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假如普鲁士输了普法战争会怎样? 第1页

  

user avatar   na-ze-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民族主义是十九世纪中后期的大潮流大趋势,追求民族统一与独立的意志很难单纯被强力逆转。在普法宣战后,原本抵触统一的南德四邦王公都未敢违逆民族统一的潮流,只能顺应民意出兵助战。那么面对德意志汹涌的民族统一主义,法国是否有机会化解、使普法之间的实力彼消此涨呢?

普法开战后拿破仑三世拉拢奥匈的弗朗茨皇帝结盟攻打普鲁士,弗朗茨皇帝回复:“我是一位德意志的君主”,拒绝了法奥同盟。其实弗朗茨皇帝未偿不知帝国内德意志人的民意所向?如果法国能认清这种局势,没有胃口大开妄图吞并莱茵普法尔茨,也没把自己当成南德的解放者,而是将南德四邦列为奥匈的保护国,换取奥匈加入对普战争,是不是可以将德意志民族追求的统一一分为二:新教徒的北德意志和天主教徒的南德意志。

如果这个时候弗朗茨皇帝利欲现实一点,放下失去意大利的仇恨,并且能取得匈牙利人支持的话(刚刚成为帝国的一元),这是个恢复哈布斯堡在南德霸权的好时机。

战争如我们假设,法奥同盟建立后,俄国为了阻挠奥匈的扩张威胁要出兵助普,奥匈以割让1846年获得的克拉科夫自由市为代价让俄国安稳下来(这也许是能让哈布斯堡和平付出的最大代价,皇帝应该不会傻到用自家的半个加里西亚去换得需要通过异姓王公来间接统治的四个邦国),最后在法奥同盟的夹攻下,普鲁士战败但保有北德联邦(英俄抑制法国的底线),法国得到萨尔地区,并且用普鲁士的赔款如愿的从荷兰买到了卢森堡(详见1867年卢森堡危机),奥匈则成为南德盟主(同时增加了德意志人在二元帝国中的权重)。德意志分裂以后,因为南北差异(天主教vs新教,高地德语vs低地德语)产生了各自的民族主义,以后能统一的机率也越来越小。

现在来分析一下这之后三四十年欧洲历史的走向:

在真实历史中,拿三先是出兵攻奥支持意大利统一,待快统一的时候又驻军罗马反对意大利统一,直到普法战争时拿三把驻军撤走、意大利王国才敢在法国战败后进军罗马完成了统一。在平行世界里由于法国获胜,除非得到法国的允许,不然意大利统一的时间要拖到法国下一次遭受惨败,所以意大利只能向法国付出足够的好处换得罗马(割让讲法语的瓦莱达奥斯塔山谷)。

至于普鲁士领导的北德联邦,实力大概比第二帝国缩水20%:人口比六千万减少了一千万(主要是天主教徒),没有了以拜仁为首的邦国势力的掣肘,国内政治会更顺利一些(拜仁是奥地利在德意志帝国的利益代言人,就像匈牙利是普鲁士在二元帝国的代言人一 样)。领土比65万平方公里减少了11万,没有了南德产粮区,北德的粮食缺口将更大(南农北畜),可能降低容克地主阶级对俄粮进口的抵制,粮食贸易会维护俄普关系(抵制俄粮是俄国弃德投法的原因之一)。另外北德在普法战争中失去了萨尔,但是还有其他产煤区能供应北德工业,工业发展的程度在短期内会受到战费赔款的影响,(考虑历史上德国每次在战后的强劲复苏)赔款的影响不会太大,所以北德的崛起是个必然,经济实力的发展最终会体现到军备竞赛上来(至少是出于向法国复仇、夺回萨尔-卢森堡的目的)。

到了1870年代末,第十次俄土战争照旧爆发,与真实历史中的起因、阵营、过程、结果一样,俄国获得多瑙河口北岸和外高加索,罗马尼亚、塞尔维亚、黑山正式独立,保加利亚自治,被奥匈趁乱占领的波斯尼亚保留在奥斯曼土耳其的名下由奥匈托管,巴尔干的火药味渐浓。

时间进入1880-1890年代。在平行世界中,普奥因争夺德意志霸权的两次战争和南北分裂导致二者对立,普奥同盟基本没了可能(因法国战获萨尔和卢森堡,弗朗茨皇帝被普鲁士宣传成了德意志的罪人)。又由于俄奥均向巴尔干扩张的政策是不可调和的(这也是真实历史上奥地利在克里米亚战争背叛俄国的原因),这样就有了普鲁士与俄国塞尔维亚结盟反对奥匈的基础。那么出于同普俄塞的对抗,奥匈希望将法奥同盟延续下来,法国也同样希望延续法奥同盟防范普鲁士复仇,欧陆的两大阵营基本确定。(法奥vs普俄塞

再次插播意大利,真实历史中意大利因为与法国在突尼斯和东非的殖民冲突加入德奥同盟(但预设了几个可不参战的条件),又因为想从奥匈得到南蒂罗尔和底里雅斯特而与之貌合神离,最后终于在大战期间叛盟加入协约国。在平行世界中意大利就不用再这样阳奉阴违---与法奥的领土争端可以让意大利“义无反顾的”投入到普俄塞同盟的怀抱,当然最后是否中立或倒戈还要看英国站在哪一边,意大利付不起与大英帝国做对的代价。

英国这个问题有点费脑。

在真实历史中19世纪后期英国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即不与任何一个国家长期结盟避免卷入战争,同时继续扮演“离岸平衡手(搅屎棍)”的角色维持欧陆列强均势,以防出现独大。

在欧亚大陆上,俄国向每一个方向的扩张都是对日不落帝国的威胁---向近东扩张威胁苏伊士运河生命线;向中亚扩张威胁大英皇冠上的宝贝疙瘩印度;向远东扩张威胁澳大利亚等亚太殖民地和在中国的经济利益。所以英国在近东支持奥斯曼土耳其把俄国堵在黑海;在中亚支持波斯和阿富汗防止俄国迫近印度;在远东则建立英日同盟,支持日本备战要将俄国打出满洲。

在世界范围内,做为最大的两个殖民帝国,英国和法国之间的利益冲突遍及全球,以在非洲的冲突最甚。

直到经历消耗巨大才取得惨胜的第二次布尔战争,面对新崛起的德国对世界霸权的挑战,英国自感无法同时应对三个强国才寻求摆脱外交孤立,经过与德国的三次结盟谈判,因德国不肯放弃重新瓜分殖民地的“世界政策”,迫使英国与法国平息了殖民冲突,在 1904年达成友好谅解协约开始合作对抗德国。

1905年法国的盟友俄国在满洲被日本打败,战略重心回到近东,加强了与德奥的对抗,所以英国和俄国签约停止了在中亚的“大博弈”,各自划分势力范围共同防备德国扩张至止,即1907年英俄条约。达成条约的重要前提是俄国不再自中亚向印度扩张,换取英国允许俄国向巴尔干和土耳其扩张。虽然被逼近苏伊士生命线,但英国必须从德国和俄国当中做出选择,两害取其轻。

英法协约、英俄条约和1892年建立的法俄同盟,使英法俄结成与德奥意同盟敌对的强大阵营。

在平行世界中,上述那些英国与法俄的冲突仍在,由于法国与俄国分属敌对阵营(法奥vs普俄塞意),英国只需平息与其中一方的冲突即可,哪一方对英国的威胁更大,英国就会倒向另一方(联合老三打老二)。

相对俄国对英国核心利益的威胁,英法之间的殖民冲突比英俄之间更容易解决;早在一百年前法国就被逐出了印度,只剩下几个商业据点;在东南亚也确定了暹罗做为缓冲国;法国横跨非洲的二S计划与英国纵跨非洲的二C计划在苏丹的法绍达相撞,面临一触即发的战争法国选择退却,这为日后两国的接近创造了条件,也是最后一次严重的殖民争端。

做为新兴资本主义的普鲁士北德联邦,实力相当于80%的德二帝国,在世界经济贸易方面取代了英法老牌资本主义的优势,并在争夺非洲和太平洋殖民地的过程中挑战英法的传统霸权。

奥匈没有海外殖民地,工业也不具备北德那样威胁英国经济的实力,英奥之间基本没有严重争端,奥地利还是英国在巴尔干堵截俄国的合作对象,详见《地中海协定》。

这样算来,英国在两个阵营当中应该会选择法奥一方。

由于孤悬地中海的意大利付不起与英法奥为敌的代价(尤其是英国),在将来开战后,意大利应该会一直保中立,除非英法奥同盟呈现明显的败绩,使意大利有了敢从法奥这两大强邻身上割肉的自信。如果北德有海外殖民地被意大利觊觎,或者英法把自己的某一块殖民地许诺给意大利,意大利也很有叛盟参战的可能,它在历次战争中多次扮演反水的角色。

最后再讲一下巴尔干

巴尔干半岛上除了有俄奥矛盾,另一个极不稳定的因素就是保加利亚与四周邻国的领土争端。在第十次俄土战争时,俄国把从多瑙河到爱琴海包括马其顿在内的土地全部画入预成立的大保加利亚(附庸国)---保加利亚人是这些土地上的主体民数,历史上这些土地也曾属于保加利亚第一帝国(AD681-1018)和第二帝国(AD1185-1396)。欧洲列强不满俄罗斯的扩张行为,尤其是英国担心俄国通过这个附庸国取得了绕过土耳其海峡的港口,塞尔维亚和希腊则恐惧大保加利亚的建立会减少他们可夺得的土耳其领土(马其顿)。最后经过柏林会议的调停大保加利亚被一分为二,北部成立保加利亚公国在土耳其的名下自治,包括马其顿在内的南部交还给土耳其。“大保加利亚”计划被破坏,但它成为保加利亚民族统一主义的目标---即便俄保关系很快就变得敌对(详见1885年保加利亚危机)。

如果巴尔干的历史仍然按照原有的轨迹发展,即 土耳其名下的波斯尼亚被它的托管国奥匈帝国正式吞并,也想夺取波斯尼亚的塞尔维亚西扩受阻,改为向南扩张希望获得出海口,与希望瓜分土耳其欧洲领土的保加利亚、希腊、黑山组成巴尔干同盟击败了土耳其(1912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但是战后和会上被不想让塞尔维亚获得出海口的奥匈帝国搅局,沿海的阿尔巴尼亚独立建国,原本应由保加利亚分得的北马其顿被塞尔维亚占据以弥补损失,对此不满的保加利亚在奥匈的支持下向塞宣战,结果遭到塞尔维亚、希腊、罗马尼亚、黑山、土耳其五国的围攻(1913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奥匈准备入场救保,但因德国反对而放弃,最终保加利亚战败失去了更多的领土。

当各大国小国新国老国都谋图在半岛上获取更多的土地,巴尔干的局势就复杂成了这样:

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及俄国因争夺波斯尼亚而敌对

保加利亚因摆脱俄国控制后被俄阻挠民族统一而与之敌对

保加利亚希望统一同民族的北马其顿而与塞尔维亚敌对(两次巴尔干战争的结果

保加利亚希望统一同民族的爱琴海马其顿而与希腊敌对(两次巴尔干战争的结果

保加利亚因割让南多布罗加而与罗马尼亚敌对(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结果

罗马尼亚希望从俄国收复同民族的比萨拉比亚

罗马尼亚希望从奥匈帝国收复同民族的特兰西瓦尼亚和布科维纳

希腊与土耳其之间因历史、领土、宗教等各种原因长期敌对

土耳其与俄国之间因历史、领土、宗教等各种原因长期敌对

总结就是与俄塞罗敌对的保加利亚会加入平行世界的英法奥一方,与俄奥均有领土争端的罗马尼亚会加入普俄塞意一方,因为罗能从奥匈获得的领土更多,还与保加利亚存在南多布罗加的归属问题。真实历史上的罗马尼亚王室与普鲁士同属霍亨索伦家族,1883年国王卡罗尔一世秘密加入同盟国,开战时适逢卡罗尔垂危去世,侄子斐迪南一世继位后宣布中立,开战后协约国将奥匈帝国的特兰西瓦尼亚和布科维纳许诺给罗马尼亚,罗因此叛盟。在平行世界里德奥同盟不存在,罗马尼亚也就没有了再背叛普鲁士的动机。

希腊与保加利亚存在爱琴海马其顿的归属问题,希腊还希望从保加利亚获得西色雷斯,打通去往君士坦丁堡的道路,并最终实现“伟大理想”。真实历史中1915年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后,原本中立的希腊在次年加入协约国参战。在平行世界里保加利亚属于英法奥一方,做为英国小弟的希腊在大概不会加入敌方。

土耳其与俄国巨恨滔天,在平行世界里土耳其仍受到英国支持以把俄国堵在黑海,虽然可能与普鲁士北德的关系也很好,但土加入普俄一方的机率也不大(加入之后打保加利亚?),至多保持中立。如果英国把外高加索许诺给土耳其,土更可能加入英法奥一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如果没有解体,那对中东的历史走向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具体的分析请参考相关问题。

全文完。


请大咖们来帮我分析回答这个问题,谢谢。




  

相关话题

  战争爆发前有什么预兆? 
  南海仲裁案会导致战争么? 
  一战为什么打成堑壕战? 
  一个现代人穿越到中世纪欧洲,该怎样平安幸福地活一辈子? 
  古代中小规模战争,一个大力士能决定胜负吗? 
  南京保卫战有没有成功可能?为什么守城国军突然一夜间崩溃了? 
  德国,德意志,普鲁士,日耳曼,雅利安五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如果国军在淮海战场贯彻杜聿明的计划,杜集团和黄兵团合击刘邓,能否逆转形势? 
  你愿意为国捐躯吗? 
  “枪衾”是一种怎样的战法? 

前一个讨论
如果过清军没入关会被沙俄吃掉吗?
下一个讨论
如果没有清朝,中国现在的版图可能会是怎样?如果没有辛亥革命,中国现在的版图可能会是怎样?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