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1192年,英格兰国王理查一世成功攻占 耶路撒冷会怎样?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chong-rui-2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个人对此感到悲观,世界线大概率收束。

对阿尔苏战役后的十字军来说,攻陷耶路撒冷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一方面是十字军人数过少,强攻耶路撒冷大概率只能碰一鼻子灰;另一方面是十字军未能在阿尔苏一战中消灭萨拉丁的有生力量,穆斯林的大军仍在附近游荡。倘若十字军包围耶路撒冷,萨拉丁必然从后方包夹十字军,切断海路补给,在城下全歼敌军。

唯一有一丝可能“拿下”耶路撒冷的办法就是理查所构想的“乘敌后空虚,南下埃及”,通过此种威胁逼迫萨拉丁让出耶路撒冷。但这不是题主所想的“攻占”,所以也就不展开说了。


我们来假设一种理想过头了的情况:十字军在去往耶路撒冷的路上再度击败萨拉丁的军队,重演了阿尔苏的战局,在此之后以“博希蒙德式”计谋用极小的代价攻陷耶路撒冷。

这样一来好就好在耶路撒冷到手了,坏就坏在十字军的情况会比本位面更糟糕。现在十字军不仅要防守海岸线上的各大城镇,还要多防守一个内陆的大城耶路撒冷,通往圣城的道路也需要有人驻守。比本位面多经历两场战斗的十字军人手只会更加不足,夺占圣城不会让十字军战士瞬间从天而降,圣地的防御根本得不到保障。

结合后方问题来看,理查本人是绝对要回国的,约翰与腓力是不会因理查取得了成就就偃旗息鼓,彻底安分下来的。尤其是拿下耶路撒冷后,理查就更没有理由留在圣地了。

在本位面中,理查前脚刚走,萨拉丁就狂暴轰入雅法,三天之内彻底征服此城。要是丢了的是耶路撒冷,在十字军走后,萨拉丁只会以更高涨的激情,凑上全部家当猛攻圣城——毕竟这事关政权的命运。那缺兵少将,远在内陆的耶路撒冷又能坚持几天?雅法没能顶住,耶路撒冷就一定顶得住吗?

本位面的理查在听闻雅法战事后立马杀了个回马枪,击退了萨拉丁。理查能在这最后一战中取胜,有两大原因:1.雅法是港城,十字军舰队能立刻赶到;2.正如萨拉丁闪击雅法给了理查一个惊喜,理查回援雅法也给了萨拉丁一个惊喜。

但耶路撒冷不一样,正因它处在内陆,十字军舰队无法路上行舟快速解围,理查也没有速战速决的可能。到最后,耶路撒冷还是会沦陷。只要损失不大,占据上风的萨拉丁必会乘胜追击,攻打沿海的十字军城镇。那此时的十字军能否打一场如本位面的雅法战役一样漂亮的反击战,逼迫萨拉丁签下和约呢?只希望不要偷鸡不成蚀把米。


改变结局的关键不在十字军,而在萨拉丁。避战策略以及阿尔苏战役的失利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萨拉丁的声威,倘若耶路撒冷再失,阿尤布王朝确实有走向崩溃的可能。假如萨拉丁失去了人心,短时间内也没有出现能接手这个摊子的强权,那耶路撒冷还是能在十字军王国手里呆上一段时间的。

但把胜算寄托在敌人自爆上…实在称不上高明之举……


还有,希望这个位面的理查在返航途中能遇上好天气。不途径奥地利的话,他还有希望改变更多历史……




  

相关话题

  欧洲通往东方的道路,有一条是从黑海南岸的特拉布宗到波斯湾,为什么不直接从地中海到穿过新月地区到波斯湾? 
  为什么中东的沙漠那么灼热,十字军骑士还敢穿大白袍子,不怕中暑而死吗? 
  假如普鲁士输了普法战争会怎样? 
  为什么中世纪欧洲普遍采用封建制度,而不是由中央指派官员进行管理? 
  如果奥地利的玛利亚·特蕾莎女皇当初和腓特烈二世联姻,结果会如何? 
  如何评价丘吉尔?作为首相,作为他个人,他一生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说罗马帝国在统一大部分欧洲后的宽容政策导致后来欧洲没能形成像中国统一的大国而分是成多个民族国家? 
  如果没有中东地区的阻隔,十字军东征的对象是北宋,以北宋当年的军事实力,对战结果将会是怎样的? 
  哈布斯堡是刘邦后裔吗? 
  欧洲有哪些比较亲华的国家? 

前一个讨论
你对自己家乡的「酒文化」了解多少?
下一个讨论
如果有上帝,你会问祂什么问题?





© 2025-02-2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