夷酋。当然,最后有贼心没贼胆而已。

(话说,所谓“比鸩毒的毒性更强的物质”,就这样直接倒入江浙居民区,真就不把当地百姓当人啊)

===========================

看了上面这些,你还会觉得清军有任何可能性打赢鸦片战争么?

浙东之战是鸦片战争中,清军唯二稍具规模的战役。清军军力大概3.4万,浙东三城的英军才2000人左右。然而最终的结果是,英军以阵亡1人,受伤10人这种微不足道的代价,就把清军全部击溃。

随着浙东之战的结束,鸦片战争也很快结束,以清朝签订《南京条约》收场。


user avatar   feng-zhong-yun-t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些为满清惨败开脱的省省了,烂就是烂,没有什么理由可讲。

zhihu.com/answer/669255

大英帝国1815-1898亚非拉征战史:


1.1817年:第三次英国-马拉塔战争,英军伤亡未知;

2.1824年:第一次英缅战争,英军死亡15000人;

3.1839年:第一次英国-阿富汗战争,英军死亡5062人;

4.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死亡69人;

5.1845年:第一次盎格鲁-锡克战争,英军死亡1989人;

6.1845年:新西兰土地战争,英军死亡560人;

7.1848年:第二次盎格鲁-锡克战争,英军死亡2687人;

8.1852年:第二次英缅战争,英军死亡未知;

9.1856年:盎格鲁-波斯战争,英军死亡1535人(以上);

10.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军死亡69人;

11.1857年:印度叛乱,英军死亡11021人;

12.1878年:第二次英国-阿富汗战争,英军死亡1057人;

13.1879年:盎格鲁-祖鲁战争,英军死亡1727人;

14.1880年:第一次布尔战争,英军死亡408人;

15.1885年:第三次英缅战争,英军死亡未知;

16.1898年:第二次苏丹战争,英军阵亡700人;

在马克沁出现之前,西方列强的武器装备并没有碾压优势,征战亚非拉经常要付出惨重代价,最终取胜更多的是人的因素,英法殖民军更多是靠刺刀而不是枪炮摧毁敌人的抵抗意志。

相比之下,大清这样的战绩实在难以启齿,以致于我们的教科书把锅都甩给武器装备,可清军的武器再烂能烂过黑叔叔和印第安人手中的木棒石矛?满清真是垃圾中的战斗机,东亚病夫的称呼都已经算客气了(西方列强承认中国曾经的强盛)。


user avatar   yuan-hao-6-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对官僚机构的问题一般总是聚焦在贪腐层面,其实比贪腐更可怕的是懒政不作为——

因为贪腐只是公器私用让财富分配失衡,而懒政不作为则可以让国家机器彻底失灵,整个社会治理处于混沌无序的状态,一个微小的变量就足以引发一场灾难。

1、癸酉之变

1813年9月15日,200名天理教教徒在京城起事,其中约50余名天理教教徒在皇宫太监的接应下攻入皇宫,这可是满清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事变——

其实纵观中国2000年历史,一群乌合之众突然杀入皇宫也是绝无仅有的

那么,为什么区区50名天理教教徒就能突袭攻入皇宫呢?

是起义组织者计划很完美,并且保密做得很好吗?

恰恰相反!

这场起义计划既谈不上计划周密,保密也做得很差,甚至整个清朝官僚集团从始至终都知道这个计划。

而耐人寻味的是,无数清朝官员在得知天理教即将攻打皇宫的计划时,他们的反应简直让人难以相信。

下面,我们来看看相关的历史记载。

1812年夏天的一个夜晚,台湾知府被淡水同知扰了美梦。原来,淡水同知抓了一个天理教教徒,此人不吃打,供出了一个惊人情报——

明年中秋节,天理教教徒要攻打紫禁城,目标是干掉嘉庆,建立新王朝。天理教教徒头子叫林清,突击队队长叫祝现(豫亲王的管家)……

台湾知府稍作思考,说:“犯人为了保命,什么胡话都会说。快把那家伙宰了,免得出去瞎说,给我们惹事。”

1813年初夏的一天,祝现有事请假,其堂弟偷偷来到了豫亲王府,一是举报祝现谋反,二是举报林清在宣武门暗暗打造枪械。

豫亲王一听就跳了起来:“我这就进宫禀报!”

仆人备好轿子,豫亲王却摆了摆手,他沉吟半晌,低声劝导祝现的堂弟:“做事要动脑子啊!谋反是灭九族的大罪,你想害死整个祝氏家族的人吗?此事到此为止,千万别再提了。”

同年八月以来,京城卫戌司令吉伦将军连续接报,说天理教教徒很快就要攻打皇宫,可他却十分淡定:“紫禁城内又不归我管,我操这个闲心干什么?”

九月底,嘉庆结束休假,离开木兰围场回京,下一站行在是蓟县的白涧,为大老板服务的机会来了,吉伦立即率大队人马前往迎驾。

刚上路,一个参谋骑快马狂追上来报告:“天理教教徒混进城了!”

吉伦火了:“你们想立功受奖想疯了?滚开!”

参谋不依不饶,拽住吉伦的马缰绳苦苦哀求,可吉伦更为恼火:“你竟敢造谣惑众,等我办完大事再来收拾你!”说罢,一脚踢翻参谋,骑马呼啸而去。

十月七日中午,兵部尚书正与客人觥筹交错,宛平县令和卢沟桥巡检破门而入,附耳低语:“林清等人骗过岗哨进了城,明天午后攻打皇宫!”

兵部尚书早已酒酣耳热,哈哈大笑道:“你们以为皇帝老子家是大栅栏,谁想进就能进?别没事找事了,陪我喝酒。”

事实证明,清廷的皇宫确实就是一个四面漏风的大栅栏,是谁都可以随便进出的。

50名天理教教徒攻入皇宫之后,守卫皇宫的侍卫立刻一哄而散,天理教教徒在皇宫里乱砍乱杀简直就是入无人之境。




天理教徒

最后还是嘉庆皇帝的亲儿子旻宁(即后来的道光帝)好歹抵抗了一下——

旻宁用火枪击杀了2名天理教徒,总算遏制了天理教教徒的攻势。

但是旻宁组织皇宫的侍卫也无法击退50名天理教教徒,双方从中午厮杀到了晚上,京城总算组织了1000余名清军增援,这才将攻入皇宫的50名天理教教徒全部剿灭。

说实话,在阅读这段历史时,我总有一种看一出荒诞剧的感觉。

一个是前期得知天理教即将造反(甚至是要进攻皇宫)消息的各路官员,其懒政不作为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一个是区区50名天理教徒在满清皇宫里横冲直撞,整个皇宫侍卫不下数千人居然奈何不得,最后还要京城的军队出动增援,才能最后镇压这群乌合之众。

以上情况说明什么?

说明这个时候清王朝的国家机器已经出现系统性的大问题!

1813年癸酉之变区区200名天理教教徒起事,50名天理教徒进攻皇宫,就让整个满清皇宫被一锅端就是满清官僚机构系统性懒政不作为的具体表现。


2、清朝中后期的懒政

据历史记载,从乾隆后期到嘉庆王朝,当时的官僚机构懒政不作为已经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首先是公事拖着不办理。

如嘉庆十二年六月,福建巡抚一个衙门未结词讼3000余件

十二年七月,直隶江西福建各督抚衙门未结案件多的2000余件,少的也有数百件,且故意以多报少;

十三年闰五月,查河南积案,布政司共700余件

十三年六月,浙江巡抚衙门积案1000多件,按察司300多件,直隶布政司和按察司衙 500余件

同年,山东巡抚衙门积案1374件, 按察司积案更为惊人,为6080余起。(以上数据来自《仁宗实录》)

官员拖着不办事,老百姓就倒了大霉。

从嘉庆七年到道光二十年,光是因词讼拖延处理迟误而致死的人证,被牵连的邻舍,亲戚朋友(大多数是无辜的),《仁宗实录》有记载的就有56000多人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湖北江陵县发生了一件抢劫案。

一群农村流氓抢劫了附近的富有寡妇家,寡妇认出了抢劫者,事后当即报官,此案证据确凿,事情清楚,很容易处理。

可是当时的县令汤廷芳虽然派人抓到了两个嫌犯,却懒得审理,将嫌犯取保了事。后面相继接任的4任县令在10年内“均不严究”,“经事主控告,臬司严催,俱延宕不解,扶同沉搁,置地方盗案于不办,实出情理之外”。

这样一个小小案件,换了5任地方官,居然还没有结案。

不但拖着不办事,清朝中后期时,官员连班都懒得上。在道光皇帝时期,一般人到官府衙门是很难找到官员的。

以致有人要求规定严格的考勤制度:十日不进署者,分别记过,一月不进署者,即行严参议处。

换句话说,这个准备约束官员不旷工的考勤制度是前所未有的宽松——

10天没有去衙门上班,才记过,1个月没有去上班,才会处分。

但就这样的考勤制度,道光皇帝认为不成政体,要求加强对官员的道德教育,然而这没有丝毫用处。


道光皇帝

其实,就算是这个考勤制度被皇帝批准,也未必有什么作用,因为当时官员根本就不怕处分。

据《清高宗实录》记载,早在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五月,京城内外文武大臣中竟有多人连续被革职、革任十余次而后却仍然留任原职者——

也就是上级部门出台了红头文件,将某个官员革职,但是这个官员居然可以不予理睬,最后红头文件发了十几次,竟然丝毫不妨碍这个被多次革职的官员在原来的职位上继续当官。

整个官僚机构已经腐朽到了连官员任免都无法执行的地步!

现在问题来了,为什么清朝在中后期会出现官僚系统集体懒政不作为的现象?

原因很简单。

一个国家过了鼎盛期之后,其官僚系统与精英阶层就逐渐丧失了进取意识

这个时候,升官发财成为官僚阶层唯一的追求,在这个前提下,懒政不作为就是就能让官僚阶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毕竟,做事就可能做错,做错就可能被追责。

懒政不作为就是尽量少做事,然后就少犯错,不犯错就能长期做官,就能长期利用权力为个人谋取私利。

但是这种对于官僚阶层利益最大化的懒政行为对于整个社会却是一场灾难——

因为社会治理的缺失,导致社会矛盾日积月累之下越来越尖锐,最后爆发时不但极具破坏性,而且也让国势如日落长河坠入深渊。

乾隆后期,中国已经发展到了农耕文明的顶峰,人口从1亿多增长到了近4亿,GDP全球占比1/3。但是这个顶峰之后却急转直下。

嘉庆年间先后爆发了白莲教大起义与天理教起义。

到了道光年间,中国已经腐化蜕变为一个虚弱不堪的衰老的国家,区区几千英军就能一脚踹开中国国门,在中国的土地上予取予夺,然后就是百年中国屈辱史。


这里是@花猫哥哥,更多深度内容,请关注公众号:猫哥的视界、猫哥的世界;哔哩哔哩:花猫哥哥713

相关阅读:

原创 | 滴滴撞到了什么枪口?


user avatar   woodenbow-24-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22年2月22日

某个答主造谣造够了没有?

富商倡义殓遗尸,设局城南大觉寺,通计井内及空宅中约二千多骸骨混淆,且多零落不全,沉池泮者,巨鱼攒食,状尤惨。城外尸少,多在城内,无非因副都统闭城而死者。

这个所谓“因副都统闭城而死”指的是因为海龄闭城,导致难民被关在城内,遭受英军和汉奸的杀戮,而不是指海龄杀死了两千多人。

《出围城记》的作者认为海龄做的最出格的事是不仅不放难民出城还开枪恐吓(红线部分,未提及击毙任何人),“夷鬼”一到,瞬间街上就满是赤身裸体的妇女尸体,“皆见阻于副都统,屡欲出城不得者也”(蓝线部分)。

还有这位答主到处拿清廷防汉奸做文章的做法适可而止啊,难道都以为因为清朝是满人身居高位,所以“汉奸”不过是满人统治者污蔑汉人反满,“汉奸”只祸害满人不祸害汉人?

不好意思,汉奸祸害汉人同胞比满人甚至洋人不知高到哪里去了。镇江破城之时趁火打劫的不知多少,而且不分城乡,不分阶层。

如果需要打一场“人民战争”,那么捉汉奸本来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不捉汉奸反而令忠诚的人民得不到保护。清朝的问题在于反间谍反奸细的手法原始粗糙,甚至沦为地方官将领战败的托辞,但拿清廷反汉奸意识来说事那就很荒唐了。



看一眼题主的问题描述,然后直接对症下药吧。

满清本土作战可以调动军队几十万还可以沿海上亿民众参与战争,海上打不过一点胜算没有可以理解,但是陆上了?英军战争前期才不过几千人,你说英军火炮城墙袭击挡不住,那为什么不在英军来的路上发动群众破坏道路,坚壁清野,夜袭,突袭,放火,骚扰,正面打不过为什么不放弃城池诱敌深入切断后路?为什么清军就眼睁睁看着英军把大炮推到城下?还是武器差距太大什么办法都没有用?那为什么地方百姓打死的英军比清军还多了?我实在想不通海上打不赢陆上为什么会输的那么彻底?

题主这种问题其实用不着去找一堆体制、军制问题。总有人在历史问题上想当然,可惜题主考虑过的问题英国决策层基本都考虑过。直接用英国政府的原档案来说明就行了。

首先“英军战争前期才不过几千人”这个前提就有问题,容易误导人,让人以为英军侵华的基础人力物力很弱小。以往研究者和史学爱好者事实上是把英军战场兵力和清军全国总兵力进行对比,问题这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但事实上英国侵华是背靠整个英属印度的人力物力资源,加上本国的支撑,只要它愿意,可以从印度拉来大批人马打车轮战(在风帆时代末期还是需要看季节风向),其兵力不是只有中国战场上的数千人至两万人,而是以印度为主,各个殖民地都能提供兵力,并且易于集中。当时的英属印度有十八万印度士兵加两万英国士兵,除去西北对阿富汗和锡克用兵加上防备印度人民起义,抠一抠几万还是有的,这在十九世纪前期的殖民扩张中已经是非常庞大的兵力。在鸦片战争之前的英缅战争中,英印军光是死者就达到两万五千人(绝大部分是病死)。而在鸦片战争末期,浙东战役的时候英军陆军只有四千人左右,而在长江下游战役则因为从印度拉来了约八千二百援军而使陆军总兵力暴增至一万二千人。

总的来说,清帝国的总总状况,英国方面的军政要员其实进行了十年以上的侦查并且考虑的很周到了,对于清帝国的地缘优势和劣势已经有比较清楚的结论,英军在鸦片战争中大体执行了开战之前的原定决策,并且基本遵守了几条作战原则,保证了英军扬己之长,避己之短,不会陷入清帝国广袤领土上无穷无尽的人海战术和补给困难问题所带来的挫折。所以题主所问“为什么不在英军来的路上发动群众破坏道路,坚壁清野,夜袭,突袭,放火,骚扰,正面打不过为什么不放弃城池诱敌深入切断后路”,这些实际上已经被英军的作战策略完美规避掉了。

先贴出英方有关战争策略的通信文件再来分条说。

作战原则之一:

重点打击沿海城市和贸易路线。英国人看得很清楚,“他们的首都、最大的城市以及最重要的贸易路线,容易遭到沿水道而来的攻击”。清朝漫长的海岸线以及在全国不成比例的经济政治重要性成为了英国下手的绝佳目标,可以说在英国海军的舰炮射程之内到处都是对清朝来说打了最痛的地方,同时也使英军无需深入内陆就能够达到严重动摇清朝国势的目的。例如厦门,是台湾米仓供应东南沿海福建一带的主要进口港。而江浙一带更是清朝的经济重心,且在清朝的时候江浙一带的农业生产已经高度商品经济化,大片土地改种经济作物,粮食严重依赖四川、两湖等长江中上游地区。切断长江下游和运河运输线,恐慌的也不仅仅是北京朝廷,而且也会严重危害江浙一带各阶层民众的生计。

只要稍微看一下地图也可以发现,英军选择的重点目标无一例外都在海边或者水道边上:广州、厦门、定海、镇海、宁波、乍浦无一例外都是沿海城市或者干脆就在岛屿上,吴淞、镇江则在长江下游水道上。乃至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所进逼的北京,其实在英国人看来,也是“沿水道而来的攻击”的自然延伸。所以题主所问“为什么不在英军来的路上……”采取种种手段,请问要在哪条“路上”呢?难不成想从海上发动渔船和商船切断英国海军的“后路”吗?

作战原则之二:

不在大陆上设立英军指挥部,而是占领一个沿海岛屿作为军队集散地。

这个在英国人的通信中也说的很明白。一旦将总部设在大陆深处,要么就地补给,容易发展成为下乡掠夺,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要么就要重兵维持交通补给线。总部设在岛上,充分利用英国的海军优势,以较小兵力就能成功进行防卫,利于从海上接收补给,不依赖就地补给和陆上运输线。此外,英军也短暂占领并管制了几座沿海城市,并从当地市场获得了一些新鲜的食物。

除去香港,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大部分时间占领的地点正是浙江舟山。其余地方可以说是旋占旋弃,唯独像牛皮糖一样黏在香港和舟山,连年四处出击恶心清廷。军粮和兵员,直接从英属印度用船拉来。请问在英军执意待在自己有利位置的情况下,题主出的请君入瓮之计有用吗?他就是故意不踩这个陷阱啊。(与此相反,阿富汗战争中英军可以说把能作的死作了个遍)

作战原则之三:

将主要矛头指向清朝政府和清军,而尽量避免直接针对中国人民,以免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情绪。正如茅海建所说,中国人民对英军的反抗斗争,一是出于保卫家乡的情感,而是出于原始的排外情绪,而对与英国侵略对中国整体利益的危害认识不清,只要战争不降临到自己头上往往事不关己。“在此种情势下,民众的情绪有如弹簧,英军的压迫重一些,反弹力就会大一些,反之亦反之”。

不过需要注意,第一这是有英国无意夺取大片清朝领土建立统治权的前提下,否则不可能不大范围地针对人民,第二英军一旦遭到中国人民的攻击,其“仁义”的面具就会掉落无遗,往往采取“杀一人,烧一村”的暴烈手段进行恐吓。就这样,英军在占领城市的时候靠着恩威并施,统治大体愉快(除了第一次占领定海的经历),通过现金交易获得了一些新鲜食物。不过,零星出城下乡的英军往往被清朝军民捕获。第三,英军如果占领久了,遇到补给方面的困难,便会滋生害民之举。从这几点来说,英军的“仁义”是需要与其战争目标和补给手段相匹配的,“冻死不拆屋”的风范英军可没有,一旦战争目标和补给手段维持不了“仁义之师”的条件,往往也表现得和中国封建时代军队相差不远。好在除了香港和定海之外,英军在其他地方的占领最长也止数月。


英军发布汉文告示表示,你们中国人的村子被烧,都是裕谦、奕山这类满蒙人挑唆民众暗杀我大英官兵再二再三,不抵抗就不会死,为什么不明白。

作战原则之四:

英国陆军必须始终跟海军联合行动,至多不会超过海陆军之间能够相互联系的范围。事实上,英军在鸦片战争中之所以伤亡寥寥,与海军能够提供的强大炮火支援、机动性优势以及补给脱不了干系。清军固然武器、战法落后,军队腐败而素质低下,一旦英军没有海军支援,清军仍然能够给英国陆军造成较为重大的杀伤,例如镇江之战。可惜的是,鸦片战争中,这样的机会极少。加上英军需要依赖从海上来的后勤支援,因此就更不能切断与海军的联系。在上面贴的英国军政要员的通信可以说是三令五申强调这一点。

而鸦片战争即基本形式其实是战舰和炮台的博弈,基本上在这种形式的战斗中完全是一边倒,跟清军是否英勇扯不上多少关系,派多少军队都是无意义地填人头而已。例如吴淞之战,江南提督陈化成尽管英勇抵抗,但在几分钟之内清军工事就被英军舰船炮火夷为平地。

所以说并非某些心怀恶意的知乎答主所认为的,鸦片战争击毙英军寥寥是因为清朝统治导致中国人武德衰微,事实上在鸦片战争的时代,清军在内陆战斗中也能给与英国陆军比较大的杀伤,仅仅因为缺乏这种战场而给人一种清军弱于同时代其他亚非军队的错误印象。而二十年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又因为英法联军的武器进化造成了另一种形式的惨败结果。

所以说可以得出结论,鸦片战争清军的惨败,主要原因是英国依托海权优势和先进的武器战法,进行的海盗式战争的结果。对此应该辩证地看这种战果以及从中体现的清朝自卫能力。一方面清军确实极为腐朽落后,每战必败,完全没有能力进行海岸线的防卫;另一方面英军的辉煌胜利也是建立在海权优势之上,一旦变成纯粹的陆地战争,即便清军这样的弱旅也能给鸦片战争时代的英国陆军比较大的杀伤。这使英国方面完全排除掉对印度那样的领土扩展的可能,满足于仅仅和清朝签订一些不平等的商贸条约。所以说鸦片战争的惨败和英军未大幅占领清朝领土实际上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清末中国没有沦为殖民地根本就不是幸运,而是英国没有多余实力进行征服的必然结果。

还有,清朝面对的英国侵略,事实上所直接面对的是英属印度殖民帝国,而非直接面对英国本国这一个民族国家。在英属印度殖民帝国,英国人防范印度人造反胜于满人防范汉人造反,鸦片战争直到中法战争一直都是封建帝国和殖民帝国的较量,而非与民族国家的直接较量。殖民帝国的稳定性并不比封建帝国要更好。甲午战争才是清朝首次和民族国家的较量,所以近代民族主义大幅觉醒主要是在甲午战争之后。所以我认为在鸦片战争的时代讨论民族主义加成并没有太大必要,英国方面纯粹靠工业化和先进军事技术带来的优势,而并不是靠民族主义的加成打败清朝。

最后我想评论一下高赞 @孙航 的答案。

这位答主贴出了很多精彩史料,主要是狂辱浙东战役的主帅,扬威将军奕经。辱则辱矣,毕竟奕经缺乏治军才能以及清军的腐败还是不争的事实,应该承认,但是差不多就得了。这位答主说“还想综合分析一下”,在我看来此回答倒确实是没有综合分析的结果。

首先第一点,奕经在浙东战场无论打得是好是坏,事实上根本不关鸦片战争的结局。因为给鸦片战争一锤定音的是1842年夏的长江下游战役,浙东并非英军的战略重点。而这场战役的决策早在浙东战役之前就已经规划成熟了,并且所需要的军力大部分都是直接从印度提供的。即便奕经给英军造成了重大杀伤,也只是使此战役载于史册,对全局并无重大的实际意义。而在浙东战役之后,英军为了集中兵力,主动放弃了浙东的镇海和宁波(保留了舟山群岛上的定海),用聚集起来的数千人攻占了长江口的门户——吴淞,然后等到了从印度来的几近两倍的援军,方才放心大胆地攻入长江下游。

第二,扬威将军奕经虽然治军无能,此人恰恰是“发动沿海的汉人百姓抗击英国人”的践行者。奕经手下有个叫臧纡青的幕僚(武举人出身,与《咄咄吟》的作者贝青乔是好友)提出了“伏勇散战”法,颇有点近代游击战的味道。奕经初未践行,浙东战役失败后将这种战法运用于宁波等地,在两三个月的时间内或俘虏了英军四十多人(可能不算印度兵在内)。这就是著名的宁波黑水党抗英斗争,以致于英军在撤离宁波前专门气急败坏地发布汉文告示指责清政府不讲武德。

第三,清朝治下的民众并不只是对清军恐惧,事实上对英军也是一样。清军固然一塌糊涂,英军本质上也是侵略者。清朝民众对英军主动坚壁清野起来,杀伤英军的效果可是远胜于对清军的不利影响。比如在英军第一次占领定海时期就是如此。民众的逃避和不合作导致英军无法得到新鲜饮食,致病死亡500人。而整场鸦片战争期间,英军病死达到2000人之多,甚至超过了清军的人员损失比率,一大原因是新鲜饮食不足(通过海上补给得到的肉类往往变臭),可以说是英军为了胜利的策略打肿脸充胖子的副作用之一。

不过实事求是地说,在某些地方,比如宁波,英军管制策略的改善还是帮助得到了新鲜饮食,但是英军的饮食结构(嗜食鸡牛等禽畜之肉,不喜欢吃稻米,稻米往往被英军用来收买民心而不是自己吃)依然严重限制了饮食供应,依赖海上补给的局面得不到根本改观。

最后,浙东战役只是鸦片战争诸战役的其中一场,其他的战役有:两次定海之战、大角沙角之战、虎门之战、广州之战、厦门之战、镇海之战、吴淞之战、镇江之战。无一例外全部失败。而其余诸战役的重要性完全不亚于浙东战役。仅仅用腐败无能、清军怯懦完全不能解释其余的败仗,不能说明为什么或是认真准备和或是英勇抵抗的陈连升、关天培、颜伯焘、葛云飞、陈化成、裕谦、海龄等人也一样战败。例如大角沙角之战中陈连升麾下官兵战死277人,伤重而死5人,受伤462人,而清军总兵力才1000人,伤亡竟达如此之巨,而英军仅仅受伤38人,且清军在战前经过了长时间的认真准备。事实上,英勇抵抗还是不能改变清军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必然命运,对此最好用《天朝的崩溃》中的一段话作为收尾。


有位答主 @安罗替尼 质疑大角、沙角之战清军没有奋勇抵抗而是只顾逃跑,阵亡如此之众只是因为跑得不快,在逃跑中被杀,然后拿出一篇论文的截图

我想说,你是认真的吗?

这位回复我“鸦片战争的一手史料被你说成水文,你是哪位的清史大手子啊?”

哦,那 @安罗替尼 麻烦你回答我,请问茅海建是哪位清史大手子啊。

你引用的论文又是哪位清史大手子写的啊?发在什么权威期刊上的啊?

莫非茅海建得出清军已经英勇抵抗过的结论是没有一手史料还是怎么的?

人茅海建写这一战的经过是用了多种中英史料互相参照,避免舛误矛盾,其中就包括你举的宾汉著《英军在华作战记》,你是哪来的信心?何况你举的文中对沙角之战的作战经过描述都不正确,不是一篇水货文是什么呢?

那么我就来分析一下。首先说一下大角、沙角之战的实力对比。在沙角炮台驻守的清军有多少呢?仅有约600人(宾汉的书中夸大为两三千人,显然只是一种主观印象而非统计),而英军在沙角炮台后方登陆的兵员有1460人,是沙角炮台清军的两倍还多。如果再考虑到英军枪支的射程和射速远高于清军,再加上海面上英军舰艇毁灭性的炮火,显然,实力对比是英军远远超过清军,沙角炮台的清军与英军对阵的情况无异于以卵击石。

然后说一下陈连升所驻守的沙角炮台被攻陷的具体过程,看看是不是如这位答主所贴出的论文所描述的一样,先摘录论文所说

英军在沙角登陆后,却未遇到一点阻力。英军冲向清军军营,守卫营门的士兵首先逃跑,有一百多个清兵见逃跑无望,立刻跪地投降。很多清兵不是同敌人搏斗时牺牲,而是在逃跑中被杀的”。

然而实际作战过程是怎样的呢?我已经在回复区告诉你了。

英军炮兵设置了共有3门火炮的野战炮兵阵地,向沙角山上清军军营炮击。登陆部队随即在其野战炮兵的炮火支援下进攻该清军军营。守军虽以炮火还击,但无法抵御居高临下的英野战炮兵的轰击,“营盘被敌飞炮落火,延烧各兵草棚”,守军不支,“发动豫埋地雷”,未奏效,该军营被敌攻占。复仇神号、皇后号(Queen)轮船在送完登陆部队后,立即开动,占据能攻击沙角山上炮台而又可躲避该台炮火的有利位置,向沙角山上炮台实施炮击,压制其火力。已攻占清军山上军营的英军登陆部队,乘势攻占沙角山上炮台,并续向山谷清军军营进攻。马答加斯加号(Madagascar)、进取号(Enterprise)轮船在送完登陆部队后,立即开动,参加加略普号等舰对沙角炮台的炮击。复仇神号、皇后号在英军攻占沙角山上炮台后,亦移至沙角炮台正面,参加炮击。沙角炮台本为信炮台,火力不济,工事不坚,此时已无法再经受敌舰船的密集炮火,“兵丁死伤过半”。登陆英军在攻取山谷清军兵营后,再次运动,从侧后进攻沙角炮台。守军背腹受敌,副将陈连升阵亡。炮台失守。
——茅海建《近代的尺度》

并不存在英军没遇到任何抵抗,冲向清军营门清军就立刻逃跑,谢谢!而是英军野战炮兵占领了制高点(该地点清军并未想到予以设防)以后,居高临下把清军军营轰得七零八落,清军反击毫无效果,守军已经无立足之地后被迫后退。沙角之战中凡是又出现清军逃跑的情景,无一例外是或者经受了长时间的炮击,阵地已然崩溃,要么是腹背受敌,前有进逼之敌后有追兵。英军在攻占各个地点的时候,第一件干的事要么是海军炮火压制炮台,要么是野战炮摧毁清军阵地。在这个炮击阶段清军就已经伤亡过半了。我看该论文作者是忙着寻章摘句,懒得在搞清楚战役的具体过程上费脑子了吧。

为了方便理解,这里给出英国人所绘的沙角作战并予以说明。英军攻击的地点顺序用数字表示。

图中所绘显然已经是沙角之战即将收尾的清军。山脊上的英军炮兵阵地已将地点3摧毁(从另一幅英国人所画沙角之战中此处的军营已经是七零八落,并非该图中这么整齐),英军绕向右边山脊,向下俯冲到达6山谷清军军营旁边,把清军从这个小军营的野战炮阵地中驱逐出去,然后攻占已经被炮火摧毁的3山上军营,然后爬上沙角山,趁着海军炮火压制住5山上小炮台的火力时,从背后逼走守军,攻占5山上炮台,然后一队英军占领6清军山谷军营,此前一队英军已经行进到地点7,东边的山脚下,阻击试图从东边山上下来的清军,图中可见该出英军正与山上的清军交火。最后英军合围8沙角炮台,清军在此做了一些殊死抵抗后被攻占。(此处已经省略英海军从海上摧毁清军炮台的情形)

然后再看看宾汉的原文,对战役场景的描述,来搞清楚所谓的清军“逃跑”是不是这么回事。以下粗体标出有关清军“逃跑”和“投降”的语句。

小船以及轮船已经带军队出发了,大船起锚各赴岗位,海阿新号是右分队的前锋船,不久便向沙角开火。加略普号和拉呢号开到时,灵巧地支持它,同时皇后号把炮弹投入靠上面的炮台。军队刚一登陆,复仇神号也支持皇后号,一点没有遇到阻碍。两队水兵在爱利斯上校的指挥下作为前锋部队,大炮继之,其余军队每两纵队之间隔一百码,向前开进。由于地形崎岖,使炮兵耽搁了很久,以致延误进军。大军进军约二小时以后,抵达脊岭。从脊岭上可以看到整个中国阵地。中国阵地包括一座山上炮台,这座炮台之下有一个有坚强的壕堑的军营,炮台周围有栅栏编成的胸墙,还有一道宽而深的干沟。胸墙和沟在山的西北坡绵延而上,与瞭望台炮台联接,并保护之。军营两边各有两个野战炮台以为侧翼,面向敌人可能逼近的方向。右边的山谷中,在主要的军营以东,有第二座炮台,还有一座大丘,丘上放着三门大炮,另有三门架在侧面的一座炮台上。在所有这些工事的东边,有第三座圆形炮台,通到圆形炮台去的入口都有类似的炮台来保护。
总合起来,这是一个很坚强而很可怕的阵地,若以欧洲军队把守,那么在攻占时就要牺牲我们许多性命。大炮后面一律掘有深沟,以供兵士在内藏躲,以避开我们的炮火。在这些阵地中全都挤满密丛丛的军队,人数一定在两三千之间。
当我们的军队在山脊顶端出现时,中国人大声地挑激他们,摇他们的旗,打他们的锣,许多大炮开起火来。我军安好野战炮后,立刻回击,水兵前锋部队勇敢地肃清右边的山脊,向下进入山谷,把敌人从外边的壕堑中和野战工事中驱逐出来,而哈德翡尔德陆军中尉(Under Lieutenant Hadfield)协助贝丁翡尔德和华德劳坡两位陆军中尉(Captain Bedingfield and Wardroper)指挥马达拉斯本地步兵第三十七团的两个连绕过更靠右的一座山。中国人的炮火已经松懈,英军主力部队从山脊上下来,进入有堑壕的军营,卫兵当面逃进沙角去了
伯拉特陆军少校上山到瞭望台去。瞭望台仍旧由中国人把据着,但是最先到的两个水兵一放洋枪,中国人就逃了。英国国旗立刻取天旗而代之。大批敌兵排列在沙角炮台中,大船已经击毁炮台中的大炮,现在大船停止开火,恐怕打伤在后面前进的我方士兵。
敌人看见追赶他们的人正在向他们走下来,看见舰队中的小船正在逼近,逃到东边去了,在东边正碰见预先奉命留在山脚周围的水兵和印度兵。水兵和印度兵急发排枪,致命地达到密密丛丛的中国人中间,许多人倒下去,其余的人冲回炮台以求安全,关上门,自己反锁在内。然而追者很快地用洋枪将门打开,进去到处杀灭。水兵从炮台的对面一端登梯而上,进入炮台。抵抗已然无效,约有一百个人请求饶命,得到饶恕。其余的人自己反锁在小屋子和周围的房子中间。当他们自以为没有被看见时,抓住每个机会从里面向战胜他们的人射击。这种情形给他们招来了蛮乱的杀戮,他们有好几次投进水中,并企图向我兵开火,事不成就讨饶,但在这种情形之下他们难得遇赦

分条来说:

1.第一次描述清军所谓“逃跑”,“卫兵当面逃进沙角去了”其实是因为英军陆军野战炮兵已在先前的交火中将此军营摧毁,没有办法再守卫,显然不是论文所谓“未遇到一点阻力”。

2.第二次出现一个英国陆军上校带着两个水兵攻占瞭望台,看似是清军无能怯懦的表现,但实际上同样是因为清军此时腹背受敌,因而只能趁着后队英军未到撤走

Major Pratt himself, with only two marines, had been the first to run up the hill and reach the fort; upon which, the Chinese, seeing that they were pressed behind as well as before, abandoned the fort in great confusion, leaving Major Pratt and his followers in possession of this most important position, upon which the British flag was hoisted by a royal marine.——《复仇神号轮舰航行作战记》

3.第三次就描述的更明显了,敌人看见追赶他们的人正在向他们走下来,看见舰队中的小船正在逼近,逃到东边去了。正面有英军登陆部队,背面有从山顶下来的英陆军,不向唯一可能的方向突围,等着被包饺子么?

4.最后看清军的“投降”。的确,有一百个人是软骨头,不抵抗就投降了,但是驻守炮台的清军其余大部分都抵抗至死,并没有投降啊,即便是寡不敌众、四面包围的情况下。比如这段“其余的人自己反锁在小屋子和周围的房子中间。当他们自以为没有被看见时,抓住每个机会从里面向战胜他们的人射击”,明明是英勇抵抗,怎么能说是投降呢?

还有”他们有好几次投进水中,并企图向我兵开火,事不成就讨饶,但在这种情形之下他们难得遇赦“,想想看,跳进水中,火药都打湿了,还试图向英军开火,实在没办法了才求饶,这只能看成是抵抗到毫无办法的时候,又怎么能说成是跪地投降呢?

所以说你举的这论文把沙角作战的过程掐头去尾,仿佛发挥决定性作用的英军炮击和清军突围无望后大部分人拒绝投降而是抵抗至死的情况并不存在,把沙角之战歪曲成清军望风即溃,怎么能算是客观描述呢?

茅海建先生的名作《天朝的崩溃》本身就是批判用道德攻讦取代对军事科学的探讨,把军事上的成败归结于道德因素,想不到这本书出版后几年了还有这样稀里糊涂的文章,作者根本连战役的流程都搞不清楚就一顿乱喷,看来沙角炮台上绝望而死的御敌将士只能沦为后人网上吹水相互攻讦的历史工具,最重要的启示恰恰被忽略。


user avatar   nian-que-y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每一个点上英军都拥有绝对优势战力,海军的缺乏让大帝国的陆军疲于奔命,而随着战舰行动的英军可以随时打击任意他们想要登陆的地方。

而且当时欧洲殖民者的军事体制对全世界大多数国家来说都是降纬打击,连工资都拿不满,又不知道为何而战的清军能战胜英军才是奇怪。

至于发动群众就更扯淡了,被封建王朝压迫下的底层民众,在君主王眼里连人都不是,只是一群提供血飨的牲畜而已。

克莱武当年900人征服1400万人口的孟加拉王公,逼迫莫卧儿皇帝屈服时,难道莫卧儿本土作战调不出动几十万军队吗?

“我父母是达利特,所以我出生就是达利特,在印度,达利特不是人对吗?”

明末时,朱姓皇族自己练兵抗清抗农民军,被大明官军怎么样了,还期待百姓抗英。

印度的百姓不会为了帕迪沙去死,同样大清的百姓也不会为了爱新觉罗家去死。


user avatar   zhao-gang-53-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清军本来就身在敌国啊。对于绿营兵来说,当面的龙虾兵是蛮夷侵略者,背后的通古斯都统难道就不是?

“我想,别的都是诳,只是汉人有一种生降死不降的怪脾气,却是真的”——鲁迅


user avatar   hu-wang-qi-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拿第一次鸦片战争,1842年的满清和英国镇江之战举例。镇江作为江防要地,城内建有满城也就是驻防八旗的兵营,这样的满城在中国仅有十多个,均是兵家要点,比如广州、西安,南京等地。

统领镇江2000驻防八旗的是满人副都统海龄,英军未到。海龄以汉人或许,有可能,也许会勾结英军为由,对镇江城汉人下狠手,先在镇江屠城杀汉人约万余人。当时镇江人所作“竹枝词”记:“都统差人捉汉奸,各家闭门胆俱寒。误投罗网冤难解,小校场中血未干。”另有《出围城记》记:“人疑副都统欲尽汉人而后止”。

此战,2000名旗兵共击毙英军37人,伤129人。镇江城陷落,海龄自尽。海龄身后,极尽殊荣。《清史稿》记载,“谥昭节,入祀昭忠祠,并建祠镇江,妻及次孙附祀。”对死者建专祠祭祀,这是传统社会一个王朝给予的最高礼遇了。

《剑桥晚清史》中说,“最糟糕的是镇江的一位将军,他确信,在英国人从前面进攻时,该城的汉人一定会从后面袭击满洲人。于是他命令一看见形迹可疑的人就抓起来,此后中国居民一看到满洲士兵走近时就惊恐地逃走。显然有些士兵一见有逃跑者就把他们杀死,用他们的尸体去领赏。这样的恐怖笼罩各地。如在上海,英国人的炮声就被一些居民误认为是满清当局在下令屠城。”

1842年距离满清入关的1644年过去了200年之久,满清仍然没有把亿万汉人当作是自己的国民,而是将汉人看作是平时可以盘剥的奴隶,战时会导致不稳定的因素。镇江屠城清楚的表明了满清不过是入侵,殖民中国的强盗集团。那么,作为广大汉人又怎么能为满清出死力呢,满清不过是他们身上的镣铐而已。

一边和列强作战,更多的精力防着亿万汉人,以区区八旗之力又怎么能在列强面前打胜仗呢?


user avatar   hui-du-12-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明末明军对清军输得惨不惨

元末元军对明军输得惨不惨

宋末宋军对元军输得惨不惨

唐末唐军对义军输得惨不惨

皇朝末世,都一个德性,想通这点就够了。下面说什么缺钱,装备不好战斗力不行的可以散了,政府,军队都烂透了,再多钱再好的装备也是 一样一样,不信,就看看甲午战争,清军的全是全世界买来的最好的装备,表现如何?


user avatar   fei-fan-74-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满清本土作战可以调动军队几十万

这是一个面的问题。而中英鸦片战争中的每一次战斗,实际上都是聚焦于点。

英军是近代化军队,清军是仍然是古代军队,和近代化军队存在着代际差异。

英军的部队装备在当时属于一流军事水平,英军的海军机动能力远超清军,其海军打击能力可以用碾压式形容。

英军的策略就是绝不远离海岸线,其深入腹地作战,也要充分依靠海军利用内河运输部队,借助海军火力进行打击。

吴淞战役,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发生于长江口内吴淞炮台一带的战役。在杭州湾重镇乍浦沦陷后,清政府为阻止英军北上并沿长江侵入内地,在长江口一侧的吴淞炮台重兵布防。1842年6月16日,英军进攻吴淞炮台,在激战一日后,最终以英军攻陷吴淞炮台告终。
西炮台也出现了兵士逃跑的现象,陈化成一边指挥炮战,一面阻止逃兵。西炮台的守备韦应福高呼“武官临阵,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怕死开逃还算是武官哩”,而把总许攀枝也一同呼喊“主将陈公平时跟我们共饮食,同风露,他求于我们的唯有此一时,谁敢退却一步”,但逃走现象愈演愈烈,最终只剩80余人坚守西炮台。最终,因兵力过于悬殊,陈化成、韦印福、许攀枝等纷纷战死殉国。

这场战役是关键节点。清军兵力5000人(这个人数有争议,还有说法是除此之外还有5000多增援部队),大炮400多门。

英军2000多人和20多艘军舰。

然而战果令人吃惊,英军伤亡了20几人,其中死亡人数仅仅2人。就获得了大胜。

英军舰炮具备压倒性火力,清军大炮根本够不着,西炮台在炮战中也一度击中轻敌的康华丽号多次,英军伤亡就是出现在康华丽号,但是根本无法击沉敌舰。

英军在取得吴淞口战役的胜利后,沿江直上,攻克了大运河和长江的交叉点—镇江。就此控制了京杭大运河。迫使清政府投降。

即便是在这个点上清军拥有人数上的优势,依然无济于事。

英军超前一代的军事装备和近代部队训练水平,高机动性和强大的海军实力,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近代战争中部队分布面要集中于一个战役爆发点,关键在部队机动性。

英军依靠海军舰船运兵攻击前进,而清军部队连骡马都没有普遍装备,大量的步兵只能步行。英军可以任意选择战场,依靠装备和训练水平始终占据战场优势。大胜后,从容离开。或者据险力守,充分发挥海军火力优势。

这个仗是没法打的。

军队出现代差,其碾压性无与伦比。

当然,政治制度建设,英军的工业化水平,部队干部战士的意识形态,训练水平,后勤支援能力,等等也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单纯就军事角度理解,基本上就是这样的。


user avatar   zhuan-zhi-ge-chong-bu-fu-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战役失败核心是交通落后,机动速度太慢遭到各个击破

英军走海路有船,走陆地英军实现了火炮小型化,也比拖着红衣大炮的清军速度快太多了

实际上除了强攻三镇外,英军一直是利用高机动性,在清军走路集结完成前专杀前往集结点的小股清军

虽然清军总兵力众多,但是还没完成集结,各路兵马都已经被英军打趴下了,每一仗英军都占数量和质量双重优势

不但在江浙打了一圈,英军中间还抽时间坐船机动骚扰了一顿大沽口然后又回去接着打了

战争失败核心是,英军用船切断了京杭大运河,没有大运河的钱粮,北方支撑不了六个月,清朝承受不了继续作战的代价(整个北方和京师大饥荒,朝廷也拿不到钱发军饷)必须投降




     

相关话题

  满清为什么到了晚期权力还是被袁世凯这样的汉人掌握住了? 
  生活在乾隆年间的清朝是什么体验? 
  为什么鸦战前后西方要大量进口大黄这味药材? 
  元朝是如何崩溃的? 
  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满清能入关是偶然事件? 
  清朝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原件现在在哪里存放? 
  如何评价僧格林沁? 
  如果没有明朝,清朝能否学习西方完成工业革命? 
  为什么人们对于像长平之战,太平天国这样的族人内部屠戮的愤怒不及清朝蒙元等异族入关的屠戮来的大? 
  十四阿哥为啥不直接靖难,清君侧? 

前一个讨论
有人知道退潮后礁石上附着这种管状的生物是什么?里面会有活着的黑色像伞一样的生物伸出来,一碰就缩回去?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一部分女性不喜欢生孩子?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