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做律师的时候,实践与书本差距大不大?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wei-lin-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书本教的很多是“法律如何适用”的问题。

比如在我这个领域,书本会教: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生产、销售落入专利保护范围的产品,又没有抗辩理由的,构成专利侵权,应当停止侵权、赔偿损失。

接下来它会出道题:

个体工商户A销售了一批铅笔,这批铅笔落入B公司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A在进货时并不知道这批铅笔落入B公司专利保护范围。已知这批铅笔是未经B公司生产、售出的,B公司专利视为稳定,则:
A A构成侵权
B A不构成侵权
C 无论如何,A都应当赔偿损失
D 无论如何,A都不应当赔偿损失

这道题非常简单。

学生时代的法律,就是已知事实+法律适用无偏移,纯粹的知识就可以解决,非常完美。

但是当你走上实务领域,开始做律师的时候,才发现,你很多时候往往不需要去考虑法律如何适用。

最难的压根不是法律适用问题,而是如下两个问题:


1.事实如何证明

拿上面案例来说,在已知事实的情况下当然容易,无论律师还是法官都知道这题选A。但是,实务中最难的就是如何证明事实。比如,如何证明A售出被控侵权产品?这就需要对A的售出行为进行摸查、调查,然后进行假意购买、公证取证。如何证明落入保护范围?这就需要将侵权产品和发明专利的权利要求进行技术比对,比如,发明专利指出铅笔芯和木质外壳之间存在某种缝隙,缝隙形状为六角环形,宽度为0.005-0.015mm之间,你就要想办法把这个0.005-0.015mm测量出来,呈现给法官。还有产品未经B的生产和销售,专利权稳定,B的经营规模和获利情况,这些东西都需要想办法证明,每一个都会耗费大量的工作。


2.裁判者不按法律规定来,怎么办

有大量的裁判者不按法律规定裁判。要么是对法律掌握不好,要么是图方便结案,做一点轻微的“变化”。

有人说“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这正是对法律的严重亵渎。法律的生命就应该在于逻辑。按照法律规定,有什么样的事实,就要得到怎样的结果。即使有少数案件法律适用不明确,也可以通过立法加以完善。

之所以法律在实务中变得不在于逻辑,正是因为有一些法官不按逻辑来。随心所欲地判案,实际上削弱了法律的可期待性,也导致人民群众降低了对法律的信心。这个随心所欲判案的法官,明明自己是歪嘴和尚,把经念歪了,亲自败坏了法律的声誉,还要居高临下地教育你:“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意思是告诉你,你要自己用经验来“揣摩上意”。恶心。




  

相关话题

  为什么律师会帮罪大恶极的人辩护?律师会有负罪感吗? 
  如何看待手语律师第一人唐帅自学手语为聋哑人直播普法,对于帮助残疾人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为什么律所实习会觉得周围人冷漠? 
  有哪个瞬间、哪件事你觉得这个律师是很Low的? 
  为什么每次网友们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判决提出质疑,总是有一大堆「大律师」跳出来说我是法盲? 
  年创收过亿的律师有哪些? 
  全国律协回应武汉律师遇害,呼吁社会各界关爱律师,律师算作「高危职业」吗?在执业过程中如何注意安全防护? 
  如何看待当事人不满意判决结果劫持律师而以涉嫌寻衅滋事被刑事拘留? 
  如何看待岳父灭门案的辩护律师蜀鼎律所魏东系四川大学法学泰斗,学徒遍布四川政法系统,对二审的影响力? 
  顶尖律师之间的高手对决是怎样的? 

前一个讨论
你有哪些匿名才能告诉别人的秘密?
下一个讨论
专利代理人待遇怎么样?厦门、泉州这边?





© 2025-05-0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0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