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有没有接近成功的一次,又因何失败? 第1页

  

user avatar   li-yan-27-62-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应该是姜维洮西大捷,歼灭雍州刺史王经数万大军,进围狄道城,王经形式危急到“粮不至旬,向不应机,举城屠裂,覆丧一州”的程度。当时姜维之后的克星,战术大师邓艾甚至都认为“地有所不守”“陇右之害,过於蝮蛇,狄道之地,非徒不守之谓”。若非都督雍、凉诸军事的征西将军陈泰力排众议,坚决击退姜维的话,恐怕蜀国经营数十年的陇右攻略,真的要在姜维手里成为现实了。

姜维失败的原因恐怕在于蜀魏国力在这个时间段已经开始拉开了,残破的关中地区在诸葛亮北伐后获得重视,曹魏多次徙民于关中、陇右,大兴水利,生产恢复。青龙三年,关东饥荒,关中长安已经有余力运粟五百万斛于京师了。姜维虽然歼灭了数万魏军,但是魏国仍然有余力能够反扑,反而是蜀军粮道险远,在失去初出的锐气后,难以争锋。如果是诸葛亮时代,能够歼灭数万魏军的话,魏国恐怕只能退保长安了。

诸葛亮一伐沾了曹魏略无所备的便宜,拿下三郡,但是完全没有击败和歼灭过曹魏主力,反而自己街亭、箕谷两路人马损兵折将;四伐其实也是个好机会,因为魏军当时缺粮,结果诸葛亮竟然在抢先占据上邽麦田的情况下,被司马懿贪进疲惫之兵吓跑,让这批粮食成了司马懿赖以和他对峙的资本。之后郭淮到羌人那里借粮度日,而蜀国内部出了问题,放着汉中丰足的粮草运不上来,只好无功而返。

诸葛亮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军事才能有限,所谓“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有立功之志,而无成功之量;有合众之仁,而无用众之智”,虽善于治军练兵,却缺乏创造战机、临阵决断的战术指挥才能。




  

相关话题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取得武都阴平,按理说战果辉煌,但魏国反响不大,是不是两郡已成空地,没有多少人口? 
  诸葛亮摊丁入亩行不行? 
  如何評價賈充? 
  怎么看三国的次数越多,越觉得“刘备仁主,曹操奸雄”的称号都该给孙权? 
  如何看待「称颂诸葛亮只是封建统治者为了让臣子学习忠诚的需要」这种说法? 
  诸葛亮的遗产在当时算什么级别? 
  赵云七进七出是迷路了吗?不然为什么要冲来冲去? 
  如果关羽在被偷袭的情况下打赢了襄樊之战,能进武庙前十吗? 
  为什么大家在讨论《三国演义》里的情节时总有人跳出来谈《三国志》之类的史实? 
  在正史里,刘备阵营里各阶段的主要人物有谁,负责什么,地位和实权如何? 

前一个讨论
秦朝存在地方分权吗?
下一个讨论
三国演义是真的吗?





© 2025-05-0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0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