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朱元璋那张鞋拔子脸的画到底是清朝抹黑还是明朝自己画的,认为这是异象? 第1页

  

user avatar   zui-ai-li-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古代宫廷有专门的机构收藏历代帝后图像,相当于图像数据库。明代,这些图像藏于内库。清朝入关后,接收了这批图像。


到乾隆十四年(1749),重新对这批图像进行装裱,然后移藏于南薰殿。南薰殿所藏历代帝王画像中,朱元璋的画像最多,总计有13幅。如今,这13幅画像,除了1幅留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余均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13幅画像,呈现了两个朱元璋:一个是端庄的圆脸俊像,计有两幅,分别呈现盛年和老年时期的朱元璋;另一个是怪异的长脸丑像,计有11幅之多,相貌大同小异,基本都是额头、下巴突出,隆鼻如蒜,拱嘴如猪,有的脸上还画满麻点。




▲姜文在电影中恶搞廖凡



1



问题来了:到底哪一张脸是朱元璋的真容?


明朝中期的张瀚(1510—1593)在《松窗梦语》中记载,他任职南司空时,曾入值武英殿,亲眼瞻仰了朱元璋、朱棣的画像。


他说:

太祖之容,眉秀目炬,鼻直唇长,面如满月,须不盈尺,与民间所传奇异之像大不类。


万历时人张萱之父在云南作知县时,曾于黔国公府“摹高皇(朱元璋)御容,龙形虬髯,左脸有十二黑子,其状甚奇,与世俗所传相同,似为真矣”。


后来张萱在京为官,才看到内府所藏朱元璋、朱棣的画像,惊叹:

高皇帝乃美丈夫也,须髯皆为银丝,可数,不甚修,无所谓龙形虬髯、十二黑子也。


从张瀚、张萱的经历,可以看出两点:


第一,朱元璋圆脸俊像才是官方认可的图像;

第二,长脸丑像最晚在明朝中期已经在民间流传,甚至登堂入室进入王公贵族的私家收藏。


关于第二点,最爱君后面再讨论。现在说第一点。


两幅朱元璋的圆脸俊像,虽画于不同时期,但在细节处理、绘画技法上,明显是宫廷画家的水准。与朱家历代接班人的画像风格也极为一致,所以是朱元璋的标准像无疑。


相比之下,那些长脸丑像,无论是服饰、场景、画风,都很粗糙随意,有的连衣冠的搭配都漏洞百出,来源和出处十分可疑。




▲朱元璋盛年与老年标准像


然而,标准像不代表就是真实容貌,画家有可能达不到写真的水准,也有可能受迫于皇威作了美化处理。


关于宫廷画家的水平,大家可以放心。自宋代以后,帝后肖像画的可信度已经很高了。当时皇家有画像以备百年后供子孙瞻仰祭拜的需求,宫廷画家的水准也足以为帝后们画出形似的肖像画。


所以,学历史的都知道,宋代起那些皇帝画像,基本都好辨认,也不容易误用;而此前的皇帝画像,都偏虚,有的还像一个模子画出来的,时常误用也没人发现。


具体到朱元璋画像,很多人会引一些段子,说他喜欢杀写实的画家,只有那些把他画好看了的画家才能幸免,以此反证朱元璋本人长得很丑,传世的标准像都是画家违心美化的结果。


还说,有个画家幸免之后,凭记忆摹画出朱的真容,这就是长脸丑像传播的起点。


朱元璋嗜杀嘛,所以段子这样传,也没人觉得他在背锅。


事实上,现在能考证出来的、给朱元璋画过像的画家有四五个,比如孙文宗、沈希远、陈遇陈远兄弟,而这些人无一被杀。


最爱君发现,历史上流传的朱元璋杀画家的段子,是有模板的。


举个例子,后唐太祖李克用有一只眼睛是瞎的,被称为“独眼龙”。画家给他画像,难度很高:


画出两只眼睛,则不像李克用,可能被杀;如果只画一只眼睛,会很丑,也可能犯死罪。


结果,一个聪明的画家,把李克用画成了闭上一只眼睛射箭的样子。


类似这种故事,附会在很多人身上。真实性十分可疑,所以最爱君称之为“段子”。


其实,画家的压力,并非来自于画丑或画美,而是形似与神似之间的尺度拿捏。


明初大画家王绂在洪武、永乐年间曾几次供职宫廷,对于给皇帝画像的问题,很有发言权。


他说,给皇帝画像最难,因为天威就在咫尺,压根儿不敢正眼端详,能画个形似已经不错了,没心思考虑如何达到神似。


但光画得像,体现不出皇帝的气象与个性,并不能博得朱元璋的认可。


明朝中期的陆容在《菽园杂记》中说,那些把朱元璋画得很逼真的画家,自以为可以得到奖赏,然而皇帝并不满意;只有一个画家在形似之外,加上“穆穆之容”,结果朱元璋大喜。


“穆穆之容”,大概可以理解为给朱元璋的容貌加进一些显示尊贵的符号,比如长耳垂轮、天庭饱满等,即在形似的基础上,追求帝王相的神似。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传世的朱元璋像,圆脸俊像更接近他的真容。但不能说“就是”他的真容,只能说“更接近”,因为画家还可能作了一些神似的处理。



2



又有一个问题:另一种传世画像为什么把朱元璋处理成猪腰子脸呢?


通行的解释是,满清入关后对朱元璋的丑化。


但这种解释极不靠谱:


第一,正如前面所说,最晚在明朝中期,已经出现了朱元璋猪腰子脸的画像。

第二,清朝皇帝对前朝基本不存在诋毁的情况,相反,为了拉拢汉人,修《明史》、祭明孝陵都有神化朱元璋的倾向。


鉴于在朱家统治时期,猪腰子脸版的朱元璋画像还能广泛流传,甚至进入王公贵族的收藏,基本可以断定,这是官方认可、默许乃至鼓励的结果




▲传世的朱元璋异像之一


一系列的证据表明,明太祖“被”长着一副异相,是他的儿子、明成祖朱棣策划和推动制造出来的


朱棣信奉相术。明初最著名的相士袁珙袁忠彻父子都深受朱棣信任,但凡起兵打仗、选拔人才,朱棣都要找他们算一算、相一相。


相传,朱棣夺取侄子的帝位,跟早前袁珙相他为“太平天子”有关。


在朱棣在位期间,官方文献记载的朱元璋长相,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比如,那时编修的《明太祖实录》在“吴元年(1367)十二月戊申”条记载:

上梦人以璧置于项,既而项肉隐起微痛,疑其疾也。以药傅之,无验,后遂成骨隆然,甚异。


这是说朱元璋做了个梦,梦到自己脖子上套了个玉璧,然后融入肉中,变成异骨隆起了。


有意思的是,这一神秘事件被安在“吴元年(1367)十二月戊申”这个具体的时间点,当时朱元璋正筹备称帝,次月就登基了。用意这么明显,不用多说了。


再比如,永乐十一年(1413),建孝陵神功圣德碑时,朱元璋的长相变成:

龙髯长郁,项上奇骨隐起至顶,威仪天表,望之如神。


到了袁忠彻在景泰二年(1451)编纂《古今识鉴》,其中说朱元璋还未发迹之前,就有个叫铁冠的道士给他看过相。铁冠说他:

状貌非常,龙瞳凤目,天地相朝,五岳俱附,日月丽天,辅骨插鬓,声音洪亮,贵不可言。

但四维滞气,如云行月出之状,所喜者准头黄明,贯于天庭。

直待神采焕发,如风扫阴翳,即受命之日也,应在一千日内。


这个相貌描述很经典,与传世的长脸丑像颇为接近。


其中最明显的特征“天地相朝”,说的是天庭(额头)和地阁(下巴)突崛相对,这正是我们看到的两头弯的猪腰子脸(鞋拔子脸)。


再后来,附会出朱元璋一脸的麻子,有12颗黑痣48颗黑痣72颗黑痣等版本。这是把刘邦左股有72颗黑痣的传说移植到老朱脸上了。目的也不是为了丑化他,而是强调他一脸的帝王相




▲传世的朱元璋异像之一,脸上有黑子


在古代相术家眼里,乃至普通人的观念里,长相决定命运。一个人长一副什么样的相貌决定着他终身的爵禄、年寿、运势等等。


他们对帝王命、富贵命的评价也不以美丑为标准,而是看长得奇不奇。


朱元璋这副被异化的“尊容”,就叫“雄奇异于常人”。他一个屌丝能够逆袭当皇帝,这是天命,天生的,是老天爷赏饭吃。


最爱君很怀疑,目前传世的朱元璋长脸丑像,是当时的二三流画家根据相士对朱元璋的面相描述画出来的;或者江湖相士自己照着帝王相的符号,按五官一个个拼接上去的,用于作为富贵相的模板


什么长相最发达?光说很难说清楚,看一下朱元璋像,就一目了然了嘛。带着模板,游走江湖时,方便贫下中农接受。


按理说,这些朱元璋异像可能仅限于江湖术士之间的流传,但从张瀚、张萱等人的记载来看,它们在明朝中期广泛流传于民间、王府,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是,明朝中期以后,政治腐败,人们开始借怀旧宣泄不满情绪。社会各阶层对朱元璋的建国之功,强力反贪肃腐的伟大功绩,越发向往,所以就借挂他的像表示怀念。


久而久之,社会更愿意相信朱元璋长着这张猪腰子脸。


这张脸,比起中规中矩的帝王画像,内涵更为丰富。


中华民国成立后,临时大总统孙文率众参谒明孝陵,供奉的就是一幅朱元璋异像。




▲孙中山祭明孝陵合影,看到后面悬挂的朱元璋像了吗?


参考文献:

  1. [清]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
  2. [明]张瀚:《松窗梦语》,萧国亮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3. 胡丹:《相术、符号与传播:“朱元璋相貌之谜”的考析与解读》,《史学月刊》,2015年第8期
  4. 夏玉润:《漫谈朱元璋画像之谜》,《紫禁城》,2008年第4期
  5. 金致淇:《明太祖像真伪考》,《考古社刊》,1935年第2期

user avatar   he-jerry-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这样描述「明太祖·朱元璋」之容貌:

“高额细眼,凹鼻阔唇,耳虽小廓却厚,颊虽突而颏硕;身长而背弓,腿长而膝弓,腰粗而肩窄,手阔而指细;行动如虾在水,声音则鹰鸣而猿啼。”

明朝「嘉靖、隆庆、万历」年间的名臣张瀚,曾看过朱元璋画像「正像」,他说:

《松窗梦语》:“余为南司空,入武英殿,得瞻仰二祖御容「正像」。太祖之容,眉秀目炬,鼻直唇长,面如满月,髯不盈尺,与民间所传奇异之象大不类。”
注:「明太祖·朱元璋」容貌(异相),有些骇人。

因此,「明太祖·朱元璋」容貌,共有两个版本。分别是:

(1)「正像」是宫廷版本,属于相对真实的容貌(短脸圆头)。为「明朝·南直隶」(江苏+安徽+上海)之常见相貌。深藏于皇宫大内之中。寻常人极难见到。

(2)「异像」是民间版本,呈现出神化色彩。具体表现有:辅骨插鬓、奇骨贯顶、龙形虬髯(鞋拔子脸),左脸有十二黑子(黑痣)……等特征。其状甚奇,甚丑。

有人认为,这是满清,在人为的丑化和抹黑,此乃缪误之看法。

因为早在明朝(永乐年间),「明太祖·朱元璋」的「异像」,就已经出现。并且在民间,逐渐得到广泛流传和发展。甚至获得:明朝官方认可、支持和鼓励。

其原因在于:

1、「明太祖·朱元璋」曾自撰《纪 梦》一 文,回忆「投军」往事:

“遂决入濠城,以壬辰(元朝·至正十二年,1352年)闰三月初一日至,城门守者不由分诉,执而欲斩之。良久得释,被收为步卒。入伍几两月余,为亲兵。

「明太祖·朱元璋」在文中,并未提及,自己相貌如何。

洪武十六年(1383年),「明太祖·朱元璋」 为滁州郭子兴庙立碑,由「太常司丞·张来仪」撰写《敕赐滁阳王庙碑》(简称 《滁阳王庙碑》)。碑文如下:

《滁阳王庙碑》:(朱元璋)入军数月,(郭)子兴欲为之择配,一日“与夫人饮食,语及斯事。次夫人 忽惋惜谓王曰:‘方今兵乱,正当收召豪杰。是子【举止异常】,若不抚于家,使为他人之亲,是失智矣。王悟,遂以女妻之,孝慈皇后是也”。

碑文借郭子兴夫人之口,来称赞「明太祖·朱元璋」:才干出众、善于言谈,并非惊诧其容貌。显然,关于此事的两次自述,老朱都未提及,自己相貌如何。

永乐十一年(1413年),「明成祖·朱棣」重修《明太祖实录》(官方史书),并在明孝陵修建《神功圣德碑》,并借此开始着力刻画,「明太祖·朱元璋」之「异像」。

《明太祖实录》:“(上)抵濠城,入门,门者疑以为谍,执之,欲加害。人以告(郭)子兴,子兴遣人追至,见上【状貌奇伟】异常人,因问所以来。具告之故。子兴喜,遂留置左右。寻命长九夫,常召与谋事,久之,甚见亲爱。”
《神功圣德碑》:“龙髯长郁, 然项上奇骨隐起至顶,威仪天表,望之如神。”
注:现存《明太祖实录》,为:永乐九年(1411年)~永乐十六年(1428年),第三次修订之版本。因此我们认为,不存在「满清」胡乱删改《明太祖实录》情况发生。

这是利用「相术」原理,系统化的构建和渲染「明太祖·朱元璋」之【相貌奇伟】。这为神化「明太祖·朱元璋」,奠定理论基础,为达到 「君权神授,稳固江山」之目的。也符合相术上「辅骨插鬓」特征,再逐渐升级为「奇骨贯顶」等要素。

具体表现:时间越是靠后,民间版本「明太祖·朱元璋」容貌(异像),就越发的丑陋和奇特。特别是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明朝中后期),基本已经,达到极致。

换言之,虽然「明太祖·朱元璋」的真实容貌,绝非如此骇人,其实并不丑。但是,其异相(龙相)之出现、民间广泛传播,明朝官方是重要推手。

在明朝「官方宣传」演变中,「明太祖·朱元璋」容貌,经常被改造和加工,添加一些有特殊意义的信息符号,例如:鞋拔子脸、满脸黑痣等,最后演变成一副「猪龙之形」。

2、明朝百姓认为,皇帝皆有异相(龙相)。异相(龙相)不是美不美,而是奇不奇。「鞋拔子脸」和「满脸落花」等,正是老百姓心中的奇异之相。甚至明朝宗室和文武百官,也接受「明太祖·朱元璋」 的丑照,甚至引以为傲,否则黔国公府也不会尊藏悬挂。

而且根据,考古发现:在「明朝·蜀昭王·朱宾瀚」陵墓中,发现一个象征着祖宗「明太祖·朱元璋」的浮雕石刻,呈现出「鞋拔子脸」形象。因此有部分『考古学家』认为:此浮雕石刻,是按照「明太祖·朱元璋」民间画像(异像)雕刻而成。

注释:

1、「奇骨贯顶」指:额正面头骨方正而大(名伏羲骨),上至头顶百会穴,相书又称「朝天伏羲骨、方伏羲骨」,也就是常说的“日角相”,这多被视作古代帝王之相。

2、根据《史记》记载:刘邦左腿上,有黑痣72颗。这多被视作古代帝王之相,因此「明太祖·朱元璋」容貌(异像),在被改造和加工过程中,脸上增加很多黑痣。

3、鞋拔子脸是”龙首“的典型特征(皇帝是真龙天子),因此这多被视作古代帝王之相。


user avatar   zhong-chi-jing-f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煲靓汤 答得很好了,朱元璋的「鞋拔子脸」等异相,是明朝官方(起自朱棣朝)根据相术有意演绎的结果,而并非出自清人的抹黑。

1.

首先,《明史》中就直接描述了朱元璋的「异相」,可见不是清人故意抹黑。如:

《郭子兴传》:

「(子兴) 袭据濠州。太祖往从之。门者疑其谍,执以告子兴。子兴奇太祖状貌,解缚与语,收帐下,为十夫长, 数从战有功。子兴喜,其次妻小张夫人亦指目太祖曰:此异人也。乃妻以所抚马公女,是为孝慈高皇后」

《太祖本纪》:

(郭子兴)「奇其状貌,留为亲兵」

然而,正如大家已经指出的,《太祖本纪》与《郭子兴传》中有关朱元璋濠梁投军时面貌的记载,却并没有得到朱元璋本人口述及同时代史料的证实。

例如,在描述自己濠梁投军的故事时,在《纪梦》中,朱元璋说:

「遂决入濠城,以壬辰闰三月初一日至,城门守者不由分诉,执而欲斩之。良久得释,被收为步卒。入伍几两月余, 为亲兵」

可见,在朱元璋本人的回忆中,自己并非是因为有「异相」而被郭子兴揽为亲兵的

洪武十六年,朱元璋为滁州郭子兴庙立碑,令太常司丞张来仪撰写《敕赐滁阳王庙碑》。碑文根据朱元璋本人提供的材料说:「(上)遂挺身入濠梁。抵其城,为门者所执, 欲加害。人以告王(郭子兴),王亲驰活之,抚之麾下。间召与语,异之,取为亲兵。

可见,朱元璋朝所流传的故事是,朱元璋濠梁投军时之所以到郭子兴赏识,并非是因为相貌,而是因为谈吐。

同样,在朱元璋朝的《滁阳王庙碑》中,有朱元璋入军数月,郭子兴欲为之择配的故事,记载:

(朱元璋)「与夫人饮食,语及斯事。次夫人忽惋惜谓王曰:方今兵乱,正当收召豪杰。是子举止异常,若不抚于家,使为他人之亲,是失智矣。王悟,遂以女妻之,孝慈皇后是也」

然而,到了清人毛奇龄《胜朝彤史拾遗记》中,这段故事则变成了:

「太祖在军中,子兴妻张氏、奇太祖,力劝子兴妻太祖以(马)后,曰:是人有异相非常,当藉此收之,且马公不可负也。子兴以为然,遂赘太祖于其家」

可见,同样是入赘这件事情,在朱元璋朝的记载中是因为「举止异常」,到了清代就成了「异相非常」。可见在清人眼中,对朱元璋「异相」的看法已经根深蒂固。

那么,这种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呢?

2.

目前最早可见讲述朱元璋「异相」的史料,见诸于《孝陵石碑碑文及刻石文字》,为明永乐十一年建,属朱棣朝。其有:

「龙髯长郁项上奇骨隐起至顶,威仪天表,望之如神」

朱元璋之所以长成这样,在《明太祖实录》里有所解释:

「上梦人以璧置于项,既而项肉隐起微痛,疑其疾也。以药傅之,无验,后遂成骨隆然,甚异」

这显然很难说是真事。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明太祖实录》中有关朱元璋成骨异相的记载,时间为吴元年十二月戊申,正是他登基前不久。按照编写规范,「梦」一类的记事,本在《明太祖实录》凡例之外,但《明太祖实录》破例记载此事,且将这个在现实中得到 呼应的「异梦」系于吴元年十二月「戊申」,别有用心。因为这一神秘事件就发生在朱元璋紧锣密鼓筹备称帝之际,他随即于次月,即戊申年正月乙亥日登基。

总而言之,在朱元璋相貌的变迁史中,《明太祖实录》是最为关键的转折。实际上,围绕朱元璋何以发迹,《明太祖实录》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其主要的理论工具就是「相术」。

3.

说到「相术」,就不得不提及深受朱棣宠爱的相术师袁珙、袁忠彻父子,而朱元璋「鞋拔子脸」的实锤证据,也直接与袁忠彻相关。在袁忠彻编写的《古今识鉴》中,谈到朱元璋的面貌,已经不仅仅是「龙髯长郁、奇骨隆顶」的「伟人状」,而更多了些奇异,甚至颇有些丑态。且看:

「(太祖)天地相朝,五岳俱附,日月丽天,辅骨插鬓」

这描述乍听上去奇葩得紧,仿佛朱元璋把整个宇宙都长在了脸上。不过,所谓「天地」,是指天庭和地阁,分别象征额头和下巴;相朝之状,是形容其突崛相对。如此,所谓「天地相朝」,正是一张两头弯弯的鞋拔子脸。

如此,老朱家祖宗的面貌,就这样被钦定了。

有关更多朱元璋面貌的具体情况,可参见《相术、符号与传播:“朱元璋相貌之谜”的考析与解读》(胡丹,《史学月刊》,2015 年第 8 期),以上信息基本源于此文。


user avatar   lan-qian-bi-kuai-le-x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纠正一点哈,鞋拔子是不是抹黑?

就拿这张最具代表的画来说吧,

我们在看这些具有历史代表性意义的画时,总是喜欢先入为主地按照现代人的观点去评价。

如果按照上面的画像,真人的太祖是长成这样的:

那确实不符合我们的审美,会觉得奇丑无比。可能很多人在初看大明风华时,还被太祖的回眸给吓到了。

但这样的长相在古代真的是被看作丑吗?画成这样就是抹黑吗?

先来看看古代的相书中,对这种面相的记载和描述:

明初相学大师袁忠彻于代宗时期编纂《古今识鉴》,其中记载到对朱元璋的描述:

“明公状貌非常,龙瞳凤目,天地相朝,五岳俱附,日月丽天,辅骨插鬓,声音洪亮,贵不可言。”

这完全就是符合相书中的龙形面型。我们现代人严重的鞋拔子脸在古代可是天子之尊呀!

所以画成这样根本不能用抹黑一说,而是“神化”。知道朱元璋到底有多newbee吗?

就他的个人能力而言,他是华夏几千年长久历史中开国皇帝里的最高一档。起点下限最低(乞丐),到成就最高之一的开国帝王。

开局一个碗,没有任何buff和装备加成,最后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世界最强者!建立的大一统帝国维持了200多年。起点爽文小说都不敢这么写好嘛!

到了明朝中期之后,朝廷政治日渐腐败,百姓不满却无能为力,只能借怀旧宣泄不满情绪。在他们心中,对太祖的建国之功,反贪反腐之伟大的怀念更上上升到了极点,神化的程度遍更高了。

南薰殿,是清朝时为安奉历代帝后及贤臣图像之所。其中存放历代帝王画像中数量最多即朱元璋,共13幅,而其中类似这样的鞋拔子脸的画就多达11幅。

再来看看仅有的两幅比较端正的画像:

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这两幅画的精致程度极高,不会像上面的夸张化画像那么粗糙。所以能大概推测是出自于宫廷画师之手。

而自从宋代往后,宫廷画师的帝王肖像画的可信度已经非常高了。

同时这样的画像也比较符合一些古书中对朱的记载,张瀚在《松窗梦语》描述到:

“太祖之容,眉秀目炬,鼻直唇长,面如满月,须不盈尺,与民间所传奇异之像大不类。”

再结合他的后代画像:

儿子,朱棣

孙子,朱高炽

比较能说明,抛开被神化、夸张化的处理后,这样端庄的圆脸俊像才是更接近朱元璋的真实面容。

最后再插一嘴,朱元璋能在一穷二白的时候让直属领导将其养女许配于他呢,是不可能丑到哪里去的吧~


user avatar   lao-zhu-pei-qi-74-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数据不可信,还有个原因,有关调查是什么调查?是哪个专业机构还是部门发布的?

数据来源有什么论文支持不?

—————————————————————————

评论设置了已关注才能评论。

我自己确诊过,所以不相信这个数据。

作为一个十大几年的老病号,来回复发,我已经过了有人为我发声就高兴的年代了。

因为他的目的未必是帮我,结果更是未必对我有益。

很多人说好多没去看过,那这9000万数据是咋来的。如果按照某个比例,这个数字岂不是应该更大?

我认识我们好几个医院的心理科大夫,门庭冷落,如果像这数据统计的,岂不是每天应该门庭若市?

我从来没有那种自己抑郁,全世界都有问题的观点。

有抑郁症治疗就好了。没必要总是呼吁和夸大。

————————————————————————

觉得数据有问题,我们单位大概有一千多人,我几乎都认识的。加上社会交往,加入了几个心理咨询的圈子,我身边确诊的人数不足五人。

我所在的四线城市,大概有四百多万人。但身边接触到的抑郁症患者很少。在心理学圈子里已经包含了很多有点问题,有的确诊,有的没有确诊的人。所以不知道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

按照统计,十几分之一的抑郁症。。。这个就很神奇。。。感觉有点哗众取宠。。。。这个周刊,你是认真的么?

因为这个数据感觉明显失真,所以也不知道该说啥。

不过抑郁症的诊断总觉得还是比较随意的,国内的心理学圈子也比较杂乱。之前有一次坐网约车,司机正好是我们这医院心理科的大夫,聊了一会儿,嗯,挺不专业的,开车的过程中,和媳妇吵了一路。。。。

倒不是因为他的斜杠职业,而是确实感觉不对路。

总体几年求医的经历,感觉除了精神病院没去过,其他的感觉都就那么回事。当然这方面和我所在的地区医疗水平有关。。


user avatar   lu2-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聪明人靠统计数字和洞察来得出结论。

平庸的人仅依靠统计数字来获取信息。

笨蛋成天看个案小作文来悲鸣或自嗨。


user avatar   zhang-cc-81-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样理解这句话?从这句话来看,应该如何与女人相处?
user avatar   TPLINK-64-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我看到的最准确的总结。

总的来说,就是中国的高考相对公平,所以性价比极高,所以其他活动都可以适当让步。




  

相关话题

  为什么我觉得明朝天启崇祯年这么恶心,确实已经烂到根里了,宁锦大战后将士没多少升官,魏忠贤一族封公? 
  如果不考虑侵略者和同时期的外国的话,清朝属于什么样的朝代,和历史上其他朝代相比是强盛还是衰弱。? 
  为何袁崇焕无论是知名度还是民间地位都比皇太极高? 
  明末史可法坚守扬州拒绝投降,清军破城后屠城;洪承畴投降皇太极,帮助满洲征服中国,该怎样看待这两人? 
  满文怎么读出来? 
  明代藩王有没有值得颂扬的故事? 
  作为清朝当时的老百姓,应该支持太平天国还是支持朝廷的湘军? 
  明朝的昏君多吗?如果是,这与其制度有关吗? 
  网上支持满清合法性的都是什么人? 
  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清朝?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杨笠回应脱口秀这一行有点难做?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明末对明朝最大的外敌是女真,而不是历史更为悠久的蒙古?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