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长没长大我不知道,但年轻人确实越来越难忽悠了。
起码喝茅台护肝这种神话故事,年轻人信的人应该不多。
2002年,时任贵州茅台酒厂董事长的季克良曾发表言论称,1993年通过调查发现茅台酒能够保肝,不伤肝。统计数字表明,喝茅台酒的人与喝其他酒的人比较,喝茅台酒的人几乎没有肝病,而喝其他酒相同量的人有肝病。为证明这个观念,茅台还进行了一项科学研究,该研究结论是包括全国11个肝脏专家都签字认可的,茅台酒确确实实能够保肝。
此后至今的24年时间里,茅台 “保肝护肝”的观念更是引起市场各界的热议,不少酒企及业内人士均对此言论表示质疑,同时,上述所说的科学研究也成为了质疑对象。
2004年有报道称,茅台“护肝说”所谓的理论依据存在学术造假的嫌疑。该报道称,茅台公司在其官网上表示,关于茅台酒健康功效的研究论文已在医学杂志上刊登。而其所说的“研究论文”,是指《茅台酒与肝病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病理组织学研究》和《茅台酒诱导金属硫蛋白质的作用及其对肝星状细胞的影响》这两篇文章,它们作为支持“茅台护肝说”的理论依据,被茅台公司在各种宣传中屡屡提及。
2009年,时任五粮液集团董事长的王国春曾炮轰茅台宣传保肝护肝不道德。在王国春看来,茅台宣传其保肝、护肝功能,就好像在宣传茅台酒是保健品。
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了2018全球酒精与健康报告,报告指出,全球范围内,饮酒呈下降趋势,但中国除外。中国人均酒精消费量增加,戒酒率下降,中国人均酒精消费量在2005年是4.1升,到了2016年却增加到 7.2升。报告还特别指出,北京302医院每年有超过4万名患有肝病的患者就诊。2002~2013年,酒精性肝病的比例翻了一倍多。报告称,“中国酒精性肝病患者人数正以惊人的速度上升。”
如果年轻人不喜欢高度烈酒这种成瘾物,就是不“懂事”,希望未来中国的年轻人“懂事”的越来越少。
参考:
如何看待 4 月 30 日媒体在推特发布视频,犀利概括了中美对疫情的态度?
美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呼吁美公司撤离中国,美国将支付搬家费,这意味着什么,动机是什么?
B站:疫情后的中国经济未来十问
油管:疫情后的中国经济未来十问
终于找到了永远年轻的方法!
年轻人之所以不喝茅台,是因为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初显成效。
和老一辈缺根弦的中老年相比,现在的年轻人更有文化,也更礼貌了。
中国为什么有那么多源远流长的酒文化?
——这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
你有个屁文化。
中国的酒局上,有的不是酒文化,有的全是酒规矩。
就是因为一群中年傻逼没文化,还想灌酒逞威风,才制造了这么多蠢规矩,还硬说自己有文化。
你有个什么文化?
别拿李白斗酒诗百篇跟我论证酒文化。
李白喝酒写诗,你喝酒净在酒桌上吹牛逼,你也配提李白?
另外,李白喝酒写诗这个是李白有才华,有你酒什么事?
我硕士期间喝着可乐敲完了两篇SCI,这难道是可乐给了我灵感吗?
(是的。)
不是我硬要跟你杠,要说有文化,这瓶源自1886的碳酸饮料就没有文化?它代表了工业时代人类文明的最高结晶,是气体与液体的完美交融;
不要跟我说什么茅台源自贵州老区,有革命的味道。
你看看可乐:它搭配了来自大航海时代全球种植的蔗糖以及非洲遥远部落的可乐果萃取物,全球生产,全球销售,是不是更加具有普世情怀?
可乐的苦涩,暗含了美洲种植园与非洲黑人奴隶的心酸。
让我们举起一杯快乐水,高唱国际歌,天下大同,因特纳雄耐尔终究会实现:
茅台赖以生存的,从来就不是爱酒人士贡献的那几把碎银子,而是各自公私应酬和酒桌。
茅台前董事长的意思,也不是年轻人喜不喜欢喝酒这件事,而是委婉表达,年轻人大多还未进入高级领导层,没成为酒桌上的掌局者。
作为单位和公司中底层的90后们,在酒桌上,不管面对客户还是面对领导,都是孙子。
别说不爱喝酒,这些人就是再爱喝酒,也不会喜欢在应酬上喝酒。
而作为领导和高层,尤其是酒桌上经常坐主座的领导,即使不爱喝酒,大多对酒桌文化也没那么排斥。为什么?没人敢灌他们酒,没人敢在他们说完不喝之后强行劝酒(太没眼力劲儿的下属除外);就算敬酒的人干完一整杯,他们象征性抿一下也没人会说不礼貌;他们真不想喝,说句以茶代酒,其他人没人敢夺酒杯硬灌。
他们要是喜欢喝酒呢?那就更喜欢各种酒局了。一个人喝酒多没意思,自己想让谁喝,谁就得喝;自己喝完,其他人不喝完那就是不给自己面子;你说你酒量不行,我说那正好练练,你不能喝也得喝;你说你待会儿开车,我说现在代驾这么多,你再无奈也得喝。
酒桌文化最让人讨厌的地方从来都不是喝酒,即使年轻人,爱喝酒的也不少。最令人讨厌的,是身不由己。不能喝的,被人强灌;嗜酒如命的,领导都没喝多少,你敢敞开了喝吗?
酒桌文化最让掌权者喜欢的,也从来不是茅台,而是操纵感。
某种程度上,茅台前董事长说的没错。
现在的年轻人讨厌酒桌文化,讨厌的就是身处低位的自己身不由己的无奈、被人操纵的屈辱,从来不是茅台本身。
等这些年轻人逐渐成长,成为了各自行业的领导人物,即使他们依旧不喜欢喝酒,我想他们也不会那么排斥酒桌文化了,毕竟自己成为了掌局者——很多现在义愤填膺痛斥酒桌文化的年轻人,甚至会成为迷恋酒桌文化带来操纵感的中年领导层。
我妈几乎是一点酒也不能喝的,我小时候,印象中有一次省里来大领导,她作为单位业务骨干,领导点名让她喝,她喝得醉到不省人事,她单位几个要好的同事把她送回家时,爸爸一直指责那几个男同事,平时跟我爸妈都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为什么不替她挡一挡。那几个同事一边道歉一边解释,平时单位应酬他们从不让我妈喝酒的,这次是大领导点名让她喝,连局长都不敢说什么,只是私下交代他们几个务必一起送我妈回家。那时候我妈真的很讨厌酒桌应酬吧。
可自从她逐渐走上领导层(其实也不算什么领导,只是年龄加资历到了),她对待应酬的态度也大大转变了。有次她非要带我去吃饭,到了饭桌上,我看到她端着一杯红酒,别人一杯一杯敬她,她喝了一轮都没喝完三分之一杯。而同桌和我同龄的年轻人们,却时时察言观色,既不能不喝,也不能敞开乱喝,还要酝酿一下什么时候敬谁酒,怎么说话。一个女生委婉推辞不能喝酒,桌上有人就喝令,“X局都喝了,你喝点怎么了。”那个女生端着酒杯皱着眉,在酝酿怎么勉强喝一口的时候,我妈大手一挥,“女孩家的咱不学这个。”那个女生仿佛忽然被赦免了重罚似的松了口气,赶紧放下酒杯,直到离开都没再碰一下。
我妈说这句话,完全是出于她对那个女生的体谅吗?可能有吧。但是,有让人不喝酒的话语权,和有让人喝酒的话语权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别人拼命劝她酒、你一句话就再没人劝她酒的情况下。
我忽然就明白了,喜不喜欢茅台,和你自己喝不喝茅台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
茅台只是酒桌文化的一个象征,而酒桌文化也只是这种操纵感的一个象征。这种操纵感带来的爽感,比茅台对酒鬼的吸引更甚。
所以,这些年轻人进入领导层之后,会不会成为当初自己最讨厌的人呢?我不知道,我多想斩钉截铁说一句绝对不会,但没有享受过权力的滋味,谁都能义正严辞说一句自己不爱权力。
但从社会和国家整体层面而言,这个问题还是很乐观的。
没有什么错误的东西是不可改变的,只要让它赖以存在的土壤消失就行。
酒桌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从来都不是多少人爱喝酒,一是人情社会,二是上级超过工作范围的影响力和操纵力。
虽然我国现阶段甚至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人情关系这个东西都不可避免,但社会规范化、制度化、契约化、法制化也越来越推进,人情关系已经在逐渐淡化了。在人口流动大、外来人口多的大城市,对于普通人而言,已经算不上什么人情社会了(不是他们不讲人情,而是对普通外来人口,大城市根本没有多少可以讲的人情)。
第二点,领导的影响力和操纵力。这个分两个,第一是事业单位、公务员系统的内部监督控制,八项规定之后,公务应酬已经少很多了,即使公款应酬,一般也不敢轻易喝很贵的酒。第二是私人领域的商务应酬,这个主要是员工自我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增强以及社会流动性的增强,换工作的门槛其实是越来越低的。要知道,上位者永远是极少数,讨厌酒桌文化的员工,完全可以用脚投票,辞职换岗,并在网上骂你个狗血喷头。这也就倒逼社会越来越排斥酒桌文化。
我很开心看到这个问题下绝大部分现在作为中下层的年轻人讨厌酒桌文化,但我更希望若干年后,这些九零后们走向领导层之后,还能再挖回这个问题,更加理直气壮跟他说一句,你错了。
我觉得下面这个问题可以回答题主。
近日,网曝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新员工不喝领导敬酒被打耳光辱骂一事,引发热议。24日,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官微回应称:确系该领导言语行为失当,对该领导董某给予严重警告处分,扣罚二个季度绩效工资;对支行负责人罗某给予警告处分,扣罚一个季度绩效工资。
----------------------------------
【新员工不喝领导敬酒被打耳光?网传事发“厦门国际银行北京某行”】近日,一张“新员工不喝领导敬酒被打耳光辱骂”的截图在网上热传。截图显示,某银行中关村支行新员工跟单位同事在北京盘古七星酒店聚餐时,因没喝“A角”敬的酒,被某领导殴打辱骂:「他扇着我巴掌,一口一个“你妈X”地指责我,表示他看好我,但A角敬的酒我居然不喝,问是不是傻X」。
随后,先行离开的杨某某还被冲动的同事追骂到电梯口。杨某某听说,自己离开后,聚餐房间内还发生了摔酒杯砸桌子、对女同事动手动脚的情况,甚至招来了警察。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一个奢侈品,不会吹牛,讲故事,忽悠人,那就不是奢侈品了
难道去分析里面主要成分是酒精跟水?营养价值被牛奶,果汁爆的渣都不剩?
高度数蒸馏酒文化,本质就是跟裹脚一样,一种病态美,可是美的标准是由某些人制定的,咱也不知道把女人的脚砸碎了缠在一起,弄成残疾到底有啥美的,但人家就跟你说年轻人理解不了这种美
作为一个小众爱好圈地自萌也就罢了,喝茅台能喝出优越感去炫耀的人,我真的觉得要是不禁毒,吸鸦片他们也一样能吸出优越感,毕竟跟茅台一样贵,一样能让大脑兴奋
把话讲太明白了还怎么赚钱
我也被甲方灌吐过,我有亲身体会,酒文化有多不堪我就不说了,我只看到了一个洋洋得意的要用所谓酒文化来驯化年轻人的油腻老板。
是的,他们说的没错,酒文化一时半会儿改不了,但是不意味着没有改弦更张的可能。年轻人的力量可怕就可怕在年轻,而且“不听话”,“适应能力差”。
我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年轻一代对于傻逼以及傻逼文化的容忍能力越来越低了,这就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所在。如果年轻人都是乖宝宝,什么都听长辈的,都听老板领导的,那么从那一刻起,这个世界上多了一个20岁的中老年油腻,少了一个本应有叛逆精神的年轻人,这不可怕吗?
朋友们,不要相信他们说的这些自以为是的鬼话,即使现在这些所谓“酒文化”很强大,但是没有什么能比年轻一代更有破坏力的东西了。不要被驯服,保持“不听话”,保持怀疑。
我们是没有长大,等我们长大了,就把你以及你的破衣烂鞋一起埋了,
是的,在下舞铲阶级。/手动宝儿姐.jpg
今天刚上的热搜,之前评论区还有几个鼓吹酒桌文化的人,睁开眼仔细看看,这就是你们引以为豪的东西。
其他回答:
机械专业劝退指南:
他们喝的脑子不太灵光,所以以为:
年轻人长大了也会变成年轻人讨厌的样子。
会学会怎么利用酒。
酒局是什么?
1,投名状。
三角债盛行的的时候,家里长辈是负责销售的副厂长,有次去讨债。对方厂长在饭局上摆出来20个杯子,倒满某白酒,喝一杯还债10万。
这叫诚意。
逼你喝酒喝吐了,证明诚意的投名状。
2,坦白剂。
酒后吐真言,貌似很多人相信喝多了就会坦诚,所以你不喝多了,大家就得防着你。你从来不喝多了,大家就觉得你这人腹黑。
类似于KGB,FBI用过的逼供药剂。
现在年轻人发展出了坦白局,是骷髅会互持隐私结盟逻辑的奇葩版本。
3,过滤器
酒局可以准确过滤出一些人:
1)没眼色,不会拍马屁的。
2)可以忍受潜规则的人。
3)胆子大,鲁莽的人。
4)喝醉了口风也很严的人。
5)真心有求于人的人。
6)“自己人”
4,乱性的借口。
这点不详细说了。
——————
以上只是一部分,酒文化的盛行不是偶然。
但是这种“文化”不会与时俱进,喝多了脑子变蠢 ,酒精肝,暴力倾向。
大部分年轻人比之前那些老一辈的,有智慧些。
所以烈酒的衰落,是必然趋势。
看到茅台前董事长的高论,其他行业大佬大喜过望。原来不埋单的人群,都是因为他们没有长大或已经过气了。
比如几乎不玩“吃鸡”和“农药”游戏的中老年人,某游戏大厂老总就可以宣布这些人已经过气,被时代淘汰了。
顺便让记者问一下茅台前董事长,他玩不玩“吃鸡”,“亡者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