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哪里复兴了呢?
《论语》《孟子》这些文本,对于一个现代中国人来说,惟一的意义就是存在于中小学课本中,以“先秦文言文学习材料”出现在语文课里,以“中国古代思想家”出现在历史课本里先秦史的某一章的插图里——人们压根只去了解人物背景、历史、文字、句法这些内容,压根不可能有人会再去“刻意理解、体会、思考儒家思想的内核”——学这些东西就是为了学历史+学文言文语法而已。
对于一个最起码了解过当代哲学、当代史观、当代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形态、当代价值观和社会思潮运动的当代中国人,孔孟老庄压根就是“文言文学习上的几篇范文”、“2000年前中国思想史的一个路牌”而已——儒家思想难道不已经跌落到有史以来最低的地位上了吗?
他们连被讨论的余地都没有了,连跟区块链、科学计算、mlsys、半导体这些话题并列在一起的资格都没有了——他们是什么样子,当代中国人压根不关心。
如果说在当代孔孟老庄唯一有点价值,就是被很多人打造成为“国学”“儒学教育”等“文化娱乐产品”,再增加一波“消费升级”带来的旅游文化GDP而已。
你看过《武训传》没
一个下层的人,房子和地被抢了,出去打工被拖欠工资
武训既不上访也不告状,即不跳楼也不闹事
安安稳稳
然后乞讨的钱还要办学,教育长工佃户的后人们儒家经典,要安贫乐道老实本分
多好的奴才啊!
你是老板,你希不希望你下边都是这样的人??
自带干粮的打工人啊!
同样的,我们这些儒黑,真穿越回去,不用当皇帝,就当个小地主或者小资本家,推广儒学的力度能让知乎上的儒粉都自愧不如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儒家思想没有带来科学进步与工业革命,与现代化背道而驰,那为何还要全面复兴呢?
同样的,隔壁的基督教、印度教、沙漠教,也都没带来工业革命,不也在复兴么?
因为对上层有好处啊
节省统治成本啊
很多人担心诸葛没这么多粮,其实并不难解决。
首先蜀汉账面人口虽然只有百万左右,但实际上诸葛亮主政时期四处搞基建,每隔两三年出兵数万北伐,动不动就是从山区开凿道路、修建大型水利工程,至于织造蜀锦、开矿、炼铁等在当时几乎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很难想象一百万人口能够支持这样的劳役强度。
别的不说光是越过数百里山路向陇西、渭南运送五万人以上军事物资,包括生产、运输、设施维护等等大宗项目所需动员的人力,保守估计也得是二三十万人脱离生产,尤其是第五次北伐,都在人家家门口屯上田了。
诸葛亮南征北伐的这区区十年,南征一次,北伐五次,还要大力开展生产建设,要动员这么大规模脱产人口,绝不是一个区区百万人口的小国所能承受。
所以我认为应该还有很庞大的“隐性人口”也被纳入了组织体系:
首先自然是各本地士族豪右控制的人口,表面上不属于国家管辖,但徭役赋税分摊到这些大家族大地主后,国家势必能从中获取一些利益;
其次是南中诸夷,诸葛亮南征取得胜利后,大量人力物力被蜀汉利用,甚至借此编组了一些军队。
再次陇西羌、氐等族,在蜀汉夺取阴平、武都之后与这些部落建立了更稳定的联系,也能获取相当可观的人力补充。
此外,蜀汉原有统治区内,本就有一些蛮族部落存在,后出师表中提到的一些少数民族军队损耗,可以作为佐证。
因此,蜀汉的实际控制人口可能是户籍人口的两倍,甚至三倍以上。只要不作死把大量新增人口拉去集中在一处,完全有可能就近解决粮食供给。同时把这些人打散纳入原有的屯田体系中来,以军法治之,还愁你们敢不自己种地?怎么,我大汉将士的刀不利乎?
如果真如题设一般天降百万大学生,估计丞相要笑死:大不了停上三五年不去北伐了,先把这些凭空多出来的人力组织去屯田,把汉中填得满满的。。
什么,你们都是高材生,所以不去?不好意思,大汉帝国不养闲人,一年内不能自力更生的,全部绳之以法。既然给你好好的土地,你不肯耕作。那我大西南有得是山区、矿藏、盐井等着你来开发,那些栈道、山间小路可是经常要派人维护的,实在不行,交给南蛮好好“教育一下”,说不定你们还能织蜀锦去创收。。
啥?你说你知道未来?——丞相表示,能打出去才有未来,老夫现在需要的是兵、是农民、是工匠,能提供生产力和战斗力才是大汉帝国的栋梁之材。
至于你们所谓的管理、文化,不好意思,老夫自己就是管理大师、文化宗匠。老夫麾下僚属,哪一个不是百里挑一的管理人才?还用你们这些顶多管过几个学生干部的所谓学生会主席教?
你们说的那些“先进理论”老夫更不感兴趣,也没那火星时间攀几千年科技树!老夫就问一点,你能给我把连弩改进成那个所谓的机枪不?就算你们说的蒸汽铁牛造出来了,又怎么开出祁山、走向长安?你说能?那好,赶紧去冶铁、炼钢、铺铁轨!
你们不是说老夫寿止五十四吗?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啊!
还不快干活?等兴复了汉室,再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