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乱联名,同样的产品,喜茶、奈雪的饮品是不是真的特别好喝?2020所有饮料店都在出的杨枝甘露,从味道对比,喜茶、奈雪最大的特点就是贵
今年夏天,几乎所有的连锁不只奶茶店
都在推杨枝甘露
怎么,现在饮料界为了公平竞争,都不走素质教育,改应试教育,发统一试卷,出命题作文了吗
从蜜雪冰城、益禾堂到喜茶、星巴克
大家像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参加高考的心态,根据题目的指向,也不一定认真作答
而喝了11杯的胖崽仿佛成了阅卷老师
我会按照参考答案加主观判断给分
参考答案的意义不是讨论杨枝甘露好不好,而是杨枝甘露应该是什么味道
杨枝甘露喝起来从来不是夏天从暴晒的户外回到家打开冰箱那一刻的凉快
它是耀眼的夕阳下运动完带着黏腻的汗走向你的你暗恋的男生
综合籍贯与年龄
连锁品牌里,许留山与满记就是标准答案
本来以为会是相似的味道
喝了后发现只有容量相同
没关系
主观题的评分都有100分向的标准答案与拿1分向的其他答案
1、满记
31元
作为标准答案
满记的出品像直接把“杨枝甘露”这道传统甜品从“碗碗装”换成“杯装”
…
所以虽然有芒果味
但整体偏稠、奶、甜
它设定好给分关键词:
芒果、西米、柚子、椰奶
…
西米是11杯饮料中做得最好的一家,有珍珠的弹度,可以感受出一颗一颗咬开的质感
2、许留山
25元
许留山的出品就像题目问:材料反映了哪些经济原理
…
我因为不会所以直接把关于经济的所有知识点都罗列进去
上层是椰奶
中间层像用没熟的芒果直接打出的果汁的稠度、味道、纤维感
西米有做布丁的梦想,质地上已成真
…
少糖偏无味,芒果部分比较酸跟涩
从这款的味道,许留山确实有倒闭的危机
1、蜜雪冰城
8元
如果按高考标准,这是一篇0分作文
它把作文题目写在考卷上后,开始就这个作文题的不合理进行详尽的论述
…
而因为具体内容之精彩,
会上微博、腾讯新闻等热搜
…
是一杯很优秀的甜饮料
但不叫“杨枝甘露”
…
料非常多
珍珠、椰果、果冻…
而且每一款料的质量都及格
…
仔细喝饮料,能喝出一点点的椰奶味
并不是很甜,一杯喝完满足又不觉得腻
评价:作为饮料而推荐
2、益禾堂
14元
这杯杨枝甘露,最接近标准答案
整体的味道像稍微稀释了的满记
…
半糖甜度刚好
芒果与椰奶的味道很融合
… 缺少的只是些不要紧的细节:没有芒果
评价:作为饮料、杨枝甘露都推荐
3、沪上阿姨
15元
在益禾堂基础上再稀释一个程度的满记版杨枝甘露
…
过于稀了,像大题只写了要点
你都懂,但只能拿一半分
评价:还行
4、CoCo都可
17元
酸奶杨枝甘露的味道是原味酸奶兑水
…
配料努力往杨枝甘露靠
——柚子、西米、吃不出是不是新鲜芒果的芒果
评价:一般
5、米芝莲
18元
要从这杯液体中喝出是“杨枝甘露”
跟程序员通过精心挑选洗发水防秃一样的成功率
…
饮料部分喝的是浓缩原材料的甜
要尝出“好喝的饮料”
难度高达企业已实现愿景,老板还能兑现曾经画过的饼
比软的西米更难吃的是
大颗又软的西米
评价:难喝
1、喜茶
27元/多肉芒芒甘露
少少甜已可以满足味觉对糖度的需要
…
喝起来的感觉介于许留山与满记之间
饮料部分偏淡
底部有一点芒果汁的酸
…
同类对比
毫无特别得像篮球比赛结束,
喜欢男生的校草面对各个女生递来的不同牌子的矿泉水
评价:还行
2、奈雪の茶
28元/杨枝甘露宝藏茶
饮料很淡,淡中透出微微的芒果酸
…
它,叫杨枝甘露
是没买版权就抄袭,还制作得一塌糊涂的综艺节目
评价:一般
3、伏见桃山
26元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加了布蕾的原因
喝起来有一种燕麦豆奶的香甜
…
奶、糖及我没喝出的其它成分融合在一起
带给味觉的舒适,像看了萤火之森/穿越时空的少女/你的名字这类动漫电影
…
当然,这杯叫杨枝甘露的饮料VS杨枝甘露
就像地理填空题写:长洲还是常州
评价:作为饮料而推荐
4、星巴克
38元
没有芒果没有西米,甜度较低的甜饮
…
如果这杯是杨枝甘露
那40岁的罗志祥不仅是男孩,9年里还对周扬青一直深爱
…
是星巴克正常0性价比的出品
评价:一般
乐乐茶:深圳0店
七分甜:深圳只有2家店
茶百道:深圳只有3家店
古茗:深圳4只有4家店
总 结
考虑到不同价位就像不同省份
清北的录取分数线一定会不一样
好喝的杨枝甘露
标准组:满记
低价组:益禾堂
一定要选高价组:喜茶
名字是杨枝甘露的好喝饮料:
蜜雪冰城、益禾堂、伏见桃山
网红美食避坑指南
公号自己掐指一算,今日宜恳求关注
如果比较多人看,我可以再出个奶盖茶或奶茶测评
疫情期间,线下零售市场都在期待一个事情:报复性消费。
在真金白银给生鲜电商和外卖平台贡献利润以后,多数人还是要逐渐回归正常的生活状态,3月份疫情期间很多我的同事和朋友都在讨论会不会有报复性消费。
从需求端我们是比较确定的,特别是几个城市都推出了“消费券”。补贴+长时间被压抑的需求,看起来疫情过后的消费市场也会有几周的大反弹。
没想到的是,品牌方的先涨价了:海底捞涨价6%左右,喜茶几个产品涨价2元。
这和我们线下对中小商家的调研是相反的,很多小企业疫情期间的现金流出现了很大问题,房租、必要的人员都是刚性支出,收入锐减。于是很多人在过去1~2周采用的是平价甚至降价策略,走量补充现金流。
价格上涨必然压抑消费数量,特别是大品牌客单价高。多数的回应都是成本因素,合理,毕竟上游也会涨价。但是从中我们也看到了大品牌方经营目标的切换:要利润。
线下零售业务端,永远的难题是要利润还是走量,对已上市和准IPO企业来说就更谨慎。利润和走量除了影响公司日常经营,还牵动资本市场的一举一动。疫情恢复后,中小商家没得选,大品牌有的选。
毕竟大品牌抗风险能力强一些,而且有一级市场融资渠道。
有的选,还纷纷涨价就有意思了。
而且要结合瑞幸来看。
瑞幸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资本市场对于过去3~4年以来雨后春笋一般的“新零售企业”估值,有直接打击。
浑水做空解开了一个中国行业内熟知的玩法,海外投资者却不甚熟悉。瑞幸的实锤,让海外二级市场投资者大开眼界,也意味着对这类企业的风险定价需要调整。
传统估值方法主要是看增长,看量——单个消费者全生命周期价值、PS、各类增速,博取一个长期故事:中国在某一个消费品类向下的“国民品牌”。
于是,企业经营者在业务端,满足增长、满足走量的预期就可以。
利润并不是最重要的,否则我们完全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些只是开店的企业为什么不像传统生意那样,单店一个一个做,或者把单店模型做好以后放加盟。
瑞幸事件后,估值体系的调整必然是从过度看增长、过度看走量向看单店模型或盈利能力迁移。
这些企业咬着牙做量,估值提升是有限的,不如做做利润,等待市场消化瑞幸事件。
提价保单店模型、提价保毛利的措施就不难理解了。
为什么我们会判断报复性消费需求只是短期,还是基于中期消费能力的担忧。
疫情收入下降,直接制约了大家持续把过往几个月的消费“补回来”的能力。
就拿餐饮说,10顿8顿饭,那是“既想也能”、再多那就是“想但是钱包不能”,其他零售也一样。
对品牌来说,“中国人每天消费x个xxx”,短期肯定是得换换说法了。
商场运营方的本质是物业公司,
想各种办法吸引人流过来,接着招商,目的是收取租金,然后涨租金。
所以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来福士想要吸引的大批顾客群体,他们是不是在意棒棒入内。
如果他们其实希望棒棒不入内,那么来福士不过是个手套防火墙而已,抵挡了来自网络和外界的骂名。
如果他们反对禁止棒棒不入内,那么就算没有这个报道一段时间后来福士自己也会被用脚投票的顾客教做人。
商场是否以为棒棒影响了形象不重要,最终用户怎么想的才重要,想想谁掏钱?
所以,到底是顾客有这样的需求而商场才这么去干?还是商场自以为是的猜测了顾客的需求呢?这只有顾客自己知道了。
不兜圈子,不贴各种官方招生简章,直接给你答案——肯定是安泰的提面更难,没有任何疑问,随便问问上海的考生都知道。
从16年高金大涨价之后,安泰的提面难度就一直是上海最难,没有之一,复旦由于死守着60分的英语C线,导致笔试过线率极低,必须依靠提前面试放水才能保证生源数量,这个研究一下数据,自己都可以推断出来。
其实去年安泰涨价,复旦按兵不动,两者的差距在今年大幅度的缩小了,我们都以为复旦要追求提面生源质量了。结果,年底直接飙到50万。
这下好了,如果明年安泰不跟涨,可以想见复旦的提面难度会继续拉胯,安泰仍然会是上海最难!
除非,复旦把60分的C线放弃,这样可以大幅度收紧提面口子,难度和安泰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