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是“高于”,它的效果好到让美国人自己觉得传统的以雷达、CIC和CAP组成的防空体系已经完全破产。
首先说一下神风成立的条件:
1.进入45年,美国航母的主要任务转入支援登陆。这一方面需要大量的战斗机架次来支援,削弱了防御能力,一方面也使得航母位置相对固定,无法发挥机动性优势,现在日军可以轻易确定美国航母编队的大致位置,而侦察能力以往一向是日军的弱项。
2.应对神风需要比以往更加强力的对空武器。在其进入攻击位置之后,对付它的唯一办法就是在足够远的距离上抢先将其彻底击毁,否则就算飞行员被击毙,它也一样会撞上来。这个已经是老生常谈的东西了,不多讲。
3.一架神风机的破坏力远远强于一枚航弹,而且这种糊脸式的打击更适合摧毁雷达、防空武器以及杀伤舰面人员,这带来一个好处,即日军不必再组织大型机群来进行突击(反正这会儿也不剩下多少能飞好编队的飞行员了),少量飞机即可拥有足够的打击强度。
最后一点最为关键,它决定了神风的攻击模式——单机或者小编队,从不同方向发动攻击。要命的地方在于,每架单机或者每个小编队都必须被视为一次单独的攻击,需要组织CAP飞机分别进行拦截,这直接压垮了CIC的标图、调度和飞行指挥能力。
我们知道CIC的关键在于标图,它成立的前提是,默认敌机会以稳定的航速和航向接近。对于大机群,这当然是没问题的。在这个默认前提之下,才能通过把雷达探测数据简单的连接起来得到敌机群未来预测位置,之后将其标在标图板上,展示出未来的预期态势,并据此引导CAP飞机实施拦截。
神风的小机群攻击模式带来的第一个影响是,它们可以更灵活地机动(事实上它们也是这么做的,并经常辅以箔条云掩护),这实际上就让美军的探测系统失去了预测目标位置的能力。依据连续的雷达数据来持续跟踪并实时预测目标位置,就对海而言这也是仅有前卫号战列舰才能做到的事情,而飞机的速度是水面目标的几十倍。
第二个影响也是真正致命的影响是,它压垮了标图系统的运作。标图是纯人力手工活,它需要雷达操作员先把雷达屏幕上的亮斑确定为目标,然后再将其方位与速度汇报给标图员,后者再进行手工标绘。这里面的一切都存在延迟。目标较少且运动情况相对稳定时,这种延迟不算什么大问题。但当目标多达几十个、每个目标都在剧烈机动时,不必怀疑,标图系统已经彻底失效了。还是由于前面已经提到的原因,你不能决定哪些目标是相对次要的(比如相对小的亮斑)而将其放弃掉,更何况有箔条云的情况下其实也根本无法有效判断。
CIC还会被一些其他的问题继续压垮。
比如说当敌方机群数量显著增加时,CAP飞机必须以更快的速度在各拦截阵位之前往返;在CIC的反应速度显著下降时,战斗机毫无疑问也需要提高速度来加以弥补;这都让CIC的调度难度进一步增加。另外的方法就是增加战斗机数量,44年底CVG开始着手将自己的战斗机数量提高到72架,这当然也对改善CIC的状况毫无帮助。
另外,提高引导位置的精确度有助于己方战斗机更快发现敌机,这当然也是有帮助的,这里比较关键的一点是高度,战斗机飞行员不具备巨大的垂直视野,这就需要CIC必须获得高精度的高度数据。可是评估人员对美军装备的SP与SM测高雷达进行测试后,发现其在40海里距离上,对6000英尺高度的目标,测高标准差达到1500~2000英尺。
CIC对己方战斗机的引导模式是,从飞行员视角出发,告诉他们如何接近目标。在当时必须这么做,你不能把敌机坐标直接提供给己方战斗机飞行员,因为战斗机不具备确定自己绝对坐标的能力。然而这也极大增大了CIC的工作负担。在1949年,英国人将旧有防空体系的问题总结为三方面:标图过饱和,即没有能力有效判别航迹;控制过饱和,即不能决定如何分配目标;拦截机过饱和,即飞机的数量和速度都使CIC难以应对。
(未完待续,感兴趣的可以找Norman Friedman的Fighters over the fleet: Naval Air Defence from Biplanes to Cold War来看,我自己对这类问题并不是特别熟悉)
我觉得大家都忽略了一个点:神风确实对大型军舰影响不大,但是海上只有军舰吗?和德国海军的狼群一样,他们对美军的运输船威胁不小,从而影响到了美军的陆上部队的补给情况。在冲绳战役中,美军因为运输船遭袭而损失了2.1万短吨的弹药[1], 而炮弹这一美军较为头疼的补给品(因为战前估计错误,运输了过多的轻武器弹药,致使炮弹消耗不能满足前线部队的要求[1])具体损失情况如下[2]:
炮弹种类 运输总量/发 损失量/发 损失率/%
75 mm 榴弹炮 612,020 63,999 10.46
105 mm 榴弹炮 1,889,452 225,507 11.94
155 mm 榴弹炮 566,574 44,082 7.78
155 mm 加农炮 212,235 13,159 6.20
203 mm 加农炮 34,928 3,592 10.28
总计 3,315,209 350,339 10.57
尽管统计的是所有因敌对行动而导致的弹药损失之和,10%的损失率仍然是十分惊人的:作为参照,第10集团军的伤亡人数为39,430[3],而其在5月31日的总兵力为248,658[4],简单计算可以得出伤亡率为15.86%;倘若是计算阵亡率(毕竟弹药损失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士兵阵亡),则为2.97%[3]。而炮弹短缺也是切实影响到了美军:在冲绳,美军平均每天消耗炮弹0.28个基数[5];作为对比,欧洲的美军在D-day后30天到90天内的两个月,第1集团军群每天消耗1/3个弹药基数[6]。神风对地面的影响实际上并不算小。
此外,神风对海军人员的威胁也是数一数二的:美国海军在这场战役中阵亡3,809人,在整场二战中仅次于所罗门群岛(5,213)和菲律宾(4,026),如果将所罗门群岛中的各次海战分开计算的话则是第二[7]。
但为什么神风还是“不可称之为道”呢?答案其实很简单:虽然有不小的影响,但却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就好比被进了7个球之后打进一球一样,只有安慰性的作用,不能让这支球队晋级打入决赛。神风虽然让美国人的作战效率有所下降,却还是无法让冲绳的美军遭受失败——无论如何,他们还是打出了200万发炮弹,拿下了整个岛屿。更何况神风无助于解决日本的根本问题:美国海军可以在日本附近遨游,他们的潜艇能击沉任何向日本运输物资的船只;轰炸机或扔下水雷,将航道变为雷区,或飞往日本,向城市投下炸弹。神风能让美国这个巨人感到不适,但美国仍在按部就班地,迈着让大地震颤的步伐一步步毁灭日本。
而为了起到这个安慰性的作用,日本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呢?美国人统计在冲绳战役中,日本动用了1900架飞机进行神风攻击[8]。多少本可以在战后发光发热的高水平人才死在其中,我无法给出答案,但是为什么不情不愿的他们要为了这么个看起来很有用实际上没啥用的东西而死?难道是因为他们失去的只是生命,军部的人失去的可是面子吗?
"神风攻击的性价比远高于传统攻击"本身就堪称神论。
统计数据表明,神风攻击一共击沉了47艘盟军舰船,其中算得上比较大的战果的仅有3艘护航航母(CVE-63 圣•洛、CVE-79 奥曼尼湾、CVE-95 俾斯麦海)——就是那种用万吨级商船临时改装的辅助航空母舰,同类的舰船美国在二战中一共建成服役122艘;另外还有14艘驱逐舰,而同类舰船美国在二战期间服役了377艘;余下的战果都是些什么快速运输舰、登陆舰、自由轮、胜利轮、扫雷艇、猎潜艇、甚至鱼雷快艇之类的更不值得一提的目标。
神风攻击队另外击伤了大约不到400艘盟军舰船,其中轻巡洋舰以上的大中型舰只共有54艘、总共被击中72次,详细的数目包括:航母14艘21次、轻航母3艘3次、战列舰11艘15次、重巡洋舰4艘9次、轻巡洋舰8艘9次和护航航母14艘15次。在这当中,有3艘航母、3艘重巡、2艘轻巡和2艘护航航母被重创从而被迫离开战斗序列超过3个月之久;另有3(+1)艘航母(+1的原因是CV-11无畏号被中创过两次)、1艘轻航母、2艘轻巡和8艘护航航母因中度受损而被迫离开战斗序列1-3个月;其它的损伤都是轻微损害,对战斗力没有特别严重的影响。
所以总结来说,从1944年10月13日开始到1945年7月26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神风取得的比较显著的战果是:
击沉3艘护航航母、14艘驱逐舰;重创3艘航母、3艘重巡、2艘轻巡和2艘护航航母;中创3(+1)艘航母、1艘轻航母、2艘轻巡和8艘护航航母。
以上所列的较为显著的战果共计42个(无畏号算2个,包括被击沉的驱逐舰,不含驱逐舰则为28个)。
而为了获得这种战果,日军付出了至少3912名乘组员、1465架飞机(仅冲绳战役,战果是重创航母2艘、重巡1艘、护航航母2艘;中创航母2艘,轻巡1艘,护航航母1艘)的代价;也就是说,每取得一个比较显著的战果,神风攻击要付出约162.8架飞机(仅计入冲绳战役)和至少93.1名乘组员。这样的交换比无论如何也谈不上“高效”:仅仅相当于是“惨败”的中途岛战役的水平(1个显著战果,损失110个乘组员和292架飞机);和所谓的“一机换一舰”相差何止道里计!
更为讽刺的一点是,“神风”对军舰,尤其是大中型军舰的杀伤力其实很有限:
首先,在被击沉的3艘护航航母之中,仅CVE-95俾斯麦海号是由于被神风飞机直接撞中了弹药库而引发大爆炸,最后损管失效而沉没,属于直接的“神风”战果;其它两艘都是由于神风飞机撞击之前投下的炸弹命中并击穿了飞行甲板,引发机库内飞机和/或燃油的连环爆炸/燃烧导致损管失效而沉没/自沉的,神风飞机本身的损害则相对轻微,并不足以引起舰艇的最终沉没。换言之,只要当时的日本飞行员能够把炸弹扔上这两条船,他自己撞不撞上去其实对战果的影响并不是非常大。统计神风的战果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除了护航航母这种民船船体的“样子货”之外,一般都需要多架神风飞机命中一艘大中型军舰才能对其造成中创以上的伤害从而迫使其较长时间地离开前线;而那些被一架神风飞机中/重创的大中型军舰其损害来源往往是神风飞机在撞击前投掷并命中的炸弹而非神风飞机本身。最明显的例子是皇家澳大利亚海军的重巡洋舰澳大利亚号,这艘肯特级重巡本身就以防护脆弱出名,被戏称为“薄皮”、“白象”、“白色的坟墓”,然而神风攻击队在5天当中命中该舰5次才将其重创并迫使其退出战斗任务,而它在退出战斗之后甚至能用自身动力开回莱特岛进行临时维修(途中还能兼职运输船团护卫舰)。
其次,美军在大战最后阶段的两个最主要的损失:1944年10月24日被击沉的轻航母CVL-23普林斯顿号、1945年3月19日被重创几乎沉没的航母CV-13富兰克林号都不是神风攻击的战果:击沉普林斯顿号的是一架彗星式投下的1枚炸弹;而重创富兰克林号的则是一架彗星式或者银河陆爆投下的2枚炸弹;在这两次攻击中,“肇事者”都没有撞击被攻击的军舰,而且有可能都全身而退了。
以上两点也都指向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少数老手飞行员的精确攻击,始终都比菜鸟飞行员的无脑神风更为致命也更为高效。
综上所述,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看,二战日本通过神风攻击的性价比,远低于传统攻击;它所表现的只不过是日本军国主义高层在末日之前大肆挥霍人民性命以求苟活的疯狂与怯懦罢了。无论是在人伦正义还是在实用主义的层面,都是不值得一提的垃圾。
附:神风攻击显著战果统计表(不含驱逐舰)
图片等上传修复之后再传
日本干得最有性价比的事情是投降躺平让罗斯福政府改造。然后跟着美爹围堵中国,接着又跟着美爹和中国和解围堵苏联,搭中国便车。
昭和牺牲一代人得不到的,投降以后都得到了。
所以要讲性价比的话,还要个什么神风?
本来不想回答,基本信息在几个零散的回答里都说过了。剩下的不敢苟同,让人不想蹚浑水。核心是,我觉得我还是觉得知乎整体对神风评价的基调有问题。这和知乎的机制有关系:有几个回答看起来明显是在回答不同的问题,看上去立场态度相反,实际上双方都认可彼此事实,这种事没意义。
这个问题是这样的,这个话题严格意义上有3个问题:
1,神风在战争后期是否给盟军舰队造成了威胁?
是的,威胁很大。
盯着撞主装可能不知道被航空燃油点着掉海里全身感染是什么感受。认为逐出战斗时间有限可能不清楚战后舰艇维修和载机补充的天文数字报价。认为战果不高的则是不清楚海上有多少船。
神风战争后期,突防灵活,拦截难度大,再加上净数量极大,结局就是威胁很大。
首先,神风命中率奇高。0.31命中率,0.16近失命中,这还是在神风主要集中于打击目标更小,速度更高的护航舰/雷达引导舰(radar picket)的基础上的[1]。
其次,神风突防率高。在传统编队失败的地方,神风反而可以放手一搏。事实上几乎压垮了CAP和拦截指挥。神风反而通过小编队,高机动,高变速,无需协调的特点更容易压倒CAP和高射火控系统,通常来说作为最后防线的小型防空武器效果又有限。其他回答说的非常清楚,不再累述。
作为两者的共同结果,其战果很好。注意损失很大,而且另一部分战果来自高出击频率的贡献。但是就威胁而言,别管是什么,任何东西命中得多了以后,战果都多。客观统计学规律。短时间内造成大量(敌我双方)伤亡就是神风的特点。
1939年9月到1945年5月,U艇击沉了3艘护航航母[2]。1944年6月到1945年7月,神风击沉了3艘护航航母[3]。1939年9月到1945年5月,德,日,法,意海陆空军总计重伤了374艘次Sloop以上英军舰艇,171艘次为驱逐舰;轻伤了341艘次,其中198艘为驱逐舰[4]。1944年6月到1945年7月,神风总计直接命中314架次,近失命中160架次,造成损伤[1];其中386艘舰艇被判定为受损[5],其中111艘为驱逐舰[4]。一年时间,五年战果。
整个海狮行动旗舰,面对德法境内数千架飞机,RN从来没有集结过50艘以上Sloop-Destroyer范围内的舰艇在海峡内,从来没有集结超过80艘在整个UK内(包括附近护航),40年从来没有集结超过160艘MTB/MGB/ML在欧洲(这个是因为总量,后面会多得多,总产量1.6k)——而Forbes觉得海军在小题大做。战后RN对4航母编队的分析是,需要12艘驱逐舰而已。不要觉得111艘驱逐舰受损,13/14击沉不是个很大的数字。这个数字,很大。盟军舰艇不是无穷无尽的。不考虑人员和设备损失,神风的客观战果实际上就是很大——一年时间有这样的成果是非常恐怖的,尤其是在44-45年,面对和39-42年天壤之别的防空。
不应该认为“这不是个事”,神风很危险,短时间内带来了很大的人员经济损失,削弱了一线部队的兵力和士气。
2,神风在战争后期是否比传统袭击更加有效?
否定。
神风比这一特定时期的IJNAF的袭击有效,反之对针对IJN的传统袭击并不成立。
用当下世界里神风研究在日语/英语环境里数一数二的专家Bill Gordon的统计,神风开始的4个月前,在6月19-20,1944年中,IJNAF和IJAAF损失了430架飞机中的395架。45年提到的USN报告里指出,在所有突破航空兵和舰队CAP拦截的机队中,百分之二十三的神风可以毁伤舰艇(无论严重程度),而普通袭击的数字是百分之二。
Gordon尤其提到行动前的遗书数量猛增,大概可以理解这里的状况。这种环境下,从IJN方面看,普通行动已经和自杀无异。而神风,尽管有诸多问题(比如难以毁伤大型舰艇,对飞行员和机器损耗极大,对士气打击沉重——对,和神风部队超过八成以上会给家人留下遗言,许多部队士气低迷,会审查家信内容。武疯子固然存在,但是生在昭和不等于天生不怕死。他翻译了很多日文记录,从博士论文开始就在讨论参与神风的部队的心理状况,如果要讨论“道德”,建议读读他再说),但是提供了一种能够扭转局面的方式。
但是反之不成立。
USNAF和FAA的普通袭击在战争后期效率比神风高多了,指哪打哪。全无困扰。损失较大,但是远不到神风的程度,战果也比神风更大。
像其他答案所说,如果有人觉得USNAF和BPF的FAA在日本海+沿岸炸鱼的效率不如神风,那只能是神论。我引用USN CIC在45年报告里的说法:“自杀式袭击被证明有效,但是并不比我军飞机进行的常规打击更有效。”
3,神风的性价比是否高于传统攻击?
答案是··· ···神风“性价比”和普通攻击很难比较,原因正好就是因为他的“不普通”。深水炸弹和反潜火箭可以比较,但是深水炸弹和16寸炮不行。
你不能说他没有击沉主力舰是个行动问题。一方面侧重问题,一方面,深水炸弹还没有击沉过主力舰呢(不是乳法),这能证明深水炸弹性价比不高吗?
这个尤其不能和光辉的袭击相比——因为正常带弹神风的威力是大于单纯航弹的(当然,多个飞机+燃料),这么比较给人一种神风威力小于投弹的感觉。光辉1941年的1月的袭击的命中中,除了6号或者4号命中,其他全部在装甲区外,和装甲航母与否没有半毛钱关系。和日后BPF对甲板撞击的抗性没关系。同样的位置撞进去挂弹飞机一样的结果。神风不能击沉主力舰的最大问题还是非鱼雷打击。所以只能集中于损伤火炮,载机和上层结构。神风发动者本身就很清楚这一点,所以袭击目标是人员密集的防空火炮,飞行甲板,或者脆弱但是宝贵的雷达引导舰。这会造成持续性人员损失,设备损失——尤其是战斗机引导舰的数量是很少的,宝贵的战斗机和引导舰损失后,对于舰队对普通编队袭击的短时间防御能力也有影响。
如果此时IJNAF仍然有能力组织高威胁的传统打击编队,那么神风的意义可能远大于其本身带来的伤害。
所以神风性价比并不是“高于”或者“低于”普通攻击,更像是不同。其对敌军的打击方式和侧重点与普通攻击完全不同,而提出的威胁也完全不同,差别到了难以比较的程度——像之前提出的:如果一种武器能够大量杀伤战列舰上的人员,另一种可以造成舰体损伤和进水,那么哪一种性价比更高?如果一种武器能够精确打击战斗机引导舰,另一种可以反潜,那么哪一种性价比更高。
或许在IJNAF的分析桌上,与其使用在CAP+HA炮+厄利空=刺猬的环境下效率骤减的传统编队,神风相对效率反而会高。知道对方有所防备,还送去正常打击编队=主动自杀?不能拿42年传统攻击战果对比45年环境。
4,至于为什么被批判。
“因为他把普通士兵送进必死的环境中,为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错误事业送死,给战争各方都造成了巨大的伤痛?”
都是生物指导武器,亚历山大袭击的人操鱼雷驾驶员在爆炸发生前通知了英舰舰长,然后一起全家跑路了。行动双方一共8人阵亡。神风这种赶着飞行员写了遗书赴死,顺便烧死对面几人几十人的事··· ···不批判留着过年?
高的只有“那个环境下”的命中率
也就是在太战后期,美军舰艇普遍高炮插成刺猬(南胖插防空插得增重一两千还是两三千要么就是三四千,不少驱逐直接拆雷装换高炮),对空防卫经验愈发成熟的大背景下,相比传统攻击手段因为投弹、投雷动作被防空火力干扰而愈发低下的命中率;不用计算这个航线那个动作,也不用考虑回老家结婚,找准目标一头怼上去就行的神风攻击的命中率更高一些。
但是较高的命中率 ≠ 攻击效果 ≠ 性价比
每架神风至少要付出一个飞行员和一架飞机,一次性的。
相关操作经验还是不可传承的,反正我没听说哪个成功神风——咱都不管撞到啥了——的飞行员还能给新屁股们传帮带的,不成功的经验也没啥能传达的;要是日本人能让成功的神风飞行员传帮带了还被美国人堵在门口打,那才是不玄幻。
何况一闭眼尼玛嗨撞歪了咋办或者干脆想着邻居花子小姐姐就各种肚子疼不参加或者干脆是个老ass摸鱼狗的也是大把。
撞歪了的你们自己找那个给军舰主装留了个印子的照片。
最著名的摸鱼狗叫啥来着,就是每次都是跟着出去然后报告飞机坏了报告我迷航了最后连上级都忍不了了让别人无论如何给丫干下来太他妈丢人了,结果预定出击还没到,玉音放送来了,生生摸到了投降的一天那个货……
中途岛战役……
你可以在一片石之前尝试劝劝农民军领袖们放弃推翻大明,并“坚定支持”明朝政权看看会有什么后果
轻则被骂撒子、赶出大营
重则惑乱军心、乱棍打出屎、剁了喂狗
大家都知道,其实在被八旗突脸之前,大萌官员们还在做着联虏平寇的美梦,就那群被明粉们吹得天花乱坠的爱国主义官僚们,也一样打着借满人手除明人乱的算盘,心想着李贼满寇拼个两败俱伤,自己就可以一个反手将李贼摁在地上再反身一个飞踢将满清踢出国门,听说那满洲鞑子来得势大?那又如何?大不了来个划江而治,他老赵家划得我老朱家就划不得?
哪知算盘打得响,事情发展却往往事与愿违,一年前还牛皮哄哄、华夏战力天花板、战无不胜指哪儿打哪儿的老李,直接被那群古代东北精神小伙(指发型品味)像条死狗一样吊着锤了一年,来年时就被人发现横尸街头,而且显然比起收个两百斤的儿皇帝,精神小伙们还是更乐意观大萌君臣携手表演历史大剧《肥猪跳大海》
直到这时候,大人和泥腿子们才意识到要抱团取暖了(虽然这时候也没啥用了)
而要打个什么旗号呢?
毕竟昨天还打生打死,今天就生死与共,转折太大,怕是要闪了全天下的老腰
泥腿子们赶紧把缴获的破破烂烂的大明旗给刨了出来……开启了伟大的(被逼的),可歌可泣的、抵抗侵略(抱团求存)战争
说白了就是打不赢
入关的满清做为一个正式进入中原角力的军事政治力量太过于强势,强势到逼迫原本对立的明朝封建政权与农民军势力不得不暂时放下冲突,合力应对更强大的敌人以求得自身的生存,就这么简单的道理,在诸多明粉和mzzy者各种yy下就成了,百姓不无怀恋我大明,宁愿乖乖做饿殍,也要力保我老朱家江山的铁证
什么,你说李定国啥心态?
历史没有如果,但我等的yy中可以有如果
如果满洲的涩会人被大伙齐心协力给砍屎了,你认为接下来的剧情是泥腿子把肥猪点天灯,还是老猪一把梭哈反手土鳖变饿殍??当然反正不可能是肥猪饿殍携手共赢大明盛世就是了
而且显然,人家李定国是奔着前者去的
我努力工作,年收入突破百万。我楼下小卖部老板眼红了。
他说他每天7点开店,晚上10点关店,工作时间比我长,收入却比我低,这不公平。为此,他甚至发展出了一套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要求将卖给我的可乐从一瓶2块钱涨到100块钱。
他说之前他受太多委屈了,等他觉得委屈弥补回来了,他会把价钱降到一瓶4块钱的。但想像原来一样2块钱一瓶那是永远不可能的。
我默默想了一下,走多一百米,用2块钱在另一家店买了一瓶可乐。
这件事被小卖部老板知道了,他生气了,他跑去骂另一家小卖部老板,骂他不尊重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并且在我家楼下贴大字报隐晦地骂我。
你说我为啥讨厌他?
我不只讨厌他,我甚至想报警呢。可惜警察说这事他们管不了。
……
这件事还有后续。
后来,小卖部老板人权组织找到了我,跟我说我楼下的小卖部老板的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不是正宗的,他们才是正宗的。
我说,那你们的是怎么样的?
他们说,我们卖3块。
这是我看到的最准确的总结。
总的来说,就是中国的高考相对公平,所以性价比极高,所以其他活动都可以适当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