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楚国被攻下首都和陪都后还能存活五十余年? 第1页

  

user avatar   daruq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当时的地理环境和交通来看,楚国的故都位置实在太偏僻。

楚国的鄢郢之地在今湖北江陵到襄阳一带,当时沼泽丛林密布的江汉平原的边缘地区,而当时的楚国军政重心很早已经转移到了今天的南阳盆地和淮河流域。

楚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扩张方向主要是先向北再向东,向南人烟稀少,向西受阻于三峡。鄢郢故土的地位在楚国的大规模扩张中相对地位下降很快,而陈、蔡在春秋后期的楚国就已经政治地位非常重要了。

先秦时期的湖北一带还非常荒凉,唐朝时候李白还诗曰: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离开蜀地到了荆楚一带就是荒凉的沼泽丛林,当时荆南一带更是号称天荒,唐朝人刘蜕于荆南及第,成了破天荒。

《汉书·地理志》:南郡(鄢郢)人口71万,江夏郡和荆南人口合计100万左右,南阳郡人口194万,而楚国大别山以东的汝南郡(蔡申息等地)人口259万、淮阳国(陈)人口98万、沛郡楚国(彭城)人口253万、九江郡人口78万(寿春)、另外属于楚国的还有东海郡人口155万、临淮郡人口123万、庐江郡人口45万,吴越故土的会稽郡人口103万,还有丹扬、豫章等郡以及泗水、广陵等几个国,人口合计也有上百万。楚国大别山以东人口是西部的几倍,战国时期的楚国鄢郢故土人口更为稀少,以此来统辖淮河流域人口密集的广阔地区是很困难的。

楚国在征服扩张的过程中,陈蔡很早就臣服于楚国,楚国对这一带的经营非常重视。公元前582年楚国大将子重就从陈国出发攻打莒国,这时候楚国就已经扩张到了鲁南。楚灵王灭陈蔡,“城陈、蔡、不羹”,以公子弃疾为陈蔡公。公元前530年楚灵王亲率大军驻扎于乾溪(城父南)准备攻打徐国,结果国内发生叛乱,公子弃疾率领陈蔡的军队和其他楚国国内不满楚灵王的势力一起进入郢都,后来成为了楚平王,为了酬谢陈蔡,又让两国复国。虽然陈蔡最后为楚国所灭,但是很快就和楚国融为一体了,流亡势力依附吴国,但是最后也被楚惠王打败。

在和晋国争霸之时,今天河南南阳信阳一带的“申息之师”就已经在楚国的军队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楚灵王自称“我大城陈、蔡、不羹,赋皆千乘”,陈蔡虽然很长时间还保持着半独立的地位,但已经是楚国的军事重镇了。蔡国和唐国背楚投吴,接应吴军翻越大别山就让楚国吃了大亏。吴国破楚之战楚将沈尹戌也要从南阳一带调集方城主力南下包抄吴军后路。楚国争霸中原,很早就是以豫南皖北一带的领土作为主力,后来又扩张到苏北。鄢郢被秦国攻陷以后,楚国就迁都于陈。

今天的长江黄金水道,在当时也并未贯通。在今天的荆江段尚且九曲回肠,古代长江过荆门以后,在平原上漫流,号称九江,从江陵到武汉这一段航行并不方便,长江能够通航的历史不早于战国后期。在长江水运并不通的年代,江陵的地理位置并没有后世那么重要。

春秋后期,伍子胥逃亡吴国,途经的昭关在今天安徽巢湖附近,很明显不是沿长江而下的。吴国破楚之战,吴军沿运河前身到淮河,再溯流而上,到了淮河上游接近河源处,弃舟登岸,在唐国蔡国接应之下偷越大隧、直辕、冥阨三关,翻过大别山,出现在汉水边。而此前的吴楚多次拉锯战也都在安徽中部靠近淮河一带,很明显,当时楚国郢都往东的主要交通路线并不是长江水路,而是往北到南阳一带再往东沿淮河而下。垂沙之战以后南阳被秦韩魏夺取不少地方,鄢郢和淮河流域的陆路已经受到了威胁。

《史记·春申君列传》:且王攻楚(寿春)将恶出兵?王将借路于仇雠之韩、魏乎?兵出之日而王忧其不返也,是王以兵资于仇雠之韩、魏也。王菲不借路于仇雠之韩、魏,必攻随水右壤。随水右壤,此皆广川大水,山林谿谷,不食之地也,王虽有之,不为得地。是王有毁楚之名而无得地之实也。此处的随水右壤,大致就是今天的大别山西麓的湖北应山、大悟一带,也就是当年吴国远征军经过的地方,大别山一带直到南北朝还有“蛮族”活动。


以当时的形势,楚国在鄢郢沦陷以后,放弃了地处楚国最西端且和东部富庶领地交通不便的故土,转移到了淮河流域,整合力量,陈和寿春相比偏远的鄢郢更能够向北争霸中原,向南开拓吴越江南,在随后的年代里一度能够重新强大起来抗衡秦国。而被秦国吞并的楚国故土,仍然保持着楚文化认同,所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秦末陈胜吴广振臂一呼,秦国吞并已久的南郡也发生了起义。

秦国如果继续攻楚,南方的长江航道当时并不可行,要么借道韩魏,要么经过当时“广川大水,山林谿谷,不食之地”的随水右壤。楚国能够在韩魏的屏障之下休养一阵。


user avatar   jing-da-g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并不是一个恰当的比喻,但是我们可以尝试从这个角度去理解:

楚国丢失国都,对整体楚国而言,有一点类似《天龙八部》里“珍珑棋局”,“自杀一大块,解放全局”的样纸。

楚国在春秋早期相对于中原诸国,是相对更加集权,政体更加先进的。但是到了战国时,相比于三晋和秦国就显得垂垂老矣,吴起变法最后用命带走了一大堆蛀虫权贵,但没有产生彻底变革的成效,总体而言还是宗氏权贵、地方领主的力量太强大,势力盘根复杂,整个国家都快变成又一个西周了,吴起变法前,甚至发生过国君被“盗贼”所杀的诡异事件。打起仗来,顺风局的时候各个都威猛无比,逆风局的时候直接容易鸟兽散。

楚国就像一战时的沙俄帝国那样,又大又慢又腐朽,它依然十分强大,资源、国土面积和人口远超任何一个北方诸侯国,它需要改革,却似乎什么都推不动。

落后就会挨揍,秦国鬼子打过来了,还把楚国打得很惨,连首都都丢了,祖坟都让人刨了。

屈辱啊!

反过头来看,楚国也因此解放了思想,解放了生产力,在江淮一带的新占领区另立山头,随着一批新的既得利益群体崛起,楚王的权势回来了,之前推不动的烂摊子终于有了动力推了,之前集不动的权力可以在新地盘集中了,黄、项等新兴宗姓崛起慢慢可以和屈、景、昭等旧势力制衡,一个后楚怀王时代的腐朽国家居然被秦国鬼子打醒,一时间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楚国的优势就是国土大,纵深远,丢的起地盘(还是可以参考俄罗斯),反正我烂地多,汉江一带扔给了秦国,还是一片旧势力盘根错节的地方,尤其是秦国鬼子打过来的时候在这块还干了不少缺德事,甚至把历代楚王的坟全挖了挫骨扬灰,所以这一片地秦国并没有管理的很好;以致于后来都占了50多年了当地人仍然保持楚国的习俗。可以说,秦国打下来这块地付出的运营成本并不见得比收益要少太多。

而依靠这一波生命力焕发,楚国到了战国末期还一度恢复了霸权,以致于有了“横则秦帝,纵则楚王”这样的说法。长平之战后,秦赵两国都分别国力都受损巨大,一时间楚国甚至有成为天下霸主的态势。在秦始皇时期,天下第一是秦,第二强国则依然是楚;但楚在考烈王之后陷入了激烈的内部斗争并无暇中原事务(这也是楚国一贯的通病);等斗争的差不多之后又发现自己已经无力抵抗秦国大一统的决心。

但楚国最后的奋力一击也让秦国吃到了灭六国战争中的唯一一次惨败。

最后推翻秦国的也是皆为楚国人的刘、项。项羽的西楚国,基本盘完全在江淮、泗上一带,楚国故地的汉江一带他已经根本不想要了,而楚国义军元老之一的刘邦最终建立的大汉也可视为楚秦的混血儿。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可能,说明楚国是松散网格自组织的社会,譬如部落主义、诸侯主义、地方主义、村社主义。自由化,弱集权,商业无碍。

秦,因了边境战争和水利,无意中高度组织起来了。

资源边界广阔,自由优于集权;

资源约束愈强,集权优于自由。

我没在针砭时弊,我就是在胡思乱想。


user avatar   wang-lao-yu-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太长不看版:

鄢郢之战本质上是五国伐齐事件的余波。

在第一强国倾覆之后,秦国尝试填补齐国的霸权,而楚国则出手搅局,最终引发了双方在黔中的武装冲突,进而升级为两国的全面战争。

客观上讲,鄢郢之战及前后拉锯战从头到尾都没有表现出这是一场以灭国为目标的征服战争。在当时,双方既没有消灭彼此的实力,也没有消灭彼此的兴趣。因此,这场战争的结果原本就和楚国的生死没有特别直接或必然的关系。

结合地图的话,看得会更为直观一些:

图为秦楚两国拉锯战的。

如图所示:

左下紫圈为楚将庄蹻攻秦的大致情况,当时楚军已经深入到了蜀郡侧翼的颠地;

下红圈为之后秦将白起攻楚的大致情况,是役,秦军攻破鄢郢,占领了楚国的江汉地区,庄蹻的退路被断,因此在颠地自立,至此楚军的攻势被化解;

右白圈为楚都郢陈,在郢都失陷后,楚王东迁至此;

右上紫圈为东迁后楚国对泗上地区的攻势,楚廷约在这段时间“收东地兵,得十余万”;

中下紫圈为再之后楚军夺取的“江南十五邑”的大致地区(注),自此战争才告一段落。

(笔者注:此处标记的范围较模糊,因为不好确定“十五邑”的具体面积,这里的“江南”指今巴东地区。)

从两国拉锯战的具体过程中可以看出:

秦军在鄢郢一带的军事行动并非以灭楚为目的,其直接目的有二,一为化解庄蹻在蜀郡周边的攻势,二为摧毁楚国可能威胁武关的军事力量,此时秦国完全不具备消灭楚国的实力和条件。

因此,楚国在之后又活蹦乱跳了半个多世纪,并不是一件让人感到意外的事情。

另外,楚国在此役中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斩获。一方面,楚国收服了富庶的泗上地区,实力有所恢复;另一方面,楚国通过夺回巴东地区切断了秦巴郡、南郡的水道,此后秦国在长江一线再无作为。当然,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忽略楚国失去江汉的惨痛代价

此战过后,列国的势力正式划分完毕。自此,秦据西北,楚据东南,“横撑则秦帝,纵合则楚王”的局势业已明朗,赵国在这一特殊政治环境下被推上了“第二强国”的宝座,战国后期的篇章正式开启。

·

下文为鄢郢之战的具体始末。

以下具体历史事件参考自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不参考文学作品及影视作品。

另需要补充一点:题主在问题描述里说“楚国的鄢郢之地被攻克了而迁都寿春”,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当时是迁都到郢陈,至于题主是否参考了一些文学作品不太清楚——但在本文中,笔者只对历史话题进行讨论,请题主注意区别。

·

伐齐尾声:公元前284年

秦昭襄王23年,魏昭王12年,韩釐王12年,赵惠文王15年,齐闵王17年,楚顷襄王15年,燕昭王28年。

有关五国伐齐的始末,由于篇幅有限这里不做过多介绍。这一事件牵涉有大量阴谋活动及政治运作,几乎是战国历史上最漫长、最复杂的一次较量,在这里也很难用很精炼的语言进行总结,如果有兴趣的朋友比较多我会在以后找机会整理。

这里,只说五国伐齐的结果:

图为五国伐齐之后,列国对齐地的瓜分情况。

如果所示:

白圈分别为齐国仅存在即墨、莒两都,齐五都中的临淄、平陆、高唐(或阿)均已失陷;

红圈为燕、赵、魏、秦占据的齐地,燕国占领了临淄在内的70余座城邑,赵国占领了济西地区,魏国占领了故宋地,秦国占领了陶邑;

黄圈为楚国占领的一部分淮北地区,另有一支10,000人的楚军以救齐之名进驻了莒邑,楚将淖齿因此被齐闵王任命为齐相——不过,后来齐王和淖齿产生了一些矛盾,淖齿杀死了齐王,后被莒人所杀。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直观看到:

燕国从伐齐战争中分得的领土最多,魏国吞并的领土次之,赵国再次之,秦国最少,楚国所夺回的“淮北”具体范围不详。

在这里,我们需要讨论3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

为什么强大的秦国夺得的领土这么少?

这个比较好理解,因为秦国和齐国并不接壤,所以它只能追求的是质量和战略价值,不能追求面积;

第二个问题:

为什么江河日下的魏国能吞并一大片富庶领土?

这个也比较好理解,当时宋康王就在魏国,原齐相田文也在魏国做国相,抓到这两张牌肯定有利于拉拢宋人和当地的齐国官员,

第三个问题:

为什么比较弱小的燕国倒能吞并那么大的领土?

这个更好理解,因为列国暂时懒得管。

至于懒得管的原因,无外乎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列国忙于各忙各的没时间理睬,一方面是列国也知道燕国其实吃不下去。

又为什么说都知道燕国吃不下去呢?

我们看一下另一块领土:

图中红圈所示为魏国的河东郡,约四百里左右。

在伊阙之战后,魏遣芒卯向秦国“割让”了这块土地。但在之后的10年之间内,河东郡的治所安邑一直在秦魏两国之间反复易手,甚至在30年以后的阙与之战期间还有魏将公子咎率精锐部队进驻安邑的记录——治所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可想而知。

那么,秦国为什么这么多年都不能完全吃下河东之地呢?

究其原因,以河东郡县之广、三晋卿族之盛,纵使秦国制度再先进,也难以凭借公元前三世纪的行政能力将其快速消化。强秦想要消化晋地都如此吃力,弱小的燕国想要消化整个齐地更不太可能,此时列国选择暂且放燕国一马也就不奇怪了。

说到这里,我们大致也就理解了为什么秦朝统一以后12年就土崩瓦解,为什么项羽在灭秦后大肆分封诸侯,又为什么到了汉代朝廷依旧要分封诸侯。

估计有些朋友问:

既然摆明了吃不掉齐地,那为什么燕昭王不学学赵国,找一个相对现实的范围见好就收呢?

最直接的原因之一应该在燕将乐毅的身份——燕卿、赵相、魏臣——就此君之后的行径来看,这个人最在意的并不是燕国的利益,而是燕、赵、魏之间的平衡及自身的权势。

截止到这一年为止,列国的实力大致排名为:

秦国是当时的最强国;

楚国是第二强国;

赵国排第三;

魏国排第四,这时的魏国虽有宋地进账,但却有陶邑在背,处境绝对是要比赵国危险的;

燕国排第五,现在的燕国严重“虚胖”,且军队的指挥权上在有一定不稳定因素;

韩国排第六,相比于魏国,它的地理位置更加尴尬,且实力上没有任何补充;

齐国排第七,此时属不提之列。

·

酝酿期:公元前283年-公元前281年

秦昭襄王24年,魏昭王13年,韩釐王13年,赵惠文王16年,齐襄王元年,楚顷襄王16年,燕昭王29年。

秦国立即向魏国发起进攻,秦军先攻取了安城,然后直扑大梁。

与此同时,魏相田文至燕、赵两国求救,得到了一支180,000人的援军。

秦军听闻燕、赵救魏后退兵,秦相魏冉也因此次攻魏无功而返而下台。

是年,列国攻势大致如下:

图中所示:

红箭头为秦军攻梁的大致路线,不过此说略有争议;

紫尖头为燕赵联军救魏的大致路线,统帅应是乐毅本人,疑似在救魏后以赵相的名义为赵国攻下了魏国的伯阳;

黄箭头为赵将廉颇攻齐阳晋的大致路线,白圈分别是齐国五都中的高唐、阿、平陆,此时3个城邑究竟在燕、赵哪一方的手里并不好说;

红圈为当时齐国仅存的3座城邑,也就是莒、即墨、聊城。

公元前283年结束。

秦昭襄王25年,魏昭王14年,韩釐王14年,赵惠文王17年,齐襄王2年,楚顷襄王17年,燕昭王30年。

这一年,秦国对赵国救魏展开了报复,攻取了赵国2座城邑,具体位置有一定争议,疑似在今山西汾阳一带。

同年,秦、魏、韩三国相会,秦廷有重新构建连横的倾向。

“完璧归赵”事件疑似发生在这一年,秦廷似乎有意试探赵国的态度。

公元前282年结束。

秦昭襄王26年,魏昭王15年,韩釐王15年,赵惠文王18年,齐襄王3年,楚顷襄王18年,燕昭王31年。

秦军继续攻赵。

魏国大抵在同时期于卫国境内与赵军交战。

图中所示:

红箭头为秦攻赵的大致情况;

黄箭头为魏攻卫的大致情况。

是年,秦将白起忽然掉头攻击魏都大梁,而后被燕赵联军困于林中,秦廷被迫承认了赵国在济西、燕国在胶东的占领才算解决(见杨宽《战国史》P430)。

同年,秦廷当时的国相下台,魏冉再度成为秦相——至于在林中之战以前还是以后不明。

总结来说:

这一阶段秦廷的真实目标不详,可能是想折腾魏国来为攻赵创造条件,也可能是想折腾赵国来为攻魏创造条件,还有可能是想折腾魏、赵来为攻韩创造条件,可能秦廷内部也没有一致观点。

尽管这一年秦国的动向让人捉摸不定,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秦廷正尝试重新构建连横,要么是秦-韩-魏-陶,要么是秦-赵-陶。

图中,红线和白线是秦廷的两种连横方案。

显而易见,秦-韩-魏-陶的连横方案尤其不能被楚国接受。

为什么呢?

原先秦、韩、魏三国联盟的时候,楚国可以和宋、齐联盟进行对抗,现如今齐、宋均已倾覆,燕国又无法替代齐国的位置,一旦秦国和韩、魏联盟的话,楚国就会陷入外交孤立的窘境。

也是在这一年,楚廷借一个神射手之口宣布了一项宏伟的战略规划:

这一战略规划大致分为3个阶段:

黄箭头是第一阶段,楚军从三个方向出击,西线切断魏国和秦国本土的联系,中线切断大梁与秦国陶邑的联系,东线则包抄陶邑的后方,最终占据大梁。

灰箭头是第二阶段,楚军采取闪电战的战术,从莒出发,利用河道快速攻取临淄北部的浿丘,而后顺势占领即墨,再后面就可以一举收服泗上列国。

紫箭头是第三阶段,在趁着秦攻三晋的疲劳之际,楚军应攻击汉中和方城的楚国故地,接下来封锁函谷关,就此占领崤山以东的广袤地区。

从上述内容来看,楚廷将秦、魏、齐(或燕)视为假想敌,赵国视为潜在盟国,几乎想以一国之力宰割天下。客观上讲,楚廷此时的举动更像是一种外交攻势,目的是在敲打韩、魏接下来该怎么站队——至于这一战略本身,楚廷大概率不会太过当真。

现如今,楚国出来搅局了。

公元前281年结束。

·

司马错的最后一次出征:公元前280年

秦昭襄王27年,魏昭王16年,韩釐王16年,赵惠文王19年,齐襄王4年,楚顷襄王19年,燕昭王32年。

如果上一年楚廷借神射手之口的宣言确实只是一次外交攻势,倒也能解释后来楚国战争动员的迟缓......

秦国则趁机迅速展开了行动。

在北方,秦将白起攻取了赵国的代、光狼城,之后双方似乎达成了停战协议,于是赵国把伯阳归还给了魏国,转向攻击齐国的麦丘。

注意,在这里麦丘是被视作齐邑的。可能是因为当时齐国已经复国了,也可以是麦丘名义上归属了燕国,但赵国以“齐邑”为借口进行攻打。

在南方,司马错则从陇西发兵,沿着蜀郡攻击楚国的黔中地区。是役,楚军大败,楚廷将上庸、汉北之地割给了秦国。

这一年列国的攻势大致如下:

如图所示:

上红箭头为秦将白起攻赵的大致路线;

紫尖头为赵将赵奢攻麦丘的大致路线(注,此时齐国是否复国有争议);

下红箭头为秦将司马错攻楚的大致路线。

这一年结束。

·

武安南国:公元前279年

秦昭襄王28年,魏昭王17年,韩釐王17年,赵惠文王20年,齐襄王5年,楚顷襄王20年,燕昭王33年。

楚国大致在这一年完成了战争动员,由楚将庄蹻率兵反攻,大致击穿了黔中、巴郡,向着南郡以南的颠地深入。

秦将司马错在此后不见史册,可能于此役阵亡,也可能获罪被罢免,考虑到年龄问题,自然死亡的可能性也不低。

同年,赵王与秦王相会与渑池。赵将廉颇继续攻齐。

也是在这一年,魏国给秦王写信,称听说秦廷有攻梁的计划,然后表示此时秦廷更应该攻楚。

大致在这一年,燕昭王逝世,燕惠王继位,以骑劫代乐毅,被齐将田单所破,齐国复国。

从这一年的整体态势看,赵、魏两国对秦楚两国之间的战争都没有任何要干涉的意思,而齐、燕两国又发生了剧烈动荡,不可能有任何干涉的能力。

秦廷嗅到了战机。

是年,秦将白起率兵攻楚,攻取了楚国的鄢城和郢都,楚王被迫东逃。

图为这一年秦楚两国的攻势。

如图所示:

白箭头为楚将庄蹻的大致路线(这一路线略有争议,可能有点偏);

红箭头为楚将白起攻楚的大致路线,从地名上看秦军当时比较有可能是兵分两路,另一支秦军的统帅相对可能是蜀守若。

是役,白起被封为武安君。

身在滇地的楚将庄蹻则因为归路被断,在滇地自立为王。

在这一阶段可以看到,当时秦国对攻楚的态度是十分果断且坚决的,其原因应与当时秦廷的局势有一定关系。

如图所示:

左上紫圈为咸阳,中紫圈为武关,这条交通线是联通秦楚两国的主要路线;

中部红圈所示,为楚系外戚“四贵”封邑所在区域,包括有新城、穰、宛、邓等要镇,其中邓的位置略有争议,所以把两个“邓”都圈在了里面;

下白圈即为楚都郢。

从图中可以看到,楚系外戚的封地基本处于鄢郢之战的后方——只要楚系外戚的态度坚决,白起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展开军事行动

那么,楚系外戚为什么要对母国如此痛下杀手呢?

这是另一个故事,此处不做展开,如果有朋友感兴趣后面我们会再作讨论。

除了秦国的因素外,楚国方面也存在有两个因素——一个是楚将庄蹻的远征导致江汉的力量空虚,另一个是楚国在当时很有可能仍未认真进行军事动员。

如图所示:

红箭头为庄蹻的大致路线,从之后蜀守若的活动范围看,红圈所示的区域有可能已经被楚军夺回;

白圈所示为鄢郢之战的主战场江汉地区,可以看到当时江汉平原的水道十分复杂,并有广阔的云梦泽横贯在当中。

有关庄蹻所部军队的数量没有记载。从庄蹻的活动范围看,他的军队数量不会太少,也不会太多。

为什么不会太少呢?

因为庄蹻的活动范围较广,如果只是一支中小型军队的话不太可能完成如此艰巨的军事任务,所以大概率是一支上万人的军队。

为什么又不会太多呢?

这里有一个历史常识,战国时期虽然经常出现集团军规模的战争,可一旦涉及长途行军,军队数量就会急剧缩减——比如,楚至莒救齐、燕助齐攻宋、秦助魏攻楚、楚攻燕,这些战争的军队规模都在10,000-40,000人之间——军队规模减少并非单纯在糊弄,更重要的因素在于自耕农的临时武装不可能维持如此规模的远征,因此只能使用脱产或半脱产的军队才能进行。

从庄蹻的攻击跨度来看,他所部的军队应当正是脱产或半脱产的军队,因此规模不可能到达集团军的程度。

这这两点上看,庄蹻应当从楚国抽调走了一定规模的精锐部队,导致了楚国在江汉地区防御力量的减弱。

当然,上述因素不可能是决定性因素,根本还应该在于楚廷疏于备战

《中山策》中,白起称:

时楚王恃其国大,不恤其政,而群臣相妬以功,谄谀用事,良臣斥疏,百姓心离,城池不修,既无畏臣,又无守备。

《楚策四》中,庄辛称:

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郢都必危矣。

从上面的言论中可以看到,当时楚廷内部的矛盾重重,楚王及身边重臣又无足够的危及意识,一部分意识到危及来临的重臣还被驱逐,似乎以楚王为首的楚廷高层十分坚信秦军不可能进攻江汉地区。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楚廷高层出现如此严重的误判呢?

一种是非理性因素,比如楚王及身边重臣的智力普遍不太理想,或者贪图享乐而忽略了战争的因素;

一种是理性因素下的误判,从当时的局势来看,秦国的重点精力按道理应该放在攻击三晋,应该放在消化河东,应该放在控制刚刚复国的齐廷,总之跋山涉水去攻打一片完全不可能消化掉的泽国并不划算——于是,楚廷完全错估了秦国的战略规划。

以上两个因素究竟哪个占的比重大不做讨论。

总之,白起在鄢郢之战中之所以能够顺利得手,极大程度取决于支持者的决心和敌人的误判,两者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这一年结束。

·

“楚庄王”的亡羊补牢:公元前278-276年

秦昭襄王29年,魏昭王18年,韩釐王18年,赵惠文王21年,齐襄王6年,楚顷襄王21年,燕惠王元年。

白起继续攻击楚地的夷陵、竟陵、安陆一带。

同年,周君到秦国拜访,之后秦王与楚王相会于【襄陵】。

如图所示:

红箭头为白起攻楚的大致路线,可见秦军主要在云梦泽以北的长江一线活动,并止步于大别山;

灰箭头所示为楚廷的东逃路线,灰圈所示即郢陈;

紫圈所示为【襄陵】的大致位置,紫箭头为秦王、楚王赴会的大致路线——如果位置无误的话,魏国似乎有意为秦、楚两国调停,周君在其中做担保——但这次调停显然没有成功。

公元前278年结束。

秦昭襄王30年,魏昭王19年,韩釐王19年,赵惠文王22年,齐襄王7年,楚顷襄王22年,燕惠王2年。

蜀守若夺取了楚国的黔中地区。

同年,楚廷进行了一系列人事调整,并开始在东方扩张。

是年,魏昭王逝世,魏安釐王继位。

如图所示:

红圈为蜀守若的大致攻略位置;

白圈为楚军收服泗上的大致范围,其中涉及的淮北之地可能为魏国领土。

公元前277年结束。

秦昭襄王31年,魏安釐王元年,韩釐王20年,赵惠文王23年,齐襄王8年,楚顷襄王23年,燕惠王3年。

秦将白起攻魏,取2座城池,为次年魏冉攻击大梁打通了道路。

赵将楼昌、廉颇先后攻打魏国的幾,于12月攻克。

同年,楚廷集结东方的军队,“得十余万”,向西反攻,夺回了江南十五邑。

如图所示:

白箭头为秦、赵攻魏的大致情况,其中白起攻取的城邑位置不详,考虑到次年魏冉攻击大梁,不出意外的话应在黄河流域;

红箭头为楚军反攻的大致情况,具体路线可能是穿过南郡,也可能是绕过南郡,所谓的“十五邑”具体范围不详,但想来规模不会太小。

公元前276年结束。

至此,秦楚两国之间长达5年的拉锯战正式结束。

补充一点,楚顷襄王又谥“楚庄王”,个人猜想可能是生谥,或许正是在这段时间获得的这一称谓。

在这一阶段,有3个细节需要注意:

其一,魏廷有意介入秦、楚之间的战争,其诉求可能与楚廷东迁后与魏国距离过近有关。至于调停未果的原因,一方面可能在于魏昭王的健康问题,一方面可能在于楚廷应该意识到秦国拿它也没什么办法,态度开始变得强硬。

其二,秦廷有意从南中国的战争中及早脱身,其原因可能与三晋之间的一些小动作有关。之后,秦国拉拢赵国攻魏,又攻击大梁围城打援击破了韩国的军队,此举的目的可能是为了“伐交”——从公元前273的华阳之战来看,三晋在当时确实有可能暗中搞一些事情。

其三,楚廷意识到秦国的软肋——它在南中国不可能投入过多的战争资源——因此,楚军并没有针对故地展开收复,而是直接攻击巴郡和南郡的连接部位。此举应当给秦国在南中国的军事部署造成了巨大破坏,自此秦军在长江一线再无作为,即使到了灭楚战争期间也未出现过秦军沿长江攻击楚国的记录。

有关秦军在长江流域的不作为另有一项重要证据,即在于《睡虎地秦简》。

如图所示:

白箭头为黑夫与惊随李信攻楚的大致路线,从征兵地点到作战地点可见秦军的调度十分折腾,不知为何不直接在长江流域作战;

黄箭头为假设沿长江流域的进攻路线,实际在司马错时期秦军在南中国就有相当庞大的水上舰队(见《华阳国志》),长江流域也是当年楚国攻吴、攻越的主要路线,从客观条件上看秦军沿长江攻击楚国是合理的,就算不能捣毁楚国后方也能起到不小的牵制作用——不过,秦军在这个方向确无作为。

·

鄢郢之战的具体影响:

显而易见,鄢郢之战与楚国的生与死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

在当时,秦军的极限就是大别山,消灭掉楚廷唯一的办法只有拉拢魏国联合攻楚——偏偏此时又正赶上魏昭王逝世,魏廷在这一阶段不大可能有大动作。

但是,我们并不能忽视鄢郢之战的影响。

首先,鄢郢之战直接确定了战国后期的局势划分,秦据西北,楚据东南,“横成则秦帝,纵合则楚王”的态势已昭然若揭,这一政治格局甚至延续到了秦末——在秦灭六国的12年后,楚王“扶苏”、景驹、熊心、项羽再次举起了纵方的大旗。

其次,鄢郢之战以后,楚国失去了威胁武关的能力,秦国也失去了长江作战的能力,自此列国的纷争完全聚焦于中原——这一态势直接塑造了赵国“第二强国”的表象,也间接促成了再之后魏、赵先后的回光返照。

最后,鄢郢之战中彻底暴露了楚公室的腐朽糜烂。在这里我们需要讨论一个问题:

楚公室的腐朽究竟是个例,还是代表?

如果是前者,倒能解释为何秦国能够统一中国,至于二世而亡或许只是皇帝的个人行为所致;

如果是后者,则能解释为何韩公室、赵公室、魏公室、燕公室、楚公室、齐公室、卫公室、秦公室为何在短短26年内相继灭亡。

但无论你如何选择,历史都不会因你的判断有一丝一毫的改变。

在之后,秦廷内部出现有严重的家族化、世袭化,重臣的跋扈,御史的不作为,封君的叛乱,终日折磨着伟大的千古一帝。而在崤山以东,士人在间谍网的金玉满堂间执酒高歌。

公元前207年,西周王朝最后一个世袭制类奴隶主类封建主正式灭亡。士人刘季被关中父老拥戴着成为三秦之主,自此地主阶级正式把控了这个国家的走向。

(全文完)


user avatar   luo-xie-92-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為楚頃襄王把能帶的人全帶到江淮地區去了...為了擴張泗上來鞏固國防,還把魯滅了。

東遷之後楚國很快在陳縣建都,淮北也是當時比較好的地,尤其是泗、淮之間也是膏腴之地,這是以前宋國的勢力範圍或是國土,而且泰山南麓的鄒、魯之地也是肥地,莒也一度為楚控制,魚鹽之利豐富,甚至後來齊國只剩莒都之地(相當於其他國家的郡)仍能反攻復國,楚滅越後還曾擁有琅琊,魚鹽之利不下莒都地區。春申君治理江東也卓有成效,章山之銅、魚鹽之利不比中原貧瘠。並不存在所謂楚遷徙後都是爛地的說法。

等秦再次大舉攻楚的時候(李信攻楚),秦已經三分天下有其二了,根本扛不住。

你以為的楚國:湖北湖南。

實際的楚國:商洛(早丟了)、重慶東部(滅巴得的,丟了)、湖北(丟了)、河南西南部(南陽宛郡,丟了)與東南部(陳郡)、貴州東北部、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北部(浙江以北)、山東南部。

楚懷王時的楚國達到了最大,威王滅越後只取得了故吳地,懷王驅越直接將國境線推到浙江水。東北境最大是楚考烈王滅魯將過境推到泰山南麓。

楚東遷後秦國在南郡與洞庭郡、南郡與衡山郡、南陽郡與淮陽郡(陳郡)之間建立了一系列徼塞亭障,在秦簡中顯示秦統一後這些地方的要塞被稱之為「東故徼」,在南郡時常需要「備警」。這一系列要塞的作用就是與楚國在此地進行較為長期的拉鋸戰,總體來說秦國在攻楚之前屬於防守階段,意圖是消化南郡、南陽、漢中。

到了秦統一時,南郡已被完全消化,南郡民認為自己是秦人而非楚人。從荊襄戰國晚期墓葬來看,大部分為秦墓,還有部分是帶有濃厚秦式風格的楚遺民墓,與湖南、安徽、江蘇的仍為傳統楚文化風格的楚墓相差甚遠。南郡已經完成了秦制的覆蓋。

東遷後的楚國差不多有這麼大,和統一、開西南夷、南越、閩中後的秦朝比較:

就這麼大個玩意拿什麼馬上再滅掉啊?

楚國曾經被吳國斬首過都挺過來了,何況國君沒死,平安跑到淮河平原原地就復活奪回江旁十五城。

東遷後的楚國大小,有心的可以看看趙炳清的博士論文:《楚國疆域變遷之研究——以地緣政治為研究視角》。

很多時候一般人對秦和楚的地域範疇都有挺大誤解...

布哈林那個圖問題挺大的,江旁十五城很快就被楚奪回,南郡南邊的洞庭郡(貴州東北部與湖南西部地區)是滅楚後才佔領的。還有楚國並不擁有浙江水以南,應該是拿漢平帝元始二年的會稽郡界畫的,而吳郡和會稽郡合併至少是漢文帝前元十六年以後的事情。

不過用來說明這種問題倒也算直觀。


user avatar   ao-xue-fei-y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三晋,特别是中原地区的魏国还在。

楚国都城郢,位于今湖北江陵西北;别都鄢,位于今湖北宜城东南。秦国从关中出发只要越过秦岭,攻陷楚方城(今襄阳一带),即可直取郢、鄢。

鄢郢之战后,楚国都城迁至淮南的寿春。如果秦国贸然从秦岭出发,向东沿淮河;或者从湖北越过大别山东进淮南,都将面临着被魏军西进直取关中,或者南下襄阳切断秦军退路的威胁。因此,秦军要远征淮南地区,一定要控制三晋,特别是山西地区。

山西西有吕梁山,东有太行山、南有中条山作为屏障,西进可取关陕、东出太行取华北、南下控中原,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事实上,控制山西北部的赵国一直是秦国最大的威胁,这也是白起发起鄢郢之战前,秦国拼命试探赵国(和氏璧、渑池之会)的原因。因此,秦国在没有彻底打垮赵国的前提下,根本不可能派遣大军远离关中进行远征。

岳飞另类解读专栏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笑死

您找哪个郢?


user avatar   xu-jin-chen-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上图,截取一张楚王“被骗”前的,和楚国在秦始皇登基时的疆域。


看的清楚了,就可以发现楚国丢的是什么,得的是什么。

不错,楚国确实丢了较为悠久的都城,就是鄢郢之地,但是楚国得到了淮泗,那可是好地方。这让我想起了魏国割让河东的果断有部分原因就是能够夺取旧宋故地。


user avatar   jiu-dou-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雷霆雨露,莫非天恩。




  

相关话题

  战国七雄最弱的是燕国还是韩国? 
  秦国的名声是怎么败坏的? 
  为什么清朝可以撑到20世纪才灭亡? 
  怎样理解明末何腾蛟这个人物? 
  秦始皇真的是奇丑无比吗? 
  现在的世界,难道不像春秋战国的前夜吗?世界真的不会有一天统一吗? 
  如果朱棣没有建都北京,明朝是否不会灭亡,或者不会灭亡的这么迅速? 
  如果把历朝历代比做游戏,那么哪个朝代或者割据政权的卡池里SSR出卡率最高? 
  如果一座餐厅穿越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会怎么样。? 
  请问绿衣大食这个称呼最早出自中国哪本史书? 

前一个讨论
世界上有没有长得很像,但又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
下一个讨论
19-20 赛季欧冠尤文图斯 2:1 里昂,总比分 2:2 因客场进球少遭淘汰,如何评价这场比赛?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