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吹雍正的“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呢?
“官绅一体纳粮”在封建时代是典型的恶政,是真正意义上败坏清朝统治根基的恶政。
首先来说,明清官绅都是要缴纳田赋的,明清没有哪一个皇帝允许官绅不缴纳田赋。
不要以为地方官治不了官绅,明清社会,地方官收拾官绅很容易。
以乾隆朝初期云南藩司(从二品)彭家屏为例,他弟弟在河南老家因为当地衙门隐瞒灾情,和当地老百姓以“不缴田赋”作为抗议方式,结果河南巡抚直接给乾隆帝打报告,乾隆帝立刻下令让彭家十倍补偿。
乾隆朝后期,广东学政李调元贵为三品大员,他家在四川,也要老老实实缴纳田赋。
明清官绅真正优免的是地方衙门多如牛毛的杂役(杂役折银),因为明清两朝都没有给地方衙门留所谓的办公经费,所以地方衙门所有开支都是找地方摊派,但是中枢是不承认这种摊派是合法的。
比如乾隆帝就很不要脸的公开说过清朝没有差役,所有都是民间自发的。
比如李调元在《卖田说》里就提到过,地方衙门的摊派是朝廷正税的十倍左右,这才是地方老百姓最大的负担,但是官绅在明清是不需要承担这部分摊派的。
有人会说,那“官绅一体当差”就是减轻了普通老百姓的负担,好事啊。
其实大错特错。
因为“摊丁入亩”的本质就是把差役折银再摊入田赋里了。
“官绅一体当差”最大害处在于把“伤害地方官绅”的权力从中枢下放到了基层胥吏手里。
地方胥吏随时可能以“派差”为理由去敲诈勒索当地官绅,因为明清都是异地为官的。
为什么田文镜在河南名声那么差?很大原因就是田文镜在河南搞“官绅一体当差”,地方胥吏乘机敲诈勒索河南籍官员在河南老家的亲人。
就连雍正帝都不得不出来替田文镜打圆场,说他其实是被胥吏蒙蔽了。
乾隆帝之所以一上台就立刻叫停“官绅一体当差”政策,就是因为这个政策会动摇清朝统治根基。
因为基层胥吏是不会为朝廷中枢考虑的,他们只会为自己考虑。
比如明朝崇祯十六年的许都之乱。
许都作为自带干粮招募万人自费北上勤王的“自干明”被胥吏敲诈一万两白银,不然就告他谋反,结果就真把许都逼反了。
说白了,对于明清朝廷来说,压榨老百姓无所谓,压榨士绅就要小心谨慎了,因为士绅是有反击能力的。
地方官绅不是不能伤害,但是伤害地方官绅的权力必须在中枢,在皇帝手里,是绝不能下放给基层胥吏的。
“官绅一体当差”本质就是把伤害权下放给了基层胥吏。
元末修黄河拆了那么多老百姓的房子,没事;拆了刘福通家的房子还不赔钱,刘福通就散尽家财,用武力找元朝要个说法,结果元朝直接玩完了。
因为要掀翻汉族地主和满清地主的联合镇压需要时间,无数次起义客观上是在动摇鞑清的统治基础,等到朝廷的统治基础瓦解后,只要几个英雄人物揭竿而起,看似强大的鞑清就会在短时间内崩溃。
但很可惜,在鞑清即将完犊子的时候,有外力介入其中,扶了一把。
清朝满打满算都没有三百年呀!哦,加上伪满洲国就有三百年啦!
在绝大部分时候,所谓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实质上是外来政权和本土政权之间的的斗争。
比如岳飞抗金,是南宋政权与金国政权之间的的斗争,当后来蒙古人消灭了南宋政府,汉人的抵抗也就结束了。
清朝也是一样,清军消灭了南明和其他武装力量,汉人的抵抗就结束了。
甚至到了抗日战争时,中国人之所以继续抗战,是因为国共两党的政权还存在,他们还在抗战,而在东北以及其他沦陷区,抵抗也基本结束了,如果日军真的击败了国共两党,国内的抵抗基本上也就结束了,如果有政权流亡海外,还会继续抗战,就像法国一样。
因此,一个国家是否坚持抵抗,不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绝大多数人,而是是否还有本土政权的存在,本土政权没了,就不会有大规模的反抗了,人们就会慢慢接受新的统治者。
因为清朝玩真的,其余朝代全部都是玩儒家的口惠而实不至。
一,清朝干掉了士绅不收税,官绅一体化纳粮了解一下。
二,清朝终结了人头税,几乎免掉了人头税。永不加赋了解一下。
三,清朝收财产税,摊丁入亩了解一下。
四,清朝不再需要服劳役,兵役主要都是八旗承担,绿营是募兵,给钱的。
官绅一体化纳粮,从此人口都不再隐匿在大户门下,也就是说,没有哪个官员能毫不费力的形成百年的世家大族。王安石的募役法,方田均税法也是这么个思路,还提一句贾似道也这么干的,直接被记录成奸臣。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就相当于摊丁入亩。
康熙雍正,完成了张居正王安石不能完成的改革,还有精进。要不是工业帝国入侵,五百年不成问题,汉人王朝,这么干能搞成欧洲日本的万世一系。
其实肉食者根本不在乎,汉族或蒙元还是满清统治,他们但凡能多从下面人手中多榨一点,从自己口袋中少掏一点,叫谁万岁都行。
其实现在人老是把清朝与明朝完全对立起来,其实多看看书就能发现,清承明制,把明朝好的未能完全坚持实行过的政策坚持实行下去了,不得不说清朝作为异族统治者能有第三方客观的视角审视中国乃至整个汉族的优劣之处,继承优势规避缺憾。
再讲一讲清朝兵制八旗,我一直觉得满族这个民族要么就是汉族旁枝要么就是文化空白的民族,因为这个民族没有任何独特的东西,这个民族并没有带来什么没见过的新东西,没有创造任何新制度,新文明,新做法,都是修改完善中国这个地方玩过的,清朝八旗兵制与宇文泰搞的八柱国府兵制一模一样,八旗八柱国数量都不带改的。具体做法为把同乡或同一宗族编为一军(一旗,一柱国)。把同一军制造成同姓大宗族,宣扬这一军都是同族同姓同血源的同胞,构建心理共同体,并把他们圈在一起生活形成亲族情义。其实可发现戚继光的戚家军都是同乡义乌兵,辽东军都是同乡,一个道理。同时八旗制中每一旗不仅是同乡还自称是同族(反正部落民众文化水平低,没有文字,文明口耳相传,怎么忽悠怎么信)。把乌七八糟的一群人忽悠成同姓同族,声称我们都有同一个祖宗。这就是构建组织共同体,这样的组织败不争逃,胜不争利,打起仗来都是父子亲兄弟兵。打起仗来有同生共死的觉悟。我称这为乡族军制。这一套起于魏晋,盛于隋唐,凋零于五代十国,亡于两宋。按常理八旗军制(乡族)一定会导致一种结局,八旗互争。南北朝到隋唐就是八柱国互争天下。李虎->李渊,宇文泰->宇文化及,李弻->李密,侯莫陈崇->侯君集,独孤信->女婿杨坚,元欣,于瑾,赵贵。隋唐坐天下不出这八家。
八旗制为什么厉害其实不难理解,因为汉族玩的时候也吊打世界。但是为什么汉族不玩了,因为玩起来天下老是大乱,八旗八柱国很容易打的只剩一个旗才会罢休。为什么清朝玩下去了,一方面清朝是以少制多,八旗迫于外部压力不敢轻易内部火并,二是打天下用八旗,坐了天下就开始频繁更换旗主,使旗主无常兵,而且清朝基于唐宋干掉世族门阀的社会土壤,同一乡族兵制下,虽有兵权但没有世族能一次性提供大量粮草,难办。而八旗与汉族又天然不信任,满清统治者制衡天下就容易多了,开科取汉族官僚给皇帝搞钱搞粮,养八旗给皇帝打仗,以扔出权位来引导满汉大臣互斗,既不准八旗从事生产搞钱搞粮,又不让汉族大臣掺合军事,更不允许满汉通婚。于是满清统治者到死,把满族圈废了,也没让他们掌握生产力,就是沙俄偷东北老家,放了汉人去种地,满族还圈着,于是八旗摆烂。
满清统治者确实防汉,但满清统治也防着手下自己人。于是很奇葩的一幕出现了,满清坐天下三百年,满族人口不过百万,跟汉族人口增长差不多。满清统治者很难说完全偏向一方,要么满族人口会暴增,但可能各旗不受控制夺了自己权。要是偏向汉族就会像鲜卑等再次被汉族统治同化。
很难理解满清没搞人口替换,唯一解释是满清可能防备着怕八旗放出去就收不回来,自己像南北朝一样八旗火并。
废除贱籍,火耗归公,清丈土地,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
任何朝代但凡能把这一套在王朝中期全做一遍,搞个三百年都没问题。(开国清扫前朝遗老时候谁都会,关键是能不能中期对自己人开刀?)
不信你结合当下实际想想
废除贱籍(废除出身歧视和户口歧视,贱民不需要世世代代当贱民)
清丈土地(给全国土地(房地产)统一清查,如实记录主人以此收税。谁敢偷漏欺瞒,逐一发送八旗骑兵到家砍九族头,富人再笼络收买官员也笼络不到汉语都说不利索的八旗兵身上)
摊丁入亩(资产税,按土地(资产)多少收税而非按劳动力数目(年收入)收税)
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官(公务员)和吏(事业编)和富绅(富人)都要一起缴税(结合摊丁入亩,还不是按工资收税是按财产收税呢~),没有豁免特权。
这一套操作下来,财税收入得到大大整顿,贫富分化也得到一定扼制。清朝凭借这一套稳定了财政收入,加上外国关税,年入能到两千万两白银(明朝岁入一千万都是多的了)
这就是清朝作为异族统治,历史上明明造反比历朝历代都频繁,却次次都能压下去(除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不是农民起义,对清朝这种封建王朝是降维打击)的原因。太平天国历时五年,清廷花了四亿两白银才扑灭,其中两亿两是清朝自掏腰包的(剩两亿是去外国贷的款),这种级别的叛乱扔在此前明朝这种一年一千万都费劲的朝代,皇帝吊死在歪脖子树上五六次都够了
一个外族统治者本来就要面临被统治民族自然而然的反抗,即便如此还能接近坐三百年江山,必然是有自己的过人之处的。
火耗归公这个因为目前取消农业税之后,咱们已经没有大规模实物税了,所以这个算是彻底办到了。这个打个比方指的是,一吨粮收上来运到京城的过程中会缩水,可能就剩0.8吨了。清朝以前是要求“今年的税是运到京城1吨粮”,这样地方得收1.25吨,多的这些叫火耗。地方官员为了中饱私囊,往往会多收,比如1.5吨(因为火耗无法定量),多收点0.25吨就是自己的了。火耗归功是说,改成“你在你本地收1吨粮,运到京城是多少就是多少,中途损耗算中央政府损失,不过不能少的太离谱,1吨粮起码给我送来0.7吨”,避免官员合法盘剥农民(后来明中期部分税改成收银子之后火耗就成了收来的碎银子铸造成官银过程的损耗,和粮食缩水道理一样)
汉人地主可比守在老家的满人过得舒服多了,守在老家的满人那是很恨朝廷
在京的满人,都是满汉蒙混杂+江南汉人地主可是统治阶级,东北满人和汉人农民才是家奴。
大清这减税哪摊丁入亩,为什么税收比大明多呢?
因为大清把那些明朝的临时加税全保留成正税了
对于明清鼎革这段历史,一直有一种说法:底层百姓不关心到底是谁统治,真正反抗清朝不愿意剃发的都是那些明朝官员们以及有地位的人。
历史的真相有可能恰恰相反,明朝的那些腐败官吏们以及许许多多有地位的富贵者,都因为自身的利益关系最终选择了和清朝合作,他们的反抗反而最不强烈。
反抗强烈的恰恰是普通老百姓,老百姓不愿剃发抛弃传统的情况比比皆是,比如山东谢迁起义,老百姓攻入淄川,将倡议推行剃发令的前明投降官员孙之獬游街示众,最终将其斩首市曹,暴尸通衢,还有著名的江阴抗清等等。
良知廉耻之心恰恰最充分的体现在了普通百姓身上,反观那些明朝官员,贪图富贵卖国投敌者不胜枚举,就连吴三桂,钱谦益这样的文武重臣都剃发变节,虽然也有一些明朝官员反抗,但比例太少,富贵者往往利欲熏心不知羞耻,什么传统尊严、民族气节在他们的利益面前都抛掷脑后。
坚守尊严不愿剃发的多是普通百姓,只是普通人没有名望,反抗了也难被记录,又缺乏组织缺乏指导,反抗终是徒劳,那些掌握国家重器的官员都投敌卖国,普通人又有什么办法?
人活着是需要精神的,并不是有口饭吃就行,特别是在封建时代,忠孝思想就是老百姓的生活日常,在那个时代正统观念非常严重,除去一些鲜廉寡耻的明朝腐败官员,普通人无论是在认知观念上,还是道德情感上都不能接受外族的统治,更何况还要剃发易服,这都严重的伤害了百姓们的自尊心,说百姓不关心谁统治简直是无稽之谈。
这是哪个次元的满清???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汉人从没有接受过清朝。
没错,我们是做了亡国奴。可是我们没改满姓,说满话。就算被杀了一亿人。我们也没忘了祖宗啊。
我们又不是印度,谁占领,就认谁?
除了辣鸡满溢,谁认为满清是中国啊??随便问问,十四亿人最起码十三亿不认可满清是中国!
中华民国最起码白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不认可满清是中国。包括伟大的毛主席。
可以说,在民国。根本就找不到说满清是中国的言论。
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有些人说什么满清是中国等等的。
其实就是民族不自信。
北方四岛自古以来就不是俄罗斯的。人家俄罗斯也没认日本天皇当爹啊。
只要我们汉人团结起来。早晚能正本溯源的。
对了,满清的皇帝,满清余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被批斗吗??不能够吧??
我觉得国家不会这么轻绕了这些满清余孽把!
怎么又蹦出来拉??
忘啦!!
门外面的池塘,可望着你们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