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回 《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这是贾府内部矛盾少有的一次集中爆发,曹公对各色人物都进行了充分而细致地刻画。
就说贾母,在听完鸳鸯的控诉之后,她的反应是这样的:
贾母听了,气的浑身打战,口内只说:“我通共剩了这么一个可靠的人,他们还要来算计!”因见王夫人在旁,便向王夫人道:“你们原来都是哄我的!外头孝顺,暗地里盘算我!有好东西也来要,有好人也来要,剩了这个毛丫头,见我待他好了,你们自然气不过,弄开了他,好摆弄我!”
一反以往的慈祥形象,贾母在这里真是气急了,气疯了,连毫不相干的王夫人也一块儿骂。那么她是因为大儿子好色没出息而生气吗?显然不是,下文贾母就跟邢夫人说了,想讨小老婆就去买一个,她有钱。贾母只是不同意贾赦讨鸳鸯。
那么,是因为同情自己的宝贝丫鬟生气吗?鸳鸯再重要,在贾母看来也只是一个小小的丫鬟。丫鬟再讨人喜欢,也是低人一等的,下文贾母不就开玩笑要把鸳鸯给贾琏吗?
她气的是她的儿子儿媳妇们“暗地里算计”她。贾赦一向不讨她喜欢,她对此生气也是情有可原的。然而,贾母不是,她连毫不相干的王夫人也骂。正像探春接的话所说的:“这事与太太什么相干?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的事,小婶子如何知道?”
然而,贾母还是骂了,而且毫不留情面。作为儿媳妇,王夫人只能受着。直到探春提醒,才醒悟过来。可见,贾母内心深处,实际上提防的是所有人。这就比较阴暗了。作为贾府内部的权力中心,贾母的慈眉善目,和蔼可亲,都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不得触犯她的核心地位。偌大的贾府,表面上大家尊礼、敬老、爱幼,和和睦睦,实际上各种算计,毫无礼法可言,到老也不能免俗。一辈子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中,一个个“象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真是一个悲剧。
-----------------------------------------人工分割线-----------------------------------------
鸳鸯抗婚这一节对不同人物都有十分细致的刻画,有见利忘义的,有受气的,有狐假虎威的,原本跟整个事件毫无干系的探春被特意补上一笔,最是出彩,应该说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写作功力。所以这里再谈一谈其他几个人物。
王熙凤:
总结起来就是俩字:精明。王熙凤是个厉害人物,不然也当不起家。所以她下意识地就感觉给公公讨小老婆这件事儿,多半成不了。原因有两个,一是贾母可能反对,二是鸳鸯本人可能会不愿意。这不奇怪,其实平儿也预料到了。但凡王熙凤有点头脑,就能看出这些。难的地方在于,王熙凤既是贾母和王夫人信任的管家媳妇,又是邢夫人的儿媳妇,可谓是夹在中间,稍有不慎,就会得罪一方。
王熙凤陪笑婉言进谏碰了钉子后,立马换了口气,且看她的回应,真是个人精:
太太这话说的极是。我能活了多大?知道什么轻重?想来父母跟前,别说一个丫头,就是那么大的一个活宝贝,不给老爷给谁?背地里的话,那里信的?──我竟是个傻子。拿着二爷说起:或有日得了不是,老爷太太恨的那样,恨不得立刻拿来,一下子打死;及至见了面,也罢了,依旧拿着老爷太太心爱的东西赏他。如今老太太待老爷,自然也是这么着。依我说,老太太今儿喜欢,要讨,今儿就讨去。我先过去哄着老太太,等太太过去了,我搭讪着走开,把屋子里的人我也带开,太太好和老太太说。给了,更好;不给,也没妨碍,众人也不能知道。
用自己年龄小不懂事来说事,是最符合长辈心思的。紧着开始不阻反劝,顺着邢夫人说,让邢夫人当机立断,当天就去要,马上就去要。然后就是出谋划策,自己去把其他人给支开,这样就可以使事情的潜在负面效果减小到最低。一顿话自然是把邢夫人说得心花怒放。
口头讨好区区邢夫人不是本事,毕竟其图森抔。关键在于把自己在整个事件中摘干净,毕竟王熙凤已经算定这事儿成不了。所以为了打消邢夫人的一切怀疑,凤姐又积极主张自己跟邢夫人一块儿过去:
不如同着一齐过去了,他依也罢,不依也罢,就疑不到我身上了。
理由则是
才我临来,舅母那边送了两笼子鹌鹑,我吩咐他们炸了,原要赶太太晚饭上送过来。我才进大门时,见小子们抬车,说:“太太的车拔了缝,拿去收拾去了。”
我是看了两遍才算明白,凤姐这段话一是说婆婆你的晚饭还没好,二是说你的车子坏了。那么解决办法是什么呢:跟我一起去老太太那,等事情办完了,车子也修好了,晚饭也准备好了,岂不两全其美。这些周到的想法,也就是一转眼就想出来的,真是个人精。
只可惜,她怎么撇清自己最后也没有撇清,算了半天也没有算到平儿会牵扯进来。鸳鸯的嫂子在向邢夫人汇报时,就把平儿也抖搂出来了:
那媳妇……羞恼回来,便对邢夫人说:“不中用。他骂了我一场。”因凤姐儿在旁,不敢提平儿,说:“袭人也帮着抢白我,说了我许多不知好歹的话,回不得主子的。太太和老爷商议再买罢。谅那小蹄子也没有这么大福,我们也没有这么大造化。”
邢夫人听了,说道:“又与袭人什么相干?他们如何知道呢?”
又问:“还有谁在跟前?”
金家的道:“还有平姑娘。”
凤姐儿忙道:“你不该拿嘴巴子把他打回来?我一出了门,他就逛去了;回家来,连个影儿也摸不着他!他必定也帮着说什么来着?”
金家的道:“平姑娘倒没在跟前,远远的看着,倒像是他,──可也不真切,不过是我白忖度着。”
金家的这话儿,一听就知道是假的。既然只是远远地看见,为什么还要提平儿呢?邢夫人想必也能听出来。王熙凤算不到平儿这一节,也不完全怪她,毕竟她是主子,她就只能算到主子们这一层,也算是其身份局限性所在了。
平儿:
平儿在贾府里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她既是半个主子,又是奴才,政治上紧跟着凤姐,却又保持了在奴才们心中的名声。这是很难得的,所以不仅贾府上下都喜欢她,许多读者也喜欢她。然而这一节中,平儿对凤姐跟得就不那么紧,甚至拖了她的后腿。她不仅没有像凤姐要求的那样,避得远远的,反而“一不小心”掺和了进来,站在鸳鸯一方怼了金家的:
他嫂子脸上下不来,因说道:“愿意不愿意,你也好说,犯不着拉三扯四的。俗语说的好:“当着矮人,别说矮话。”姑娘骂我,我不敢还言;这二位姑娘并没惹着你,小老婆长,小老婆短,人家脸上怎么过的去?”袭人平儿忙道:“你倒别说这话。他也并不是说我们,你倒别拉三扯四的。你听见那位太太、太爷们封了我们做小老婆?况且我们两个也没有爹娘哥哥兄弟在这门子里,仗着我们横行霸道的!他骂的人,自由他骂去,我们犯不着多心!”
即便她说得有理,怼的也不是时候。一向聪明的平儿难道看不出这层关系厉害来吗?归根到底,还是平儿的身份决定了她的立场。鸳鸯的话道出了缘由:
我只想咱们好!比如袭人、琥珀、素云、紫鹃、彩霞、玉钏、麝月、翠墨,跟了史姑娘去的翠缕,死了的可人和金钏,去了的茜雪,连上你我:这十来个人,从小儿什么话儿不说?什么事儿不做?这如今因都大了,各自干各自的去了,我心里却仍是照旧:有话有事,并不瞒你们。
归根到底,平儿当年也是这群丫鬟里的一员。跟她最要好的不是凤姐,而是鸳鸯、袭人这些丫鬟。就像鸳鸯同情司棋一样,平儿也会天然地同情鸳鸯。更何况,这次贾赦实在太过分了,一向以贤惠(其实就是当稳奴才)而闻名的袭人都看不下去了:
“这话,论理不该我们说:这个大老爷,真真太下作了!略平头正脸的,他就不能放手了。”
平儿出来说两句,我觉得符合她的心理。
这里多说几句,读红楼用阴谋论或者权力斗争的视角去读,我觉得没什么问题,这也是一种流行的手段。但是人毕竟不是阴谋的动物,也不是为权力而生的,这些只是次生品。所谓人,就是既有生物性,又有社会性,人需要资源、权利,也需要温暖、关爱,甚至需要冲动和愤怒。没有这些人就不能称之为人了,只称之为宇宙规律下的机器。这里如果用阴谋论来解读凤姐,来解读平儿,来解读她们行为与利益背后的矛盾,估计能有一百种解读。