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我另外一篇回答的评论群有人说:“真是服了,食品工程领域那么多院士......怎么一个茅台酒引起了这么多思考呢?”
一个调酒师,品酒师真不能和中工院食品专家比呢。发表观点要有依据才行。
在食品及相关农业领域,陈卫、任发政、刘仲华、李培武4位专家入选201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
陈卫,博士生导师。2003年获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任江南大学副校长,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及科技部创新团队负责人。兼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理事长。
任发政,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功能乳品(功能蛋白多肽分离与合成、益生菌分离与功能评价);干酪加工理论与技术;牦牛乳精深加工技术与产业化。
刘仲华,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农业大学茶学学科带头人、茶学博士点领衔导师、药用植物资源工程学科带头人,一直从事茶叶科学和药用植物资源功能成分研究,专注在茶叶功能成分化学、茶叶深加工与综合利用、茶叶加工理论与新技术、茶叶制造化学与品化学等茶叶科学研究领域以及植物功能成分分离纯化工程、天然保健食品开发等领域。
李培武,1986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现任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检中心常务副主任,兼任湖北省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站长,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测试中心主任,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北省植物生理学会理事,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质量监督与检验协会理事。
请去查一下,酱香型白酒调酒师王莉的学术成果距离以上四位的差距有多远?她发表了什么论文,登载在什么级别的刊物,是不是论文主笔都是公开的,有人已经扒过了,总之算不上高端,不在此赘述。
不过,酒是一级致癌物。
超过5%的癌症与酒有关。
以上四位院士的科研项目都是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的,而王莉的成就是用饮料口感来引诱更多人多喝酒,结果是吞下更多的一级致癌物,还能大大提高贫血,中风等风险(别杠,多家权威科学刊物报道)。顺便问一下,可口可乐的总工有没有在美国当院士?
是不是有人还问,茶叶院士还有呢!茶不酒是喝点有味道的饮料吗?→_→
对不起,刘教授是茶叶深加工专家,他的成就是阐明了黑茶调理胃肠的作用机理,并且突破了茶叶深加工质量安全与成本控制技术瓶颈。所以现任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中心茶叶分中心主任,光在SCI发表的论文就60多篇。对不起,人家算是农产品加工专家,不是娱乐性饮料的口味调制专家。
她,本来就不该被省科协通过推荐名单。
如果茅台的总工能让白酒的致癌物乙醛大大减少或消失,就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成果,那时估计她就能评为中工院院士了。
题外话:当初为啥“香烟院士”遭到反对,因为医学界认为他的成果没有能够真正“减害”!之后,作为有害身体健康的香烟,其项目类别就被中工院取消了。
这明显是有关部门看到央视和人民日报发出的社论后采取的缓兵之计,借此压一波舆论热度。
但最终的结果感觉还是会向着既定的方向去走,有关单位该推的还是会推,甭管最终能否评上。
不过对于我这种投机客来说,本来还想着持有的基金能迎来牛年开门红……没料到就这么被一个推上风口浪尖的新闻给打破了幻想。苦啊!
但至少也说明了资本界和广大投资者们是普遍看衰了这次的评选。原本好好的事儿,活生生给整成了一个大利空信号。
话说回来,刚才把新京报最新发布的视频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其主要争论点在于,“酿酒工程”和“科技兴国”的发展方针总战略,究竟有没有关联性?
抛开流程上的繁文缛节,所谓的院士,是指在某一项工程领域里有重大发明、创造和贡献。那“酱香技术”,到底算不算“工程领域”里具有意义的创新和进步?
在中国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品行端正,具有中国国籍的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教授或具有同等职称的专家,可被提名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百度了下,目前中国工程院院士都集中在以下几大领域:
那白酒酿造算以上罗列领域中的哪一类呢?化工?农业学?
不过考虑到茅台神话般的市值与史无前例的网红经济地位,兴许给它专门辟一个新的领域,倒也不是不可能吧。
没必要过度解读,本来就是事实,这事情,得某省科协背锅。
一般情况下院士是实行提名+评选的方式。
提名有两类,
1,工程院院士推荐
2,学术团体推荐
后者往往不如前者,毕竟院士们自己推荐,一般至少眼光和实力还是有的。
而后者学术团体,主要是中国科协的各种学会推荐,那么就差多了。比如这次贵州是贵州科协推荐的,就会有很强的地方特色。很有意思的是,各个地方科协推荐的时候,肯定是满额推荐,毕竟这东西也算是地方的业绩嘛(类似于大家各种日常评选凑数当氛围组)
深层次原因之一是贵州科研不发达,能够推出的院士候选人较竟然推出了一个实力明显不足的院士候选人(事实上,贵州本土到目前就出过一个院士,贵州大学马克俭,是贵州0突破~)。
再比如西藏科协推出的院士候选人,你瞅瞅可能实力还不如贵州科协呢,但是该推就要推。
工程院这个回应中规中矩,没任何问题,因为王莉的确是符合推选规则,也是贵州科协推荐的,所以符合规则(总不能啥事情都按闹分派吧)。
但是推选归推选,最后评选还是一大坎。
之前李彦宏不也是候选人嘛,最后不也落选了。
另一个华大的王俊同样推选了,也一样落选了。
————王莉为何引争议————
一大原因是:王莉实力的确有些差。
酿酒本质上是发酵,事实上这个领域也并非没有院士。
伦世仪教授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发酵工程重点学科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发酵工程专家,第一位发酵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现在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及纺织轻工学科召集人,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生物工程学报》编委,《中国微生物杂志》编委。
再比如到中科院微生物所,也有不少相关领域院士
比如
比如
其他发酵领域也有
相比之下,王莉的资质,别说院士了,连杰青都悬啊
这也是为何大家都不满的缘故之一,当然更主要是对茅台的不满。而阿里巴巴的技术人员王坚拿到了院士,就很少见人批判。
—————额外的话—————
每次遇到这种类似问题,都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但都憋住了。
因为这种东西往往是立场问题,很难纠正,同样一个武汉理工,你认为可能大部分是王攀,而我认为王攀只是少数人。
但是这就是事实,任何一个群体,不可能每个人都是完人。
动不动就定体问之类的就算了。
每次一个领域出现一点事情,就开始怀疑整个领域,2000多个院士,出现几个例外不是很正常吗?
但是绝大多数院士,绝对当得起那个荣誉称号。
就比如很多人喜欢用颜宁来聊院士,事实上,颜宁距离院士的确有些距离,她老师施一公当初都有不小的争议(比如施一公vs王俊???),再加上她突然跑到了普林斯顿了,也是个问题。
院士分学部,一个学部下面也就是几十上百个院士,再按照学科领域一分,一个领域的院士可能一把手都能数得过来。
比如结构生物学领域的院士,你瞅瞅这些巨佬们都是多牛的人。
邹承鲁,钮经义等,他们是当年大名鼎鼎的牛胰岛素合成者,和诺奖擦肩而过。
其他梁栋材、饶子和、张明杰、王大成也都是硕果累累的。
非要用美国科学院院士来pk中国院士,那真是关公战秦琼了,Jacques Dubochet差吗?冷冻电镜的,2017年诺贝尔奖得主,他拿到了美国院士了吗?连钱学森呢?这种list可以列很长,反正美国的外籍院士很少,而中日欧盟的优秀科学家可不少,不少诺奖得主也没拿到美国的院士啊。
月经类问题袁隆平为何没当选中科院院士而是工程院院士,稍微了解下工程院为何成立就知道这个事情了。
袁隆平的内容是工程领域,不符合科学院的科学(无理论原创),但是这些人的确做出了很大贡献(比如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深海远洋等等),得给与他们足够的荣誉。因此上世纪80年代,中科院就一直向国家提议成立工程院,终于在94年成立了,为了保证工程院的水平,中科院派出一批牛人去给工程院搞了个高开端,像钱学森、师昌绪之类的就是第一届工程院院士,也是建国以来极少数的几十个真正“两院院士”,而第二年,袁隆平就当选了,事实上,袁隆平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届工程院院士。
当然,并不是说院士评选就是白莲花,但是这个主体问题不大。
最后,我想说的是,任何只要是人操作的东西,肯定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就包括诺奖,漏掉多少大佬?
就不说文学奖中的漏掉的托尔斯泰、卡夫卡、夏目漱石等大佬,科学类奖中漏掉了也不少啊,甚至还出现颁发错人的情况。
但是做出足够贡献的,人总会记得的。各种荣誉性质的东西,只不过是锦上添花。
好的,支持工程院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