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进击的巨人》第四季第1集播出,你有哪些期待与吐槽? 第1页

  

user avatar   xichuangyue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我比较熟悉的领域来蹭一下热点,试着解答一个问题:兽之巨人的两次投掷,实际有没有可能击沉中东联合舰队?

从两张截图开始:


兽之巨人一次抓取了25发炮弹(地上炮弹架32发,抓完之后还剩7发),已知它是17米级,基本上是正常人的10倍尺寸;考虑到它本身不是完全的人形,上半身比例要更大一些,因此其手部大小比正常人的十倍要更多一些。综合来看,这些炮弹的口径应该在4~6英寸左右,最高不超过8英寸。当然你可以说前面已经说了反巨人炮是100mm,这个应该是反巨人炮的穿甲弹——我得提前说一句,哪怕二战水平的穿甲弹,300mps出头的着速下穿深也是非常有限的,实际上没必要考虑,根本没有任何有效打击战列舰的可能。具体的数值计算请往后看。

我们知道这一战的原型是日俄战争中的旅顺要塞之战:日军花费巨大代价攻占203高地之后,在其上设置了能俯瞰整个港口的观察哨,并藉由它来引导藏在164高地背面的280mm榴弹炮炮群,对港内的俄国战舰实施间接射击。经过两天的炮击之后,日军榴弹炮打出约280发炮弹,射击距离约8000码,港内的俄国战列舰基本被摧毁殆尽。

那么这个问题就简化成,50发俄国炮弹要怎样才能击沉若干艘俄国战列舰。那么先来看一下俄国战列舰的防护情况:

波尔塔瓦级:

佩列斯韦特级:

列特维赞号:

可以看到虽然垂直装甲的情况各有不同,但水平装甲是基本一致的:单层2英寸厚的防护甲板,紧贴核心舱。

对于马莱而言最合理的打击策略是,让兽之巨人的投掷角度尽可能大,炮弹落角要大到近乎垂直下落,绕开其侧舷装甲,直击水平装甲,这样就有机会直接引爆其发射药库,或摧毁其动力。剧中兽之巨人在相对近的距离内投掷也是合乎情理的选择:他可没有观察哨为其提供间接瞄准数据,越近越能把握距离和落角。(当然这也不见得是谏山创刻意为之,但如果仅仅是巧合的话那就更有意思了,不是么)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兽之巨人掷出的炮弹能否击穿俄国战列舰的水平装甲?

俄国当时服役的火炮中,符合口径范围的有4.7英寸炮和6英寸炮,8英寸由于不太符合比例,只能是我们这个问题的备选。由于俄国4.7英寸炮配发的穿甲弹很少,主要考虑6英寸穿甲弹。

日俄战争时俄国6英寸穿甲弹使用6''/45 Pattern 1892型火炮的穿深表如下图所示:

炮弹命中时的法线角都不大,也就不必作为主要考虑因素;可以看到击穿2英寸装甲所需的炮弹着速在334~431mps范围内,由于这张表是针对KC装甲的结果,而当时的水平装甲大多只是用普通的造船钢级别的材料制造而成,范围可适当下调,不妨定为340mps。这张表也基本给出了这种火炮的射击信息,可以据此反推并根据43年阻力定律弹道计算软件来估算所需的初速与射角。

(此外从这张表也很容易看出为什么必须绕过侧舷装甲直击水平装甲,其穿深太低了)

如下图所示,可知其弹道系数约为0.93,得到的着速数据与上表第5行大致吻合:

然后是大角度射击结果:

318mps的着速,这基本就等于失败了,注意看这是用火炮的原有初速算出来的结果,哪怕这样也打不出我们需要的着速……更别说兽之巨人基本不可能赋予其792.5mps这么高的初速了。

那么换成8英寸炮试试看,其穿深表如下:

这看起来就好很多。按着速还原其弹道系数约为0.77:

大角度计算结果:

这样就比较容易了,即兽之巨人用430米/秒的初速、75度以上的投掷角投掷出俄国8英寸穿甲弹,炮弹着速在290米/秒以上,着角大于80度,即可基本确保击穿俄国战列舰的2英寸水平装甲,打击其弹药库或者动力舱室。

至于说兽之巨人能否提供这样的初速,我目前查到的人类投掷标枪速度的世界纪录是32.2米/秒,如果兽之巨人能提供类似的手臂运动角速度,那么依仗其巨大的臂展,手上达到430mps的线速度并不困难,主要的制约要素是其手臂强度问题,这就有待其他的巨人学家来分析了。

最后稍微说两个小的遗留问题:

对于线膛炮发射的自旋稳定炮弹而言,实际上它并不适合大角度射击,一般来说在大于75度角时炮弹在弹道高点就已经很难完成翻转了,也就是说会尾部着地。因此现代线膛迫击炮仍要配备尾翼稳定的滑膛炮弹。但被投掷而出的炮弹本身并不会旋转,这个问题也就不存在了,当然无稳定手段的炮弹相对来说精度较低,这就只能留给吉克的投掷技术去解决了。

另外,很多引信的保险是要靠炮弹本身的自旋来解除的,诸如用偏心轮的自旋来拧上或者松开螺纹使击针能达到预定行程之类的手段。但幸运的是,俄国引信刚好不是这种结构,它是单纯的靠弹簧,命中之后才能靠惯性作用来解除,本身又是二段式的,有一定程度的延时能力,换句话说,有机会在抵达舰体深处的水平装甲之前不爆炸——同时期的日本炮弹是绝对做不到这一点的。如下图所示:

以上。

————————

说一下最后算弹道用的那个软件,这个是南理工弹箭外弹道学教材后面附的,包括43年阻力定律的地炮弹道、低伸弹道和高炮弹道计算,以及火箭外弹道BR、BL函数、RL函数计算和斯图瓦特森表计算。拿这个拟合射表只能说看个大概,但本身只是一个偏定性的分析而非精确的定量计算,所以也就无所谓了。

另外,兽之巨人本身的投掷能力就强的非常不科学。玛利亚之墙夺还战中一发堵城门的操作就不说了,最让人掉下巴的是通过铠巨的吼声确定位置,然后直接把装着贝特霍尔特的桶隔着城墙扔到铠巨上方。通过音响确定位置来实施间接射击这本是一战期间才发展出来的非常复杂的技术,需要专门的炮兵侦察单位来实施,一般来说至少是炮兵团级才有这个能力,也就是说兽巨自己的双眼双耳加上大脑就几乎顶得上一战中后期旅团级炮兵单位的侦察观测及测地能力,因此对于投掷后的命中率问题反倒是不必细究,这已经进入到人物能力设定的范畴了……

————————

开了个公众号,近期还会写一写这类内容,欢迎关注


user avatar   ze-ye-hong-zhi-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2200年前的工匠不经意间在兵马俑上留下一个指纹,粗心的秦吏在验收时并未察觉。

工匠侥幸暂时逃脱了被处死的命运,多活了点时间。每个兵马俑脚下的砖上都有制作工匠的名字,被发现了可能就难逃一死了。

经历了2200年的岁月,被一个文物摄影师在给出土的兵马俑拍摄证件照时突然发现。摄影师热泪盈眶,这是对工匠精神的感动,这是对中华文化瑰宝的感动,这也是对自己平凡岗位上不平凡发现的感动。

由此,开启了一段不平凡的人生


兵马俑制作工匠留的字样问题与为什么会刻名字,百度百科相关资料如下:

兵马俑的制作工匠是处于秦帝国社会下层的一批陶工。这些陶工有的来自宫廷的制陶作坊,有的来自地方的制陶作坊。从陶俑身上发现的陶工名有80个,都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陶工。
在陶俑、陶马身上打印或刻划陶工名,源于战国中期秦国的“物勒工名”制度,是秦国政府管理官府手工业、保证产品质量、控制和监督工匠生产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运用于秦陵兵马俑的制作上,一方面加强了对工匠的控制与管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作品质量的提高。
在出土的陶俑、陶马身上的一些隐蔽处,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些刻划或戳印文字。字数很少,一般只有2个字,最多的一件有11个字;陶文除了编号外,都是陶工名。这些陶工名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在人名前带“官”字的,简称作宫字类;二是在人名前带“右”字或“大”字的,省称作右字和大字类;三是人名前带一地方名的;四是只有人名的,人名多数仅有—二个字,个别的为三个字。在上述四类陶工中,第一、二类是来自中央官府制陶作坊的陶工;第三类是来自地方制陶手工业作坊的陶工;第四类因文字过于简略,而对其来源尚难作出判断。
官署作坊工匠
宫字类陶工的名字均发现于陶俑身上,陶马身上尚未发现,而且多在陶俑衣服下摆底部的隐蔽处,少数在衣角或腿上,目前共发现87件,其中印文75件,刻文12件。这些陶文的字体均为小篆,戳印的文字比较规整,为阳文,大多数四周有边栏,字与字之间没有界格,字的排列绝大多数是由左向右横排;刻划的文字较草率,文字排列顺序不一,或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横排,或上下竖排。
民间作坊工匠
在陶俑身上,还发现了一些在人名前加地名的陶文。已发现的地名有咸阳、栎阳、临晋、安邑等。其中以带有“咸阳”的陶文最多,其余三地各一件。带有地名的陶文均为刻文,多在陶俑上身的隐蔽处,字迹比较草率。经过统计可以看出,来自咸阳的陶工有衣、危、野、赐、午、笥、高、秸、庆、处、行、路、敬、文忌、木等19人,说明当时的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咸阳,为修建秦始皇帝陵征调了大批优秀的陶工,成为秦陵修建大军的主力。
来自宫廷的陶工和来自地方的陶,在陶俑的制作上,存在着陶俑体型塑造、头型、面型、五官刻划方式等技艺技法上的差异,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差异所造成的艺术创作上的差别。


user avatar   heroblast 网友的相关建议: 
      

2200年前的工匠不经意间在兵马俑上留下一个指纹,粗心的秦吏在验收时并未察觉。

工匠侥幸暂时逃脱了被处死的命运,多活了点时间。每个兵马俑脚下的砖上都有制作工匠的名字,被发现了可能就难逃一死了。

经历了2200年的岁月,被一个文物摄影师在给出土的兵马俑拍摄证件照时突然发现。摄影师热泪盈眶,这是对工匠精神的感动,这是对中华文化瑰宝的感动,这也是对自己平凡岗位上不平凡发现的感动。

由此,开启了一段不平凡的人生


兵马俑制作工匠留的字样问题与为什么会刻名字,百度百科相关资料如下:

兵马俑的制作工匠是处于秦帝国社会下层的一批陶工。这些陶工有的来自宫廷的制陶作坊,有的来自地方的制陶作坊。从陶俑身上发现的陶工名有80个,都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陶工。
在陶俑、陶马身上打印或刻划陶工名,源于战国中期秦国的“物勒工名”制度,是秦国政府管理官府手工业、保证产品质量、控制和监督工匠生产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运用于秦陵兵马俑的制作上,一方面加强了对工匠的控制与管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作品质量的提高。
在出土的陶俑、陶马身上的一些隐蔽处,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些刻划或戳印文字。字数很少,一般只有2个字,最多的一件有11个字;陶文除了编号外,都是陶工名。这些陶工名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在人名前带“官”字的,简称作宫字类;二是在人名前带“右”字或“大”字的,省称作右字和大字类;三是人名前带一地方名的;四是只有人名的,人名多数仅有—二个字,个别的为三个字。在上述四类陶工中,第一、二类是来自中央官府制陶作坊的陶工;第三类是来自地方制陶手工业作坊的陶工;第四类因文字过于简略,而对其来源尚难作出判断。
官署作坊工匠
宫字类陶工的名字均发现于陶俑身上,陶马身上尚未发现,而且多在陶俑衣服下摆底部的隐蔽处,少数在衣角或腿上,目前共发现87件,其中印文75件,刻文12件。这些陶文的字体均为小篆,戳印的文字比较规整,为阳文,大多数四周有边栏,字与字之间没有界格,字的排列绝大多数是由左向右横排;刻划的文字较草率,文字排列顺序不一,或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横排,或上下竖排。
民间作坊工匠
在陶俑身上,还发现了一些在人名前加地名的陶文。已发现的地名有咸阳、栎阳、临晋、安邑等。其中以带有“咸阳”的陶文最多,其余三地各一件。带有地名的陶文均为刻文,多在陶俑上身的隐蔽处,字迹比较草率。经过统计可以看出,来自咸阳的陶工有衣、危、野、赐、午、笥、高、秸、庆、处、行、路、敬、文忌、木等19人,说明当时的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咸阳,为修建秦始皇帝陵征调了大批优秀的陶工,成为秦陵修建大军的主力。
来自宫廷的陶工和来自地方的陶,在陶俑的制作上,存在着陶俑体型塑造、头型、面型、五官刻划方式等技艺技法上的差异,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差异所造成的艺术创作上的差别。


user avatar   sithfer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我个人比较反对直接泼冷水用残酷现实让新人幻灭的做法。直接上干货给题主。

有梦想就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不要好高骛远,先迈出第一步再说。


user avatar   404-1-6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记得路易十六喜欢研究锁具,中国明朝的朱由校天启皇喜欢钻研木工,请问古今中外还有哪些皇帝们喜欢做这些的事情或者有类似的特长?


  

相关话题

  想問一下為何本名和幸老師與桂正名老師的畫風這麽相似呢? 
  有没有可能《进击的巨人》是故意「烂尾」? 
  既然当初禁播进击的巨人,却为何容忍这个的二创以及目前为止的高热度存在? 
  如何评价《大剑》作者八木教广的最新漫画《苍穹的阿里阿德涅》? 
  《进击的巨人》是否是一部诱导观众同情侵略者的作品? 
  如何评价动画《星球大战:幻境》? 
  如何看待《进击的巨人》中艾伦杀死马莱国无辜的平民? 
  《龙珠》里有哪些细节让你感动不已? 
  笔给你,你会怎么写《进击的巨人》结局? 
  巴勒斯坦人的处境,和进击的巨人中艾族是否类似? 

前一个讨论
二战日本神风攻击性价比高于传统攻击吗?它为什么会被批判?
下一个讨论
如何用文字描述一个完全错乱,违背常理的电波世界(比如梦中世界,或者育碧世界,雾)?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