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有没有接近成功的一次,又因何失败? 第1页

  

user avatar   li-yan-27-62-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应该是姜维洮西大捷,歼灭雍州刺史王经数万大军,进围狄道城,王经形式危急到“粮不至旬,向不应机,举城屠裂,覆丧一州”的程度。当时姜维之后的克星,战术大师邓艾甚至都认为“地有所不守”“陇右之害,过於蝮蛇,狄道之地,非徒不守之谓”。若非都督雍、凉诸军事的征西将军陈泰力排众议,坚决击退姜维的话,恐怕蜀国经营数十年的陇右攻略,真的要在姜维手里成为现实了。

姜维失败的原因恐怕在于蜀魏国力在这个时间段已经开始拉开了,残破的关中地区在诸葛亮北伐后获得重视,曹魏多次徙民于关中、陇右,大兴水利,生产恢复。青龙三年,关东饥荒,关中长安已经有余力运粟五百万斛于京师了。姜维虽然歼灭了数万魏军,但是魏国仍然有余力能够反扑,反而是蜀军粮道险远,在失去初出的锐气后,难以争锋。如果是诸葛亮时代,能够歼灭数万魏军的话,魏国恐怕只能退保长安了。

诸葛亮一伐沾了曹魏略无所备的便宜,拿下三郡,但是完全没有击败和歼灭过曹魏主力,反而自己街亭、箕谷两路人马损兵折将;四伐其实也是个好机会,因为魏军当时缺粮,结果诸葛亮竟然在抢先占据上邽麦田的情况下,被司马懿贪进疲惫之兵吓跑,让这批粮食成了司马懿赖以和他对峙的资本。之后郭淮到羌人那里借粮度日,而蜀国内部出了问题,放着汉中丰足的粮草运不上来,只好无功而返。

诸葛亮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军事才能有限,所谓“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有立功之志,而无成功之量;有合众之仁,而无用众之智”,虽善于治军练兵,却缺乏创造战机、临阵决断的战术指挥才能。




  

相关话题

  姜维既然当年是“不得已”而降蜀,为什么后来三十多年岁月里,会誓死不回头地效忠于季汉、攻打从前的母国? 
  假如白帝城托孤之时,诸葛亮选择替而代之,他有可能安稳把政权过渡并掌握蜀国吗? 
  东汉末年的党锢事件,对三国乱世有多少影响? 
  假如张辽捉住了孙权,曹操会怎么对孙权?会枭首么? 
  是从春秋战国一直到三国两晋时期,上至统治者下到文臣武将,大多数人名都是一个字吗;如果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孙权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与刘备达成湘水议和? 
  三国中的空城计到底有没有被司马懿识破? 
  为什么现在还有人认为,曹操屠了徐州以外的州郡? 
  诸葛亮的「舌战群儒」是不是小菜一碟? 
  出山前诸葛亮没有工作经验,为什么会有那么优秀的实战能力? 

前一个讨论
秦朝存在地方分权吗?
下一个讨论
三国演义是真的吗?





© 2025-04-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