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在北极科考,却遇到北京朝阳区的小学生毕业旅行」反映了什么问题?如何给孩子一个特别的毕业季? 第2页

           

user avatar   shuang-tian-xiao-y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明我们国家阶层已经形成。

后浪们逐渐长大。


user avatar   qi-zu-w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几天在电梯里听见几个同事聊天。俩人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女性,孩子面临高考。

“现在孩子太辛苦了”

“是啊,你说高考多折磨人啊”

“啊,可不,我们家孩子天天晚上都要看书看到十点多”

“是啊,我们家孩子平时上课,晚上六点半吃完饭就学习,周六还得报一天辅导班,你说说一周就休息一天这哪受得了啊”

“是啊,他们外地光说北京高考轻松,我看一点也不轻松”

我没说话,因为我是山东的。

外地人要是高三能这么轻松,那一定连专科都考不上。

至少,我的高三最后几个月,是一天假都没放过的。别说补习班了,每天唯一的娱乐就是熄灯前拍一下舍友的屁股,他骂我一句傻逼,我夸他一句真有弹性。

然后还要闷在被子里打着手电看一个钟头的书。

可以说,高三我几乎没有在一点前睡过觉。

我整个受教育阶段所有的活动就没有离开学校半径四十公里范围内的时候,最远的一次是去市里比赛。学校包大巴去,晚饭前到家。

我不能出国,也不能出省,但是有的学生却能出国旅游。比如北京的孩子。

不同于山东河南河北江苏等地唯成绩论的教育方式,北京的学校有资格谈素质教育。除了问题中小学生去北极圈旅游,我知道的还有北京的高中组织假期去北欧进行夏令营活动的。再比如北京四中,曾经请职业电竞选手为学生们做讲座。

你让山东河北的高中生敢想吗?

山东河北的学生别说打游戏了,你带本杂志到教室都是大逆不道的事。

能让小学生去北极圈当然是好事,但是这种好事只可能发生在北京。

毕竟一来只掏得起上千万买学区房的北京家长才舍得花几万送孩子去北极。二来也只有北京的孩子们知道,考上同样的大学,他们只需要晚上看书到十点就够了。

河北和山东的学生哪有这个福分呢?去考个专科,毕业来后厂村996吧。


user avatar   nell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给你们讲一个真人真事。

Abigail Mack,一个麻省普通高中生,平均GPA不到3.5,申请了哈佛、耶鲁、Georgetown、Dartmouth、杜克、普林斯顿、Notre Dame、西北8所大学,里面不乏藤校。结果除了普林斯顿拒绝、耶鲁待定,其他学校全部给她发来了offer letters。

为什么呢?

因为她下面这篇申学作文(Common App Essay)。

美国大学的申请流程和中国大不一样,就是除了看成绩,还要看申请自述。没有所谓的分数线,客观成绩固然重要,但还要综合课外活动和申请自述。申请自述很多时候比分数和活动更重要。

申请自述写什么呢?写你对学习、生活、参加活动的理解和反思。

很多中国学生差就差在这。

翻看中国学生的简历,平均GPA4.0大有人在。各种才艺奖项不下一页纸。参与的活动遍布全世界,从支教到虚拟联合国,应有尽有。

但,就是没有理解和反思。

看他们的申请文书,最大的感概就是两个字,浪费

除了平铺直叙罗列“经历”,很少有人能写出这些活动对自己的意义是什么,如何更深刻地理解了世界和他人。

这很容易给人一种印象,就是只为了完成简历上的任务而参加活动。参与者例行公事地和当地人互动,本身既没有探索的动力和好奇心,也没有对既有观念的反省和批判。所有摆在纸上的都是陈词滥调。什么意思?没亲身经历读几本书也能写出来的东西。甚至还不如人家真正读了几本书写出来的东西深刻。

这不是浪费是啥?


好了,给你们看看Abigail Mack的文章,比较一下差距。

可以读英语读建议直接读原文。

她的文章其实很简单,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见闻,也没有什么不可一世的成就。

就是一个女孩子,十几岁的时候失去了妈妈,从此以后她只有一个parent。但是无论到哪里parent这个字都是复数形式,也就是parents,都有一个“s”。这就是她文章的切入点。


然后她意识到无论多么讨厌这个世界认定parents是常态,世界也不可能因为她而改变。于是她开始逃避,逃避一切和单数parent有关的情景。逃避的方法就是让自己变得很忙,这样就没办法和parent一起吃晚饭。诸如此类,忙碌让她暂时忘掉自己只有一个parent的现实。


但忙碌最终没有办法填补那个空缺。直到她决定不再逃避“s”,而去拥抱“ss”。“ss”就是“passion”,找到自己所热爱的,找到自己的目的,做事的动机。

她同时也意识到,自己所热爱的确实可以让她暂时忘记单亲的事实,但并没有真正解决她心底里的伤痛和缺失。她会一边做事一边寻找医治的途径。

图片不是全部的文章。感兴趣的可以自己google一下。

这篇文章为什么好?

因为它有真实的生活来源、有挣扎、有反省、有成长、还有诚实的对问题仍然存在的认知。

这是那些顶尖大学真正想要的学生。

成绩优异、才艺出众的学生太多了。其实大学老师都知道,初高中那些成绩算得了什么呢?那些才艺如果不是从事相关工作对大学录取又能有多少加持?

真正让一个人脱颖而出的,是那些与品格相关的东西。比如反省、坚毅、勇敢、谦卑、爱心、公平、正直、诚实,关注社会公义,关注他人的福利。

这些品格的培养才是素质教育的真谛。

否则你搞半天素质教育、参加各种活动,品格没培养起来,在中国大学录取中不适用,到外国大学也是不认,有什么意义呢?

也是浪费!


当然这不是否认有条件的家庭让孩子见见世面有什么不好。

而是你们让孩子见世面的同时,有没有想过见世面的目的是什么?见多识广意义何在?

是回来炫耀吗?作为谈资?作为简历上罗列的一项?

那些没有资源让孩子“见世面”的家庭就没救了吗?看到人家毕业旅行去了北极就绝望了吗?

唉。

说句实话,这些名头各异的毕业旅行、夏令营、游学、xx之旅、xx之行的活动对大部分参加的孩子来说,用处极为有限。特别还是小学生,这就是一次路途比较遥远的春游。

现在很多家长焦虑自己没能力给孩子提供各种教育资源,却忘了最好的教育资源就是【生活】。

中国学生申请文书的最大问题就是活动一大堆,偏偏就是没有生活

人家浏览文书的老师根本没那么看重你的各种才艺,当然除非你特别优秀,天才那种。否则多才多艺的人多了去了。

人家看重你是怎样一个人,你是怎么成长的,你有哪些失败和挫折,你是怎么从中学到功课的,你会不会反思,你有没有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你的价值观,你与人合作的态度,你是不是一个好的团队合作者……

所有这些,都不需要走远了,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在一呼一吸、一饮一啄间就可以学习。前提是你得张开眼睛看、打开耳朵听、动脑筋想!不看、不听、不想,就算你走到北极也学不到什么东西。

另外,就是现在城镇家庭的小孩确实太“顺”了。

他们就真……没什么生活。

父母保护的太好,什么事情都帮孩子摆平,导致孩子既没有困难,也就没有从困难中学功课的机会。

所以写申请文书的时候就真的没什么可写的。

唉。


什么叫见过世面:

你见过最没见过世面的女孩子是什么样子的?


user avatar   corbicula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就是典型的大人思维导向的瞎操作。

我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学校不知道从哪里得了笔赞助,期末考试发奖品。考双百的发一个印了红字的搪瓷杯,其它同学发一个上面带拼图游戏的塑料尺子。这两件里头,那搪瓷杯可贵多了。结果奖品发下去,考双百的愁眉不展,拿到尺子的乐疯了。为啥我印象这么深?因为我当初也成了拿了搪瓷杯被笑话的“二等人”。

在小学这种阶段,大人按照自己的思维push着瞎卷只能是解决自己的焦虑,未必能符合孩子的需求。小学生去北极毕业旅行一趟和去隔壁省玩一趟很难说哪个接收到的有用的信息量大或实践经验多。我们那个年代,成年了还没坐过飞机的多了去了。也没见谁因为这个发展受限了。

看到中产阶级自己卷完卷孩子,我觉得就算有人自怜自叹,也应该是可怜自己也是其中一员。

另外北极有啥可看的?以我对知乎无产阶级的观察,送孩子去北极的父母们肯定哀叹自己是无产阶级,真正资本家的孩子也应该是去南极。

知乎上的小资左铁律就是:只要世界上有人比我过得好,我就是无产阶级被压迫;如果世界上有人比我过得差,那都是我自己奋斗来的天经地义。


user avatar   wu-dou-bi-mei-z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呼家楼中心小学,中国PDC教育联盟的牵头小学。

他们在18年的时候,有一个项目课题:北极博物馆大改造。

因为这个小学的领导在参观芬兰友好学校的时候,发现当地学校会定期组织孩子去北极博物馆深入学习。所以就和当地的合作小学发起了这个国际交流项目。并特意请了相关的专业教育机构,少年商学院,来为孩子们上策展思维课。最后小朋友们通过调研学习,不仅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并且自身的知识面也获得了拓宽。

我在书上看到这个案例的时候,就一个感受:都说北京鸡娃卷,实际上北京重视素质教育的学校才是普通人更难接触的。

这个PDC联盟学校还引进了20余家资源单位,带学生研究的项目超过30多个,仅中科院就有5个研究所的博士带学生做项目;同时,开展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以及为芬兰北极博物馆策展等“基地项目研究”,让教育不仅发生在学校。[1]

普通人还在用题海战术鸡娃的时候,那个阶层的孩子在拓展全球思维,参加各种从兴趣出发的项目。目标基本都是国外藤校。你说这两波人有啥可比性呢?

我和我的孩子终其一生想要到达的终点,不过是他们的起点,甚至比他们的起点还低

参考

  1. ^新京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1824744844056781&wfr=spider&for=pc

user avatar   jiu-ju-xia-ban-19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北京的素质教育是有“传统”的。



二十多年前,1999年,我们初中生物课期末考试是怎么考呢?

把全年级拉到北京动物园门口,每人发一张门票,一张试卷,全部题目的答案都在动物园和刚刚建成的北京海洋馆里,同学们自由结对分散去找。


上午十点开始,自带午饭,下午两点在海洋馆的海洋剧场门口集合,交卷,集体看海豚表演。



有早恋又胆大的,是手拉手逛着公园同时完成考试的,事后差点没被我们这帮单身狗打死。


当年海洋馆门票好像是50一张,学校掏钱。

大概一半的同学会自带相机,午餐一般是早晨买好的麦当劳肯德基,这哪是期末考试,分明是又一次春游。


我敢说二十年后的今天,国内仍然有相当部分的学校达不到这个水平。




二十年前,我们初中、高中的物理化学生物课,实验课已经占了30%的比重。

90年代末,我们初中已经能保证生物实验课人手一台显微镜了。

化学实验课的酒精灯、天平、各种试管烧杯和实验材料也都很充足。

相比之下,物理课学串并联电路,联个灯泡什么的就太简单了。



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什么呢,一是学校有钱,二是有闲工夫。



什么叫闲工夫?

闲工夫就是当年北京城区的学校,即使高三也不许上晚自习,五点半必须放学,每周两节体育课必须保证,中午还要打篮球。

高一高二是四点半放学,每天放学都打球。


另外,高三每周六要补半天课,我自己还要加半天家教,这就算辛苦了。

我每天要复习到十点半,属于刻苦型。




那为什么可以这么闲呢?

背后原因当然是高录取率。



03年我参加高考,文科,考了520分,妥妥选了个一本好专业,当年北京卷的难度还和全国卷差不多,文科一本线470,理科455,本科线434。


满分750,也就是说你只要具备平均及格的水平,就稳稳本科并且有望冲击一本了。



那录取比例是多少呢?文科的本科录取率好像是1:1.7,理科是1:1.5,这是2003年。


我们学校在西城区连区重点都不是,全区排名在10名左右的学校,有接近40%的人上了一本,70%的人上了本科,这是近二十年前了。



同年,我老家河北的一位亲戚,我叫她姑,也考了520多分,毫无悬念的去了唐山念一个大专。




素质教育,那是财政有钱,学校有钱,家长有钱,高录取率至少四个条件堆起来的。



反正我是从来不和同事聊高考话题,尤其是河北山东的同事。当然有人主动借此挑衅质疑我能力的时候(十几年只遇到一例),我也会在工作中怼回去。




至于强行解释北京素质教育也很艰难的朋友…………我不评价。


至少我认我占了便宜,一是省了力,二是客观上也提高了综合能力,三是拿了更好的文凭,明摆的事认就完了。




也希望这种不平衡能逐步得到解决,至少是逐步缩小。


user avatar   maomaobe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几天的事情。

一个朋友的孩子,在北京的一家国际学校,一年学费不到30万。

说起假期游学旅游的市场。我说这个东西孩子学不了啥,就是去看看,家长攀比心理造就市场。

他给我另外一个解释。

他的朋友很热衷这类活动,一到假期就一定把老婆孩子花钱送出去游学。真正的需求,其实并不是孩子学啥。

而是花点钱,就可以把老婆孩子送走离家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一个经济条件不错的男人,在这段时间想约哥们约哥们,想钓妹子钓妹子,在家里大战3P,老婆孩子也毫无影响。这几万块钱,就是给自己买人生假期的。

老婆孩子回来以后,花了几万块,感觉是老公,爸爸对自己好,家庭环境也更和谐。


user avatar   lu-luc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两个办法:

第一个办法是首先你需要有一个北京户口。。但是还不够,之后,你还需要一栋在北京市海淀区的学区房。

第二个办法是你加入漂亮国。走留学生通道进清北。


user avatar   yang-leoni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反正想到他们回国要隔离21天,一人多花个好几千甚至上万块钱,小升初的这个节骨眼去了北极一趟至少一两星期,回来之后三个星期都只能呆在比较差的酒店里,串门都不让,每天吃配送的垃圾套餐,被捅鼻孔做核酸,心里就舒服了。

今年小学生出国还敢不打疫苗?去北极,不管通过哪条航线也好,走北欧、俄罗斯、加拿大都是有疫情的地区,哪怕打了疫苗回来也要隔离。


user avatar   da-fa-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教育的差距既是贫富差距真正的护城河,毕竟一下子超越不了人家几代人的积累。

请假半天去幼儿园亲子活动,教室后排的心愿墙上贴满了花花绿绿的小纸片上,是小朋友写的“六一心愿”:

“好想再去一次夏威夷啊”

“上次妈妈带我去迪斯尼,好好玩,想变成白雪公主”

“我想让爷爷奶奶夏天继续带我去法国度假”

内容记不太清,但差不多就是这些意思。

那个班一共二十来个小朋友,写的内容惊人一致,说到出国、大餐、度假。

这些在我小时候看来简直天方夜谭的东西,就像是去隔壁家借个酱油、下顿吃蛋炒饭一样随意自然。

别的学校开幕式在奥体中心举行,仪仗队升旗,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宣布开幕,宋世雄老师解说,焦刘洋、武大靖、仲满等十多个奥运冠军带孩子们比赛,国家跆拳道表演……

不好意思,没拍到照片,上百度也没有找到图。

有一次午饭时说起小孩儿的暑期活动,经理不无郁闷地说:学校要组织孩子集体赴美国旅游半个月,还要求父母至少有一人陪同。TMD,这是当我们这些家长都不用上班挣钱啊。

但我知道,他没说出来另一句话是:那些孩子的家长里,就是有很多不用每天上班也能挣很多钱。

出生在一般家庭的人,所能借助的社会资源,跟出生在精英家庭和富裕家庭的人,是完全没办法相比的。

你以为人生是100分想要从60分及格线上开始努力,却发现有人已经是1000分了。

“躺平”,是一个伪命题,更是一个可怜的笑话。

没有自愿“躺平”的年轻人,恰恰是当前的年轻人十分拼搏,也一直在奋斗,然而这个已经被资本绑架的社会变异了,变得不属于普通青年奋斗者。

赫拉克利特说

这片土地没真实存在高举人主体性的思潮,那我可以自己制造给自己,躺平就是我的智者运动,只有躺平,人才是万物的尺度。

没有“躺平”的青年,只有“被资本绑架的社会”!




           

相关话题

  2021 年会流行哪些袜子? 
  北京一企业鼓励员工生三孩奖励 9 万元并享 12 个月产假,给予男性员工 9 天陪产假期,你怎么看? 
  腾讯游戏公布寒假未成年人限玩时间, 最多可玩 14 小时,将产生哪些影响? 
  美国在阿富汗问题上突然对华释出合作信号,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如何评价印尼男子主动吸入新冠病毒后去世?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2004年,华语乐坛迎来了巅峰,七里香,江南,欧若拉,我们的爱等,那么我们为什么现在没有这种好歌了? 
  道德是约束自己的,为什么现在总会想着用道德去约束别人? 
  如何看待钟南山说感染德尔塔毒株两三天就会发病,德尔塔毒株传染性有多强? 
  哈尔滨强奸幼女并致被害人身体三处重伤级的罪犯被执行死刑。社会应从何入手防止此类恶性案件再次发生? 
  9 月 1 日起《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实施,明确了哪些内容?该如何保护未成年人不受性侵害? 

前一个讨论
生活在赤道上的民族语言中有「雪」一词吗?
下一个讨论
上海肿瘤事件判了,这样的处罚能带来警示作用吗?各大专家是否还支持陆医生?





© 2024-09-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9-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